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后浇带混凝土构造柱支撑施工方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4134875 上传时间:2024-02-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87.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顶板后浇带混凝土构造柱支撑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顶板后浇带混凝土构造柱支撑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顶板后浇带混凝土构造柱支撑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顶板后浇带混凝土构造柱支撑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顶板后浇带混凝土构造柱支撑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顶板后浇带混凝土构造柱支撑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顶板后浇带混凝土构造柱支撑施工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顶板后浇带混凝土构造柱支撑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根据工程实际情况。2、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二、J程概况|本工程为阜阳新安碧桂园华侨湾项目,集商住楼一体总建筑面积 48万平米,地 下室总面积9.5万平米.分两个标段施工,本工程一标段地上面积约 19万平米, 地下室面积约4.5万平米,均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室后浇带约 1500米。三、传统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支撑的分域1、传统后浇带支撑体系介绍传统顶板后浇带模板支撑体系采用钢管架模板或碗扣架模板独立支撑,在两侧结构模板支撑拆除时予以保留,待后浇带内混凝土浇筑完成并养护28天后方可拆除,传统顶板后浇带支撑系统安装示意见图1。2、传统后浇带支撑体系的优点

2、传统后浇带支撑体系具有整体性好,在支撑体系未变形或损坏时,两侧梁板从 主体浇筑至后浇带浇筑完成之间的时间段内,后浇带所在跨段内的混凝土一直 保持主体混凝土浇筑时的初始受力状态。3、传统后浇带支撑体系的缺点传统顶板后浇带支撑体系的缺点主要有:(1) 长期占用大量的模板及支撑材料。(2)日常管理难度大,支撑材料极易损坏、甚至人为拆除。(3)模板、方木、顶托等材料容易变形、腐烂、锈蚀等,造成后浇带模板支撑系统松动以本工程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来说,自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至主体 施工完成,顶板沉降后浇带传统模板支撑体系留置的时间长达232天(34层义6天/层)+ 28 天(后浇带施工养护施工时间)=

3、232天)。在如此长的时间内,在自然条件及现场不确定的施工因素的影响下, 模板支 撑体系中的胶合板模板、背楞方木等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腐烂、变形,钢管、顶托等钢材也会产生锈蚀、变形、滑丝等现象,同时后浇带支撑体系不拆除,后浇 带内容易堆积杂物,不便于清理。这些因素造成的变形积累必然改变后浇带两侧 梁板的受力状态,甚至造成后浇带两侧梁板产生裂缝,影响结构的安全及使用。 另一方面,后浇带封闭时,是否拆除模板支撑体系,直接影响到后浇带清理是否 彻底及后浇带部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甚至造成后浇带部位渗漏严重,而后浇带 部位的模板支撑拆除或更换又无法确保后浇带的质量安全。4、后浇带支撑体系的选用由于本工程

4、沉降后浇带留置时间长,且后浇带累积长度大,采用传统模板支 撑体系占用的钢管等材料数量大,且模板支撑体系留置时间过长,无法保证后浇 带两侧梁板的受力,因此本工程不建议采用传统后浇带支撑体系。四、顶板后浇带混凝土构造柱支撑体系|1、后浇带支撑体系的优化原理及过程鉴于传统后浇带模板支撑体系的缺点,对传统后浇带模板支撑体系进行分析 优化,即在后浇带两端梁板悬臂末端设置构造柱支撑代替传统的支撑体系。在普通梁板模板安装及混凝土浇筑时,同时进行构造柱支撑的施工,在梁板及构造柱 支撑达到设计强度后,全部拆除模板支撑,此时后浇带两侧梁板由预设的混凝土 构造柱进行支撑。在传统模板支撑体系中,后浇带两侧的梁板以模板

5、支撑架体为 受力体系,优化后的方案则是以混凝土构造柱为其支撑体系。2、后浇带混凝土构造柱支撑体系的优化及注意事项顶板后浇带两侧悬臂梁板末端设混凝土柱的支撑体系不仅避免了传统钢管 架模板支撑体系的材料变形,模板材料损耗更换对悬臂梁板受力的影响, 而且提 高了支撑架材料的周转效率,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不仅便于地下室施工通 道的留设,还方便进行后浇带两侧施工缝的凿毛清理及后浇带二次支模时钢筋的调整。在施工中构造柱支撑应避免被水平冲击荷载撞坏,且应保证后浇带所在跨上的楼板不应有过大堆载。3、后浇带两侧梁端设混凝土构造柱支撑体系施工3.1 后浇带两侧梁端设混凝土构造柱支撑设置方案本工程地下室柱网间距

6、为8. 0m X 8. 0m ,结构层高4.7m ,经过承载力 及稳定性验算,决定在与后浇带垂直相交的顶板主梁及次梁端部均设一根200mmx 200mm的混凝土构造柱独立支撑,顶板净跨度大于或等于8米时在其跨中部设置构造柱,后浇带转角处板悬挑净长度大于 3米时设置构造柱,具体见图2及 图3.3.2 后浇带两侧梁端设混凝土构造柱承载力计算N1 = (4.75*0.4*0.25+4.75*0.7*0.4+4*0.5*0.3+4.75*4*0.2)m3*25KN/m3 (梁板自重)+ 2+4.75mX 4mx 2m(均布活荷载)=115.56KN(2)构造柱参数为:混凝土等级C30, fc=14.3

7、N/mm 2,截面积为 A=bXh=200 X 200=40000nim 2,构造柱计算长度 h=3.75m,入=l 0 / b = 18. 75,查表得小=0.971 ,构造柱采用素混凝土不予以配筋。构造柱承载力 Ncu = 0. 9小(fcA + fy As) = 499. 87kN N1 = 115. 56kN , 满足要求。3.3 后浇带两侧三边支撑板稳定性后浇带所在跨内的楼板在框架柱、梁端构造柱支撑下,可视为三边支撑板,经 查询计算图表可知,三边支撑板结构自身安全稳定性满足要求,所以后浇带两 侧无支撑板边缘不需加设支撑。3.4 后浇带两侧梁端设混凝土构造柱支撑施工步骤及要求(1)后浇

8、带两侧梁端混凝土构造柱支撑应先在底板上定位,确定混凝土支 撑柱的位置在梁端内侧200mm处,按布置方案进行放线。(2)后浇带两侧梁端混凝土构造柱支撑应在地下室结构梁板模板搭设过程 中同时搭设加固,并在地下室框架柱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同时浇筑、养护。(3)梁端混凝土构造柱支撑搭设时不得将支撑柱与后浇带两侧梁板分离。(4)后浇带两侧梁端混凝土构造柱在浇筑梁板混凝土时应清理干净柱头的 残渣、垃圾等。.口qTit,国3 双现土支ABH平皿布国(6)地下室后浇带两侧混凝土在达到拆除条件时将后浇带内模板支撑同时拆除,在模板支撑拆除时不得碰撞混凝土支撑柱。(5)地下室顶板模板支撑时应按施工方案整体搭设Q m54

9、0908000、肝晔* FfiitoooT 2混凝十古号把白云F西商1*200*200AD*Qi( 7) 在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满足浇筑条件后,应先对后浇带两侧梁板混凝土断面上的松散残渣进行凿除,并在梁板中间位置凿出凹槽以便于安装止水条。( 8) 按设计要求对后浇带内的钢筋进行清理、修整、绑扎。( 9) 重新支设顶板后浇带模板,顶板后浇带模板二次搭设应在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 模板二次搭设时应满足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及规范要求。( 10)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养护。( 11) 模板支撑在后浇带混凝土强度达到100% 以后并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后,进行模板拆除。( 1

10、2) 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模板拆除后将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支撑柱进行凿除, 凿除时应先人工凿除柱头部分,并对梁板底的混凝土面进行修整,采用 1: 3 水泥砂浆找平。( 13) 地下室后浇带两侧梁端混凝土构造柱拆除时应采用人工凿除破碎, 不得采用整体推到以免破坏地下室底板, 并在混凝土凿除时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保证施工时所需的照明设备及安全警示装置,设专职安全员进行旁站。4、安全保障措施( 1)为保证后浇带两侧梁板结构安全,减少构造柱支撑体系承受的荷载,在后浇带所在梁板跨内不得作为材料堆放、加工场所。( 2)严禁将后浇带所在跨作为大小车辆通行通道。( 3)小车、手推车、负重行人等需要横跨后浇带时,应从专门设置的通道通行,且必须对通道下梁板支撑进行支顶加固,见图 4 、图 5 。围4后浇带安全防护措施平面布图后关帚安全防护搭根甥面更效果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