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至大足(安岳段)公路改建工程施工方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4088316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岳至大足(安岳段)公路改建工程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安岳至大足(安岳段)公路改建工程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安岳至大足(安岳段)公路改建工程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安岳至大足(安岳段)公路改建工程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安岳至大足(安岳段)公路改建工程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岳至大足(安岳段)公路改建工程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岳至大足(安岳段)公路改建工程施工方案(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岳至大足(安岳段)公路改建工程施 工 组 织 设 计编制: 审核: 批准: 重庆六路(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安大路项目经理部日期:二00三年十二月 日目 录第一章:概述1-1 编制施工组织计划的依据1-2 施工组织设计的原则和质量管理目标1-3 安大路工程概况第二章:施工组织及方案2-1 项目经理部功能及机构框图2-2 安大路改建工程特点及工段划分2-3 施工准备工作2-4 路基施工组织方案2-5桥梁及渡槽施工组织方案2-6 涵洞及构造物施工组织方案2-7 路面工程施工方案2-8 施工协调及安全保证方案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3-1 施工进度计划的原则3-2 总体施工进度计划阶段性目标3-3 总体进

2、度计划图第四章:材料统计计划及设备4-1 安大路主要工程材料统计4-2 分季度材料用量计划4-3 投入施工设备计划第五章:资料使用计划第六章:工程施工质量控制5-1 工程质量制度控制机制5-2 路基工程挖、填方质量控制5-3 桥梁、渡槽质量控制5-4 构造物质量控制5-5 路面工程质量控制第七章: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第八章: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第一章:概述1-1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1.1.1 业主、承包人于2003年 月 日签订的安岳至大足公路(安岳段)改建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书。1.1.2 资阳地区公路工程勘察设计院,安岳至大足公路(安岳段)改建工程一阶段施工图纸设计文件。1.1.3 交通部颁发

3、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及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及试验规程。1.1.4 工程沿线、现场调查资料及信息。1.1.5 我公司相关工程已有的施工经验。1-2 施工组织设计的原则和质量管理工作目标。1.2.1 本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及进度计划书是根据施工合同、设计图纸及规范等编制的,指导本工程项目施工组织和具体控制的纲要性文件,经有关方面审查批准后实施。因特殊原因工程主要管理人员变更和桥涵施工方案变更时,项目经理部书面报告有关方面,经审查批准后进行变更。1.2.2 施工组织原则:根据合同对工程工期和质量要求和安大路工程特点,施工组织上尽可能彩平行流水作业,方法上采用机械化和人工相结合的方

4、式。质量控制为“企业自控、社会监理、政府监督”三级质量控制管理体系。1.2.3 质量管理工作目标:由于安岳至大足(安岳段)公路改建是省际旅游公路,高速度、优质完成本项目施工是我公司的庄严承诺。具体工作目标:工期指标:满足合同工期要求;质量控制指标:合格率100%,优良率95%。1-3 安岳至大足(安岳段)公路改建工程概况:1.3.1 安岳至大足(安岳段)公路改建工程,路线起于安岳县龙台镇,起点K0+000=319国道K2760+200,沿现有公路进行,经陈家沟(K1=050),曾家院子(K2+800),翻垭口至琼江(K4+800),至狮子坝至林凤镇(K7+800),后又沿现有公路经沙坝岭岗(K

5、4+700),高屋基湾(K9+700)到瑞云乡(K13+700),经许家坝(K14+100),蒋家坝(K14+950)至石羊镇,石羊镇改线从涂家坝(K15+780)过石羊河往毗卢洞(K17+300)到(K19+200)与原路相接。又沿老线至赤云乡(K19+900),从(K21+950)改线过河一路上山至(K23+900)接老路,又沿现有公路至双龙乡(K26+400),再下山经桂花水库旁(K27+200),终点止于界牌(K29+040.34)(安岳与大足交界处),路线总长28.876Km。1.3.2 主要技术指标:1、路线等级:山岭重丘二级公路2、计算行车速度:40Km/h3、路基宽度:8.5m

6、(湾道按规范加宽)4、路面结构类型:5、一般最小平曲线半径:100m6、极低最小平曲线半径:60m7、最大纵坡:7%8、行车视距:40m9、桥涵设计荷载:汽20级,挂车10010、桥涵净宽:与路基同宽11、设计洪水频率:小桥、路基、涵洞:1/50,大、中桥:1/100本施工图设计平曲线82个,平曲线最小半径R=74.79m,最大纵坡6.903%,最小凹曲线半径:R=1200m。1.3.3 自然地理条件:工程所在区域河流属涪江水系,路线经过路段主要分布石羊河等次一级支流。属亚热带潮湿气候。春季短、夏季热而长,无酷暑;秋季有一段绵雨;冬无严寒,少霜雪,多云多雾,日照短。多年平均气温16.3-17.

7、4,七月份平均气温24.6,日蒸发量较大,多年平均降水量965-1001mm,旱年仅700mm,年分配很不均匀,七至九月份降水集中,可达508-610mm,相对温度77%-82%;地形地貌为红色多向宽谷圆顶中丘,由侏罗系砂岩,泥岩组成,高程256-510m,相对高差30-190m。沿线料石、块石、片石储量丰富,饱和抗压强度20-30Mpa。由于本项目为旧路改造,工程运输条件较好,沿线水源丰富,水质良好,可就地取用。1.3.4 本合同工程主要工程数量:施工路段总长度:28.876144Km1、路基土石方:挖土方:200424m3,挖石方:305780m3,填方:509827m3,弃方: m3。2

8、、桥涵及渡槽工程:中桥:98.6m/2座,小桥:157.1m/8座,涵洞:1327.9m/81道,渡漕:34m/1处。3、路面工程:15cm厚级配砂砾底基层:6778.8;25cm厚级配砂砾底基层:23236.2;25cm厚=灰碎石基层:220015.0;Xcm厚沥清表外面层:220015.0;M7.5浆砌块石路肩:34378.04 m3。4、防护人行道工程,排水工程: M5浆砌片石: M5浆砌块石: M7.5浆砌块石:5、平面交叉:9处。第二章:施工组织及工艺方案2-1 施工组织安排及机械框图:2.1.1 项目经理部:根据合同要求和本工程项目现场分布特点,为了保证履约目标全面实现。我公司非常

9、重视,经多次研究,决定成立:安岳至大足公路(安岳段)改建工程项目经理部。在整个施工及缺陷责任期内对全线的施工组织,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安全、文明施工进行统一管理。项目部在公司范围内负责与业主、监理及其他有关方面的往来配合。2.1.2 项目部人员组织和岗位职责,随本施工组织设计报送公司相关方面审批和备案。2.1.3 根据工程特点和作业方式,项目部下设5个施工段,在项目部管理指导下分别组织作业。2.1.4 组织机构框图。项目经理:饶荣项目副经理:曹启彬总工程师:吴弟兵工程技术主管计划经营主管财务主管质量安全主管材料设备主管行政办公室主管预算员统计内业试验员资料员测量工程师第五处曹启彬第四处第三处张

10、修卫第二处何志国第一处何绍兵图1:安岳至大足公路(安岳段)改建工程项目经理部组织框图工程处长:1人试验资料员质量安全员道路工程师桥涵工程师交通拆迁土建班组桥涵班组路基班组路面班组图2:安岳至大足公路(安岳段)改建工程处组织机构框图2-2 安岳至大足公路(安岳段)改建工程特点及工段划分:2.2.1 工程特点:安岳至大足公路(安岳段)改建工程基本上沿现有道路进行加宽和局部调整,仅有K14+800-K19+100及K21+950-K24+150有较大的线位移动设计。在石羊镇有600m长,宽46m的城镇主道改建。总体上工程项目齐全,工程量较小,且分布散。石料在沿线多处石场可采购。质量控制和现有交通维持

11、,环保、文明、安全施工协调量较大且分散。2.2.2 施工工段的划分:鉴于上述特点,本项目施工在项目部的统一管理下,分设5个作业工段。具体情况如下表:表1 安岳至大足公路(安岳段)改建工程I段安排表类别工段号施工里程长度(Km)涵洞(m/道)桥梁土石方负责人挖方(m3)填方(m3)1(A)K0+000-k6+7006.7223.19/1715.6空心板K2+700 k4+640何绍兵2(B)K6+700-k14+8008.1232.93/21何志国3(C)514+800-k19+2004.4张修卫4(D)K19+200-k24+1504.95312.03/165(E)K24+150-529+04

12、04.89287.83/11曹启彬2-3 施工准备工作:2.3.1 进场安排:根据合同要求和公司安排,安岳至大足公路(安岳段)改建工程项目经理部人员、设备从2003年 月 日开始进驻现场,计划2003年 月 日,管理人员,土石方设备、桥涵、设备、构造物设备从各工程人员按本施工组织设计进度,设备进场到位。工程材料根据现场进展和使用计划及时组织进场,经 工程师检验认证后投入使用。路面工程设备及材料,根据工程进展组织进场。2.3.2 图纸复核,现场复测,技术交底。技术管理人员进场后,立即组织进行设计图纸复核。对设计院提供的施工图中的平面控制数据,高程控制数据,结构物理位置及尺寸,原地貌及数量进行现场

13、测量和计算核对。计划2003年 月 日完成复核并形成书面资料,报有关方面解决或澄清。计划于2003年 月 日,参加业主组织的由设计院代表进行的本项目总体技术交底。单位工程的具体施工技术交底由项目部在施工前1-2日内向作业队作交底,并形成书面资料备考。2.3.3 现场准备:在复测核对和技术交底完成后,立即进行公路用地边线的施放,同时组织工人挖沟筑埂,并埋设好用地界桩标志。挖方地段的伐树清表在开挖前1-3天内完成,避免不早清表,在开挖时又长出草、树,需二次清除的现象。2.3.4 技术管理准备:进场后立即着手管理制度、程序、技术控制图表制作上墙。尽快建立合同实物工程量计量支付台帐和试验管理台帐。为工

14、程的合同管理和施工有序化创造条件。根据JTJ071-98公路工程检验评定标准要求,对本项目进行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并编码。建立质量控制资料构架体系,确保及时完整的归档质量资料。2.3.5 安全、文明施工准备:由于本项目为改旅游公路,安全、文明施工必须高度重视。进场后由专职安全人员负责,建立安全、文明施工制度,制作相关标志、标识牌并及时现场安设,对沿线村民进行安全知识宣传。2-4 路基工程施工组织方案2.4.1 施工组织安排的原则:由于一期紧,且现场工作面非常广,采取5个工段平行开工的施工原则。对每一个工段组织上采用,先进行原地面处理(包括排水、换填)和涵洞、挡墙施工,稍后进行路基开挖和填筑。不受涵洞和构造物影响的方法,在地面处理合理后,方尽早填到一定高度,以利施工临时排水,保证质量。2.4.2 路基土石方开挖:2.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