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复习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413509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中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期中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期中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期中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期中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期中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中复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中复习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1.复习和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 .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能灵活运用笔算加减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重点难点:1.不进位加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3)让学生感受加法计算和日常生活的联系

2、,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进位加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3)能用两位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不退位减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3)进一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4.退位减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3)能用两位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5.“多几”、“少几”的应用(1)在具体情境

3、中,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2)可以利用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搞清楚是与哪个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再用算式记录下来。(3)能正确列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4)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6.连加、连减(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2)能用100以内的连加和连减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7.加减混合(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熟练计算。(2)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8.加减法的估算(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加减法估算的实际意义。(2)初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方法,能正确

4、进行估算。(3)发展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知识点: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相同数位对齐,加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从个位加起。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 相同数位对齐,减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作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2.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3.多几、少几已知的问题。比谁少几,就用谁减去几;未知数比谁多几,就用谁加上几。例题1.口算51-30= 60-35= 59-28= 10+13= 12+10=42+24= 10+55= 25+

5、66=89+10=66+16=99-85 = 80-40= 65-41= 71+11= 68+26=61-53= 53-48= 17+35= 83-40= 61-57=74-52= 35+46= 18+12= 86-51= 22+60=87-40= 29+43= 87-53=2.列式计算:(1)比29多17的数是多少? 8个6是多少?(2)两步竖式计算45540 83504 3014870337 96706 946047234 93-49+27=3.应用(1)二年级一班参加课外美术小组的有9人,参加音乐小组的人数是美术小组的2倍,参加音乐小组的有多少人?(2)二年级有8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有6

6、人。一共有多少人?课后反思:第二课时 米和厘米、角和直角一、米和厘米重点、难点1.(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能用给定的“工具”进行估计和测量。(3)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4)能用厘米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2.(1)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用米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2)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3)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4)初步认识线段,能辨别,能测量线段的长度,能画定长的线段二、角和直角1.(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2)

7、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折一折”、“画一画”等活动,初步认识角,并且能够辨认。(3)知道一个角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画角。2.(1)结合具体情境,直观认识直角,会画直角标记。(2)能利用工具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利用工具画直角。(3)知道:一个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知识点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3.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4.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5.线段的特点:线段是直的。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6.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它的两条边是射

8、线不是线段。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7.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课本41页图例)。8.三角板上的3个角中,有1个是直角。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都是直角。9.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10.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宽度有关。例题1.1米21厘米=()厘米 53厘米-18厘米=()厘米2.一条线段有()个端点,是直的,可以度量。3.一个角有()个顶点和( )条边,边是直的,不可以度量。4.1米的绳和100厘米的绳比较,()两样长 1米的绳较长 100厘米的绳较长5.亮亮身高

9、85厘米,玲玲比亮亮高10厘米,玲玲身高多少厘米?6.一根绳子对折两次后,长3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课后反思:第三课时 表内乘法重点、难点1.乘法的初步认识(1)结合数一数、摆一摆的具体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知道写法、读法,并能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2.乘法的初步认识(1)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2)知道用乘

10、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3)能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3.5的乘法口诀(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经历5的乘法算式的计算过程和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2)能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体验运用乘法口诀的优越性。(3)能用5的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4.2、3、4的乘法口诀(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2、3、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2)能够发现每一组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培养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的发展数感。(3)掌握2、3、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

11、经学过的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5.(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乘加、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2)能用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4)在做一做2题中,应适当拓展,引导学生发现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6.6的乘法口诀(1)经历独立探索、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和方法。(2)掌握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例题1、判断,在()里,对的打“”,错的打“”(1)求“8比5多多少?和求“比8多5的数是多少?”都用加法算()(2)求“9比16少多少?”和求“比16少9的数是多少?”都用减法算()(3)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4)55=25读作:两个因数都是5,积是25。()2、先看图,再填空 (1)求一共有多少个的加法算式是:_;(2)求一共有多少个的乘法算式是:_; (3)在86=48中,8和6都叫做( ),48叫做(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