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从心开始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4304524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沟通从心开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沟通从心开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沟通从心开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沟通从心开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沟通从心开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沟通从心开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沟通从心开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沟通从心开始 - 凤阳县工人子弟小学 郭 梅【摘 要】:本文从一个基层教师角度,结合切实的教育教学体验,以及教学工作中所遇到的疑惑和困难,简单谈论了不同角色之间的“沟通”对于提高教师积极性、改善教育教学状况以及如何促进教学效果的作用,并针对如何实现有效沟通提出了些许建议。【关键词】:教育 教师 沟通 提高 效果【正 文】:作为一位基层教师,面对新一轮的教育教学实践运动,面对教育部最新出台的一项项政策新规,结合在日常教育的过程中,所遇到的迷惑和困难,深感“沟通”一词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作为教育行业的一线工作者,我认为以下几类人的沟通对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氛围的改善显得尤为重要。一、 校长与教

2、师、家长的沟通。“领导”一词的构成和含义值得思量:“领”者,率领之义;“导”者,引导之义,这两个字都包含了“领先”或“率先”的意思。从这个意义上讲,表率作用就是领导者资格的通行证。校长作为学校最高的领导,除了应对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作统筹安排以外,更应该以身作则,以德服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带领自己的教师团队一起拼搏努力。“正所谓:上风下草,上行下效;上有所率,下有所进;上有所行,下有所仿。”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要想给学校营造风清气正,高雅和谐的文化校园气氛,校长的表率作用尤为重要。作为校长,首先应该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多看看身边的事情,多听听基层的反响。

3、校长在告诫教师要多给孩子鼓励和希望的同时,也不妨多多给予教师表扬,让教师充满更多的能量;当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之时,校长不妨给教师指点迷津,帮助教师认清方向;当教师迷惑是不是应该多给学困生辅导之时,校长要及时提醒教师那些孩子也是祖国的希望;校长在称赞老教师经验丰富的同时,不妨对年轻人多多培养,因为俗话说:“年轻就是资本,知识就是力量。”多外派教师学习,多积蓄能量,既可增加教师知识面,也能让教师更有涵养。好的校长通常都能知教师之所需,懂教师之所想,尽可能为教师提供条件,解决困难,这既是与教师交流的一方面,也是真正关心教师队伍的体现。其次,除了应和教师多交流以外,校长也要更多的与家长沟通,当您面对家

4、长的怨言,群众的意见,您应仔细斟酌,冷静为先。客观的给家长分析问题,私下里与教师交流意见,既让家长理解教师,也让教师了解不足,积累经验。家长众多,参差不全,有些许不满与抱怨也是在所难免。此时您应该告知家长“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师也是凡人,能力也很有限。没有完美的教学,没有十全的呈现。接到举报,听到意见,首先核实,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既可以树立威严,也是对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的考验。所以校长合理安排工作很重要,和教师、家长多多沟通也很关键。二、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记得冰心教师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这是学生的潜能”。教师

5、和学生是学校生活里的两大主角,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所以跟学生的良好沟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的沟通最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与优等生的沟通,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时刻告诫他们,戒骄戒躁,友好互助,不高估自己能力,不歧视弱势力量。第二,与学困生的沟通。教学是面向全体的过程,如果学困生不能熟练得运用技巧,掌握知识,其他学生表现得再好也不能称得上是完美的课堂。所以做好与学困生的沟通工作相对于前者显得更加重要。首先不能拳脚相向,孩子的身体娇嫩,心灵脆弱,每一次体罚,不仅会在其身体上留下痛,更会在心灵上留下伤。其次不能恶言相向,有的时候讽刺的语言,批判的目光,会使孩子的表现雪上加

6、霜。再次,学会倾听,互道衷肠,学困生有学习上的困难和障碍有一部分是因为能力问题,而另一部分则是心理问题,有的是留守儿童,无人关心学习,有的父母离异,心里委屈不管哪一种情况我们都要尝试着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背后的故事;最后,注意观察,学会伺机表扬。不是所有的学困生都是笨孩子,每一个人背后都有一项特长。试着去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学会鼓励,懂得表扬。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但却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会滚落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心灵,如同脆弱的露珠,需要教师的倍加呵护。” 用心灵赢得心灵,不只是教育的条件,更

7、成为教育本身,所以作为教师对待学生要少挖苦、少责怪,少批评;多鼓励,多平等,多沟通。勿以差生而不教,勿以劣子而不育。给孩子一个希望的眼神,为那些受挫的学生点燃自信之光,让孩子在希望中成长。三、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孩子的教育主要靠家长和教师,所以家长和教师配合默契很重要,然而现实并不是这样。随着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快,随着计划生育的逐步推行,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部分家长对于孩子的管教只注重养,而忽略了教,过分的娇惯和溺爱自己的子女。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成绩好就是自己家孩子天资聪颖,如若孩子学得不好,则是教师教育不到;有的家长动辄向县局反映,或者向市局举报,究其根本都是琐碎之事,只要及时和任课教师沟通一下

8、,事情完全可以解决。作为基层教师我想说,家长们望子成龙、盼女成风的心情教师绝对理解,与此同时对于教师在工作中的些许不足,也请家长给予机会改善。因为教育好每一位学生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心愿。教师为了学生的点滴错误,苦口婆心,谆谆教导;教师为了帮助学生除去陋习愁得焦头烂额,睡不着觉;教师为了给学生补缺补差,家庭孩子照顾不到;教师为了批改作业,统计分数,累的直不起腰;教师讲课为了让学生都能听到,润喉片成了家庭常用药;教师虽然不是多么伟大,但是确实在努力做得更好!教师对您的孩子要求高,不是苛刻,只是教师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希望尽可能把他培养好;教师对您的孩子放松管理,不是教师管理不到,有待提高,只是教师

9、觉得孩子们有点天性也未尝不好!都说教师是神圣的职业,可是教师觉得只要学生学得好,神圣与否不重要。作为教师不求所有家长都能理解尊重,但求将心比心就好;不求家长们都能称赞叫好,只求家长说话公道;有时,孩子回家会反映在学校的一些情况,有的是真实的,有的是孩子增加了“描述”的。家长要真诚倾听,及时和教师真诚沟通,探究原委,冷静面对。既给教师反映情况的机会,又给孩子表达申诉的空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所以家长与教师应该多沟通,多配合,相信一切问题都能妥善解决掉;在这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不管你以什么方式跟教师沟通,都能更进一步的了解您

10、的孩子,只有和教师和谐配合才能共同把孩子教育的更好。四、上级领导与基层教师的沟通师德师风建设长期以来都是学校的重点工程,做好这一项工作,不仅需要上级领导的部署,更需要基层教师的配合,所以两者的沟通也很重要。上级文件精神,出发点都是为了让地方教育变得越来越好,在严格执行的同时,适当听取民声意见也不可少。作为上级领导难免接到群众反应和举报,此时领导不妨多调查,多研讨,相信一定会比立马查处和通报效果要更好。这样既严肃了纪律,也能让教师们意识到自己哪里还做的不够好,同时也让群众心服口服,拍手称好。教师抱怨上级不了解基层的烦恼,领导可以多和大家分析教育政策的种种好!教师说如果待遇提高,谁又愿意私自补课,

11、冒着风险挣那分毫!领导应该让教师坚信“劳有所得,付出总有回报”,当自己的学生在高等学府出类拔萃、名列前茅,那种自豪有啥能够比得了?虽然俗话说:“选择了教师行业,你就选择了清贫”,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生活质量正在逐步提高。上级领导跟基层教师多交流,多探讨,多了解教师的内心世界才能更全面的评价教师做的是坏是好;多听听教师的心声,多沟通,多督促,教育政策一定可以执行的更好,整体教育质量必然会有所提高。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如果领导、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之间都能实现有效沟通,教育政策就能更好的被贯彻实施,课堂教学才能更加切实有效,得到领导的关心,家长的支持,孩子们的理解,教师会更有自信,将教学做的更好。所以学会理解,学会包容,学会合作,学会倾听,让一切矛盾与不解消失在萌芽中,让教育响起更动听的乐符。让沟通从心开始,让教育的春风越吹越暖!让未来的教育形势越来越好!参考文献:兵团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给教师的建议冰心作品全集有效上课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