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术临床技能操作指南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74083767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胸腔闭式引流术临床技能操作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胸腔闭式引流术临床技能操作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胸腔闭式引流术临床技能操作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胸腔闭式引流术临床技能操作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胸腔闭式引流术临床技能操作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胸腔闭式引流术临床技能操作指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胸腔闭式引流术临床技能操作指南Chest Tube Insertion一、目的手术或创伤后,充分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促进肺复张,恢复胸腔内负压。二、适应证1 .中、大量气胸,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血气胸(中等量以上)。2. 气胸经胸膜腔穿刺术抽气肺不能复张者。3 .气胸合并胸腔内感染,疑有早期脓胸者。4 .血胸(中等量以上)、乳糜胸。5 .大量胸腔积液或持续胸腔积液需彻底引流,以便诊断和治疗。6. 急性或慢性脓胸胸腔内仍有脓液未能排出者。7. 伴支气管胸膜痿或食管胸膜痿的脓胸或脓气胸。8 .开胸手术或胸腔镜手术后。9 .在机械通气治疗中出现气胸,但仍须进行机械辅助呼吸者。=、禁忌证1 .对

2、有凝血功能障碍或重症血小板减少有出血倾向者,或正在接受抗凝治疗者。2 .肝性胸腔积液,持续引流将导致大量蛋白质和电解质丢失者。3 .结核性脓胸。四、操作前准备1 .患者准备1)测量生命体征(心率、血压、呼吸)。2)向患者解释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操作过程,可能的风险。3)告知需要配合的事项(操作过程中需保持体位,如有头晕、心悸、气促等及时报告)。4)签署知情同意书。注意:重视术前沟通、确认知情同意。5)张力性气胸应立即胸膜腔穿刺抽气减压,保证生命体征平稳,以争取手术前的准 备时间。6)外伤性血胸应输血、补液维持循环。注意:注意病史及体格检查,早期发现张力性气胸及大量血胸,早期处理。2. 材料准备

3、1)治疗车:车上载有以下物品:a)胸腔闭式引流手术包:内含:弯盘2个,刀柄1把,刀片l枚,中弯血管钳4把, 卵圆钳l把,弯针2枚,剪刀1把,中单4块,巾钳4把,棉球10个,纱球4块,纱布5 块,小消毒杯2个,消毒碗2个,标本留置小瓶2个。b)消毒用品:2qo3%碘酊,75%乙醇。c)麻药:2%利多卡因5ml或1%普鲁卡因Sml。2)其他:注射器(5ml或lOml 1个),胸腔闭式引流装置1个(图331),胸腔闭式引流 连接配套管1套,胸腔闭式引流管1根(气胸通畅选择2428F引流管,胸腔积液28-32F 引流管,脓胸32-36F引流管),治疗床I张,抢救车1个,无菌手套2副,7#丝线1包, 无

4、菌生理盐水lOOOml,胶布1卷。注意:引流液体一般选用较粗透明塑料管或硅胶管(脓胸者尤为重要)。图3&1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示意图3. 操作者准备1)需要2个人操作。2)操作者洗手,准备帽子、口罩;助手协助患者体位摆放,观察穿刺过程中患者情 况等。3)认真了解病史并详细胸部查体,结合X线胸片、胸部CT等影像学资料以及超声 检查等协助定位,尤其是局限性或包裹性积液的引流。4)掌握胸腔闭式引流操作相关知识,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五、操作步骤1. 体位气胸患者常取坐位或斜坡仰卧位,双手抱头;胸腔积液患者常规取斜坡仰卧位,双手 抱头。注意:操作前如果发现患者有张力性气胸的典型征象,需紧急治疗。将14或16

5、 号粗针头在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刺入,快速减低胸腔内压力,然后再行胸腔闭式引流。2. 切口选择1)操作前再次核对患者,核对左右侧,通过叩诊、听诊结合胸片x线或CT确定切口 部位。2)切口选择主要是根据患者气胸、积液是否局限或游离及范围而定,通常单纯气胸 引流切口可选在第2肋间锁骨中线;胸腔积液引流切口选在第7-8肋间腋中线附近;局限 性积液须依据B超和影像学资料定位。液气胸或创伤性气胸伴出血者,应选择低位留置胸腔 引流管。切口避开浅静脉明显或局部皮肤感染灶处。注意:术前再次确认左右侧非常重要3)标记切口。注意:切口定位方法1 .查体:叩诊及听诊。2 .胸部X线、胸部CT。3 .包裹性积液常需B超定

6、位。3. 消毒铺单1)准备:术者戴好无菌手套,在两个消毒碗内分别放人数个纱球,助手协助,分别倒 入少量2%3%碘酒和75%乙醇。2)消毒:用2%/o_3%碘酒,以切口为中心,向周边消毒局部皮肤20cm ;以75%乙醇 脱碘2次,自中心向四周展开。3)铺巾:按顺序铺巾暴露切口,四周以巾钳固定。4 .麻醉1)准备:5ml注射器或lOml注射器吸入2%利多卡因或1%普鲁卡因Sml。2)在切口处用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皮肤,注射形成1个皮丘。将注射器从皮 丘穿刺点刺入,沿切口方向,形成一个2cm长局部皮肤麻醉区域。再沿肋骨上缘向深层穿 刺、直至胸膜,逐层浸润麻醉各层组织;麻醉过程中间断负压回抽,如无

7、液体或鲜血吸出, 则注射麻药;如有鲜血吸出,且体外凝集,则提示损伤血管,应拔针、压迫、平稳后,更换 穿刺部位或方向再行麻醉。3)局麻完毕后注射器带负压沿下位肋骨上缘缓缓刺入胸腔,如有积液或积气引出, 提示置管部位无误。注意:重点注意肋骨骨膜表面及胸膜表面浸润。5 .切口1)沿皮肤麻醉区域的肋间作12cm的切口,两把止血钳,交替钝性分开胸壁各层肌 肉,到肋骨上缘分离肋间肌,直至胸膜,避免损伤肋间神经及血管束。2)用止血钳刺破壁层胸膜(明显突破感),进入胸膜腔,此时切口中有液体溢出或气 体喷出,注意止血钳尖勿伤及肺组织。3)如胸腔内有局部粘连(如包裹性积液),可以用戴无菌手套的手指循通道进入胸腔,

8、 分离可能存在粘连,保证引流效果。注意:使用血管钳刺破胸膜时要特别小心,以免损伤胸内脏器。6 .置管1)用止血钳撑开、扩大创口,用另一把血管钳沿长轴夹住引流管前端,顺着撑开的血 管钳将引流管送入胸腔,远端朝向胸膜腔顶部,在患者呼气时引流管内出现雾气或有大量积 液外流,说明胸管确实在胸腔内。可用手指沿胸引管伸至胸膜腔内,确认所有侧孔均在胸膜 腔内。一般其末端侧孔应至少距皮缘5cm左右。2)退出止血钳,助手协助把引流管远端接水封瓶或闭式引流袋,观察水柱波动是否 良好,必要时调整引流管的位置。7. 固定引流管1)用皮针、缝线固定引流管。2)局部消毒,置管处无菌开口辅料覆盖,胶布固定。8. 穿刺后的观

9、察1)症状上注意:有无气促、胸痛、头晕、心悸、咳嗽泡沫痰。2)体征上注意:有无面色苍白、呼吸音减弱、血压下降。3)必要时术后立即胸部X线检查以评价引流管位置,胸腔残余积液量和积气。六、并发症及处理1 .胸膜反应:穿刺或置管过程中或置管后出现头晕、气促、心悸、面色苍白、血压 下降。应立即停止操作,平卧,吸氧,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0.5ml。2 .出血:多由于引流的位置靠近肋骨下缘损伤肋间血管所致,少数由于胸管所致胸内粘连带断裂或直接损伤心脏、大血管引起。但偶有损伤膈肌血管,凝血功能差的患者, 弓起活动性出血,出现低血压、出血性休克,需要输血、输液、甚至胸腔镜或开胸探查止血3. 引流不畅

10、或皮下气肿、积液:多由于插管的深度不够或固定不牢致使引流管或其 侧孔位于胸壁软组织中,或胸管被凝血块、纤维素条索堵塞。引流管连接不牢,大量漏气 也可造成皮下气肿,需调整胸管位置或胸带加压包扎。4 .复张性肺水肿:对于肺萎陷时间较长者,大量排出积气或积液后,受压肺泡快速 复张后引起复张性肺水肿,突然出现气促,咳泡沫痰等表现。置管后排放气体或液体速度 不能过快,交替关闭、开放引流管,可预防肺水肿及纵隔摆动的发生,治疗以限制入量,利 尿为主,必要时可使用小剂量激素处理。5 .肺不张:对于肺受压时间过长、实变,或肺内存在严重漏气者可能出现复张欠佳 /需长期带管或进一步手术。6 .腹腔脏器损伤:穿刺置管

11、部位选择过低,有损伤腹腔脏器的危险,故尽量避免在 肩胛下角线第9肋间和腋后线第8肋以下操作。7 .其他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胸痛、局部皮肤红肿感染,予对症处理。七、相关知识1 .上述介绍为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方法,也可选择套管针穿刺置管。套管针有两种, 一种为针芯直接插在特制的引流管内,用针芯将引流管插入胸腔后,拔出针芯,引流管就 留在了胸腔内;另一种为三通金属套管,穿入胸腔后边拔针芯边从套管内送人引流管。2 .如须经肋床置管引流,切口应定在脓腔底部。沿肋骨做切口长57cm,切开胸壁肌肉显露肋骨,切开骨膜,剪除一段23cm长的肋骨。经肋床切开脓腔,吸出脓液,分开 粘连,安放一根较粗的闭式引流管。2_3周如脓腔仍未闭合,可将引流管剪断改为开放引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