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当下网络经济管理改革制度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4129777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述当下网络经济管理改革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述当下网络经济管理改革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述当下网络经济管理改革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论述当下网络经济管理改革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论述当下网络经济管理改革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述当下网络经济管理改革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述当下网络经济管理改革制度(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述当下网络经济管理改革制度摘要:网络经济中,许多高科技产业已构成价值链上的分支。价值链是由根底科技公司、中等增殖公司及最终用户共同联结成的价值增殖链条。网络经济通过价值链实现价值增殖,论文摘要:网络经济中,许多高科技产业已构成价值链上的分支。价值链是由根底科技公司、中等增殖公司及最终用户共同联结成的价值增殖链条。网络经济通过价值链实现价值增殖,企业从价值链的一个或多个分支中抽取资金,赚得利润。关键词:网络经济,非摩擦经济,经济学理论,企业竞争策略网络经济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热潮后似乎归于平静,然而网络经济却现实地开展着,关于网络经济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止。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有什么不同?网络经济的运

2、行规律如何?网络经济下企业的竞争策略是什么等问题值得人们深入思考。我认为,网络经济是不同于传统经济的一种低本钱、无摩擦、高效率的全新的经济型态。网络经济不仅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且对社会制度、法律、政府和人们的观念形成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对企业的运作机制和竞争策略提出了迫切的更新要求。一、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挑战西方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任何交易都是有本钱的,是要花费费用的,经济运行是有摩擦、有阻力的,也就是说经济活动是一种摩擦经济。只有通过合理的产权界定和有效的制度安排,才能降低交易费用,减少摩擦,提高经济效率。由此,如果说传统经济是一种摩擦经济的话,那么网络经济就是一种非摩

3、擦经济。网络经济在大局部情况下就是没有摩擦的经济,也就是说,生产、销售和售后效劳等费用要比在传统经济模式下低得多,几乎以接近于零的本钱获得无限资源,无限地提供产品、效劳及创意,从而使经济状况大为改观。在某种意义上,这种新型的经济模式就如同一个虚拟的世界,只要产品低本钱制造、廉价销售,就会赢得用户。可见,网络经济是不同于以往经济模式的一种低本钱、无摩擦、高效率的全新的经济型态。网络经济向传统经济学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网络经济推翻了传统的供需平衡机制在传统经济学中,生产随需求而变化,企业根据需求的升降来调整生产。也就是说,传统经济是一种“供应支持需求型经济,即

4、“看不见的手努力平衡供应和需求。它的传导机制是:需求价格供应。具体来说,需求下降,引起价格降低,再引起供应减少;需求上升,引起价格升高,再引起供应扩大。而在网络经济中,由于没有什么摩擦,没有相互抵触的因素,因而需求毫不费力地随生产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网络经济是一种“供应主导需求型经济,即“看不见的手努力“主流化。它的传导机制是:供应价格需求。具体来说,供应增长,引起价格降低,刺激需求增长;供应增长,又引起价格降低,再刺激需求增长,如此循环往复。可见,网络经济中供需平衡的规律颠倒了。(二)网络经济改变了传统经济中的“收益递减规律收益递减规律打个比方说就是,消费者吃得越饱,饥饿感就越小,对食物

5、的需求就越少,因此食品商的收益也就越小。而在网络经济中,消费者吃得越多,就越感到饥饿。例如,微软公司的用户需要越来越多的该公司生产的产品,因为软件用户已被锁定在某一个文字处理系统或排版系统上,他们不愿学习使用新的系统,于是不断购置原系统的新版本。不久,一种产品、一项效劳或一个创意就取得了偶像地位,随之在消费者眼中变成了一种时尚,从而取得了主流地位。主流化了的产品、效劳或创意能自身获得动力,从而使收益递增,而不是递减。(三)网络经济具有不同于传统经济的“反响机制这里首先要明确负反响和正反响的概念。所谓负反响就象是汽车行驶太快时的突然刹车,是阻力、摩擦力。在传统经济学中,负反响既是阻力,表现为需求

6、阻碍供应;又是摩擦力,表现为制造、分配和销售的正常开支,表现为收益递减。正反响那么截然相反,它是在加速而不是阻碍市场份额的变化。降低价格,锁定特定的用户群,开展长远客户,所有这一切都刺激了需求的增长。这种正反响机制促使需求不断增长,迫使产量持续增长,直到市场饱和。因此,网络经济自身具有正反响机制,这种正反响机制与传统经济学中的负反响机制或收益递减规律的运作方式正好截然相反。但是,网络经济虽然不同于传统经济,但它仍要受市场力量的支配。正如詹姆士阿利指出的,“递增利润的存在并不意味着递减利润就不存在了,这两种现象将永远共存,并且起着互补作用。实际上,网络经济仅仅是延迟了递减利润开始产生影响的时间。

7、(四)网络经济具有非线性的“混沌特征某些具有内在不稳定的系统时而会出现紊乱的态势,数学上称之为“混沌。而非线性那么是指人们难以预料的因果关系。例如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就是一种混沌状态,买卖、抢夺市场份额向来就是按非线性系统规律进行的。一个混沌系统就是一个非线性系统。网络经济就是这样一个非线性的系统,它一旦有变化,就不是从一个值均匀地变化到另一个值,而是跳跃式地变化。网络经济内在的非线性特征正是传统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的主要原因所在。这种现象只能用“混沌理论来解释。一个非线性系统即使呈不稳定的混沌态势,它仍会趋于某个均衡点,系统围绕该点上下波动,到达该点时,便处于稳定状态。这个点就是混沌系统的均衡点

8、。运用到股市上,它就成了某种股票价格的均衡点;运用到网络经济中就是各公司的市场占有率。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体系的本质不同就在于它内在的数学原理是用数理混沌理论描述的。传统经济学理论只揭示了有形物品、货物的供需以及市场总是从一种状态线性地过渡到另一种状态的规律,它无法解释当代网络经济所具有的非线性混沌特征。综上所述,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有着明显的不同,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不再完全适用于现代网络经济。 二、网络经济的特殊定律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学的定律不同,它有自身的一些特殊定律。(一)莫尔定律(Moore Law)莫尔定律认为,网络技术改变了传统经济的变化速度(rate of change),网络经济是按

9、照“因特网时(internet time)的速度运转的,计算机处理能力每18个月就翻一番。由于这个定律首先是由美国因特尔公司的戈登莫尔提出并应用的,因此被称为“莫尔定律。“因特网时是网络经济的变化速度,它是以小时为计量单位的,这已接近人类能够吸收信息并做出决策的能力的极限。通常7年相当于因特网时中的1年。在因特网时,每35年就是一个网络经济时段。一种产品在35年里就会到达主流饱和状态。为了更鲜明地理解因特网时,可以将网络经济与农业、工业、后工业等经济时代列表比照如下: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时代的比照时代 延续时间(年) 交互速度(英里/小时) 环球所需时间农业经济 35000 35(人力) 35(

10、年)工业经济 3500 350(马车汽车) 0.30.5(月)后工业经济 350 3500(飞机) 0.030.05(天)网络经济 35 35000(网络) 0.0030.005(小时)显然,每个时代的长短取决于交通和通讯的速度,也就是那个时代的技术速度。根据上表,工业时代比农业时代要短10倍,后工业时代要比工业时代短10倍,而网络经济中每个时代那么只有35年,极其短暂。极端的“因特网时给网络经济的运行强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那就是学习。莫尔定律是网络经济中企业和它的竞争对手必须遵循的一种业绩学习曲线(performance-learning curve)。网络经济是给信息增殖的一种经济模式

11、,增殖能产生更多的信息,而更多的信息又能进一步增殖,这种不断循环着的特殊的信息收集过程,被称为学习。学习是运行在网络经济中的正反响机制的核心局部,因为它以技术优势代替了物质优势。一般来说,一项新创造、新的电脑程序或新方法问世后,必然会有人对其做出改良,在原来的根底上巧妙地修改、提高或运用,从而掌握了增殖的奥秘。这促进了更多的革新和改良,于是就有了更多的学习,导致了后代产品的进一步增殖。这个创造、学习和增殖的循环会一直持续到技术枯竭或该技术被其他技术所取代。学习导致了全社会都在追求速度,学习过程和与之相适应的正反响机制是网络经济的推动力,因此,控制学习变化速度是网络经济的一个关键因素。(二)达维

12、多定律(Davidow Law)达维多定律认为,在网络经济中,进入市场的第一代产品能够自动获得50%的市场份额,因此,一家企业如果要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就必须第一个开发出新一代产品。与其作为第二或第三家将新产品打入市场,绝对不如第一家,尽管你的产品那时还并不完美。该定律还认为,任何企业在本产业中必须第一个淘汰自己的产品,即要自己尽快使产品更新换代,而不要让剧烈的竞争把你的产品淘汰掉。这实际上是在“因特网时中生活的一个必然结果。威廉达维多在因特尔公司任副总裁时,就注意到了提高产品更新速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这一定律。(三)新兰切斯特策略(New Lanchester Strategy)对网络经济

13、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第三个人是英国的F.M.兰切斯特(18681946),他设计了英国的第一辆汽车,写了?战时飞机:第四代武器的开端?一书,并于1916年创立了“数学理论策略。他的思想影响了运筹学的创始人伯拉德库柏曼。W.E.德明在60年代把上述两人的思想介绍到日本,日本科学院院士申夫田冈博士总结了该理论中的精华局部,并以此为根底针对日本人的消费状况制定了一种新的营销策略,被称之为“新兰切斯特策略。该策略描述的是网络经济的竞争规那么。新兰切斯特策略被用于商业时,就成为一整套的指导原那么,指点市场部门如何在竞争中取胜。具体来说,新兰切斯特策略的运用可以使产品、效劳或标准主流化。某个产品一旦主流化

14、,它的地位就不大可能被动摇,锁定了一大批固定用户,并给生产该产品的公司带来巨额利润。因此,兰切斯特被许多人视为运筹学之父,在网络世界里,可以称为网络经济的建筑师,至少也可称为市场交易策略的设计大师。三、网络经济中的生存原那么和竞争策略商场就是战场。网络经济中的市场营销就象打仗一样。根据以上网络经济的特征以及运行规律,企业必须采取不同于传统经济的生存原那么和相应的竞争策略。(一)产品主流化(mainstreaming):抢夺市场份额主流化是网络经济生存竞争的首要原那么。为了赢得最大市场份额而赠送第一代产品的做法就是主流化。主流化所追求的目标就是“锁定(lock-in),即通过吸引客户从而占领主要

15、市场份额的过程。一旦数以百万计的用户对该产品有了依赖感,考虑到培训费用和其他转换本钱,他们就再也逃脱不了;一旦某个产品取得了主流地位,这个地位就不大可能被动摇。显然,主流化有两方面的意义:它不仅锁定了用户,同时还消除了竞争。免费赠送是实现主流化的具体方式,它通过把自己产品的价格降到冰点,而使其普及程度一夜之间升到沸点,从而一跃成为市场霸主。许多网络公司都是这么做的。这也就是著名的“剃须刀和刀片原理,赠送剃须刀就是为了长期推销刀片。主流化的直接目标就是追求市场份额的最大化,而市场份额的多少与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有直接的关系。研究发现,一个企业要想在网络经济中白手起家,必须先拥有26.1%的份额,再赢得41.7%的份额,最后到达73.9%的份额。这一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当一个企业使用高明的计策到达26.1%的市场份额这一最低目标时,才能成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