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地球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4107803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地球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四章 地球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四章 地球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四章 地球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四章 地球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 地球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地球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地球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单项选择题1. 关于地表形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由于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B. 角峰、U形谷是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C. 海蚀地形是由于洋流的侵蚀作用形成的D. 我国西北地区的沙丘是由于风力的侵蚀作用形成的答案:A2. 下面四幅图反映了沙丘构造情况,请指出哪一幅是流动沙丘构造图()V风向V风向ABCD解析:该题主要考查风力沉积地貌、沙丘的构造及其与风向的关系。首先根据风向与坡 向来判断:沙丘的纵剖面是个不对称的斜坡,迎风坡平缓,背风坡较陡,因此D图不正确。 其次根据沙丘层理结构辨别流动沙丘和静止沙丘,C图层

2、理为弧形,是静止沙丘的结构,A、 B两图均属流动沙丘,但B图斜层理与风向不符。答案:A3. 关于内外力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外力作用不断削低地面,不会使地面抬高B. 内力作用能使某部分地面降低,形成盆地C. 地球上高大山系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D. 任何地表自然形态的形成都与内外力作用有关解析:判断时容易忽略外力作用不断削低地面的同时,沉积作用也会使地面变高这一方 面。因而A项是不正确的。答案:A4. 下列各种现象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 北美五大湖B.长江三角洲C.云南路南石林D.夏威夷群岛解析:北美五大湖是冰川作用形成的,长江三角洲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路南石林是 流水

3、溶蚀作用形成的,夏威夷群岛是火山岛。答案:D5. 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对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的破坏作用叫()A.固结成岩作用B.搬运作用C.巴侵蚀作用D.风化作用解析:本题主要是要弄明白外力作用的概念。答案:D6. 下列各选项中均属于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的是()A.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B. 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固结成岩作用C. 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D. 变质作用、火山喷发、冷却凝固作用解析:对学过的知识点加强对比分析,明确各自的异同点。答案:A7. 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严重缺损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流水侵蚀作用B.风化和风蚀作用C.喀斯特作用D.海蚀作用解

4、析:“狮身人面像”位于干旱沙漠地区,风化和风蚀作用显著,故选B。答案:B8. 下列地质作用中比较缓慢的是()A.地壳运动B.地震C-山崩D.泥石流解析:地震、山崩、泥石流都是瞬间发生的现象,而地壳运动短时间内很难察觉。答案:A9. 沉积物颗粒不分大小,杂乱堆积,主要发生在()A.河流冲积扇B.黄土沉积C.海岸沙滩。.冰川沉积解析:判断时要搞清楚各种沉积作用中物质在不同区段的沉积规律。答案:D10.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大拐弯处最显著的地质作用是()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C.巴冰川侵蚀D.流水沉积解析:对世界上重要地理事物的成因多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学以致用。答案:B二、综合题11. 读“岩石

5、圈物质循环简略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中标出箭头,以正确表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2)将字母A、B、C、D所代表的作用填在上图箭头旁。A 岩浆活动、B 变质作用、C侵蚀一搬运一沉积一固结成岩作 用、D重熔再生作用。(3) 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可概括为。解析:组成岩石圈的物质处在不断运动中,三大类岩石与岩浆相互转化就是岩石圈物质 循环的具体体现。变式图将课本图简化,因此可以较容易地将转化的箭头画出;至于每一箭 头所代表的地质作用,根据岩石的成因,作出正确的选择;最后将全过程予以概括:从岩浆 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岩浆与岩石的转化、三类岩石的形成与转化是经过不同的地质作用来完成

6、的,将其归纳、 整理,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而综合、概括,得出正确结论,有利于记忆和理解,这是高 中地理常用的学习方法。答案:(1)、(2)如下图:(3)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12. 下图中等高线的等高距为1000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简要叙述图示区域地形的突出特征。(2)简要说明形成该区域地形特征的内外力作用。(3)简述M河的水文特征。(4)在开发利用M河时,应如何协调开发和环境的关系?(5) 图示区域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 和。解析:解该类题,关键是能先从图中读出有用的信息,如本题首先注意其中给出的经纬 度和等高线,以定位并判断出该地的地形;然后联系该地各自然地理

7、要素的相互关联关系, 即可得出答案。答案:(1)山河相间,山高谷深。(2)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强烈挤压,地壳不断隆升;外力作用 主要表现为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流水的侵蚀和切割作用。(3)水量丰富,落差大,多峡谷,水能丰富。(4)开发利用主要表现是开发其水能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开发水能时要注意防止水 土流失和保持原有的生态平衡。(5)三江并流 丽江古城13. 读“三种地貌图”,回答下列问题。(1) A图地貌为 地貌,它是由 作用形成的;A图中的是,是,是。(2) B图地貌是 地貌,它是由 作用形成,主要分布 。(3) C图为 地貌,该地貌在我国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是 高原,该区地

8、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成因主要是。解析:回忆、对比课本插图中一些微地貌的名称、部位及成因。例如A图中是冰斗、 是角峰、是U形谷。B图是风蚀蘑菇,它是由于大风携带沙粒长期磨蚀,或上下岩层软 硬程度不同,受外力作用所致。图C是黄土高原上的沟壑地貌,流水冲刷而成,其水土流失 严重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自然原因有:黄土质地疏松,易被冲刷;夏季多降暴雨, 冲刷力强。人为原因是: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植被破坏严重,减弱了植被保持水土的作 用。答案:(1)冰蚀冰川侵蚀冰斗角峰U形谷(2)风蚀蘑菇风力侵蚀干旱沙漠地区(3)沟 谷黄土自然原因是:黄土质地疏松而且夏季多降暴雨;人为原因是: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 植被破坏严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