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名词1时间名词2短语分析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4087990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时间名词1时间名词2短语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时间名词1时间名词2短语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时间名词1时间名词2短语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时间名词1时间名词2短语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时间名词1时间名词2短语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时间名词1时间名词2短语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时间名词1时间名词2短语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时间名词1+时间名词2”短语分析摘要:“时间名词1+时间名词2”短语是一种复杂的短语。时间名词1+时间名词2进行组合,有的学者认为是主谓短语,有的学者认为是同位短语,对这一组配不同结构关系的看法是受一定语用条件影响的。关键词:时间名词;主谓短语;同位短语以往对时间名词的组合只分析“今天星期一”这一类短语。事实上,时间名词1与时间名词2组合据不同类型的组合是复杂的。时间名词是名词的一个小类,时间名词1与时间名词2进行组配时,有的可以组合,有的则不可以组合。有的时间名词1与时间名词2可以互换位置,有的则不可以互换位置。那么究竟哪类时间名词可以互相组合,某一类时间名词与另一类时间名词进行组合时,结

2、构关系是否单一的,或是主谓短语,或是同位短语,还是会产生歧解,其间是受一定条件影响的。一、时间名词1与时间名词2的组配类型时间名词作为名词的一个小类,具有名词的基本特点,时间名词的基本特点是:(1)能用在动词“在”、“到”“等到”的后面作宾语(2)能用什么时候提问(3)能用“这个时候”“那个时候”指代。我们把具有这样语法特点的名词都划入时间名词。我们首先把时间名词分为普通时间名词,如:今天、明天、昨天等,和专有时间名词,如:春节、中秋节、国庆节、妇女节、春分、冬至等。再按照不同的标准,我们把这两类时间名词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时间的确指度分为有定时间名词和无定时间名词,按照所指不同分为日期时间名

3、词,节令时间名词、节日时间名词。无定时间名词属于普通时间名词,其他的时间名词都属于专有时间名词。具体分类举例如下:A.有定时间名词:今天、明天、昨天、后天等B.无定时间名词: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C.日期时间名词:一月(正月)、二月、三月一号(一日)、二号、三号初一、初二、初三D.节令时间名词:春分、雨水、惊蛰、立春、夏至、小暑、大暑、处暑、冬至等E.节日时间名词: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儿童节、七夕节、情人节、妇女节、国庆节、劳动节等按照数学公式计算,这五类时间名词进行组配时应该有二十种类型:(1)A+B型.例如:今天星期一 明天星期二 昨天星期日 后天星期三 (2)A+C型.例如:今

4、天一号 今天一月 明天初二 今天一月一号 明天二月初三(3)A+D型.例如:今天春分 明日惊蛰 后天冬至(4)A+E型.例如:今天春节 明天清明节 明天端午节 (5)B+A型.例如:星期一今天 星期二明天 星期三后天(6)C+A型.例如:一号今天 初二明天 一月一号今天(7)D+A型.例如:春分今天 惊蛰明日 冬至后天(8)E+A型.例如:春节今天 清明节明天 端午节昨天(9)B+C型.例如:星期一二月 星期二三号 星期三初二(10)B+D型.例如:?星期一春分 ?星期二夏至 ?星期三冬至(11)B+E型.例如:?星期一春节 ?星期六儿童节 ?星期日清明节(12)C+B型.例如:一月星期一 ?

5、一号星期二 ?初三星期一 一月一日星期一(13)D+B型.例如:?春分星期一 ?夏至星期二 ?冬至星期日(14)E+B型.例如:?春节星期一 ?儿童节星期六 ?清明节星期日(15)C+D型.例如:一月春分 一号雨水 初二夏至 十一月七号冬至(16)C+E型.例如:一月春节 七月七夕节 十五元宵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 六月一日儿童节(17)D+C型.例如:春分一月 ?雨水一号 夏至初二 冬至十一月七号(18)E+C型.例如:春节一月 七夕节七月 元宵节正月十五 儿童节六月一日(19)D+E型.例如:春分元宵节 夏至儿童节 小暑七夕节(20)E+D型.例如:元宵节春分 儿童节夏至 七夕节小暑二、时间名

6、词1与时间名词2的组配规律这几种时间名词中有的可以组合,有的不可以组合,有的则可能组合。这种组配规律具体如下:(1)有定时间名词可以和任何一类时间名词组合,“今天一月”除外,并且有定时间名词处于前位,当有定时间名词处于后位时,这种结构关系便不能成立。(2)无定时间名词除了居于后位与有定时间名词组合外,这类时间名词几乎不能与任何一类时间名词进行组配,即使有些可以组配也要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3)日期时间名词与节令时间名词、节日时间名词进行组配时,日期时间名词必须是复杂的(4)节令时间名词不能与节日时间名词进行组配以上时间名词之间的组配规律是受一定条件的限制的,是由一定原则支配的。有定时间名词与日期

7、时间名词进行组配时,日期时间名词既可以是简单的,(像今天一月之类的除外)也可以是复杂的。有定时间名词是相对确定的时间名词,日期时间名词大多数也是相对确定的,因此两类确定的时间名词是可以组配的。像“今天”等有定时间名词为什么不能与“一月”等日期时间名词组合呢?像“今天”这样的有定时间名词的确指度相当高,范围也仅限于某一天,像“一日月之类的日期时间名词的确指度也相当高,这是从时间点来考察的,就时间段来说“一月”的范围很大,可以指一个月中的每一天,两个范围不同的时间名词是不可以组合的,只有加上一定的谓语才可以构成主谓结构,例如:今天进入一月,或者构成复杂的日期时间名词才可以组配,例如:今天正月初一。

8、当有定时间名词与其他几类时间名词换位,处于后位时,它们之间的组合都不成立,即有定时间名词必须居于前位,前位与后位不可换序。邓思颖先生说:“名词谓语必须是无定的,具有指示作用的时间词一般不能作谓语。”无定时间名词是相对不确定的时间名词,无定时间名词一般不能与其他时间名词组配,但是存在可能组配的情况,这是受语境条件的限制的,这种搭配单独并不能成立,只有在对话中才能成立。例如:甲:星期几是冬至?乙:星期日冬至。其实在对话中,这种结构已经带有语调,中间可以插入判断词“是”,这是主谓句重要的语法标记。日期时间名词只有是复杂的组合,即“一月、二、三月”等与“初一、初二、初三”等或“一号、二号、三号”等组合

9、时,才能与节令时间名词、节日时间名词进行组配,因为节令时间名词、节日时间名词的所指时间是确定的,简单的日期时间名词所指时间名词是不确定的,二者不能互相组合,只有复杂的日期时间名词的所指时间才是确定的,二者才能组配。节令时间名词和节日时间名词都是指某个具体的日子,确指度相对都比较高,但是它们的语义差别都特别大,语义范畴不同,因此二者不能组配三、时间名词1+时间名词2短语的归属主谓短语前位与后位有被陈述和陈述的关系,意义上表示判断或确认。同位短语前位与后位所指内容相同,在句子中充当同一个句法成分,意义上构成复指关系。因此有的学者根据意义关系认为由时间名词构成的短语是主谓短语。张斌认为:“今天星期日

10、”便是主谓短语。“前项与后项虽然具有复指意义,但更侧重于判断确认意义,其前项的意义范畴往往小于后项,中间可补上表判断的动词,这些都是它与复指短语的不同之处,而最本质的区别还在于前项与后项不同位(一个作主语,一个作谓语)”(朱英贵:1994)主谓短语可以加上一定的语气语调,形成句子。同位短语不能加上一定的语气语调形成句子。有的学者就据此认为“时间名词1+时间名词2”形成的短语是主谓短语。“主谓短语可以直接加上语调,或者再加上一定的语气词,形成句子。如:今天星期一。明天国庆节了。后天重阳节吧!”“同位短语除了一些表示时间或地点的短语可以加上语气,形成句子外,一般不能加语气成句,而且这种表示时间或地

11、点的同位短语单独形成的句子,在使用上收到一定的限制,只用于一些报告文学等纪实性文学或戏剧场景说明当中”(张文章:1995)根据意义关系或是否加上一定的语气语调形成句子这两种标准确定由时间名词组成的短语是主谓短语,其中不无道理。但是,笔者认为:“时间名词1+时间名词2”既可能是主谓短语,有可能是同位短语,其中语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像“今天星期一”、“明天情人节”、“十月一日国庆节”等这些由时间名词构成的短语是一种歧义短语。从意义关系关系来看,这类短语的前后两部分具有同一、复指关系,也从不同角度指称同一事物,而且前后两部分词语都属于同一范畴,都是表示时间的词语,从这一意义关系来看,这类短语

12、应看作同位短语,而且这类短语的前后两部分可以作句子的同一种句子成分而语义不变,如“今天星期一又是新一周的开始”中“今天”和“星期一”地位平等作句子的主语,“十月一日国庆节是举国欢庆的日子”,可以变换为“十月一日是举国欢庆的日子” “国庆节是举国欢庆的日子”。“十月一日”和“国庆节”的语法地位相同。这样的短语也可以加上一定的语气、语调形成句子,这样的句子经常出现在文艺作品中用来介绍时间和地点。但是,这类短语的前后两部分之间又具有被陈述与陈述的关系,从这一意义关系来看,这类短语又是主谓短语。如“五月一日劳动节”,在这个句子中可以插入判断词“是”,形成“五月一日是劳动节” ,“五月一日”是被陈述的对象,“劳动节”是陈述的对象,二者构成被陈述与陈述的关系。在具体的语境中,这类短语只具有一种结构关系,或是同位短语,或是主谓短语,如“十月一日国庆节是举国欢庆的日子”中“十月一日国庆节”是同位短语,如“十月一日国庆节我们去旅游”中“十月一日国庆节”则是主谓短语。可见,由时间名词构成的短语是复杂的,“时间名词1+时间名词2”的结构关系也是有歧义的,我们应放在具体语境中来分辨。参考文献:1 张斌.简明现代汉语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0.2 朱英贵.复指短语的辨识J.汉语学习,1994,(6).3 张文章.浅谈主谓短语与同位短语的区分J.绍兴师专学报,199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