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4087829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十一册知识点第一单元 位置 一、列与行的含义 1、明确含义: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2、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确定第几列一般是从左往右数,依次为第1列、第2列、第3列,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数,依次为第1行、第2行、第3行 二、数对的意义 用有顺序的两个数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就是数对。 三、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时,先数出物体所在的列数,再数出物体所在的行数,即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 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坐标表示列,y轴上的坐标表示行。 例:在方格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数对(3,5)表示(第3列,第5行)。 四、数对的书写格式

2、 用括号把列数与行数括起来,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个逗号,把两个数隔开。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注:“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例如:7表示: 求7个 的和是多少?或表示: 的7倍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注:“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例如:表示: 求的是多少? 9表示: 求9的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用

3、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注:(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因数与积的关系: 1、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 a0)。 2、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1时,ca (a0) 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被除数:ab=c 当ba (a0 b0) 除以等于1的数,商等于被除数:ab=c 当b

4、=1时,c=a 四、分数除法混合运算 1、混合运算用递等式计算,等号写在第一个数字的左下角。 2、运算顺序: 连除:属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或者先把所有除法转化成乘法再计算;或者依据“除以几个数,等于乘上这几个数的积”的简便方法计算。加、减法为一级运算,乘、除法为二级运算。 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再算括号外面。注: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五、比 (一)比的意义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也叫两个数的比 2、比的符号和读、写法 (1)比的符号:比用符号“”表示,叫做比号。

5、 (2)比的写法:把“比”字用比号代替。 3、比的读法:两种形式的比都读作几比几。如15比10读作15比10。 4、比的各部分名称:比式中,比号()前面的数叫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号相当于除号,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叫做比值。 注:连比如“3:4:5 ” 读作:3比4比5 5、求比值的方法 求两个数的比值,就是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 注:区分比和比值:比值是一个数,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是整数、小数。比是一个式子,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6、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 (1)意义不同:比表示两个量(或数)的一种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则是一个数。 (2)

6、表示方法不同:作为一种运算,除法算式不能用分数表示;比可以用分数表示;但分数不一定表示两个量的比。 (3)结果表达不同:除法一般要求出商;比只有求比值时才通过计算求出商;而分数本身就是一个数值,无需计算。 (二)比的基本性质 1、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化简比意义 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叫做化简比,也叫做比的化简。 3、化简比的方法: 整数比的化简方法: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分数比的化简方法:(1)比的前项和后项中含有分数的,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它们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变成整数比,再进行化简。(2)利用求比值

7、的方法也可以化简分数比,但结果必须写成比的形式。 小数比的化简方法:先把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变成整数比,再进行化简。 4、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区别 (1)意义不同:求比值是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化简比是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运算方法不同:求比值是前项除以后项,化简比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运算。 (3)结果的含义不同: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 (三)分数除法和比的应用1、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例:甲是乙的,乙是15,求甲是多少?即:甲=乙(15=9)2、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例: 甲是乙的,甲是15,求乙是多少?即:甲=乙(15

8、=25)(建议列方程解答) 3、分数应用题基本数量关系 (1)甲是乙的几分之几? 甲乙几分之几(例:甲是15的,求甲是多少?159) 乙甲几分之几 (例:9是乙的,求乙是多少?915) 甲是乙的几分之几甲乙 (例:9是15的几分之几?915)(“是”字相当“”号,乙是单位“1”) (2)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A、差乙=(“比”字后面的量是单位“1”的量)(例:9比15少几分之几?(15-9)15)B、多几分之几是:1 (例: 15比9多几分之几?159-1-11)C、少几分之几是:1 (例:9比15少几分之几?1-91511) 4、按比例分配:把一个量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

9、 例如:已知甲乙的和是56,甲、乙的比35,求甲、乙分别是多少? 方法一:56(3+5)7 甲:3721 乙:5735 方法二:甲:5621 乙:5635 例如:已知甲是21,甲、乙的比35,求乙是多少? 方法一:2137 乙:5735 方法二:甲乙的和2156 乙:5635 方法二:甲乙 乙甲2135第四单元 圆 一、圆的特征 1、圆是平面内封闭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2、圆的特征:由曲线围成封闭图形,无顶点,外形美观,易滚动。3、圆心o:圆中心的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圆多次对折之后,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即圆心。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r: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在

10、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半径确定圆的大小。直径d: 通过圆心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 同圆或等圆内直径是半径的2倍:d=2r 或 r=d2 4、圆是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半圆只有一条对称轴。 5、画圆 (1)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圆的半径。 (2)画圆步骤:定半径、定圆心、旋转一周。 二、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周长用字母C表示。 1、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2、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即:圆周率= 周长直径3.14 ,所以圆的周长(c)=直径(d)圆周率() 圆周长公式:c=d, c=2r 注: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3.14是近似值。 3、周长的变化的规律:半径扩大多少倍直径也扩大多少倍,周长扩大的倍数与半径、直径扩大的倍数相同。 4、半圆周长=圆周长一半+直径= 2r2+ d=r+d 三、圆的面积s 1、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如图把一个圆沿直径等分成若干份,剪开拼成长方形,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像越接近长方形。 圆的半径 = 长方形的宽 圆的周长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