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物理高一优秀教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4134514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人教版物理高一优秀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1年人教版物理高一优秀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1年人教版物理高一优秀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1年人教版物理高一优秀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1年人教版物理高一优秀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人教版物理高一优秀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人教版物理高一优秀教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质教案教 案2021年人教版物理高一优秀教案学校:XXXX年级:XXXX教师:XXXX日期:2021年XX月XX日优质教案2021年人教版物理高一优秀教案物理是高中教育阶段的重点学科, 其不但能够让学生学习掌握较为系统的物理知识, 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 这是高中生形成良好科学素养的关键所在。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人教版物理高一优秀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人教版物理高一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基本知识目标1、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问题中能够区分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知道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一矢量,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能够画出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3、知道

2、力的两种不同的分类;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对某个力进行分析的线索和方法.情感目标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要逐步深入,帮助学生在初中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教学建议一、基本知识技能1、理解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大 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2、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3、要会从性质和效果两个方面区分力.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一)、对于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要准确把握这一概念,需要注意三点:1、力的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2、力的相互性;3、力的矢量性;(二)、力的图示是本节的难点.(三)、力的分类需要注

3、意的是:1、两种分类;2、性质不同的力效果可以相同,效果相同的力性质可以不同.教法建议:一、关于讲解“什么是力”的教法建议力是普遍存在的,但力又是抽象的,力无法直接“看到”,只能通过力的效果间接地“看到”力的存在.有些情况下,力的效果也很难用眼直接观察到,只能凭我们去观察、分析力的效果才能认识力的存在.在讲解时,可以让学生注意身边的事情,想一下力的作用效果。对一些不易观察的力的作用效果,能否找到办法观察到.二、关于讲解力的图示的教法建议力的图示是物理学中的一种语言,是矢量的表示方法,能科学形象的对矢量进行表述,所以教学中要让学生很快的熟悉用图示的方法来表示物理的含义,并且能够熟练的应用.由于初

4、始学习,对质点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楚,在课堂上讲解有关概念时,除了要求将作用点画在力的实际作用点处,对于不确知力的作用点,可以用一个点代表物体,但不对学生说明“质点” 概念.教学过程设计方案一、提问:什么是力?教师通过对初中内容复习、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教师通过实验演示:如用弹簧拉动钩码,或者拍打桌子等实验现象展示力的效果以引导学生总结力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指出了力的物质性.提问:下列实例,哪个物体对哪个物体施加了力?(1)、马拉车,马对车的拉力.(2)、桌子对课本的支持力.总结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施力物体就有受力物体,有力作用,同时

5、出现两个物体.强调:在研究物体受力时,有时不一定指明施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一定存在.二、提问、力是有大小的,力的大小用什么来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什么?教师总结:力的测量:力的测量用测力计.实验室里常用弹簧秤来测量力的大小.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N.三、提问:仅仅用力的大小,能否确定一个力:演示压缩、拉伸弹簧,演示推门的动作.主要引导学生说出力是有方向的,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并得出力的三要素来.教师总结: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四、提问:如何表示力?先由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然后教师小结.力的表示: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力的图示:用一条有标度的有向线

6、段表示力的大小,箭头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讲解例题:用20N的推力沿水平方向推一正方形物体向右匀速运动.用力的图示表示出推力.教师边画边讲解.注意说明:1、选择不同标度(单位),力的图示线段的长短可以不同;2、标度的选取要利于作图通过作图练习、教师指导让学生掌握力的图示作图规范.力的示意图:用一条无标度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让学生体会力的示意图与力的图示的不同.五、力的作用效果:回忆初中的知识,提问: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六、力的分类:教师总结力的分类,强调高中阶段按照力的性质划分,在力学范围内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

7、.按性质命名的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力、磁力等等;按效果命名的力:拉力、压力、动力、阻力、支持力、压力等等;在力学范围内,按力的性质划分的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人教版物理高一优秀教案2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体会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思想。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2.过程与方法通过回顾历史探究过程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过程。理解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历史探究过程,使学生体会规律的形成都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低级到高级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通过理想斜面的教

8、学,体会理想实验的魅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难点】转变经验概念,明确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任何物体都具有,牛顿定律是惯性现象的规律总结。教学过程(一)创设游戏,引入课题撕纸游戏猜一猜:1.一张纸已剪成两截,但未完全剪断,如果迅速用力撕两边,纸会断成几截?2.现在把纸剪成三截,但未完全剪断,如果迅速用力撕两边,纸会断成几截?大家不要动手,先猜一猜。3.如果在中间的纸下面夹一个夹子,然后迅速撕两边,纸会断成几截?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是这样一个结果呢?怎样解释我们的游戏呢?其实,在我们的游戏中还涉及到一个古老的话题力和运动:用力撕纸,纸条断开运动起来。运动和力之间到底

9、有什么关系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体验古人的探究过程,学习古人的探究方法,进一步理解论述运动和力关系的牛顿第一定律。(二)回顾历史,探究定律1.情景设问,经验猜想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运动和力如影随形,总是和人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比如:马拉车则车前进,不再拉,前进的车会停下来;人象推车则车前进,不再推,前进的车会停下来;踢球,球沿草地向前滚动,不再踢,滚动的球会慢慢停下来。思考:运动和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最早提出这个问题并给出经验猜想的是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他根据生活生产经验猜想: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一个地方。运动需要力维持。他的观点来自实际

10、经验,还能用实际经验验证,所以被人们广泛接受,并维持了近两千年。设问:我们现在知道,他的观点是错误的。那么他有贡献吗?亚里士多德的贡献: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首先质疑并深入研究的是十六世纪的伽利略。他观察了球的滚动。2.质疑假设,科学猜想当球沿斜面向下滚动时,它的速度增大,而向上滚动时,速度减小。他由此猜想:当球沿水平面滚动时,它的速度应该不增不减。实际观察的结果是:沿水平面滚动的球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现象:沿水平面滚动的球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球停下来是因为没有力的作用。伽利略恰恰从这一现象出发,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质疑。质疑:滚动的球之所以停下来,真的是因为没有

11、力的作用吗?设问:球停下来的原因是什么呢?在伽利略之前,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摩擦力这种无形的力,伽利略是第一个意识到摩擦力的人。他改变了水平面的粗糙程度,发现:水平面越光滑,球滚得越远。于是,他推断这是摩擦阻力作用的结果。结论:滚动的球停下来,是摩擦阻力作用的结果。假设:若没有摩擦阻力,沿水平面滚动的球将怎样运动呢?猜想:若没有摩擦阻力,球将永远滚动下去。过渡:伽利略设计了一个双斜面实验。3.实验探究,得出结论(1)双斜面实验左斜面固定,右斜面倾角可变。实验中我们设定小球始终从左斜面定位卡处由静止释放。固定右斜面,改变小球所受的摩擦,观察小球上升的高度怎样变化。重复一次。思考:1.小球所受摩擦阻力

12、的大小与小球上升的高度之间有什么关系?2.摩擦阻力的大小与释放点到上升的点的高度差是什么关系?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会上升到多高的地方?减小右斜面倾角,观察小球沿斜面运动的最远距离怎样变化。重复一次。思考:1.减小右斜面倾角,小球沿斜面运动的最远距离如何变化?2.如果没有摩擦,减小右斜面倾角,沿斜面滚动的最远距离怎样变化?小球将上升到多高的地方?将右斜面放平,释放小球,观察小球的运动。思考:1.如果水平木板足够长,小球会停下来吗?2.如果没有摩擦,水平木板足够长,小球将滚到哪里去呢?过渡:现在通过动画来模拟没有摩擦阻力时小球的运动。我们为动画配了一段话剧。(2)动画模拟(老师扮演伽利略,学生扮

13、演小球。)伽利略:小球先生(小姐),如果没有摩擦,你会爬上什么高度呢?小球:我会搭乘梦想的阶梯一步一步往上爬,直到爬上原来的高度。伽利略;如果我减小右斜面的倾角,你还会爬到原来的高度吗?小球:梦想有多高,我就可以爬多高,只是我要走的路程更长了。伽利略:如果我继续减小右斜面的倾角呢?小球:我心依旧,只是又多了一段山水之程。伽利略:如果我把右斜面放平,你还会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前行吗?小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既然选择了高度,留给世界的便只能是背影。播放周杰伦的蜗牛节选: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点乘着叶片往前飞/小小的天留过的泪和汗/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希望同学们像小球一样怀着梦想,沿着人

14、生的轨道一步一步往前行!总有一天,你有属于你的天!过渡:伽利略的双斜面实验是一个理想实验。(3)理想实验的魅力:实验(事实)+逻辑推理通过可靠的实验事实,加上合理的逻辑推理,得出规律的一种方法。理想实验的魅力:实验不能实现的地方,思维向前一步。这种方法非常了不起!爱因斯坦是这样评价的: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这个评价实事求是,从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经历了2000多年,物理学徘徊不前;从伽利略到爱因斯坦,只经历300多年,物理学的大厦初步建立,大师辈出。这都得益于伽利略首创的实验研究方法。过渡:通过双斜面理想实验,伽利略得出了结论。(3)伽利略:若没有摩擦阻力,沿水平面滚动的球将永远滚动下去。运动不需要力维持。回顾、思考:静止的车、足球为什么运动起来?运动的车、足球为什么会停下来?力和运动之间有什么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设问:运动状态是用什么物理量描述?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受到了推、拉力;由运动变为静止,受到了摩擦阻力。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受到了脚的力;由运动变为静止,受到了草地的摩擦阻力。过渡:与伽利略同时代的法国科学家笛卡尔对他的观点进行了补充。4.补充完善,形成定律(1)笛卡尔的补充:除非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