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间结婚习俗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4025423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北民间结婚习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陕北民间结婚习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陕北民间结婚习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陕北民间结婚习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陕北民间结婚习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北民间结婚习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北民间结婚习俗今非夕比,我刚记事时男女婚事,听凭“父母之命,媒妁之约”而定,本人没有自 主权,婚姻多属名利性质。婚姻过程一般为择亲、提亲、订亲、商话、婚礼等程序,用 现代语言描述就是:找到心跳的(择亲),求爱(提亲),求婚(订亲)订婚(商话), 最后举行婚礼,程序基本差不多,区别就在与现在是本人做主,以前是父母做主那时,男女自1718 岁起,父母便托人给儿女挑选对象,了解对方家庭根本(一般 往上推三辈祖宗亲路,有无狐臭者、外地人、吹鼓手等),门风(一般指一家人为人处 世情况,若外界影响不好,称其人气不正)、光景(主指钱、粮、家产)、人品(泛指 一家人的品格,主指所择对象的品貌)、八字(指所择

2、对象出生年、月、日、时是否“犯 月”相克)等情况。若门当户对,即约请一合适的中间人(即媒人)说合提亲。期间, 男女均不知其中缘由,更不曾会面。一般是男方向女方提亲,即使女方家长相中的,也 是通过媒人示意男方家长向女方提亲。此时,媒人扮演主角,对方家长领会来意后,通 过亲戚朋友侧面了解其根本、门风、光景、人品、八字等情况,视其合适与否,拿出主 意,通过媒人传话,媒人发现有小妨碍,必用三寸不烂之舌来说合。经媒人说合,双方 家长认可,选吉日举行订亲仪式。由男方拿出烟酒喝订亲酒,后媒人根据提前与双方家 长分别议定的钱物而宣布“彩礼”及订亲衣物,并由男方家长把钱物一一交予媒人,再 由媒人交予女方家长。男

3、女双方到结婚年龄,男方准备结婚迎亲,由媒人传话,在结婚 前几个月与双方家长商定婚嫁日期(商话)、新娘衣物及迎亲仪式等事宜,后双方均按 协议筹备婚嫁之需。婚礼,男家称“引(迎)媳妇”,女家称“出嫁女”。婚礼一般为三天。第一天, 亲朋好友前来贺喜或帮忙,称“聚客”。由聘请的总管莅位主持,安排相伙(村里或来 客中的亲友)干帮厨、待客等杂务。当晚吹手动乐,喜事开始。次日早饭后迎亲队伍准备出发。迎亲队伍一般由八人组成,其中有两名迎人妇女(或婶娘、或嫂子),俗称迎 人婆姨(在北方,结婚的女人叫婆姨,没结婚的叫女娃娃,不管多大岁数 )。(民间讲究“姑不迎,姨不送。”)。迎亲队伍中必须有一名懂礼节及能说会道的

4、领头人, 若遇女方出难题,能善于应付,巧于化解,出发前要准备携带新娘的衣服被褥、首饰银 器,大馍、猪肉、离母糕(其实就是块大的米糕)、清油(半瓶)、筷子、白面(1 小包), 揣怀钱、坠箱钱以及未交完的彩礼钱。一切齐备,鸣炮三声出发,吹鼓手在前奏乐,迎 人婆姨居中,其余人畜随后。若逢庙宇、村庄须鸣号、吹乐而过;过河、过桥也得吹长 号(俗称“张号”)。事前,女家也按协议准备,办嫁妆,备酒饭,约亲朋,组织送人队伍(一般由8人 组成,其中有2 名妇女陪送,俗称“送人婆姨”)“迎人的”一到,女家院内设一桌案,摆上 烟酒,由管事人向迎亲领头人敬酒三杯,以示欢迎,迎亲领头人将所带之物一一摆于桌 案交待,谓之

5、“表礼”。饭后,女方家总管向迎亲领头人交待陪嫁之物,添坠箱钱、揣怀钱、 油、面、筷子等各加一倍退回。一切就绪,准备起程。新娘换上嫁妆,蒙上“盖头”(用红 花被面或红绸子挽结成的)上轿,迎送婆姨抢着上马,长号一鸣,吹手先行。迎送队伍 以迎人婆姨为先,新娘中,送人婆姨在后,有序而行。此时,唢呐声声入耳,摇摇摆摆 浩浩荡荡出村。若遇好事者,可摆烟酒于路旁,迎送队伍必须停止前进,吹手就地吹奏 三曲,三起三落,方才放行。途中,若有两家迎送队伍同向而遇,则有“抢路”之俗。抢路 时,一般双方领头人为免纷争,经协商,往往让先者用圪针条(一种长刺的落叶乔木, 果实为圆形有核)耱路,示意为后行者的新路;若相向而遇

6、,双方新娘应互换裤带或针 线包,都用圪针条耱出新路而行。进村时,速度须放慢。吹手大显身手,或吹“得胜令”, 或吹“将军令”、“大摆队”等乐曲。村人围观,热闹非凡。此时,公公婆婆入洞房,夹起枕 头走一圈,俗称“抱孙子”,家人应遮盖碾、磨,怕青龙白虎“冲喜”。一切就绪,专候新人 进门。迎送队伍进门后,分设专房招待,新娘需“送人的”领头人扶下马(或轿),由新郎揭“盖 头”,两人一前一后踩着红毡走向洞房(俗称“帐房窑”)。在此之前,吹手须进去张号,叫 “冲帐”。随即有一人手端一碗麦叶、小钱、五谷边撒边唱,谓之“撒帐”。新人入洞房后, 由一小孩端水让新娘洗脸,新娘得给少许钱,以示酬谢。新娘上炕,将席四角

7、已压之物 (有针线、核桃、红枣、钱币等)收存起来,谓之“踩四角”,后静坐前炕。随后,“送人 的”坐席(吃喜宴)。新郎要敬酒施礼,送亲领头人应以钱相报,民间称之谓“拜席口”。饭后举行上头仪式。由姐(夫)或姑(夫)主持,让新人背靠背坐于水桶上,将二 人头发拢在一起,边梳边唱:一木梳青丝云遮月,二木梳两人喜结缘。三木梳夫妇常和 气,四木梳四季保平安。新女婿像杨宗保,新媳妇好像穆桂英。荞麦根儿,玉米芯儿, 一个看见一个亲。养小子,要好的,穿长衫子戴顶子;养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 的。双双核桃双双枣,双双儿女满炕跑。天作良缘配好的,夫妻恩爱一辈子。随即,将 红枣,核桃从新人头部倒下,夫妻二人争抢捡入

8、自己衣兜。接着,主持人还要将新娘头 盘成?髻,意为结发夫妻能白头到老。随后,姐夫、姑夫老姑夫以及结拜兄弟还要闹房, 即让两个新人当众做出各种亲热动作。客人出节目,新人表演,令观者捧腹大笑。闹房 毕,婆母由窗口向里撂儿女馍(把馒头用纸包住从窗户扔进去),盼望早日抱孙子。此晚 “帐房”(洞房)灯光应彻夜不熄。 我结婚时(不是在老家,是在我工作地方的一酒店举 行的婚礼)母亲特意从她住的宾馆赶到我新房给我扔馒头,因为以前我不知道有这规矩 三更半夜,咚的扔进来,吓我一跳,我才知道先前为什么嘱咐让我睡前不要关窗户,呵第二天清晨,小两口要吃儿女扁食(饺子),饭后举行“拜人”仪式和“亮箱”(给公婆 和丈夫看看嫁妆)。是日,男家送客,新娘新郎回门(新郎回拜地主)。翌日,小两口又由岳父(地主)送回,谓之“送回面”。八日后,新娘需到娘家住七天再归,曰“对七对八”。现在好些风俗规矩都简化了,原来那么复杂是因为穷,一点点东西都要斤斤计较,现在所有的风俗规矩都是为了热闹婚礼场面才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