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标准工艺设计应用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4087849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线路标准工艺设计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线路标准工艺设计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线路标准工艺设计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线路标准工艺设计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线路标准工艺设计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线路标准工艺设计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路标准工艺设计应用(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 标准工艺本工程架空线路共应用24项标准工艺,详见下表:工艺编号工艺名称相关设计要点0202110302钻孔灌注桩根底施工1水泥: 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2 细骨料宜采用中粗砂,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3% ;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5% 。特殊地区可按该地区标准执行。3 粗骨料采用碎石或卵石,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1% ;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2% 。4 宜采用饮用水拌和,当无饮用水时,可采用清洁的河溪水和池塘水。不得使用海水。5 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 通过试验确定。6 地脚螺栓及钢筋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制作工艺良好。7 孔

2、底沉渣端承桩不大于50mm,摩擦桩不大于100mm。8混凝土密实、外表平整,一次成型。9 允许偏差。 1 孔径不小于设计值。2 孔深不小于设计深度。3 孔垂直度偏差小于桩长的 1% 。4 立柱及承台断面尺寸: - 0.8% 。5 桩钢筋保护层厚度水下- 16mm,非水下-8mm。6 钢筋笼直径: 10mm ; 7 主筋间距: 10 mm ; 8 箍筋间距: 20mm ; 9 钢筋笼长度 50 mm ; 10 根底根开及对角线:一般塔 1.6 ,高塔 0.6 .。 1.6 ; 11 根底顶面高差: 5mm ; 12 同组地脚螺栓对立柱中心偏移:8mm。13 整基根底中心偏移:顺线路方向24mm,

3、横线路方向24mm。14 整基根底扭转:一般塔8,高塔4。15 地脚螺栓露出混凝土面高度:+10mm,- 5mm0202110503基坑回填1 宜优先利用基坑土及黏性土回填, 但不应含有有机杂质, 不宜使用淤泥质土, 含水率应符合规定。2 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实, 分层厚度不大于300mm 。3 石坑回填应以石子与土按 3:1 的比例掺和后回填夯实。4 泥水坑回填应排除坑积水。5 冻土回填应先将坑冰雪去除干净, 把冻土捣碎后进展回填夯实, 在经历一个雨季后应进展二次回填 6 防沉层应高于原始地面,低于根底外表0202110504保护帽浇筑1水泥: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2 细骨料宜

4、采用中粗砂,含泥量5% 。特殊地区可按该地区标准执行。3 粗骨料采用碎石或卵石,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1% ;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2% 。4 宜采用饮用水拌和,当无饮用水时,可采用清洁的河溪水和池塘水。不得使用海水。5 保护帽混凝土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6 保护帽宽度宜不小于距塔脚板每侧50mm。高度应以超过地脚螺栓50100mm为宜并不小于300mm, 主材与靴板之间的缝隙应采取密封防水措施。7 保护帽顶面应留有排水坡度,顶面不得积水。8 保护帽宜采用专用模板现场浇注, 一次成型, 严禁采用砂浆或其他方式制作 0202120211角钢铁塔分解组立1 塔材、螺栓、脚钉及垫片等应有

5、出厂合格证。 2塔材无弯曲、脱锌、变形、错孔、磨损。3螺栓的螺纹不应进入剪切面。4螺栓应逐个紧固, 扭力矩符合规要求,且紧固力矩的上限不宜超过规定值的 20% 。5自立式转角塔、终端塔应组立在斜平面的根底上,向受力反方向预倾斜,预倾斜符合规定。6 铁塔组立后,各相邻节点间主材弯曲度不得超过1/800 。7 每腿均设置接地孔, 接地孔位置应保证接地引下线联板顺利安装.8 螺栓穿向应一致美观。螺栓拧紧后,螺杆露出螺母的长度:对单螺母,不应小于两个螺距;对双螺母,可与螺母相平。螺栓露扣长度不应超过20mm或10个螺距。9 杆塔脚钉安装应齐全,脚蹬侧不得露丝,弯钩朝向应一致向上。10防盗螺栓安装到位,

6、扣紧螺母安装齐全,防盗螺栓安装高度符合设计要求。11直线塔构造倾斜率,对一般塔不大于0.24%,对高塔不大于0.12%,耐塔架线后不向受力侧倾斜0202120213钢管杆分解组立1 塔材、螺栓、脚钉及垫片等应有出厂合格证。2 塔材无弯曲、脱锌、变形、错孔、磨损。3 螺栓的螺纹不应进入剪切面。4 螺栓应逐个紧固,扭力矩符合规要求,且紧固力矩的上限不宜超过规定值的20%。5 转角杆、终端杆应组立在倾斜平面的根底上, 向受力反方向预倾斜,预倾斜符合规定。6钢管塔组立后,其分段及整体的弯曲均不应超过其对应长度的 1/500 。7高强度螺栓安装应满足规程规要求。8法兰盘应平整、 贴合密实, 接触面贴合率

7、不小于75%,最大间隙不大于1.6mm 。9每腿均设置接地孔, 接地孔位置应保证接地引下线联板顺利安装。10 螺栓穿向应一致美观。螺栓拧紧后,螺杆露出螺母的长度:对单螺母,不应小于两个螺距;对双螺母,可与螺母相平。螺栓露扣长度不应超过20mm或10个螺距。11 杆塔脚钉安装应齐全,脚蹬侧不得露丝,弯钩朝向应一致。12防盗螺栓安装到位,扣紧螺母安装齐全,防盗螺栓安装高度符合设计要求。13直线杆塔构造倾斜率不大于0.24%,耐杆塔架线后不向受力侧倾斜0202121101导地线展放工程1 导地线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2同一档连接收与补修管数量每线只允许各有一个。且应满足放线段无损伤补修档比例大于85%

8、,放线段无损伤压接档比例大于90%。3 导地线接续管位置与耐线夹、悬垂线夹、间隔棒的距离满足规要求。4 在不允许接头档,严禁接续或补修。0202121201导线耐管压接1 耐管、引流板的型号和引流板的角度应符合图纸要求。2 导线的连接局部不得有线股绞制不良、断股、缺股等缺陷。压接后管口附近不得有明显的松股现象。3 铝件的电气接触面应平整、光洁,不允许有毛刺或超过板厚极限偏差的碰伤、划伤、凹坑及压痕等缺陷。4 用精度不低于0.1mm的游标卡尺测量压后尺寸,其对边距最大值不应超过尺寸推荐值。5 压后弯曲度不能大于1.6%,否则应校直,校直后的耐管不得有裂纹。6 握着强度不小于设计使用拉断力的95%

9、。0202121203导线接续管压接1 接续管的型号应符合图纸要求。2 导线的连接局部不得有线股绞制不良、断股、缺股等缺陷;压接后管口附近不得有明显的松股现象。3 铝件的电气接触面应平整、光洁,不允许有毛刺或超过板厚极限偏差的碰伤、划伤、凹坑及压痕等缺陷。4 用精度不低于0.1mm的游标卡尺测量压后尺寸,其对边距最大值不应超过推荐值尺寸。5 压后弯曲度不能大于1.6%,否则应校直,校直后的接续管不得有裂纹。6 握着强度不小于设计使用拉断力的95%。0202121205导线补修1补修管或预绞丝型号应符合图纸要求。2 根据导线的损伤程度,按规程选用补修管或预绞丝。3 补修管不允许有毛刺或硬伤等缺陷

10、,其长度应能包裹导线损伤的面积。4 补修管压后应平直,光滑。5 预绞丝的长度应能包裹导线损伤的面积,缠绕长度最短不应小于3个节距。0202121206地线耐管压接1地线耐管型号应符合图纸要求。2 地线的连接局部不得有有线股绞制不良、断股、缺股等缺陷,连接后管口附近不得有明显的松股现象。3当地线采用铝包钢绞线时,铝件的电气接触面应平整、光洁,不允许有毛刺或超过板厚极限偏差的碰伤、划伤、凹坑及压痕等缺陷。热镀锌钢件,镀锌完好不得有掉锌皮现象。4 耐管压后应平直光滑,钢管压后压接处应涂防锈漆。5用精度不低于0.1mm的游标卡尺测量压后尺寸,其对边距最大值不应超过推荐值尺寸。压后弯曲度不能大于1.6%

11、,否则应校直,校直后的接续管不得有裂纹。6 握着强度不小于设计使用拉断力的95%。0202121207地线接续管压接1 地线接续管的型号应符合图纸要求。2 地线的连接局部不得有线股绞制不良、断股、缺股等缺陷;压接后管口附近不得有明显的松股现象。3当地线采用铝包钢绞线时,铝件的电气接触面应平整、光洁,不允许有毛刺或超过板厚极限偏差的碰伤、划伤、凹坑及压痕等缺陷。热镀锌钢件,镀锌完好不得有掉锌皮现象。4接续管压后应平直光滑,钢管压后应涂防锈漆。5用精度不低于0.1mm的游标卡尺测量压后尺寸,其对边距最大值不应超过推荐值尺寸。压后弯曲度不能大于1.6%,否则应校直,校直后的接续管不得有裂纹。6 握着

12、强度不小于设计使用拉断力的95%。0202121301导线弧垂控制1 导线弧垂偏差应符合以下规定:1110kV线路允许偏差4%,-2%;220kV及以上线路允许偏差2%。2跨越通航河流的大跨越档弧垂允许偏差0.8%,其正偏差0.8m。2各相极间的相对偏差最大不应超过以下规定: 1一般情况下,110kV线路相间弧垂允许偏差值为150mm,220kV及以上线路相极间弧垂允许偏差值为250mm.。2跨越通航河流大跨越档的相间弧垂最大允许偏差应为400mm.。3同相极子导线的弧垂应一致,其相对偏差应符合以下规定:1不安装间隔棒的垂直双分裂导线,同相子导线间的弧垂允许偏差为100mm.。2安装间隔棒的其

13、他型式分裂导线同相极子导线的弧垂允许偏差应符合220kV线路为80mm,330500kV线路为50mm,.。4架线后应测量导线对被跨越物的净空距离,计入导线蠕变伸长换算到最大弧垂时必须满足平安要求0202121302地线弧垂控制1 挂线后应随即在观测档检查弧垂,其允许偏差应符合以下规定:1110kV线路允许偏差4%,-2%;220kV及以上线路允许偏差2%。2跨越通航河流的大跨越档弧垂允许偏差0.8%,其正偏差0.8m。2当线路上方有电力线时,地线与导线的净空距离,应符合规程规定。0202121401导线悬垂绝缘子串安装工程1 绝缘子外表完好干净。在安装好弹簧销子的情况下,球头不得自碗头中脱出

14、。绝缘子串与端部不应有明显的歪斜。2 绝缘子串上的各种螺栓、穿钉及弹簧销子,除有固定的穿向外,其余穿向应统一。3 球头和碗头连接的绝缘子应装备有可靠的锁紧装置。4 各种类型的铝质绞线,安装线夹时应按设计规定在铝股外缠绕铝包带或预绞丝护线条。5 悬垂线夹安装后,绝缘子串应垂直地平面,个别情况其顺线路方向与垂直位置的偏移角不应超过4,且最大允许偏差150mm。连续上、下山坡处杆塔上的悬垂线夹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规定6根据设计要求安装均压屏蔽环。均压环宜选用对接型式。0202121502双联导线耐绝缘子串安装1 绝缘子外表完好干净。在安装好弹簧销子的情况下,球头不得自碗头中脱出。绝缘子串与端部不应有明显的歪斜。2 绝缘子串上的各种螺栓、穿钉及弹簧销子,除有固定的穿向外,其余穿向应统一。3 根据设计要求安装均压屏蔽环。4 双联导线耐绝缘子串受力应均衡。0202121601均压环、屏蔽环安装工程1 均压环、屏蔽环的规格符合设计要求。2 均压环、屏蔽环不得变形,外表光洁,不得有凸凹等损伤。3 均压环、屏蔽环对各部位距离满足设计要求。4 均压环、屏蔽环的开口符合设计要求。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