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语文第三册滕王阁序(II)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4087753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语文第三册滕王阁序(II)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高中语文第三册滕王阁序(II)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年高中语文第三册滕王阁序(II)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2年高中语文第三册滕王阁序(II)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语文第三册滕王阁序(II)》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语文第三册滕王阁序(II)(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语文第三册滕王阁序(II)导标显示屏幕 1. 学习掌握有关作家作品和文体知识,学习本文写景抒情的表达技巧;2. 积累掌握故、尽、属、即、胜、数、舛、幸、且、矣等实词虚词的多义用法;3. 背诵课文名段并积累有关成语典故和名言警句知识。导学点拨窗口 【探海导航】 滕王阁序是骈文的优秀篇章,学习时要抓住文体特点。本文用典多,文辞简奥,给诵读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此,要仔细阅读课文注释,疏通文意;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地方,可以查找有关词典资料以加深理解。学习中,要充分利用本文句式对偶、音韵和谐、辞采华美等特点,加强理解和诵读。诵读时,除了注意句式的错落变化,还要像读诗词那样,注意每个句子

2、节奏的划分。文意的理解重点要注意第五段所运用的几个典故的含义和作用。实词的理解,也可以利用句式特点加以体会。如“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句式对偶(正对),词义相近。“时”与“序”是同义词,即“时序”之意;“维”与“属”是同义词,即“在、是”之意。虚词的理解要注意其在结构和抒情上所起的作用。总之,对骈文句式的理解,是学习的关键,可结合跟踪试题的练习强化这方面的知识和记忆。 【思路结构】 本文全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此序当为赠序而非书序。聚散之因缘,登高之见闻,贤主嘉宾之寒暄,旧识新交之志趣等都是赠序之应有之义。如何立意寓旨,如何取舍结构,则颇见为文之功底。王勃天生才智,宛如妙手偶得。统观全文

3、,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递进,紧扣题意。文因饯别而作,但对于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这就脱去了一般饯别文章颂扬、应酬的窠臼,辟出了自家新径。结构图: 第 一 段:扣“洪 府”, 地势雄伟、物产珍异、 人才杰出、宾主尊贵。 第二、三段:扣“秋日登阁”, 楼阁壮丽、山川胜景, 秋景特色,流光溢彩 第四、五段:扣“饯”, 宴会胜况,人生遇合 借古勉今,穷且益坚第六、七段:扣“别”, 自叙遭际,谢主引宾【疑难指津】 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着意铺叙美景之后,以腾挪跌宕的笔势,由逸游的豪兴,陡然引出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表白了报国无门却壮

4、志不坠的执着态度。“望长安于日下”四句抒写了远离京城,失意流落之情,接着从关山难越,念及英雄失路,连用屈原、贾谊、冯唐、李广四人的典故借怀才不遇的人物表达自己有志难伸的悲愤。至“所赖”一提,振起全篇。“老当益壮”几句,勉励同仁不要因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为全篇警策。接着又以“大鹏”作比,表明凌云之志,又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成句,表明自己信心未泯。同时,又反用“贫泉”“涸辙”、阮籍之典,说明处困顿而清操不移,逆境中壮志弥坚。作者就是如此展示了其抑扬升沉的情感发展轨迹,披露了交织于内心的希望与失望,追求与痛苦,奋进与失意的复杂情感。 本文骈俪句式有何特点?全文以四六句为主,杂以六四

5、句,七字句,六字句,四字句,三字句,二字句,乃至一字句。这些句式,根据表意的需要而交错运用,使节奏分明,内容启承转合。骈是“两马并驾”的意思,俪是“男女成对”之意,骈俪就是使用对偶句,是骈文的共同特点,但这篇序文尤为突出。全篇采用对偶句,不但字面相对,而且音韵大体相对。即一句之中,平节和仄节交替,上下联之间,平节与仄节相对。如“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为:平平仄仄,仄仄仄(之)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之)仄仄。“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为:“仄仄仄(于)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于)仄仄,仄仄平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为:仄平仄平仄平

6、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如此讲求音律,又不影响意义表达,写出来的句子当然抑扬顿挫,富于乐感,富于诗意。【语言揣摩】 1.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 色”评析:作者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壮观,从而把读者带人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更是写景名句,青

7、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该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潦水”对“寒潭”,“烟光”对“暮山”, “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运用:(翻译)蓄积的雨水已经消尽,潭水寒冷而清澈,烟光雾气凝结傍晚的山峦呈现出紫色。2.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评析:这一句更是写景名句,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该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

8、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潦水”对“寒潭”,“烟光”对“暮山”, “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 运用:(翻译) 落霞与孤独的野鸭一起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浑然一色。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评析:这是全文中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历来有志之士对自己的理想总是能尽量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地追求,即算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强调“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王勃此时怀才不遇,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句中“老当益壮”“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9、”“青云之志”现均可作成语使用。运用:人老了应当更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之时改变自己的追求?处境艰难更应当坚强,不能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名题讲析】 下面是一副名胜古迹的对联,阅读后回答1-3题。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请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1“一楼何奇”中的“楼”具体指的应该是( ) A鹳鹊楼 B岳阳楼 C.滕王阁 D黄鹤楼 解析:本对联用典较多,且多为文史典故,好在我们学过四楼的有关作品

10、。其中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本题考查对对联中有效信息的把握能力,上联“杜少陵三过必醉”写有关岳阳楼的史实传说,下联“洞庭湖东道崖疆”盛绘岳阳楼的山川形盛。尤其是范希文、滕子京两个人名及“南极潇湘,北通巫峡”的描绘在中学学习岳阳楼记时接触过,据此断定为岳阳楼。 答案:B2“两字关情”中的“两字”指的是 ( ) A.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一诗中说到的“千”、“一”。 B王勃在滕王阁序诗中说到的“老”、“穷”。 C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说的“忧”、“乐”。 D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提到的“愁”、“愈”。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范仲淹,字希文,又由岳阳楼记一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11、乐”知“两字关情”为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的“忧”、“乐”。鹳鹊楼、滕王阁、黄鹤楼没有影响如此深远的两字。答案:C3这副对联的内容丰富,归纳上下联的主要意思正确的应该是 ( ) A上联写楼的史实,下联写作者的感慨。B上联写楼的史实和传说,下联写洞庭湖的位置。C。上联写楼的传说,下联写湖光景色。 D上联写楼的史实和传说,下联写洞庭湖的风景大观和作者的感慨。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意的把握。综观全联,上联写楼的史实和传说,下联写湖庭风景及作者感慨,即此地人杰地灵,这正是作者要表达的真意。A中少言“传说”及“景观”,B中没谈下联中作者感慨;C中缺“史实”及“感慨”等内容。 【风景剪辑】 风景1: 唐摭言卷

12、五载:“王勃著膝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周公意属于婿盂学土者为之,已宿构矣。乃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沈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膝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将令其婿作记,以夸盛事。勃至入谒,帅知其才,因请为之。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酒酣,辞别,帅赠百缯。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 风景2: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

13、三大名楼,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黄鹤楼在武汉长江边的蛇山上,隔江遥对龟山。始建于公元223年,传费文伟于此驾鹤成仙而得名。此楼屡建屡废,现楼高51.4米,共五层,古色古香。诗文以催颢的黄鹤楼诗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最为著名。岳阳楼在湖南岳阳洞庭湖边,遥对湖心岛君山。原为三国吴将鲁肃的阅兵台。亦屡有兴废。现楼高19.72米,共三层。诗文以杜甫的登岳阳楼诗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文最为著名。滕王阁在江西南昌赣江之滨,为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婴所建,历代屡有兴废。为三大名楼之首,现楼高25米,为明三暗五层结构。诗文以王勃的滕王阁序和滕王阁诗最著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