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第82次会议资料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74108246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SC第82次会议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MSC第82次会议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MSC第82次会议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MSC第82次会议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MSC第82次会议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SC第82次会议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SC第82次会议资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期摘要:MSC第82次會議採納之決議案一、MSC.215(82)二、MSC.216(82)MSC第82次會議資料IMO之海上安全委員會(MSC)第82次會議於2006年11月29日至12月8日舉行,並採納多項決議案,茲摘錄與貨船有關之二個主要決議案項目如下:一、MSC.215(82):增訂保護塗層的性能標準適用於500G.T.及以上所有類型船舶之專用海水壓載艙及船長150公尺及以上散裝船的雙船殼空間。預定於2008年7月1日生效。本決議案的主要內容為:(一)塗層技術文件Coating Technical File (CTF)所有塗層系統的規範,船廠和船東的塗裝工作記錄,塗層選擇的詳細標準,施

2、工規範檢查、保養及修理均應記錄在塗層技術文件,且由主管官署審查,在新船建造階段應由船廠提供,其內容至少包含下列項目:1、符合聲明書或型式認可證書2、技術資料包括:(1)產品名稱、識別標記及/或編號(2)塗層系統的材料、成份、組成及顏色(3)最小和最大乾膜厚度(4)塗裝的方法、工具及/或機器(5)塗裝前的表面狀況(除銹等級、清潔度、粗糙度等)(6)環境限制(溫度及溼度)3、船廠的塗裝作業記錄包括:(1)每個艙室的實際空間及面積(以平方公尺計)(2)塗層系統(3)塗裝的時間,厚度及層數等(4)塗裝時的周圍條件(5)表面處理方法4、船舶建造時期塗層系統的檢查及修理程序5、塗層檢查人員所簽發的塗層日誌

3、,聲明依據規範來塗裝,獲得塗層供應代表的滿意並指出與規範的差異(檢查日誌及不符合報告之範本)6、船廠驗證過的檢查報告,包括:(1)檢查完成日期(2)檢查結果(3)備註(如有時)(4)檢查人員簽名7、營運期間保養及修理的程序(二)塗層標準:基本要求如下表1特性/參考標準要求1.塗層系統的設計(1)塗層系統的選擇塗層系統的選擇應由塗層的使用條件和計劃保養之關係人加以考慮,並考慮下列其他事項:(A)與受熱表面相關艙室的位置;(B) 壓載及排出的頻率;(C) 要求的表面條件;(D) 要求的表面清潔度和乾燥度;(E) 輔助陰極保護,如果有。(如果塗層有輔助陰極保護,塗層應與陰極保護系統相容);(F) 塗

4、層製造商應提供有滿意的性能記錄和技術資料的產品,製造商要有提供足夠技術協助的能力。性能記錄、技術資料和技術協助應記錄在塗層技術文件。(G)在陽光曝曬甲板下面或在加熱艙室周圍的艙壁上所應用的塗層應具有反覆加熱及/或冷卻而不變脆的性能。(2)塗層類別環氧基系統其他塗層系統要有根據附錄1試驗程序的性能。建議每一道塗層的顏色要有對比。表面塗層應為淺色,便於營運中檢查。(3)塗層合格預備試驗在本標準生效日之前,根據附錄1試驗程序或等效的方法進行實驗室試驗的環氧基系統,如至少滿足對銹蝕和鼓泡的要求或有文件顯示在現場暴露5年後塗層的最終狀況不低於”良好”,可以接受。所有其他系統,要求按照附錄1的試驗程序。(

5、4)施工規範應至少進行兩道刷塗和兩道噴塗,只要在焊縫區能證明塗層可滿足NDFT的要求,可以減少第2道刷塗的範圍以避免塗層過厚。任何減少第2道刷塗的範圍都要詳細的記錄在CTF。刷塗應採用刷子或滾子,滾子僅用在流水孔,、老鼠孔等部位。應根據塗層製造商的建議,每一道主塗層在下一道塗層塗裝前已適當固化,表面污染物如銹、油脂、灰塵、塩、油等應根據塗料製造商的建議在塗裝前用適當的方法去除。塗層內含有的研磨劑也要去除,施工規範應包含製造商規定的續塗間隔和可踩踏時間。(5)NDFT(公稱總乾膜厚度)對於環氧基塗層在90/10的規則下達到NDFT 320m,其他系統依照塗層製造商的規範。(註:90/10規則,請

6、參考NDFT定義。)最大總乾膜厚度依照製造商的詳細規範。應小心避免過厚,塗裝中應定期檢查濕膜厚度。稀釋劑應依照製造商的建議限制類別和用量。2首次表面處理(1)噴砂和粗糙度Sa2 1/2級,粗糙度介於3075m在下列情況下不應進行噴砂(A)相對溼度超過85%或(B) 鋼材的表面溫度高於露點溫度少於3OC在表面處理結束後及底漆塗裝前,應根據製造商的建議,檢查鋼板表面清潔度和粗糙度。(2)水溶性塩限制,氯化鈉Nacl當量50mg/m2氯化鈉。(3)底漆無抑制劑的含鋅矽酸塩基或等效的塗料。底漆與主要塗層的相容性應由製造商確認。3.二次表面處理(1)鋼板狀況鋼板表面應加以處理,去除銳邊,打磨焊道及去除焊

7、渣及任何表面污染物以使所選擇的塗層能夠平均分佈達到NDFT的要求及足夠的附著力。塗裝前邊緣要處理成半徑至少為2mm的圓角,或經過3次打磨或至少等效的處理。(2)表面處理底漆被破壞的地方和焊道達到Sa 2 1/2等級。如果底漆沒有通過按1.3次驗程序的預備試驗,則完整底漆的70%要去除達到Sa 2。如果含有環氧基主塗層和底漆的完整塗層系統通過了按1.3試驗程序的預備試驗,只要相同的環氧塗層系統被使用則完整的底漆可被保留。保留的底漆用掃掠式噴砂、高壓水洗或等效的方法清潔。假如一種鋅矽酸塩底漆作為環氧塗層系統的一部分,已通過按1.3試驗程序的預備試驗,該底漆可和其他通過預備試驗的環氧塗層組合使用,只

8、要相容性得到製造商的確認,通過附錄1的附則1第1.7條所述的無浪運動條件下的試驗。(3)安裝後的表面處理安裝焊道為st3或更好或可行時為Sa 2 1/2。小面積的破壞區域不超過總面積的2%為st3,相鄰接的破壞區域超過25m2或艙櫃總面積的2%,應為Sa 2 1/2。塗層在搭接處要羽毛狀覆蓋。(4)粗糙度要求全面或局部噴砂為30-75m,否則按塗層製造商的建議。(5)灰塵灰塵大小等級為3, 4或5的灰塵量等級為1,假如不用放大鏡在待塗層表面可見的小灰塵應去除。(6)噴砂打磨後的水溶性塩限制(氯化鈉當量)50mg/m2氯化鈉。(7)油污沒有油污。4.其他(1)通風為了塗層適當的乾燥和固化,必須予

9、以足夠的通風,應根據製造商的建議在塗裝過程中及塗裝完成後的一段時間內保持通風。(2)環境條件應按照製造商的規範,在控制溫度和表面條件下進行塗裝,此外下述情況下不應進行塗裝(A)相對溼度超過85%或(B)鋼材表面溫度高於露點溫度少於3OC。(3)塗層試驗破壞性的試驗應避免。為了品質控制,每一道塗層乾膜厚度都要測量,最後一道塗層後應使用適當的測厚規確定總乾膜厚度。(4)修理任何缺陷區域,如針孔、氣泡、空隙等都要標記,以及適當的修復,所有修復處都要覆檢及記錄在文件上。(三)塗層檢查要求塗裝檢查員必須具有NACE 2級或FAOS IO 級或主管官署認證的相等資格。建造階段檢查項目首次表面處理1在噴砂開

10、始前或天氣突變時,應測量鋼板表面溫度,相對溼度、露點,並記錄之。2應測試鋼板表面的可溶性塩及檢查油、油脂和其他污染物。3在底漆塗裝過程中應監控鋼板表面的清潔度。4底漆的材料必須確認,符合表1中2 (3)的要求。厚度假如與主塗層系統相容,則鋅矽酸塩底漆的厚度和固化情況要確認並符合規定值。組合階段1完成組合後及二次表面處理前,應目視檢查鋼板表面處理,包括邊緣的處理。任何油、油脂或其他可見污染物都要去除。2噴砂/打磨/清潔後及塗裝前,應目視檢查處理好的表面。完成噴砂、清潔及第一道塗裝前,應試驗鋼板表面殘餘可溶性塩的程度,每一組合至少取一點。3在塗裝過程和固化階段,應監控表面溫度、相對溼度、露點,並記

11、錄之。4應按表1中的塗裝過程步驟進行檢查。5應按附錄3的規定和要求進行DFT測量,以驗證塗層達到了規定厚度。安裝階段1目視檢查鋼板表面狀況、表面處理情況及驗證達到表1中的其他要求以及一致的規範得到執行。2塗裝前和塗裝中應定期測量表面溫度、相對溼度和露點,並記錄之。3應按表1中的塗裝過程步驟進行檢查。二、MSC.216(82):修訂1974海上人命安全國際公約,其中附錄1預定於2008年7月1日生效,附錄2預定於2009年1月1日生效,附錄3預定於2010年7月1日生效。 本決議案的主要內容為:(一)附錄1:第-1章規則一3-2(所有類型船舶之專用的海水壓載艙及散裝船的雙船殼空間之保護塗層)原文

12、為油輪及散裝船之海水壓載艙的防止腐蝕,修訂為所有類型船舶之專用的海水壓載艙及散裝船的雙船殼空間之保護塗層,適用於500總噸及以上的所有類型船舶及船長150公尺及以上的散裝船,生效日為:簽約日在2008年7月1日以後者;或無簽約日但安放龍骨日在2009年1月1日及以後者;或交船日在2012年7月1日及以後者。保護塗層系統之維護必須包括在船舶整體保養計劃內,在船舶壽命期間,保護塗層之有效性必須由主管官署或其授權機構來驗證。第章第規則19緊急訓練及演練3.3.4款修訂為假如救生艇為自由降落式,每3個月至少1次,所有船員必須登艇坐定並繫固妥當,啟動釋放程序,但不必真的釋放,接著救生艇可由操作船員以自由

13、降落釋放或用第二種方法降落至海面,並在水上操縱。每6個月救生艇要由操作船員以自由降落釋放或模擬方式釋放。規則20操作準備,保養和檢查新增11.3以吊架釋放之救生筏的自動釋放勾必須:.1 根據規則36要求的船上保養說明來維護。.2 根據規則/7及/8所要求的年度徹底檢查及操作試驗由經訓練並熟悉系統的人執行。.3 每5年至少1次,自動釋放勾要大修及以總負荷1.1倍之重量做操作試驗。規則31救生艇筏與救援艇新增限制可由舷搬動至另一舷之充氣式救生筏重量應低於185公斤。規則35訓練手冊及船上訓練幫助新增第5款,訓練手冊要使用船上的工作語言附則:證書客船安全證書,貨船安全構造證書及貨船安全證書修訂建造日

14、期之表示方式為:建造日期:-簽約日期-安放龍骨或建造達類似階段日期-交船日期-改裝、修改或主要特性的變更,其開工日期(如有時)所有適用的日期都要填入貨船安全設備證書設備記錄(格式E)在貨船安全設備證書設備記錄(格式E)新增4.2項4.2長程辨識及追踪系統第4項(自動辨識系統(AIS),重編為4.1項貨船安全證書設備記錄(格式C)在貨船安全證書設備記錄(格式C)新增第4.2項4.2 長程辨識及追踪系統第4項(自動辨識系統(AIS),重編為第4.1項(二)附錄2第-1章Parts A, B & B-1全面修訂(三)附錄3第-1章規則第41部份修正;新增規則第55替代設計與佈置。第-2章規則3、7、8、9、10、13部份修正;新增規則21、22、23。第章規則4部分修正;新增規則38替代設計與佈置。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