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法律日知法守法主题ppt

上传人:din3****8551 文档编号:474147269 上传时间:2024-05-02 格式:PPTX 页数:32 大小:14.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法律日知法守法主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世界法律日知法守法主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世界法律日知法守法主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世界法律日知法守法主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世界法律日知法守法主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法律日知法守法主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法律日知法守法主题ppt(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守知法法世界法律日世界法学家协会规定定每年4月22日是世界法律日。宗旨是帮助创建“一个新的法治社会:强者面对公正、弱者得到保护、和平得以永续”。犯罪率25周岁以下25周岁以上其他触目惊心: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这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响外,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法律词典犯罪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违法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对正常社会秩序的破坏,对公民人身权利和公私财产等合法权益的侵犯。你知道的

2、法律有哪些?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婚姻法继承法兵役法经济合同法环境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交通管理法规你知道的法律有哪些?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3-4侵犯公私财物妨害社会管理秩序7-8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为、民事侵权的行为5-6违反交通管理法规的行为、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1-2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常见的违法行为01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私财物、妨害社会管理秩序02违反交通理法规的行为违反交通理法规的行为03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04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为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为05民事侵权的行为违反环境

3、保护法的行为指出下列行为,属哪种违法行为?1、在电影院、公共汽车站等场所起哄、吵闹、滋事、斗殴。2、扰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妨碍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3、故意损毁、移动施工路段覆盖物、标志、围栏,妨害公共安全。4、偷窃、勒索少量公私财物。5、故意损毁路灯、邮筒、公用电话等设施。6、破坏草坪、花卉、树木。7、使用音响器材音量过大,不听劝阻。8、骑自行车双手离把或两人扶肩行驶,妨碍交通。9、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无正当理由而中途辍学。10、损害他人的荣誉,如对获得光荣称号的模范人物进行挖苦、讽刺、打击。现身说法:谈谈自己的一件违法小事自 由 论 坛情景再现近几天,王威感到非常苦恼,在放学的路上总有几

4、个高年级的学生拦住他向他索要钱物,并且威胁说:“如果交不出钱来就让他尝尝拳脚的厉害”。王威把这事告诉了中学刚毕业的表哥。第二天表哥带了几个同学埋伏在路上把那几个小路霸狠狠地揍了一顿,并且逼着他们交出了身上所有的钱。讨论王威这样做对吗?为什么?我们应该 怎么做?中学生应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l旷课、夜不归宿l携带管制刀具l打架斗殴,辱骂他人l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l偷窃、故意损坏财物l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行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条规定:非法制造、贩卖、携带匕首、三棱刀、强簧刀或其他管制刀具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警告。这些刀具之所以禁止携带,因其威胁着

5、人的生命安全。携带管制刀具容易发生人身伤亡事件,特别是青少年正是身体发育阶段,精力旺盛,但由于法制观念和是非观念淡薄,争强好胜,行动盲目而不计后果,携带管制刀具,极易一时冲动,酿成不该发生的悲剧。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讲文明礼貌,待人恭敬谦让,已成为时代风尚。要求我们从小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抛弃动辄动手打人,出口骂人的不良行为。如果从小养成了这种不良行为,危害无穷。好多犯罪分子从小染着了打架、怒骂别人的不良行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通常称“敲竹杠”这种行为小则违法,大则犯罪。五、故意损坏财物偷窃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量较少的财物的行为。青少年中有的不满足自己生活的欲望,

6、看到人家吃得好、穿得好,心里很羡慕,而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非法去窃取公私财物。一些未成年人因缺少良好的教育环境,平常喜欢贪点小便宜,从拿人家一本书、一支笔、一块橡皮开始,逐渐养成小偷小摸的习惯。任何事物总是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任其发展就会演变成盗窃。五、故意损坏财物故意损坏财物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的行为。日常生活中的故意损坏财物,多出于报复的动机,你对我不义那我就将你的财物损坏,使你生活不好或叫你破破财等。青少年中多出于嫉妒或寻找刺激,而偷偷地把别人的东西损坏。这种行为既损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行为严重的构成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罚

7、。六、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行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主要有如下几种:(一)营业性歌舞厅、酒吧、夜总会、通宵影剧院;(二)带有赌博性的娱乐室、游戏厅;(三)营业性台球房;(四)卡拉OK厅和电子游戏厅在学校上课期间,不能向中小学生开放。FactoryEnvironmentShopMarket35%20%15%30%未成年人识别能力较差,缺乏社会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进入这些场所易受到负面影响。另外,这些地方往往是不法分子浪迹的地方,经常去这些场所随时有可能受到他人的不法侵害。在学校中可能会发生的现象:某同学看到别人有漂亮的手机,就想把它占这已有。1某同学从家

8、里带来的钱不够花,就去敲诈小同学的钱。2有的同学告诉老师某同学骂了,我就骂他、打他。4骑自行车九不准你的同乡受到别人的欺侮,你去帮忙教训别人。3同学们,我们应当从中受到哪些启示呢?5句话,15个字慎交友立大志善慎独要坦白敢维权同学们,我们应当从中受到哪些启示呢?和人交往,一定要慎重,牢记古人忠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要和那些心术不正的人交往,更不要和校外的劣迹者同流合污。刘某、关某、李某三位七年级学生在短短的一个月之内,作案十多起,抢劫现金二百余元。三位同学沾染了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称兄道弟,哥们义气是非不分,良莠不辩,以至胆大妄为,以身试法。慎交友人法制观念淡薄,不知道用道德、法律规范

9、自己的行为,相反地是用暴力或胁迫手段获取不义之财来满足自己好逸恶劳的生活,从而走上了犯罪道路。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道在何处?勤劳致富,才是正道。上高中,考大学,学好本领,参加工作获取报酬,才是正道。相反,坑、蒙、拐、骗、偷、抢等手段弄钱,那就是邪门歪道,轻则受到道德的谴责,重则要受到法律的追究。我们应该立大志,苦学成才,长大报效祖国,用劳动所得改善自己的生活。同学们,我们应当从中受到哪些启示呢?立大志你的朋友受到别人的欺侮,你去帮忙教训别人不但不制止,反而积极配合,足见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慎独”意识,缺乏自我约束能力。提醒同学们一定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遇事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要有自

10、己的主见,且不可盲从。同学们,我们应当从中受到哪些启示呢?善慎独每一个青少年都应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就学校而言,如果每个同学都充满正义感,见义勇为,碰到类似抢劫的情况,挺身而出,人人喊打,我们就能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学习环境。犯罪分子就没有藏身之地。同学们,我们应当从中受到哪些启示呢?敢维权一旦做错了事,甚至犯了法,就要坦白地向老师、学校、有关机关把事情讲清楚,争取从宽处理。所以,我奉劝同学们最好是从小学法、懂法、守法,万一触上法网,就应该主动坦白、自首,如实交待,争取从宽处理。已经踩上犯罪边缘线以及准备实施此类行为的同学,如果再不悬崖勒马,亡羊补牢,那么,刚

11、这些同学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因为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就必然亡于法律。同学们,我们应当从中受到哪些启示呢?要坦白你有没有以下行为:u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成绩无缘无故的下滑,不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考试时进行抄袭,对考试结果不以为然,老师、家长的教育也无所谓;u对事物的兴趣开始变化,劳动懒散,上课思想不集中,而对武打、言情和低级庸俗甚至黄色的录像、书刊和光盘甚感兴趣。u经常迟到、早退、旷课,厌恶学校生活,这种孩子如果与校外的不法分子或无业人员有了联系,就会越来越不愿意回家;你有没有以下行为:u心理方面有变化,如精神恍惚,情绪波动,举止反常,心神不定,东张西望;u对教师和家长的关心帮助表示反感,甚

12、至怀有敌意,恶语顶撞,有时给教育者出难题,看笑话;u对遵守纪律、要求进步的学生进行讽刺、挖苦和打击,同情和包庇甚至效仿有劣迹或不法行为的人,把反社会的人格或行为当作是“勇敢”的表现;u原本养成的生活规律出现变化,如从早起变成睡懒觉,从注意卫生变为邋里邋遢、不修边幅甚至肮脏,或一反常态地特别喜欢梳妆打扮;你有没有以下行为:u道德品质起了变化,如从诚实变成爱撒谎,爱说空话、大话、假话,从谦虚变成傲慢,从斯文变成野蛮,喜欢逞能,从文明礼貌变成口吐秽言、动作粗野,或在家长、老师面前循规蹈矩,而背后却胡作非为。u过分追求物质享受,染上了一些成年人的不良行为习惯,如抽烟喝酒等。u结交不三不四的人,或与校外

13、的流失生和有前科的人结交,或拉帮结伙聚在一起甩扑克打麻将,或三五成群出入公共场所,惹是生非,遇事便大打出手,惟恐天下不乱。老师的殷切希望(1)、要依法自律;(3)、要勇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今天所学的内容或说出你最大的感受。格言无规矩不成方圆。若要美德得以保存,法律是必须的;而若要法律得以遵守,美德则是不可缺少的。做任何事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法律即秩序,良好的法律就是良好的秩序。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条件。老师寄语希望同学们能走好青春的每一步,树立法治意识,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好学生、好公民!观谢谢看世界法律日世界法学家协会规定定每年4月22日是世界法律日。宗旨是帮助创建“一个新的法治社会:强者面对公正、弱者得到保护、和平得以永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