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实验室管理制度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4236527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兽医实验室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兽医实验室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兽医实验室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兽医实验室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兽医实验室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兽医实验室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兽医实验室管理制度(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岗位责任制1、主任岗位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法令、法规、政策,领导全体职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完成各项工作任务。(2)负责实验室的行政、业务管理工作。(3)运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掌握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4)负责组织开展本实验室的科研工作。(5)负责审批和抽检检验报告,考核各类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对本实验室发布的检验结果负法律责任。2、副主任岗位职责(1)在主任领导下,组织实施全所工作,协助主任抓好各项工作。(2)协助负责实验室的行政、业务管理工作。(3)不断修订、完善本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组织落实。(4)协助负责本实验室发展的年度计划、工作总结等项工作。(5)负责

2、各室的协调工作。(6)完成主任交办的其它任务。3、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1)协助主任编制业务技术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2)负责本实验室技术管理工作,组织研究解决检验工作中的技术问题。(3)负责审定检验操作规程和检验记录表格。(4)签发检验报告。(5)负责制定业务培训计划与实施,提高实验室检验技术水平。4、质量负责人岗位职责(1)负责检验质量的监督与检查工作,对本实验室检测质量工作全面负责。(2)对检验人员的检验质量、检测设备仪器的使用、维护、保养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3)审核检验报告。(4)组织处理动物疫病诊断方法的投诉、检验结果的异议。(5)组织中心检测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不断提高

3、工作质量。5、实验室检验人员岗位职责(1)在中心主任的领导下,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努力完成各项任务。(2)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动物疫病诊断、检验标准规定的方法检验,注意观察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及时做好记录,不得抄写和追记。做到记录原始真实、计算正确、字迹清晰、书写工整,并对各项检验结果及结论负责。(3)熟练掌握各种疫病的检验方法,熟练使用仪器设备,做相应实验时,应在指定区域内进行,并注意安全操作,严防差错和事故发生。(4)爱护仪器设备,使用前要进行校检,使用后要进行登记,不使用未经鉴定和不合格的仪器,并做好仪器的清洁及保养工作。(5)复核人员复核检验记录时,要注意

4、样品名称、规格、批号检验目的与委托书(检验卡)是否一致,是否遗漏;记录是否完整,计算是否有误,全部检验结果与报告结论是否相符。(6)积极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7)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守则,不受贿,不徇私枉法。6、样品管理员岗位职责(1)负责样品接收和保管工作。(2)负责样品保管环境条件符合有关规定,保证样品的原始质量状况。(3)负责检余样品的保管、回收、处理工作,做好记录。(4)做好样品资料档案保管工作。(5)负责通知检验收费。(6)完成主任交办的其他检验工作。7、仪器设备、计量监督管理人员岗位职责(1)编制仪器设备、计量器具鉴定计划并组织实施,及时贴上合格、准用、停用证。(2)负责仪器设

5、备的验收、技术档案的填写、在用仪器的日常保养、故障排除等。(3)完成主任交办的其他检验工作。8、药品、器械、毒品、危险品保管员岗位职责(1)负责药品、器械、毒品、危险品的入库、登记、保管。(2)负责药品、器械、毒品、危险品的领用和发放。(3)编写药品、器械、毒品、危险品的购置计划。(4)负责药品、器械、毒品、危险品的安全。(5)完成主任交办其他检验工作。9、技术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职责(1)负责收集、保管有关诊断、检验工作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文件等资料。(2)负责受检样品技术资料、原始记录、检验报告、仪器档案的建档、管理。(3)负责档案资料的借阅、查询、处理;(4)负责档案室的安全保密。(5)

6、完成主任交办的其他任务。10、实验室安全管理员岗位职责(1)按照有关规定,对实验室水、电、气进行日常检查。(2)负责实验室的安全检查工作,发现不安全的苗头及时解决或向有关部门汇报,避免影响检测工作。二、实验室档案资料管理制度1、原始记录是动物疫病诊断检测工作各环节结果的真实记录,必须做到准确、完整。2、原始记录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填写。3、各环节诊断检测工作结束后,要认真、如实填写原始记录。填写要做到内容详细、项目齐全、格式规范。实事求是,要有检测人员的亲笔签字。4、原始记录由实验室技术负责人核对,不仅要对检测结果核对,也要对结果的真实性核对。5、检测工作结束后,工作人员要以原始记录为依据进行

7、汇总并形成实验室检测报告。6、原始记录、检测报告必须由专人负责存档、保管,不准作为个人资料私自保存,更不准私自外借 (传)。7、原始记录、检测结果等不允许无关人员和无关单位随意查阅,如确实需要,由领导审批。8、原始记录、检测结果等每年整理一次,归档保存,保存期应不少于两年。三、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为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规范使用操作,合理利用,特制定本制度。1、各级实验室应建立仪器设备保养登记卡,其内容包括;设备名称、制造商、型号、产地、售价、购买日期、保修截止日期、提供零部件和维修保养单位、电话、传真、要求维护项目、使用地点、仪器保管人员等。每物一卡,长期保存。2、仪器设备的使用和保管要

8、实行“三定制度”,即定位(固定放置位置)、定人(固定管理人员)、定规(操作规范)。3、使用、保管有关仪器设备的人员,须熟练掌握有关仪器设备的操作程序和保养要求,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4、设立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登记簿。每次用毕,使用人员须登记仪器使用情况。5、各种仪器设备须定期维护、校正,不能超负荷运行,有封印或标记的不可调部分不得擅自调动。6、仪器设备故障时应立即组织维修,并填写设备维修单。所有维修情况均应有记录,凡属影响性能故障,在修复后应重新校正或检定仪器。四、药品试剂管理制度为加强实验室药品试剂的管理,规范使用和保存,制定本制度。本制度所指药品试剂为实验室诊断、检测过程中使用的所有

9、生物和化学试剂与制剂。1、实验室购进的试剂须为有关部门注册、批准生产的产品。2、所有购迸、领用的试剂须登记造册,其内容包括,名称 (商品名、化学名、英文名及分子式)、规格、数(重)量、质量等级、有效期、购买/领取人、存放地点、供货单位名称联系电话等。3、所有试剂必须妥善保管。化学试剂应保存于干燥、避光、阴凉处并远离火源;生物制剂按其特定要求存放;易燃易爆药品、氧化剂、腐蚀性药品须分别存放,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及灭火器。4、危险物品的管理:易燃、易爆、腐蚀性、放射性药(物)及剧毒药品均属危险物品,必须由专人专库专帐保管,经批准后万可出入库。5、危险物品必须贴有完整清晰的警示标志,严防误用。6、危

10、险物品的存放保管要按其理化性质采取相应的安全操作,严密封固。7、危险物品的领用须填领用单,领取后末用或用后剩余的未经污染的危险物品应注明数量及时退回库房,使用后的有毒残液应进行无害化处理。8、试剂须由专人保管。保管人员要定期核查,对过期、潮解、变质的试剂要及时清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9、对贴有有毒有害标记的化学和生物试剂,在搬运和使用过程中要配备防护用品,做好个人防护。五、病料采集、保存及运输制度1、采集前应准备好经消毒的器械和容器。2、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在解剖前,必须做血液涂片,染色镜检,排除炭疽后方能解剖取样。3、病料的采取,须于动物死后6小时以内进行,如果时间过长,由于肠道微生物的侵入,

11、使尸体易于腐败,不利于病原微生物的检出。4、采样时必须做到无菌操作,采集有病变的脏器和组织,应尽早送检。5、为了提高病原微生物的阳性分离率,采取的病料要尽可能齐全,除了内脏、淋巴结和局部病变组织外,还应采取脑组织。6、天气炎热或不能马上送检的用作细菌检验的材料,可用30%甘油缓冲盐水保存;作病毒检验的材料,可用50%甘油缓冲盐水保存,并要求低温保存传递。7、盛载病料的容器在装病料后应加盖并用胶布或蜡密封,在容器外壁贴上标签,注明病料的名称、采取日期。8、认真填好病料送检单。送检单上应详细记录病料的来源、时间、地点、畜主、送检单位、发病动物的流行病学、症状、病理变化等情况。9、在解剖采样过程中必

12、须穿戴工作服和手套,注意个人卫生防护。10、病料采集后要及时对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被污染的场地要进行彻底消毒。11、病料严格密封运送,避免泄漏。如病料能在采后24小时内送抵实验室,可放在4左右的容器中运送;24小时内不能送抵实验室,须在冷冻条件运送。六、实验室工作制度1、实验室设更衣室(间),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必须更换工作服、鞋、帽,必要时戴防护面罩、手套。2、工作人员工作服等防护性用品要保持清洁整齐。3、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需经批准,并遵守实验室有关规定。4、讲究个人卫生,在实验室内禁止会客、吸烟、饮食、随地吐痰等。5、实验室仪器设备、玻璃器材、药品等应摆放整齐,布局合理,保持洁净;经常清理

13、消毒培养箱、冰箱等,并及时消毒处理使用过的培养基、试管及其它物品,防止腐败变质。6、实验完毕及时消毒处理使用过的实验用品,清洗、包装、消毒后备用。7、定期全面保洁,保持办公区、实验区等公共场所卫生。8、工作人员人员须经实验技能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七、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制度1、指定专人负责实验室安全工作。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各种危险品的性质、使用要求及各种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培训及有关中毒、受伤急救措施的培训,做好个人防护。2、实验室要保持实验台面、地面、各种仪器设备的干净、整洁。禁止在实验室内大声喧哗、吸烟、饮食。实验操作时须穿戴工作衣、帽、手套。3、无菌室、无菌罩、超净工作台应保持清洁,定期做熏

14、蒸消毒处理。每次使用前用紫外灯照射30分钟,使用后用70%的酒精消毒台面,对实验废弃物进行消毒、灭菌处理。4、检测烈性传染病、外来病或新发疫病时,做好个人防护,做好工作记录。用过的工作衣、帽须高压灭菌后方可再次使用。5、常规实验用过的培养基、试剂、试管、平皿、吸管等实验用品须经有效消毒处理后方可丢弃或清洗。6、每日上班后检查温箱、冰箱的工作情况,并建档记录温度升降情况。下班前检查水、电、气、门、窗,确保安全。发现隐患,及时报告主管领导。7、在存放操作毒种、菌种、病料的设备上和可能对工作人员健康造成危害的地方加贴危害标记和安全提示语。 8、易燃、易爆、剧毒物品应严格按 药品试剂管理制度的各项要求

15、执行。9、实验室应配备适用于各种火灾情况的小型灭火器,所有实验室人员都应熟知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发现火灾及时报警。八、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一、 着装:1 进入实验室前要摘除首饰,修剪指甲,以免刺破手套。长发应束在脑后,禁止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2在实验室里工作时,要始终穿着实验服, 实验室外禁止穿防护服。皮肤受损时应以防水敷料覆盖。3当有必要保护眼睛和面部以防实验对象喷溅、或紫外线辐射时,必须要配戴护目镜,面罩(带护目镜的面罩)或其它防护用品。4 实验室工作区不允许吃、喝、化妆和操作隐形眼镜,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内的任何地方贮存人用食品及饮料。5 实验室防护服不应和日常服饰放在同一柜子。个人物品、服装和化妆品不应放在有规定禁放的和可能发生污染的区域。二、洗手1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际或可能接触了血液、体液或其他污染材料后,即使戴有手套也应立即洗手。2 摘除手套后、使用卫生间前后、离开实验室前、进食或吸烟前、接触每一患者前后应例行洗手。3 实验室应为过敏或对某些消毒防腐剂中的特殊化合物有其他反应的工作人员提供洗手用的替代品。4 洗手池不得用于其他目的。在限制使用洗手池的地点,使用基于乙醇的 “无水”手部清洁产品是可接受的替代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