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实施方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4024165 上传时间:2024-03-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实施方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对收送礼金红包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的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深化师德师风和行风建设,深入贯彻教育部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金红包等行为的规定,巩固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上级相关规定精神,结合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校响应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号召,开展专项整治违规收受礼金红包活动。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开展违规收受礼金红包专项整治工作,是加强教育行风建设的重要举措。为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活动取得实效,我校成立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切实负起本单位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实施责任。校长是本校整治工作的组长、第一责任人,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做到态

2、度上旗帜鲜明,管理上措施具体,处置上果断有力。中层干部为组员。(二)强化监督检查,加大查处力度。对教师违规收受礼金红包等问题,要开展高频度、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检查,特别是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及学校开学、学生毕业等重要时间节点要尤为关注,做到严格执纪、严肃问责。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的行为,将按照关于严禁教师收受学生及家长礼金红包的规定、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进行严肃处理,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强化警示威慑和教育引导作用。(三)坚持标本兼治,构建长效机制。学校要将收受礼金红包专项治理活动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落实

3、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有关规定结合起来,与治理教育乱收费、治理违规家教、治理“小金库”等其他专项治理工作结合起来,协同推进、防治结合。要采取切实措施,建立和健全各种制度,加强师德行风建设,树立先进典型,进一步加大师德考核力度,坚决把是否违规收受礼金红包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岗位晋升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坚决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二、整治范围:全体教职员工。三、整治内容违规收送礼金、红包主要是指:在公务或与公务有联系的活动中收送礼金、红包行为;有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收送礼金、红包行为;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收送礼金、红包行为;带有公款性质的收送礼金、红包行为;接受管理服务对象赠送的

4、礼金、红包行为等。具体包括:违规收送年货节礼、购物卡、充值卡、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利用现代物流快递、以礼品册和提货券代替实物商品、利用电子商务提供微信红包、通过电子礼品预付卡等隐匿手段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多种行为。四、实施步骤(一)宣传教育阶段(3月25日前)1. 全校上下统一思想,利用全校教职工大会、年级组例会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学习宣传师德建设有关规定,传达贯彻教育部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金红包等行为的规定、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教育行政法规,做到人人知晓,从思想上筑牢师德防线。2. 各年级召开家长会,努力营造学校宣传到位、家长理解配合、社会参与监督的禁止违规收受礼金红包的良

5、好氛围。3. 组织教师开展公开承诺活动,与每一位教师签订拒收礼金红包承诺书,承诺书一式两份,学校、教师各存一份,明确违约责任和处理规定。(二)自查自纠阶段(3月底以前)1. 学校按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严密排查措施,逐个班级、逐个教师进行彻底排查,做到不留死角。将检查结果与评优挂钩、与职称挂钩,督促教师自觉抵制收受礼金红包行为。2. 按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对已经接收的“红包”,一律退回;确实无法退回的“红包”,主动上交。在自查自纠期限内,虽有违规行为,但能主动承认错误并及时纠正的,不予追究;隐瞒不报或顶风违纪的,按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三)整改落实阶段(5月31日前)1. 学期末学校将专项整治自查自纠工作总结,主动上交局监察室,接受监管督查,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长效机制。2. 通过此次专项整治活动,做到突出整治与长期监管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有效管用的抵制收受礼金红包的制度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