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浙江专用二轮专题复习习题:世界古代文明和近代文明 专题训练十一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4023266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浙江专用二轮专题复习习题:世界古代文明和近代文明 专题训练十一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浙江专用二轮专题复习习题:世界古代文明和近代文明 专题训练十一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浙江专用二轮专题复习习题:世界古代文明和近代文明 专题训练十一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浙江专用二轮专题复习习题:世界古代文明和近代文明 专题训练十一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浙江专用二轮专题复习习题:世界古代文明和近代文明 专题训练十一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浙江专用二轮专题复习习题:世界古代文明和近代文明 专题训练十一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浙江专用二轮专题复习习题:世界古代文明和近代文明 专题训练十一 Word版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训练十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017浙江温州期中)从15世纪中后期开始,欧洲的航海家们掀起了开辟新航路的热潮。下图所示新航路,属于迪亚士开辟的是()A.B.C. D.解析:A迪亚士开辟的是欧洲到好望角的航线,达伽马开辟的是通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往西的航线是哥伦布和麦哲伦船队开辟的,故选择A。2.(2017浙江金华十校期末)16世纪,“中国的茶叶出现在欧洲市场上”“为了控制国内外贸易,英、法、荷等国建立了一批特权贸易公司”。上述现象反映了()A.奴隶贸易B.工业革命C.商业革命D.价格革命解析:C题干没有涉及奴隶贸易,故A项错误;英国1765年开始工

2、业革命,与题中“16世纪”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中国的茶叶出现在欧洲市场上”“特权贸易公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了商业革命,故C项正确;价格革命是指金银贬值,物价上涨,与题干无关,故D项 错误。3.(2017浙江衢州期末)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材料表明西班牙发生了()A.商业革命 B.价格革命C.思想革命 D.工业革命解析:B“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描述了新航路开辟后,从美洲掠夺的大量白银注入西班牙,造成物价上涨,形成价格革命,故A项错误;价格革命使物价上涨,货币贬值,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思想方面的内容,

3、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不是新航路开辟的结果,故D项错误。4.(2017浙江11月选考)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远洋航行,甩开了横亘东西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辟了欧洲与亚洲贸易交通的新孔道,终结了欧洲与东方陆路隔绝的状态。其所产生的影响是()A.重新联结传统商路B.国际劳动分工格局形成C.世界市场快速形成D.推动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解析:D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联结新旧大陆的新航路,A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B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地域性分散发展的历史开

4、始改变,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了欧洲列强支配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C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以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逐渐演变为相互交流、影响和融合的世界历史,D项正确。5.对哥伦布抵达美洲,不同地区的人们评价不一样:欧洲人称“发现美洲”和“地理大发现”,印第安人称“欧洲人侵略的开端”,梵蒂冈(教皇国)人称“向美洲开始传播福音”,而有的史学家则称“两种文明相遇”。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A.上述评价都体现了科学历史观B.上述不同评价均缺乏史料实证C.印第安人没有开阔的国际视野D.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解析:D材料中“欧洲人侵略的开端”“向美洲开始传播福音

5、”矛盾,不可能都体现了科学历史观,故A项错误;“均缺乏史料实证”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印第安人称欧洲人侵略的开端”反映了印第安人遭受残酷的种族灭绝等苦难,不能以没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来无视殖民灾难,故C项错误;材料中“不同地区的人们评价不一样”“有的史学家”表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史料,会导致不同的解释,故D项正确。6.新航路的开辟让欧洲各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名称如“黄金的漏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下列与其对应的国家分别是()A.西班牙、英国、法国 B.意大利、法国、荷兰C.英国、意大利、荷兰 D.西班牙、荷兰、意大利解析:D本题考查

6、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黄金的漏斗”指葡萄牙、西班牙海外获得的财富用于统治者的奢侈消费而挥霍,“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指荷兰商业经营方式最早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新航路的受害者”指随着商路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原来处在商路中心的意大利逐渐衰落,故只有D项符合题意。7.观察下图,处的商品主要是()A.黑奴B.茶叶 C.胡椒D.镜子解析:A三角贸易中从非洲运往美洲的是奴隶,故A项正确;茶叶是由欧洲运往非洲,故B项错误;胡椒是由美洲运往欧洲,故C项错误;镜子是由欧洲运往非洲,故D项错误。8.(2017浙江温州15校期中)据记载:有一英格兰贵妇,“从1814年到 1820年,用暴力赶走

7、了15 000个居民,大约有 3 000 户。他们的村庄全部被破坏和烧毁,他们的田地全都变成了牧场。到1825年,15 000 个盖尔人已经被131 000 只羊所代替。”这段记载反映的是()A.产业革命 B.商业革命 C.价格革命 D.圈地运动解析:D从材料“英格兰”“他们的田地全都变成了牧场”和“被131 000 只羊所代替”判断是“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故选D。9.卓别林大师的摩登时代生动刻画了工厂制度下机器生产对人的控制导致人类行为的失态、错乱。“工厂”这一生产组织形式开始出现于()A.“地理大发现”时代B.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C.西欧的早期殖民扩张时代D.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解析:B“地理

8、大发现”时代,生产还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故A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工厂制度形成,故B项正确;西欧的早期殖民扩张时代,生产还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垄断组织成为生产组织形式,故D项错误。10.18世纪末,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到访伦敦时发现,“雾如此之浓,以至于都可以抹到面包上”,“浓雾之下,鸟儿也因无法觅食而从天上跌落下来”。当时英国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A.圈地运动的进行B.蒸汽动力的应用C.石油工业的发达D.电器的广泛使用解析:B圈地运动不会导致环境污染,故A项错误;蒸汽动力的应用,煤炭的使用,导致环境污染,伦敦出现雾霾现象,故B项正确;石油工业的发达是在

9、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C项错误;电器的广泛使用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D项错误。11.184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约2 700英里的铁路议案,相当于此前所有年份的总和。1846年有272个关于成立铁路公司的议案在议会被讨论,被认为是“铁路狂热”年代的顶峰。当时,英国大规模修建铁路带来的后果是()A.推动了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B.最终确立了英国的世界殖民霸权C.加速了英国工业革命成果的拓展D.触发了英荷两国之间的三次战争解析:C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故A项错误;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840年,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大

10、规模修建铁路加速了英国工业革命成果的拓展,故C项正确;英荷战争发生在17世纪,故D项错误。12.“新能源被开发出来,钢新工业时代生产的关键的生产得到飞跃发展。在主要的欧洲强国中,德意志当时正在加速迎头赶上。非欧洲国家得到资金和进行建设。”在这样的“新工业时代”()A.钢铁工业成为新兴的工业生产部门B.商品输出成为列强侵略的主要方式C.德国率先研制出新式交通工具飞机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发展解析:D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也推动了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钢铁工业成为新兴工业生产部门”与材料中“新工业时代”即第二次工业革命不符,故A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商品输出成为列强侵略的主要方

11、式,与材料中“新工业时代”即第二次工业革命不符,故B项错误;是美国而非德国率先研制出新式交通工具飞机, 故C项错误;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故D项 正确。13.1889年,第三次万国博览会在法国巴黎举行(如图),正值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在这次博览会上展出的物品有()发电机电话三轮汽车飞机A. B.C. D.解析:C1889年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发电机发明于1866年,电话1876年发明于美国,三轮汽车1885年发明,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故说法与材料时间不符,C项符合题意。14.(2017浙江杭州期末)下列所示为反映近代德国城市化进程的“18711910年德国城乡

12、人口变化对比表”。造成表格中数据变化的历史原因有()年份农村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比重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871年63.9%36.1%4.8%1890年57.5%42.5%1900年45.6%54.4%1910年40%60%21.3%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的建立电力逐渐应用于城市公用事业汽车取代马车成为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农业的技术变革减少了农业所需人口A. B.C. D.解析:A通过表格可知18711910年德国农村人口比重在不断下降,城市人口比重在上升,大城市人口比重提高较快,其原因包括国家的统一(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建立),故正确;此时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电力逐渐应用于城市公用事业,故正确;汽车

13、发明于1885年,但是此时马车仍然是城市交通的十分重要的交通工具,直到一战以后,汽车取代马车成为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故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农业的技术变革减少了农业所需人口也是德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一个重要原因,故正确,A项符合题意。15.下面是近代世界贸易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贸易路线,它作为史料可以研究的主题是()A.新航路开辟后引发的欧洲商业革命B.英国“日不落帝国”的形成C.1619世纪贩卖黑奴的“三角贸易”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解析:D注意题图的出发点是英国,反映了英国在世界贸易的中心地位,与新航路开辟后引发的欧洲商业革命无关,故A项错误;由于是贸易图,不能反映英国“日不落帝国”

14、的形成,故B项错误;题图不能反映“三角贸易”,故C项错误;题图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成为“世界工厂”,产品运销世界各地,体现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6.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

15、案。1833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据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整理材料二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等整理(1)指出英国在世界奴隶贸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国内因素。分析指出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经济原因。(4分)(2)对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国际、国内两个角度入手,国际上老牌殖民国家逐渐衰落,英国逐步取得殖民优势,拥有广阔殖民地;而且新航路开辟后,英国位置优越,处于大西洋航运的交通线上,便于其开展海外奴隶贸易。国内主要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回答。政治上确立先进的资本主义政体;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第二小问注意材料中的时间“1807年、1833年”,注意这一时期英国处于工业革命过程中,其侵略方式主要是商品输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