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版施工方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45033(DOC 26页)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4109163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8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版施工方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45033(DOC 2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整理版施工方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45033(DOC 2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整理版施工方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45033(DOC 2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整理版施工方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45033(DOC 2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整理版施工方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45033(DOC 2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理版施工方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45033(DOC 2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版施工方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45033(DOC 26页)(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工程概况2二、编制依据2三、地下室分区3四、施工准备54。1、技术准备54.2、劳动力安排54。3、机械准备54。4、材料准备54。5、配合比出具54.6、现场准备6五、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65。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65.2、对搅拌站的要求65。3、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要求75.3。1、测温方法选择75.3。2、测温点选择及预埋75.4、混凝土浇筑85.5、混凝土的泌水处理105.6、混凝土的表面处理105.7、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115。8、混凝土养护115.8。1、蓄水保温养护厚度计算115。8.2、蓄水养护范围125.8。3、温度测量与记录145.8。4、其他注意事项14六、

2、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应急预案156.1、停电应急措施156.2、雨天应急措施156。3、停水应急措施166。4、施工质量的应急措施166。5、急救措施16七、成品保护17八、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安全措施178。1、现场一般安全要求178。2、混凝土振捣器使用安全要求178。3、混凝土泵送设备使用安全要求18九、职业健康及安全文明施工199。1、现场环保措施199.2、安全文明施工20附件一:测温记录表21附件二:入模温度记录表22一、工程概况序号内 容说 明1工程名称成都远大中央公园2.1期项目2工程地点成都市天府新区华阳南湖路333号3工程规模172877.24m24建设单位成都远大蜀阳房地产开发有

3、限公司5设计单位四川省山鼎建筑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6勘察单位中节能建设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7监理单位四川建设工程监理公司8施工单位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9结构形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本工程北地块由6个结构单元高层住宅建筑(24楼,25楼1单元,25楼2单元,26#楼1单元,26楼2单元,27楼)和地下室组成.其中,24楼,25楼1单元、25#楼2单元为地上32层,建筑高度为98.7m;26楼1单元,26楼2单元,27#楼为地上33层,建筑高度为99。3m.本工程地下局部3层,主要功能为停车场和设备用房。设计塔楼基础筏板基础,筏板厚度1400mm。非塔楼部分地下室基础为独立基础,基础最大厚度110

4、0mm。基础尺寸如下表:序号基础编号尺寸厚度是否大体积砼1DJ4440044001000是2DJ6510051001100是3DJ29490037001100是塔楼筏板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P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抗浮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0。P8。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为: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者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根据上述定义,符合大体积混凝土的有:1、 筏板基础;2、 最大厚度1100mm的独立基础.二、编制依据1、远大中央公园2.1期施工总承包工程施工图纸与施工组织设计2、

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3、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6、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7、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8、回弹法监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9、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GJ/T50164-2011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1、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12、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13、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12三、地下室分区地下室施工区域划

6、分考虑到各个区域混凝土一次性浇筑方量,同时考虑后浇带及膨胀加强带,共分为10个区,具体如下图:四、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1、根据业主提供的图纸,及时组织技术人员熟悉图纸;同时,组织有关人员对图纸进行检查、校核;并请设计单位及时到现场进行设计交底。2、混凝土施工前根据设计交底,制定出施工阶段的综合抗裂措施。3、混凝土施工前,应对工人进行专业培训,并应逐级进行技术交底,同时应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和交接班制度。4、底板浇筑混凝土前,预先与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办理商品混凝土委托及申请,委托单的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的特殊要求、使用部位、方量、坍落度、初凝终凝时间、是否掺加掺合料和浇筑时间等.4

7、。2、劳动力安排序号人员名称人数负责范围1混凝土输送泵操作人员8人安装移动泵管2混凝土浇筑及布料拆管10人浇筑及拆管3混凝土找平及养护20人振捣、抹面4钢筋、木工保修2人保证钢筋、模板不移位5试验工1人取样6电工、机修工4人保证电路、机械运作正常7管理人员5人前台两名,后台两名,驻场一名8总指挥1人现场统一安排4。3、机械准备浇筑机械配置地泵4台,可按实际情况调整,具体如下:机械名称数量机械名称数量混凝土输送泵(地泵)4台塔吊4台振动棒20台平板振动器每个施工班组配备2台水 泵10台发电机(120KW)1台布料杆4台4。4、材料准备养护材料:塑料布、水。4。5、配合比出具提前一星期要求商品混凝

8、土搅拌站把试配结果报送到项目经理部,由总工程师审核,报监理、业主、设计单位审查认可.混凝土掺合料和外加剂等的性能或种类,必须经权威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的产品,并报监理、业主、设计工程师认可后方准使用.4。6、现场准备1、收听天气预报,2天内天气预报不会有大到暴雨;2、钢筋、模板预埋件等分项工程全部验收合格,钢筋、预埋件全部隐检通过,混凝土浇灌令监理签字,质量监督站验收通过;3、混凝土泵全部就位,泵管铺设完毕,管前端以软管布料或者用硬管带活动接头布料;4、人员跑道铺好,导墙布料架铺好,现场所有振动器就位,水泵就位,并经检查机况正常;5、现场水电检查正常,发电机就位;6、搅拌站备料完成,搅拌机机部正常

9、,罐车全部到位;7、所有测温、试验设备就位,检查使用正常;8、试模,坍落度筒准备就位;9、后勤的车辆、食堂、饮用水准备就位;10、对讲机配齐,频道分配完成,充电完成;11、木抹,刮杠,电动磨光机准备就位;12、施工材料准备完毕。五、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5。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控制1、使用低水化热水泥,并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降低混凝土水化热;2、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高于30;3、使用缓凝剂、减水剂、膨胀剂等混凝土外加剂;4、确保养护措施落实到位,应按规范要求进行保温、保湿、保养护时间。5.2、对搅拌站的要求本项目开工后,首先与搅拌站协调砼供应

10、事宜,并同搅拌站一起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作。1、混凝土的制备量与运输能力满足混凝土浇筑工艺的要求,搅拌站应具有生产资质,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12的有关规定,并应满足施工工艺对坍落度损失、入模坍落度、入模温度等的技术要求.2、混凝土拌合物的运输应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车应具有防风、防晒、防雨和防寒设施。3、搅拌运输车在装料前应将罐内的积水排尽。4、搅拌运输车的数量应满足混凝土浇筑的工艺要求。 5、运输要求:(1)当运输过程中出现离析或使用外加剂进行调整时,搅拌运输车应进行快速搅拌,搅拌时间应不小于120s;(2)运输过程中严禁向拌合物中加水

11、;(3)运输过程中,坍落度损失或离析严重,经补充外加剂或快速搅拌已无法恢复混凝土拌和物的工艺性能时,不得浇筑入模;(4)运输车均应用土工布覆盖住,并在其上面安装温度计,做到随时均可测其混凝土温度;(5)运输时保证施工便道畅通,并尽量减少中间倒运环节、缩短混凝土的入模时间(缩短混凝土运输车在施工现场的停留时间、减少混凝土的运输时间);(6)搅拌站应合理安排发车时间,尽量缩短前后两车发车间隔。混凝土开始浇筑后,确保施工现场至少有辆车混凝土;6、温度要求:混凝土运输至现场浇筑时温度不高于30。5。3、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要求5.3。1、测温方法选择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测温采用自动测温记录仪,将温度感应

12、设备固定埋置于混凝土中的25mm的pvc管上,PVC管固定在钢筋上,避免温度感应设备与钢筋直接接触,影响测温结果。并将作好编号的导线引出底板外。自动测温记录仪必须满足以下要求:A、测温误差不应大于0.3(25环境下);B、测试范围:30150;C、绝缘电阻应大于500M.5。3。2、测温点选择及预埋(1)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中,8.7.4第4点:“对基础厚度不大于1.6m,裂缝控制技术措施完善的工程,可不进行测温”.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DJ1、DJ6、DJ29最大厚度1.1m,该独立基础面积较小,且浇筑时间正好为成都市气候条件较好时段,因此对独立基础不进行测温。同时

13、由于本工程筏板基础厚1400mm,面积较大,在为更好地对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对筏板基础中部混凝土进行测温。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中,8。7。4第1点:“宜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两个交叉竖向剖面进行测温,竖向剖面交叉位置宜通过基础中部区域”,在地下室筏板基础内部厚度较大的电梯井、集水坑侧壁位置轴线上每条轴线布置4个测温点,共布置16个测温点,每个测温点分上中下布置3个测温元件,其中最上的测温点设置在距离混凝土表面50mm处,中间点设置在混凝土结构构件正中间部位,最下的点设置在距离混凝土下表面50mm处。测温点布置见:蓄水养护范围及测温点布置图。(2)测温点大

14、样图(3)预埋测温感应元件的安装及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安装前,必须在水下1m处经过浸泡24h不损坏;测试感应元件接头安装位置应准确,固定应牢固,并不得接触钢筋;测试感应元件的引出线要加以保护;测试感应元件周围应进行保护,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下料时不得直接冲击测温感应元件及其引出线;振捣时,振捣器不得触及测温感应元件。5。4、混凝土浇筑1、在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在墙插筋上用水准仪标记好水平控制线,间距不宜大于3m,挂线控制混凝土的表面标高。2、根据规范要求,大体积混凝土每次浇筑厚度不大于500mm,如大于500mm宜采用分层浇筑法,由于本项目底板混凝土厚度为1400mm,筏板、承台采用分层浇筑,两次浇筑达到设计厚度要求。用分层标尺杆控制分层厚度为500mm,按1:6的斜坡向前推进。根据浇筑时形成的斜坡,布置两道振捣点,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坡角处.如下图3、混凝土浇筑宜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当混凝土供应量有保证时,亦可多点同时浇筑。4、入模温度的测量,每台班不少于2次。5、混凝土采用二次振捣工艺,即在混凝土浇筑后即将初凝前进行再次振捣,以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孔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