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八百字的读后感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4277772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争与和平八百字的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战争与和平八百字的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战争与和平八百字的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战争与和平八百字的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战争与和平八百字的读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战争与和平八百字的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争与和平八百字的读后感(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战争与和平八百字的读后感 战斗与和平被称为“世界上最宏大的小说”,是一部人民战斗的英雄史诗,战斗与和平是文学巨匠、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你是否在找正预备撰写“战斗与和平八百字的读后感”,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战斗与和平八百字的读后感1 这本书是围绕保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华西里四大贵族的家庭生活绽开的。记载了1805年至1820年拿破仑统治的法国与亚历山大统治下的俄国之间发生的战斗,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取得的震动世界的宏大成功。 书中刻画了很多共性鲜亮的人物,如:性格内向、意志坚决的安德烈,有较强的.活动本领;心直口快、易动感情

2、的彼埃尔,缺少实际活动的本领,侧重于道德幻想的追求;女仆人公娜塔莎则是个情感丰富,生气勃勃,喜爱大自然,接近人民,具有民族精神的女人。他们在保卫祖国的战斗中得到了熬炼和成长。而以库拉金为代表的宫廷贵族的贪欲、虚伪和堕落的共性,也被赤裸裸地刻画出来,并进行了无情的鞭笞。 其中,有两个人物特别耐人寻味,他们的性格变化得非常快。彼埃尔别祖霍夫伯爵的私生子,在一夜之间变成了百万富翁和社交界的宠儿。获得遗产后的彼埃尔一开头贪图享受,之后献身于慈善事业,最终又想当兵打仗。娜塔莎罗斯托夫公爵的女儿,她起初喜爱保尔.康斯基的儿子-勇敢善战的安德烈,之后又爱上了阿那托里,最终又跟彼埃尔结婚。 战斗与和平里面有许

3、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们咀嚼回味,如罗斯托夫一家因战乱迁出莫斯科时娜塔莎与皮埃尔告辞的场景。娜塔莎从车窗里探出头来,看到穿着邋遢匆忙走过的皮埃尔,就向他打招呼。他们简洁聊了几句,皮埃尔由于痴恋娜塔莎又讨论到自身的境况而显得漫不经心,最终他向娜塔莎挥手道别:“明天,不!再见,再见了。”随即停下脚步落在了马车后面。娜塔莎则好一阵子还把头伸出窗外,对慢慢远去的皮埃尔露出亲切、欢快的微笑。 战斗与和平让我第一次感悟到:生命是多么珍贵!和平是多么重要!生活在和平年月的我们是多么得幸福! 战斗与和平八百字的读后感2 这本书是俄国宏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记载了1805年至1820年拿破仑统治的法国与亚历山大

4、统治下的俄国之间发生的战斗。从书中我看到了高大肥胖,为人正直和善,喜爱思索的彼埃尔;博学多识,英俊严厉的安德烈;天真、率直,但又简单冲动的女仆人公娜塔莎;有虽然热忱,但又目光短浅,不善思索的尼古拉;还有外表不招人喜爱,在作战时却特别英勇的大英雄图申。 当然,还有些像库拉金这样的共性:贪欲和堕落,也被刻画了出来,让读者所观察,和那些无谓的大英雄们进行了鲜亮的对比。 读了这本书,我看出了列夫托尔斯泰是个关怀他人,关怀底层人,怜悯农夫的人。也知道了一种人:他在获得遗产后贪图享受,后来又要上战场打仗。可以看出他的性格变化有多快,他就是彼埃尔。 战斗与和平是要让我们知道:生命、和平都是特别珍贵、重要的。

5、想想现在的我们,过着“小皇帝”的生活,有吃有穿,有上课的课桌;再看看书中的人们,全是因战斗而过不了现在的生活,成天在废墟中生活,而我们是幸福的,全部莫非我们不应当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吗? 战斗与和平八百字的读后感3 战斗是政治的连续这是战斗的固有属性。政治往往要比战斗理智精明的多。而战斗本身往往是布满偶然性的,暴力的。其中人的感情是关键的因素。 在现实中毁灭敌人的军队和意志力往往要考虑自己的消耗,要考虑自身是否会被敌人毁灭,还有当敌人的防备强于攻击时产生的间歇,这样战斗也不会向极端进展。综上考虑由于自身的顾虑和客观的状况可能会使战斗进程布满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似乎使我们以前的分析失去了意义。实

6、事也说明在许多的状况下真正的战斗(即是两方的真实的撕打)并没有发生。应当认为战斗中进行的军事行动应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真正的战斗进行的全部的预备,包括军事动员,物资运输,军队的调整集结。二是真正的战斗,真正的撕打。可以知道在两方的力气相差悬殊时,当一方熟悉到对方的军事力气远远超出自己的力气时,就自动的放弃反抗。这也是所谓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其实战斗进程已经开头了。 这种不确定性并不与战斗的目的即使敌人无力抵抗冲突。由于当一方不为消来敌人做预备或决心不进行决占而对方抱有乐观的目的时刻毁灭对手时,这一方在战斗中必定会处于不利的局面,由于他在战斗中在没有判定出对方不进行决战的状况下做出了消

7、极的不决战的决心,这样在战斗中他必定处于慌乱并且不能集中力气,最大限度使用力气。这样的结果必定是可悲的。 所以使敌人无力抵抗,毁灭敌人军事力气,摧垮敌人的意志力这个战斗目的虽然不是每次战斗都要达到的目的,但是它自战斗一开头就存在于全部的军事行动中,只是由于政治目的或其它缘由缓和或是遏制了。 战斗与和平八百字的读后感4 今日我读了战斗与和平这本经典小说,虽然不是理解很深刻,但也有了明确的认知感。里面的一句话使我印象很深:“用人间的爱去爱,我们能够由爱转恨;但神圣的爱不能转变。无论是死还是什么东西都不能够破坏它。它是心灵的本质。” “桥炸掉了吗?”军官发问。“当然。”另一个军官洋洋得意的说。“代价

8、是多少?”“不值一提,俩伤一亡。”军官无所谓地耸耸肩。我看到那里,不由自主地感到心里很难过,有这样把生命当做儿戏的吗?战斗,死伤确定是要有的,可是这样不痛惜士兵的死伤,也仅有没有素养的军官阶级才做的出来。 读完整本书,我的心境久久不能安静。闭上眼睛,小时候听我舅公讲他年轻时如何打退敌人的勇敢壮举一一浮此刻我的脑海中。 我的舅公是一名和平常代的现役军人。33年前,1979年2月17日的黎明,对越防卫反击战的序幕被拉开了。中国军人用火一样的热血青春,铁一样的军魂,唱响了英雄的战歌。他们为了保卫国家的安静,为了捍卫国家、人民的利益,抱着我们绝不侵占别人的一寸土地,别人也休想侵占我们的领土和人民。 我

9、的舅公那时候还仅有23岁,是个炮兵班长,告辞祖国,告辞亲人,雄赳赳地奔赴了战场,在炮火轰鸣中、机枪的咆哮中,他勇敢杀敌,凉山、高平、老街都留有他和战友们的脚印。在打凉山的战斗中,我舅公身负好几处伤,最严峻的是他的右脚大拇指在炮火中被炸掉了。战斗结束回国后,部队授予他战斗英雄的称号。 每次我去南京奶奶家,总忘不了去探望舅公,一遍一遍地听他讲杀敌的事迹,看着舅公少了大脚趾的右脚,心疼地问他“此刻还疼吗?”此刻的舅公虽然地位不低,可是为人很低调,总是训练部下说:“虽然此刻是和平年月,但必需不能忘了警惕,忘了本。”舅公的家教也很严,不准赌博、不去消遣场所,不住别墅,不搞特别。到此刻为止,他家还住在部队

10、的军区大院。 有时候他会很自责,虽然打了胜仗,却没有把许多战友活着带回来。三十多年过去了,舅公在每年的清明节,都会约上当年的几个老战友一齐去广西的烈士陵园,那里掩埋了七千多名烈士,其中有他的排长、有他的战友。舅公每次去都会泪流满面,诉说着对他们的思念,告知他们今日的祖国有多么的强大。 我很崇拜我的舅公,视他为我心目中的偶像。我常常对自我说,此刻我要好好学习,多学学问,强健身体,长大了我要去当兵,像舅公一样保家卫国,做一个合格的军人后代。 战斗与和平八百字的读后感5 有人说,托尔斯泰写战斗与和平的契机是为了探寻俄国.的出路,我却始终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我认为,一部真正宏大的小说,应当是包罗万象

11、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目的。从战斗与和平里面,我们能够学到许多东西,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甚至宗教学等等,这一切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浩大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既是主观的,同时又是客观的。说它主观,是由于他来源于托尔斯泰的思索与总结,许多地方都打上了“托氏烙印”;说它客观,则是由于他并不强加于人,而是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在“托化”的同时又渐渐凸显出自我的共性来。 另一方面,我又认为,以托尔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远,他未必会把人类的所谓政治放在眼里。从根本上讲,托尔斯泰所关怀的,应当是更宽阔的精神与永恒。战斗与和平里面,托尔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尔、安德烈的大脑来探

12、讨这个问题,探讨的最终结果,他没有告知我们,这也正是其客观之处。他好像期望我们去独立思索,并找出答案来。然而,人的思想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我的观点与见解,所以,凡是读过战斗与和平的人,都在心里构造了一部属于自我的战斗与和平。 应当说,战斗与和平这部书最大的成就在于其思想性,那是无与伦比的。可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样不凡。 结构支配方面,要处理好这样一部浩瀚的作品原本是非常困难的,托尔斯泰却能够凭借自我的艺术天才,在战斗与和平之间穿来插去,井然有序,分毫不乱。并且,托尔斯泰好像特别擅长描绘那种高难度的大场面,战斗、舞会、宴席,他能够用极简短的话把每个人的性格及心理和盘托出,却从无顾此失

13、彼杂乱无章的感觉,这是其他任何作家都望尘莫及的。 语言方面,战斗与和平始终坚持一种质朴大气且与众不一样的风格,它并不旗帜鲜亮,但内蕴深邃,使人一看便知是托氏文字,比起莎士比亚的雕章琢句来,要强出很多。 人物性格方面,战斗与和平也有其超群过人之处。首先,书中几乎每一个人物,包括那些并不重要的配角,如伊波利特、莫特玛、小尼古拉等,都有他们自我的性格(要做到这一点是比较困难的,其它小说如红楼梦、水浒传也有类似成就)。其次,书中很多人物的性格,都在不断变化。如皮埃尔,从单身到结婚、从私生子到继承人、从海伦到娜塔莎、从雅各宾派到共济会、从战斗前到战中到战后、从贵族老爷到俘虏再到释放、从初出道时的年轻气盛

14、到之后的好学深思,他的性格一向处于一种无法停止的状态,每经受一件事情,他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并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自身的转变。再如安德烈,他的一生经受过许多大的变故,从军、负伤、丧妻、对娜塔莎的感情及娜塔莎的变心、还有死亡。相比皮埃尔而言,他的性格的变化是比较突然的,这与他所处的环境及自身特点有关。娜塔莎的变化最大,尤其是与皮埃尔结婚后,她由原先那个活泼、欢快、爱唱爱跳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位不修边幅、甚至有点吝啬的母亲,以至杰尼索夫再次见到她时,竟会大吃一惊。 但,无论这些人物的变化多么不行思议,我们都会觉得它合情合理,提不出任何异议,好像一切事情就应当这样。并且,无论他们怎样变化,皮埃尔还是皮埃尔

15、、娜塔莎还是娜塔莎、安德烈还是安德烈,他们天生具有的根本性特点是永久不会转变的。这就是托尔斯泰的高超之处,他总是能够站在一个客观的高度,从客观上描述并观看人物的性格,而不由于任何主观因素来刻意制造。表面上看,这种旁观者的白描手法好像缺乏情感,太过冷峻,但假如往深处挖掘,你便会发觉,托尔斯泰其实在他笔下的人物身上寄寓了许多东西,包括这个世界上最为肤浅的感情和悲悯。也正是这种最肤浅的感情,才使得托尔斯泰与他所喜爱的东西始终坚持着必需距离,他能够客观地评判,却很难一厢情愿地投入。记得高尔基在致契可夫的一封信中说:“您可明白,在您的戏中,我觉得您处理人物比魔鬼还要冷酷,您对待他们像雪,像风雪一样的冷。”可就是万尼亚舅舅这部戏却使高尔基感动得哭了。读战斗与和平也让我有类似的感受。 战斗与和平给了我很多东西,包括宇宙万物运行的道理、人生的启发以及心灵上的慰籍。一向以来,我都很喜爱皮埃尔这个人物,并在精神上把他当作一个知心伴侣来对待。他随和、和善、落拓不羁、贪享受却又没有贵族老爷的架子,经常沉醉在精神世界里以至于显得魂不守舍,这些特点都让我感到亲切。娜塔莎很可爱,可是略显轻浮了些,所以一经阿纳托里诱惑便放弃了对安德烈的感情。经受了战火洗礼后的娜塔莎沉稳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时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泼与欢快。安德烈则是另一种性格,他冷峻、聪慧、和善、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皮埃尔的那种宽容气度,所以经常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