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测量技术要求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4280523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施工测量技术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隧道施工测量技术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隧道施工测量技术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隧道施工测量技术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隧道施工测量技术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施工测量技术要求(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隧道施工测量技术要求1、总述隧道施工控制测量分为隧道洞外控制测量、隧道洞内控制测量、洞内、外联系测量、贯通测量等部分。2、隧道洞外控制测量隧道洞外平面控制网的布网方案有三角形网、导线网、GNSS网等形式。应在洞口处设点以给出精确的进洞方向,洞口点附近的短边尽量采用精密测距仪测边,并一起平差。隧道洞外高程控制测量的任务是在各洞口(或井口)附近设立2-3个水准基点,以便于向洞内传递高程之用。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可采用水准测量、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一般在平坦地区采用等级水准测量,在丘陵及山区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3、隧道洞内控制测量隧道洞内控制测量包括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和洞内高程控制测量。洞内平面

2、控制测量由于受地下工程条件的限制,只能布设导线。洞内高程控制测量方法有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1)洞内平面控制测量中洞内导线的特点与布设如下:洞内导线测量的作用是以必要的精度建立地下的控制系统,并与洞外平面控制网联测。依据该控制系统可以放样出隧道(或坑道)中线及其衬砌的位置,从而指示隧道(或坑道)的掘井方向。洞内导线的起始点通常位于平峒口、斜井口以及竖井的井底车场,而这些点的坐标是由地面控制测量或联系测量测定的。地下导线等级的确定取决于地下工程的类型、范围及精度要求等。洞内导线的类型有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方向附合导线、支导线及导线网等。当坑道开始掘进时,首先敷设低等级导线给出坑道的中线,指示

3、坑道掘进。当巷道掘进300-500m时,再敷设高等级导线检查已敷设的低等级导线是否正确,所以应使其起始边(点)和最终边(点)与低等级导线边(点)相重合。当巷道继续向前掘进时,以高等级导线所测设的最终边为基础,向前敷设低等级导线和放样中线。(2)洞内高程控制测量:洞内高程控制测量的任务是,测定地下坑道中各高程点的高程,建立一个与洞外统一的地下高程控制系统,并与洞外高程控制网进行联测,作为地下工程在竖直面内施工放样的依据,解决各种地下工程在竖直面内的几何问题。洞内高程控制测量的等级应根据隧道长度选取,可分为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洞内水准测量的作业方法同洞外水准测量相同,测量时应使前后视距离相等。

4、由于坑道内通视条件差,仪器到水准尺的距离不宜大于50m。水准尺应直接立于导线点(或高程点)上,以便直接测定点的高程。4、隧道洞内、外联系测量在隧道施工测量中,联系测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它的作用就是,在地下工程中,为使地面与地下建立统一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应通过平峒、斜井及竖井将地面的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传递到地下,该项工作称为联系测量。联系测量分为平面联系测量和高程联系测量。(1)联系测量的作用如下:1)保证地下工程按照设计图纸正确施工,确保隧道的贯通;2)确保地下工程与地面建(构)筑物、铁路、河流等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保证地下工程和地面设施的安全。(2)隧道施工联系测量的方法:平峒、斜井

5、的平面联系测量可采用导线测量方法直接导入;高程联系测量可采用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方法直接导入。竖井联系测量的平面联系测量(亦称竖井定向测量)可采用几何定向法和陀螺经纬仪法。高程联系测量常用的方法有长钢尺法、光电测距仪法和铅直测距法等。1)几何定向法采用几何定向法进行联系测量时,有一井定向法和二井定向法两种形式。一井定向法,是通过一个竖井进行的几何定向,就是在竖井井筒中悬挂两根钢丝垂球线,在地上,利用地面控制点测定两垂球线的坐标及其连线的方位角,在井下,通过测角量边把垂球线与地下定向基点连接起来,计算确定地下定向基点的坐标和起始边的方位角。两井定向法,是当地下工程有两个竖井,且两个竖井之间巷道

6、相通并能进行测量时,应采用两井定向。与一井定向不同的地方是,两井定向是在两井筒各悬挂一根钢丝垂球线。在两井定向中,由于两垂球线的距离远远大于一井定向的距离,因而其投向误差也大大减小。2)陀螺经纬仪定向法陀螺经纬仪是一种将陀螺仪和经纬仪集成在一起的测量仪器。它利用陀螺仪本身的物理特性及地球自转的影响,实现自动寻找真北方向,从而测定任意测站上任意方向的大地方位角。在南北半球纬度不大于75的范围内,一般不受时间和环境等条件的限制,可以实现快速定向。这也是目前在隧道施工测量中最常用的方法。3)长钢尺法高程传递将经过检定的钢尺挂上重锤(其重量应等于钢尺检定时的拉力),自由悬挂在井中。分别在地面与井下安置

7、水准仪,首先在A、B点水准尺上读取读数a、b。然后在钢尺上读取读数m、n(为防止钢尺上下弹动产生读数误差,地面与地下应同时在钢尺上读数)。根据水准测量的原理,则很容易就能计算出B点高程。4)光电测距仪法和铅直测距法比较简单,由于使用了光电测距方法,安置好仪器,直接进行读数既可,然后再经过简单解算,就可以求出联系测量中的传递高程经过地面控制测量、联系测量、地下控制测量几个过程,把隧道施工的控制系统引入地下隧道中,指挥工人们进行施工。在地下施工过程中,由于有时会采用两个或多个相向或同向掘进的工作面同时进行工作,为使其按照设计要求在预定地点正确贯通则需要进行贯通测量。贯通测量是保证地下工程顺利、正确

8、的实现设计要求而进行的测量工作。5、隧道贯通测量(1)地下工程的贯通形式通常有:1)两个工作面相向掘进,称为相向贯通;2)从一端向另一端的指定地点掘进,称为单向贯通;3)两个工作面同向掘进,称为同向贯通或追随贯通。在贯通测量中,贯通误差的方向及其影响是我们特别需要注意的。(2)对于平、斜隧(巷)道贯通,贯通误差的方向及其影响如下:1)纵向贯通误差。水平面内沿中心线方向的贯通误差分量,仅对贯通有距离上的影响,故对其要求较低。2)横向贯通误差。水平面内垂直于中心线方向的贯通误差分量,对隧(巷)道质量有直接影响,需重点控制。3)高程贯通误差。铅垂线方向的贯通误差分量,对坡度有影响,若采用水准测量方法

9、,一般较容易控制。了解了贯通误差对地下施工工程贯通的影响后,就可以根据工程需要进行误差的控制。由此可以根据使用仪器、观测方法,确定误差传播规律,选择正确的贯通测量的工作步骤。(3)贯通测量的工作步骤有如下几点。1)调查了解待贯通隧(巷)道的实际情况,根据贯通的容许偏差,选择合理的测量方案与测量方法。2)依据选定的测量方案和方法,进行施测和计算,每一施测和计算环节,均须有独立可靠的检核,并要将施测的实际测量精度与设计书中要求的精度进行比较。若发现实测精度低于设计中的要求时,应分析其原因,并采取提高实测精度的相应措施,返工重测。3)根据有关数据计算贯通隧(巷)道的放样元素,实地标定隧(巷)道的中线和腰线。4)根据隧(巷)道掘进的需要,及时延长隧(巷)道的中线和腰线,定期进行检查测量和填图,并按照测量结果及时调整中线和腰线。5)隧(巷)道贯通之后,应立即测量出实际的贯通偏差值,并将两端的导线连接起来,计算各项闭合差。此外,还应对最后一段隧(巷)道的中线、腰线进行调整。6)重大贯通工程完成后,应对贯通测量进行精度分析与精度评定,编写技术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