问题导学法实施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4307122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问题导学法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问题导学法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问题导学法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问题导学法实施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问题导学法实施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问题导学法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题导学法实施(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问题导学法实施各学科新课程标准提出四个基本理念:一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二是挖掘学科教 育的人文内涵,三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洛实施问 题教学法,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一、理论依据什么是问题教学法?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在现代的课一文中说道:“从内部结构 的观点来看,可以认为问题性的课是这样的:在这种课上,教师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的 探索活动,让学生提出学习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这种作法的问题性水平较高),或由教师自己提 出这些问题并解决它们,在此同时向学生说明在该探索情境下的思维逻辑(这种作法的问题性水平

2、较低)。”可知问题教学法是这样的一种教学方法,即把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 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 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问题性水平高,即是指问题所包含的学 生智力操作的任务比较重,具有较高的训练学生思维的价值。问题性水平低,即是指问题所包含的 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比较轻,甚至极少包含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具有较低的甚至根本不具有训练 学生思维的价值。近代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五步教学法”:困难一一问题假设一一验证一一结论”,从 而把问题教学法程序化、模式化了。当代有的外国学者提出科学知识的增长

3、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 题越来越多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甚至认为,提出问题是“有效教学的核 心”,是促进思考和学习的有效手段之一。问题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解决问题意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思考探 讨,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主体精神的培养,主体能力的形成。教师也可以透过问题,能更 多地了解到学生在想什么,关注什么,思考落在哪个层面上。因此问题教学法备受青睐,很多老师 也尝试着用问题教学法来实施新课标的理念。“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它对师生的教与学都有较高的要求。(一)、“问题导学”含义“问题导学”就是根据新课程理念、应用问题教学法原理,构

4、建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更有 学习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让学生根据自己面临的问题和老师设置的情景,有目的地去探索知识。 它的特点是:(1)把课堂教学的着力点转移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上;(2)将课堂教学内 容转化成问题或问题串;(3)通过创设特定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在解决面临的问题中,主动获取 新的知识,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师生、生生共同围绕“问题导学”展开双边 活动。教师是问题情境的创设者,问题研究的组织者,问题解决的指导者,学生学习的鼓励者;学 生是问题提出,问题研究的主动参与者,问题解决的积极主体。(二)、教学结构的改变众所周知,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本

5、教参,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 教师照章讲、学生机械听,没有异议,没有质疑。教师问的问题,都是已经解决的问题,学生接受 的知识整齐划一。既没有参与意识,也没有创新思想。而“问题导学”的重点是把以“教”为重心 转移到以“学”为重心,让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展开逐渐深入的学习、自由学习、协作学习, 查询信息资料以获取新的知识,课堂教学氛围生动活泼,从根本上改变了 “我说你听”的课堂教学 结构,给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学生由被动的知识获取者成为主动获取知识的参与者,变“让我学” 为“我要学”,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三)、“问题导学”导一一教师改变在“问题导学”中,教师已由课堂的主宰者变为引导者

6、、参与者和鼓励者。在教授每一单元前, 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查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设计与教材有关的 问题,编制成学案分发给学生:(1)教师对所设置的问题要考虑到趣味性、探究性和层次性,要启 发学生学会质疑、敢问、会问、善问,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究品格,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设置问题时要想到可能出现的意想不到的怪异或错误问题,这时不要立刻决断,以简单的 对错来判断,要保护他们参与教学的热情,鼓励他们独特的思维,要理解、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对 问题有不同的见解,但同时要及时引导,合理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更正。(四)、“问题导学”学一一学生改变任何教育理论的提

7、出,有效课堂也好,高效课堂也好,其宗旨都是让学生如何参与课堂教学, 成为课堂的主人,“问题导学”也是如此。学生由过去单一机械的知识获取者,成了课堂教学的积 极参与者、合作者。他们在教师创设问题的情境下,课前带着问题“看”,发现问题“思”,疑点 问题“查”;课堂上带着问题“听”,围绕问题“辨”;课后抓住问题“练”寻找问题“究”,最 后一起解决问题。他们从课程开始前就参与了课堂教学,寻找相关知识,积极思考,互相讨论,知 识共享,共同营造了一个主动进取、活泼向上、学习兴趣浓厚的氛围。综上所述,“问题导学”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的

8、“导”和学生的“学”的教学程序,重视开发学生智力发 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落实“问题导学”,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促进专业发展,提升,实现良性互动,增加课 堂活力、张力、内涵。二、如何实施问题教学法(一)实施问题教学法首先要培养学生逐步具有问题意识。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由无疑而生疑,由有疑而思疑,由思疑而释疑,由释疑而心怡,从而逐渐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 和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学疑一一思释一一怡的过程,就是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 养过程,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共同构成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两大重要要素。可以从以下角 度设疑

9、:以语文课堂为例:这篇文章是属于哪一类?和哪一篇文章性质相似或互异?这类文章有什 么特性和共通式样?(文章体制)文章里有什么好的部分?好在哪一点?有什么坏的部分?坏在哪 一点?(鉴赏与批评)这篇文章和别人所写的同类东西有什么不同?你读了引起什么感觉?(风格) 从开端到结尾有什么脉络可寻?有否前后相关联的部分?哪一部分是主干?哪些部分是旁枝?(章 法布局),也就是说要求学生解决“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的问题。(二)教师是否具备问题意识和提问技巧是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关键。课堂上适时适度、有质量, 有梯度,有层次,以要教会学生的知识核心,调动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就是拨开云雾,层层 剥茧,淘去黄

10、沙始见金。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 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作为教师,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 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首先,学习即生活,需要教师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多关注生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掌 握学生的心理,巧妙地设问。其次,教师应该树立“时时引导提问,处处激励解答”的观念。多方 设问,多层次解答。在创设问题情景上下功夫,在提问技巧上多用心。(三)教师还应把握好提问的“度”。提问能够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提可直接回答 的问题;不到学生处于思考的状态

11、时不提问题;提问题时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年龄特点,因 人而异,不提千人一面的问题。美国学者韦伦曾提出了以下发问技巧:设计标志功课结构和方向的关键问题。一项任务至少一个问题,可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提出 随机性的问题。清楚地、详细而精确地表述问题。使问题适合学生的能力水平。按照逻辑的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提出问题。提出各种水平的问题。紧随学生的回答继续发问。在学生回答之前提供充足的思考的时间。教师不包办回答解决。鼓励学生发问,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以培养创新精神。(四)教学中可把问题分为如下几种:1、教师发问的重要目的:一是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一是对所学内容的应用。2、复习式问题:通过师生问答,生生问答等形

12、式以帮助学生复习、深化、系统化已学过的知 识。3、启发式问题:通过提出学生未思考过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积极探求新知识。4、诊断性问题:通过提出问题估计学生对某些学习内容已达怎样的水平,了解教学效果。5、激励性问题:通过提问激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控制学生的行为。(五)课前准备好问题及发问顺序在备课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充分设计好主要问题及提问顺序。应拟 出有严格逻辑顺序的问题提纲,一般不可脱离教学内容随意提问。对学生的回答问题要有预见性, 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并据此准备好解决措施。(六)要善问、善导学记中提出”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13、”。即提问应从易到难,由浅入深, 难易适度。善问即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明确,不可含糊其辞;要准确,不要误导;要有趣味性、启发 性;要难度适宜。善导即当问题提出后,要善于启发学生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思 考,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获取新知识。如一位教师在上变色龙一文,采用了分 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 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 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 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

14、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 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请看,这样 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早在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张载论及学生的学习方法时,就提出了“学则需疑”的原则,指 出“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南宋时期著名教育家朱熹,进一步发 展了张载的观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读书始读, 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 方始是学。”张

15、、朱两人在这里提出的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一条规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知识 的掌握是从生疑到解疑释疑的必然过程。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必然过程。 这条学习规律的提出,对于教学尤其是对于语文教学确实是很有指导价值的。问题教学法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 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既是教师 素质的体现(诸如知识面、驾驭教材、洞察力、控制场面的能力等等)更是教师教学观念的体现。 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可以说,没有好的提问艺术就不会有成功 的教法,也就达不到理

16、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促使学生 于无疑处生疑,养成敢于提问的学习习惯,形成善于提问的能力,还需要广大的教师不断地探讨和 完善 7完0三、基本环节(一)、以“问题解决”为基石1、如何设计“问题串”“问题链”?围绕教学目标,按照一定逻辑结构精心设计的一组问题进行教学。设计一个好的问题串,能帮助学 生解答疑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视野,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定的高度与深度,使学生真正 达到“如鱼得水,融会贯通”的境界。问题梯度化,清除学生的学习障碍中有许多难理解和难掌握的 知识点。对于学生而言,如果任意一块知识点没有学好,那么他们在后面的学习中就会产生障碍,失 去学习兴趣.因而在教学中,一般采用“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学习目标分解成 若干层次,设计出由浅入深的基础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