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杆钓鱼技巧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4088356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杆钓鱼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手杆钓鱼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手杆钓鱼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手杆钓鱼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手杆钓鱼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手杆钓鱼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杆钓鱼技巧(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手杆钓鱼技巧(全)一、概论钓鱼是一件很有意义的户外活动,放松自己、锻炼身体,感受自然、享受生活。闲暇时间邀几个朋友或独自一人,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得几分清闲与幽静,这对都市生活的人来说更是难得的一种享受。在很多钓鱼方式里面,我独衷手竿钓鱼,手竿钓鱼更能展示一个人的智慧、聪明才干和处理突发事变的应急能力。如果说小提琴是乐器之王的话,那么手竿就是淡水钓之王。这些年来,我就一直使用手竿,虽然我以前也买过几根海竿。“台钓”还没有传入大陆的时候,我就根据自己在钓鱼中的情况和体会,设计出了用软脑线制作的悬坠长脑线钓底钓组,在使用过程中效果明显。“台钓”在大陆刚刚传开,我马上接受并改多股涤纶软脑线为单丝鱼线

2、作脑线。这两年我走过很多地方,在很多地形复杂的水库钓鱼,我基本都是用手竿,很多时候都是悬坠底钓。事实证明,即使是在斜坡、水底不平的水库垂钓,悬坠底钓也有它很大的优势。我不玩竞技钓,下面所涉及一切只是在水库、河流等自然水域垂钓的体会,千万不要和标准池、竞技钓相提并论。二、配置1、竿长和线长我们先从线长说起。很多人就一句话:“齐竿线”,如果再细问就有不同了。是全长与竿等长呢,还是主线与竿等长。主线多长为宜,各人有各人的习惯,但是有一个原则顺手,要抛竿顺手(不吃力),起鱼顺手。有些朋友爱用长线,总认为大鱼就在前面一点,抛竿很吃力,不愿把线减短。我主张主线比竿长稍短一点(短100毫米),或者说全长与竿

3、等长,如果竿子比较软,主线还可以再短一点。这样不论是抛竿还是起鱼都很方便,也是抛竿更准的重要条件,很多朋友没有明确这点,抛竿落点不准也不知道原因。朋友们不妨试一下,把主线减短一点后抛竿明显有力多了。抛竿的准确性不仅影响鱼获,更反映一个垂钓者的基本技术素质。长竿好还是短竿好,这个问题很难用几句话说清楚。现在是两极分化,有的人用竿是越来越长,有的人用竿是越来越短,我属于后者。我以前也有几根长竿,钓鱼的时候喜欢一长一短。后来发现长竿很少上鱼,短竿上鱼后还嫌长竿碍事。时间长了我深深的体会到,还是只用一根短竿好。我平时出门就带一根手竿,再带几个自制的换把。我一般就用3米6的短竿,偶尔用到4米2。这个规格

4、很特别,不是习惯的标准长度。短竿有很多优点。使用方便,抛投准确,转移钓点时灵活。很多人认为短竿钓不上大鱼,我看这不是问题的根本。只要保持相对的安静,特别是脚下不要乱动、不要发出哪怕是很小的声响,就是大鱼还是爱到岸边来觅食的。这是鱼儿长期养成的一个生活习惯,不是那么能够轻易就改变得了的。在很多水质很好、能见度很高的水库,我用短竿钓边不是照样钓上不少大鱼吗。当然,我也承认,鱼太大时短竿最终还是对付不了。短竿再配上相应的补救措施(失手绳、“超级失手绳”*),成功率高还顺手,有啥不好?各人对钓鱼的态度不同、取向不同,选择鱼竿长短的观点也就不同。有一点都相同,那就是大鱼总是很少的,短竿也能对付的常规鱼才

5、是绝大多数。弃少而求多,这就是我钓鱼选竿的一般原则。2、怎样抛竿抛竿准确与否,关系重大。抛竿准确性差,饵料在水底就很分散,这样当然不利于鱼进窝后尽快的吃到钩食。那种天女散花式的抛竿、抛哪算哪式的抛竿都是很不对的。抛竿有三种方法,正抛、斜抛和平抛。1)正抛法一般取站姿,双脚分开与肩宽,持竿的手和握铅皮座的手都在自己的正前方,持竿手向前伸,竿梢指向钓点,握铅皮的手向后拉,荡饵进窝。正抛的特点是抛竿时竿和主线所构成的那个平面是与水面垂直,正抛最好学,其准确性也最高。但是这种抛竿法抗风性最差,一般适合在无风的时候使用。2)斜抛法站、坐均可。持竿手在正前方,握铅皮座的手在侧后方,此时竿与主线构成的平面和

6、水面有一个夹角(一般在3560度之间)。这种抛竿法的准确性稍差(对于右手持竿者而言,易偏右),但是方便,并且抗风性较好,适合在有风天使用。3)平抛法这种抛竿法很少有人使用。站、坐均可,持竿手平举,握铅皮座的手在后,整个上身稍微向握铅皮座的手的方向侧转,此时,鱼竿与主线构成的平面和水面基本平行,持竿手基本是水平发力,钩、坠也基本是被平抛出去的(有点像是撒鱼网)。这种抛竿法抗风性最好(西北的风大,这种抛竿法就是在很大的风时也能把主线基本抛直),但不易掌握。适合在大风天和头顶有障碍物(树下钓鱼)的时候使用。3、我的线组在说线组之前,我们有一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那就是我们的鱼竿究竟能承受多大的弯力。换

7、句话说,我们鱼竿的最大抗弯强度究竟是多少。现在有的鱼竿已经标出了“净钓力”,其实这个净钓力就是最大抗弯强度,就是说,我们在正常钓鱼的时候,鱼竿只能承受这个弯力(非拔河时鱼对鱼竿的拉力),如果拉力超过了这个值,鱼竿很可能就会折断。要知道,这个“净钓力”是很小的,一般都没有超过2公斤。我们再来看看鱼线,我的手里有一盘“波”线,上面标注:2号,0.234m/m,45KG。就是说这盘2号线的最大抗拉强度是4.5公斤,考虑到打结会降低线的抗拉强度,这时2号线的最大抗拉强度也有2.7公斤(按60计算),再考虑到我们的线总有一点损伤和微观的不均匀性,我的主线不会超过3号,脑线不会超过2.5号。所以我认为用强

8、力“火线作主线和脑线是错误的,除非你想让你的鱼竿在遇到大鱼时被拉断。合理、科学的配置好自己的线组,在钓鱼的时候才会无所顾忌,不管遇上多大的鱼才会放心的遛。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竿、人合一,这个时候你再遛鱼,那才叫爽!我的线组有一点和很多人都不同,我不是直接在主线的末端做一个“猪蹄扣”。我先把主线拴在一个自制的小铜环上,然后在小铜环上用多股涤纶线再做一个“猪蹄扣”。这样做是避免了用单丝鱼线做“猪蹄扣”而带来的一个“死结”,并且在实际垂钓时,主线会更深一点的被“埋在”水里,这样对主线的“切水性”要求就相对降低了一些。我们很多朋友在提竿后很容易在主线的上端,也就是“猪蹄扣”这个地方断线,就是因为“猪蹄扣

9、”避免不了要有一个“死结”,我用自制圆环解决了这个“死结”,所以我的主线上端基本就没有断过。4、关于打结我们的线组,不管你采用那种配置都避免不了要打结。权威人士告诉我们,一个死结会降低40的抗拉强度,所以如何打结而不降或少降鱼线的抗拉强度是我们很多人面临的一个难题,下面我们先看一个实验。我们把鱼线绕在一个固定的刚性圆柱上,先只绕半圈。鱼线的一端系一个小东西,我们拉动鱼线的另一端,虽然圆柱是不能旋转的,但我们还是可以把那个小东西拉起来。如果我们把鱼线再绕一圈,这时再让你去拉动鱼线,我们就会明显的感觉到很吃力。这是因为不能旋转的圆柱已经承受了绝大部分的拉力,而鱼线的另一端也就是挂小东西的那一端已经

10、基本没有什么力了。换句话说,这时作用在鱼线上的拉力很大部分被这个刚性圆柱体分解了,这个力传递到鱼线的另一端时已经变得很小了。鱼线在圆柱体上缠绕的圈数越多,被圆柱体分解的力就越多。所以我主张在鱼线和连接环的打结时,鱼线至少要在圆环里穿过两次,线尾的处理就简单多了,只要保证不散就行。现在介绍打结的地方很多,打结的方式也很多,究竟那种打结方式更好,我的看法还是朋友们自己去选择。不论是那种打结方式,都应该自己去检验一下。检验的方法也很简单,任意找一段鱼线,按照你选定的方法打结然后拉,拉断为止,最后看是从什么地方拉断的。如果基本是从打结处拉断,那就说明你选择的打结方式是不好的,还得从新选择另一种方式打结

11、,反之说明你的这个打结方式还是可以的。一件事情的成功,要受很多因数的制约。要在各个细节都认真对待,一时一事的疏忽都有可能带来不良后果,钓鱼是这样,我们干其它事情也是这样。5、选漂与调漂现在浮漂的种类无非是立漂和散漂两种。立漂适用于静水中垂钓,它的抗风性很好,有利于抛远、抛准,漂相丰富,更能直观的反映出鱼吃钩的很多细小动作,用立漂钓鱼现在已经被更多的朋友所接受。现在的立漂越做越好,几块钱的立漂就已经很不错了。水库用漂,要选择浮力大、漂身修长、漂尾细长的硬尾漂。这种漂抗风性能较好,很适合在水库钓鱼。悬坠底钓的调漂我认为调漂的最基本要求是要了解这支漂,要了解这支漂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习惯大小的饵料能压

12、几目。我们在钓鱼时不可能每次都把饵料做成一样大,另一方面饵料的配方不同,比重也就不同,这样一个饵料压几目就会出现一些偏差。这并不影响我们去了解1饵压几目,因为这些偏差并不影响我们的调漂和钓鱼。现在的漂尾都比较细,一般大比重的饵料一个就能压6、7目,比重小一些的饵料一个也能压4、5目,水库钓鱼我不主张用拉饵,至少用漂掌握不太好的人我认为先不要用拉饵。我们取1饵压6目为例,半水调8目钓1目半,很容易就做到了1饵到底1饵悬起。关键是在找底确定钓目的时候浮漂一定要从下往上慢慢的移动,一次不能移动得太多,当你认为已经好了的时候,最好再把漂向下移动几毫米看钓目有没有变化。如果当你把漂向下移动一点钓目就减少

13、一点,那么你就应该再把漂上移到刚才的原位;如果你把漂向下移动了一点,这时的钓目基本没有变化,那么你还得再把漂向下移动,直到下移浮漂钓目就有变化。当然,你对这支浮漂已经比较了解了,有一定经验了这个过程就可以省略,刚开始这样作对你认识手中的浮漂还是有好处的。如果你钓3目,这个时候可以肯定,双饵都到底了。我要强调的是,我们移动浮漂的时候,一定要让浮漂从下往上移,特别是新手更要注意这一点。怎样测定1个饵压几目,半水调8目漂,一钩挂食然后抛竿、压线,这时少了几目就说明1饵压几目。要点是这个过程是在半水进行的,双钩都不能到底。如果这时你要钓浮,只需要把饵料尽量减小(适当增加饵料的粘性,把以前的1个饵分成两

14、个),在找好底的情况下再把浮漂向下移动大约50毫米(注意,这时最上面那个太空豆不要移动),如果漂尾还能出水1目,可以肯定双饵就离底了。如果漂尾不能出水面,你可以适当的减掉很少一点铅皮,直到漂尾出水面为止,最上面两个太空豆之间的距离就是你钓浮离底的高度。水库钓鲫鱼一定要掌握钓浮,因为温差的原因,水库的鲫鱼很爱离底,即使是水深只有半米左右,在北方这种鲫鱼离底的现象也还是明显。为什么我在前面要让你钓1目半,因为钓1目半时浮漂上升或下降一点都很明显。比方说半目的变化,这时我们看到的就是2目(上升)或1目(下降),这时变化的比例是很大的。反差大,对人眼睛的刺激就强烈,更容易引起钓鱼人的警觉。钓目太少,稍

15、有风浪会影响看漂,而且也很累。钓目太多变化就会显得不明显,会影响你的果断提竿。如果风浪较大,你可以钓2目、3目都行。6、关于鱼钩1)、鱼钩的大小。我们一般爱说钓大鱼用大钩,钓小鱼用小钩。但是鱼大不一定嘴就大,鱼小也不一定嘴就小,所以应该说钓嘴大的鱼用大钩,钓嘴小的鱼还得用小钩。但是很多时候并不清楚下一条是什么鱼,你也不可能因为鱼情是变化的所以你就频频的换钩。一般情况下你很可能只能选择一个钩,然后用它去钓各种鱼。所以我爱用那种稍微偏小,而钩条比较粗的鱼钩。这样做太小的鱼不容易钓起来,碰上大鱼也能对付。2)、什么样的钩型好。面对五花八门的钩型,我们很多人就不知所措了。就我的看法,一个好的鱼钩应该满

16、足下面几个条件:热处理要好,强度高;刺入性要好,更容易刺入鱼的肉体;刺入深度足够,不容易脱钩跑鱼。第一个问题我们只能选牌子,看样子、用手掰,究竟怎么样只好碰运气了。有时候看看还可以,结果经常被拉直跑鱼。总的来说,鱼钩的热处理是个难度较大的事情,碰上不好的钩我自认倒霉,以后不买这个厂家的钩就是了,一包小钩,你还能怎么样?不是所有鱼钩的刺入性都是好的,据我观察,很多鱼钩的刺入性就成问题,不客气的说很不好。这种设计上的错误,被我们钓鱼时的重提竿所掩盖,而我们很多人又很少去考虑这个问题,所以被忽视了。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你想把一个竹签插入某物体,有三个要素是要确定的,插入方向、施力方向、施力点(为了下面叙述方便,我们把施力点放在竹签的后部)。我们总是把插入方向、施力方向定为一致,即二者在一条直线(或延长线)上,因为这样很方便。这个问题很简单,你会说“我一直就是这样干的呀”。如果二者不在一条直线上,就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