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说课模板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4258994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诗歌说课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现代诗歌说课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现代诗歌说课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现代诗歌说课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现代诗歌说课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诗歌说课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诗歌说课模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诗歌说课模板初中课文现代诗说课集子初中语文的现代诗歌篇目:七上: 在山的那边 理想 郭沫若诗两首七下: 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未选择的路) 木兰诗九上: 沁园春 雪 雨说 星星变奏曲 外国诗两首 (蝈蝈与蛐蛐 夜)九下:诗两首( 我爱这土地 乡愁 )我用残损的手掌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外国诗两首( 祖国 黑人谈河流 )在山的那边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你们好。我试讲的题目是在山的那边 。一、教学程序1、 开场白: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是初中生了,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思想也更成熟了,所以在课堂上老师会给你们更多的时间,更多的舞台来展示你们自己, 慢慢让你们学会自己学习,老师就在旁边欣赏鼓励

2、你们。2、 提问导入,调动积累:提问:大家在小学阶段一定学过不少诗歌,能说说你们觉得应该怎么来学一首诗呢?引导学生根据学过的一首诗来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学诗要以朗读为本,然后可从语言、意象、情感、手法等方面去分析。(设计依据:调动学生的经验积累,以探讨学法的形式导入课文,一开始就让学生的大脑活跃起来,进入学习状态。 )3、 朗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通过教师范读、自由读、个别读、表演读、比赛读等形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开启诗歌学习的大门。在诵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并以“为什么这么读”的反问引导学生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本文中“痴想” 、

3、“隐秘” “铁青着脸” “诱惑” 、 “枯干”等词的品味都可在朗读的过程中顺势解决,采用边读边议边品味的方法,教师和学生交流合作,共同发展。(课堂是预设和生成的有机结合,课堂形式是灵活多变,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情况加以调整,力求一气呵成)4、 意象品味,主旨把握教师可先向学生解释意象: “意”是指作者寄托的思想、情感;“象”是指具体可感的事物,合起来意象就是寄托着作者情感的具体事物。可以举例:月亮、柳枝、梅花等学生比较熟悉的意象加深理解,再引出文中的两个意象“山”和“海” ,探究它们什么寄托了作者的什么情感,从而明确文章主旨。(这个环节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要立足文本,从语言本身出发探究作者蕴含在其中

4、的思想感情)5、 联系生活,加深理解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这首诗给你的启示。(依据:引导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能走过文字的桥梁,用自己的心灵与诗人沟通达到共鸣,从而获得美的启示,丰富自己的个性,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6、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教师小结:今天我们随王家新走到了山的那边,山的那边就是海,是我们的希望,是我们的理想,然而群山的阻扰让人气馁沮丧,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同学们啊,请相信,只要百折不饶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总会实现。(教师及时的总结,使课堂有头有尾会加深学生的课文的印象)作业:将课堂板书扩展成三百字的诗歌鉴赏稿。(学生在课堂上的感悟是零碎的,通过手写的形式

5、能对思维进行梳理,对课文内容再有一个总结性的把握,切实落实教学目标)二、 板书设计在山的那边王家新朗读(首要)语言:痴想 隐秘 铁青着脸 诱惑 枯干情感:理想挫折(阻碍)意象:山(困难) 海(理想)天上的街市2、教学目标1 一咏三叹,反复朗读,理解文章的中心,体会作者的感情。2学习诗人运用联想、想象创造诗歌意境的写法。3品味诗歌的语言,借助联想、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新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文字浅显、明白,形象鲜明,意境深邃。由于文字上没有障碍因而往往深入不下去,对诗歌的理解浮在表面上,反过来要埋怨新诗“没劲” 。这首诗节奏和谐,音韵优美,读来琅琅上口,语言清新朴素,描绘出

6、一幅浪漫温馨的天国乐图。根据这一提示,教学目标( 1) (2)应确定为本课重点。在朗读中感受音乐美,绘画美、情感美为教学难点。四说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1设置情境,渲染气氛,导入新课。2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精彩部分,先声夺人导入新课。二、一咏三叹欣赏诗歌的音乐美(一)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力争做到字正腔圆,通顺流畅缥缈 不甚 珍奇 闲游 灯笼(二)掌握重音,读对节奏,把握韵脚,读出语调以及语气的轻重抑扬,同时语速不宜过快,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听者感受诗歌的意境,每读完一层,要作稍长停顿,使景物有画面感。1. 这是一首清朗隽美的夜歌,共四节,每节句数相同,句式比较整齐,节拍也相近。每节偶句押韵,每节

7、换韵,使得音韵和谐悠扬,朗读的节奏是轻松、柔和、舒缓的。整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2. 读出相应的语气、语调。朗读之有语气、语调,犹如青山之有起伏,碧水之有波澜。没有语气、语调的朗读,肯定让人恹恹欲睡。“好像”“我想”“你看”要如同对最亲近的朋友娓娓而谈,应该在不知不 觉中牵动着听者的视线和思绪,使大家和诗人一起去仰首星空,观赏奇景,驰骋想象。在这十二行诗句中,诗人用了四个“定然”和一个“定”字,其肯定的语气会使读者追随着诗人的想象,模糊着现实世界与幻想世界的界限。结尾一句“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 “在走”应该一字一顿轻轻地读,努力给听者营造一幅牛郎织女游乐图

8、,传出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情调。诗虽收尾了,但天街人物出游的景象还在继续,显得余韵悠然。3. 变换角色,想象画面,进入诗歌的情境,体会文中美好的情韵,读出感情。诗人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他常常独自仰望常动不息的星空,从那闪闪的幽光中寻觅、追逐始终令自己醉心的理想。在他的笔下,夜空是那样奇丽可爱,那样荡人心肺。 “天上的街市”就是诗人在以心灵的眼睛眺望夜空时所看到的。朗读时要细细体会,力争读出作者的情味,读出意境,读出神韵,从而受到情感的启迪,获得审美享受。三、联想想象进入诗歌的画面美分组探究,在组长的主持下,分工合作,各司其职,集中所有成员的智慧,对探究结果作出摘记,同时教师相机点拨。过渡语:

9、德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莱辛这样说: “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为美的东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过眼睛去发现为美的。“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同样,这首诗的作者为我们创造出令人心醉的图画:画面优美,意韵深长。尤其是牛郎织女骑着牛儿趟过浅浅天河自由来往的“骑牛图”,尤其是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天街的“闲游图”,都让人浮想联翩。下面,我们大家就张开联想、想象的翅膀,放飞心灵,驰骋在这首诗歌的意境中。1. 师生共同诵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情感。2.天上的街市有一条联想和想象链,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街灯明星 无数的街灯,美丽的街市3.用精美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向大家描绘“骑牛图”或

10、者“闲游图”。方法:以文辞为本。我们想象诗歌的意境,要能准确体现诗歌文辞本身的描述。借积累延展。我们想象诗歌的意境,要会调动自己的经验积累去拓展想象。这种经验积累,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以电视、书籍、网络等其他 渠道获得的。只有学会借积累延展你的想象,才能使诗歌的画面成为立体感强、 色彩鲜明、动静结合的活生生的画面。与诗情共鸣。我们想象诗歌的意境,要领会诗人的情感,并设身处地,与之产生共鸣,才能正确体会意境。提示:你看见天河溅起的朵朵水花了吗?你听到牛郎织女的甜蜜的悄悄话了吗?你感觉到他们的心花在悄悄绽放吗?4.按下面的提示展开联想。从松树的颜色联想到;从松树的生命力联想到:四、咬文嚼

11、字品析诗歌的语言美分组探究,在组长的主持下,分工合作,各司其职,集中所有成员的智慧, 对探究结果作出摘记,同时教师相机点拨。学生可能谈到的问题:1 .远远的:这个词不仅能准确、精练地表明诗人和街灯的距离,使诗人的联 想顺理成章,而且它还是个叠词,读起来上口,富有音韵美。2 .四个“定然”和一个“定能”: 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场面很多都是出于联 想、想象的,诗人却把神异的幻景当作活生生的实景来描绘,。用了四个“定 然”和一个“定”字斩钉截铁加以肯定,其肯定的语气会使读者追随着诗人的 想象,模糊着现实世界与幻想世界的界限。显得真实自然。同时这也表明了作 者坚持这样的理想生活世界上是存在的,从而也表明

12、了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这一切,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郭沫若独特的艺术个性。3 .“浅浅的”和“不甚宽广”:本来,传说故事中的牛郎织女到天上以后是 不幸福的,他们被阻隔在天河两岸,一年只得一度相会,但在天上的街市 一诗中,诗人按照理想的逻辑,把不可逾越的天河变为“浅浅的” “不甚宽广”, 把造成不幸的障碍化作美好生活的陪衬,为古老神话赋予新意,给诗中幻境着上一层更加迷人的色彩。这虚幻的景象在作者笔下竟显示出生动的真实感,作者所描绘的美丽幸福的大街向读者提供着 人间情趣。4 .“好像”“我想”“你看”如同对最亲近的朋友娓娓而谈,在不知不觉中牵动着读者的视线和思绪,使之和诗人一起去仰首星空,

13、观赏奇景,驰骋想象。语言平易、亲切。5. 那朵流星中的“朵”:这是一个量词,常用于修饰花,众所周知,花给人的感觉总是甜蜜、美好的,诗人把流星比作花,目的是为了表现牛郎织女花一样的生活。六、通过板书回课总结学习诗歌的一般学习方法。一咏三叹欣赏诗歌的音乐美联想想象进入诗歌的画面美咬文嚼字品析诗歌的语言美知人论世体察诗歌的情感美七、同学们用同样的步骤学习静夜这首诗。附:板书设计天上的街市郭沫若一咏三叹欣赏诗歌的音乐美联想想象进入诗歌的画面美咬文嚼字品析诗歌的语言美知人论世体察诗歌的情感美乡愁教学实录师:我们今天学习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一首诗乡愁。请大家推荐一位朗读最好的男同学把这首诗读一读。(学生推

14、荐,一男生起立朗读)师:读得不错,还没有学习,就读得这样,确实读得好。女同学读得好的是哪一位?站起来,给大家读一读。(一女生读 )师:读得不错,清楚。也有一定感情。当然,要读得很好。还要深入读。(教师范读。掌声 )刚才听了同学读了两遍,我读了一遍,你们感觉。在读这首诗的时候,语调应该是明快的还是深沉的 ?(生齐答:深沉的。 )节奏应该是急促的还是舒缓的?(生齐答:舒缓的。)语调应该是深沉的。节奏应该是舒缓的1(板书。语调:深沉节奏:舒缓 ”)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这首诗,我想提几个问题请大家思考。【问题一】这首诗一共有四个小节,大家觉得它们之间的顺序能够改变吗甲生:不可以!师:请说说理由。生 1:

15、这首诗好像是按照从小到大,按时间顺序来写的。师:你怎么知道是按时间来写的?生:每一小节的开头。都有一个时间的标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一而现在 等标志明显。师:还有没有理由 ?生 2:我觉得是按照把。乡愁。比喻的事物由小到大排列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师:作比的事物是由小到大。她发现这个特点。好像也是存在的。看看还有什么顺序?生 3:我觉得感情方面它是层层递进的。师:它是怎么层层递进的 ?生:先是对母亲的想念,那个时候母亲还在人世;然后是对新娘的爱恋,后来是对母亲离去的悲痛,我觉得这一段也为后面作了铺垫,借用这一段来抒发感情,因为大陆也是他的母亲。从这个角度看,是无法改变顺序的。师:她发现了这样一个感情发展的顺序特点。大家同不同意? 生:同意 l师:我顺便介绍一下余光中。 他是大陆人,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