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03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精)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48KB
约27页
文档ID:473972639
03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精)_第1页
1/27

第三章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第一节生命生命是具有生长、发育活力,并按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过程生、长、壮、老、已”,是人 类生命的自然规律一、生命的起源《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床之法成” O以天地之气生”:人体要靠天地之气提供的 物质条件而获得生存;即:人类生命的起源,源于天地日月,其中 主要源于太阳和地球,特别是太阳的火和地 球的水四时之法成”:人们还要适应四时阴阳的歿化规律,才能发育成长由于春、夏、秋、冬四时自然气候的变化, 与人的生命活动也是对立着的两方,人体就 必须适应四时气候变化来维持生命活动现代科学对生命起源的认识生命是物质的运动形态,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 位,它是由蛋白质、核酸、脂类等生物大分子组成 的物质系统有生命的物质是由非生命的物质演变来的在 一定条件下,一种生物可以演变成另一种生物,低 级生物可以进化为高级生物蛋白质和碳氢化合物是生命存在的基本要素原始海洋中核酸和蛋白质的出现,为生命的起 源提供了物质基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1、新陈代谢2、 具有反应性3、 生长和发育4、生殖和遗传二、生命的运动形式生命活动是自然界最根本的物质一气的聚、 散、离、合运动的结果生命是物质运动的形式 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气化功能的基本形式, 也是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矛盾的基本过程三、生命的维持和死亡人体生命的维持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第二精、血、津液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第三 气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和动力 第四生命活动必须依赖经络第五 心肝脾肺肾五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第二节天年—、天年的概念天年,就是夭赋的年寿,即自然寿命古代养生家、医家认为人的寿命在百岁到 百二十岁之间嵇康《养生论》:“上寿百二十,古今所同”即活到120岁,才能叫做活到了应该活到的岁数寿命寿命:指从出生经过发育、成长、成熟、老化 以至死亡前机体生存的时间,通常以年龄作为衡量 寿命长短的尺度。

计算年龄的方法1、 时间年龄(历法年龄):指人出生以后经 历多少时期的个体年龄2、 生物学年龄: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脏 器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演变和衰老情况计算寿命的方法:1、寿命与各种动物的生长期或成熟期的长短有 一定关系一般自然寿命为生长期的5〜7倍2、与细胞分裂的次数和周期有关,二者相乘即为其自然寿命3、根据哺乳动物的性成熟期推算寿命 根据生物学的规律,最高寿命相当于性成熟期 的8〜10倍三、健康人的生理特征1、 眼睛有神 4、脉象缓匀2、 呼吸微徐 5、形体壮实 3、二便正常 6、面色红润7、牙齿坚O、双耳聪敏9 .腰腿灵便10、声音宏亮11>须发润泽12、食欲正常第三节衰老Y衰老生理性衰老 病理性衰老生理性衰老:随年龄的增长到成熟期以后所出现 的生理性退化病理性衰老:由于内在的或外在的原因使人体发生病理性变化,使衰老现象提前发 生又称为早衰美国十二岁早衰儿童塞斯•库克一、衰老的原因1、肾阳亏虚肾为先天之本,人的生长发育衰老与肾脏的关系 极为密切肾主藏精,主生殖发育,与遗传密切相关肾藏元气,为一身阳气之根,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2、脾胃虚衰脾胃属土,为一身气机升降之中枢3、 心脏虚衰I为生命洼动的主宰,心藏神,主血脉,它能 协调脏腑,运行血脉4、肝脏衰惫肝藏血,具有贮存和调节血量的作用。

III肝主疏泄,关系到人体气机的调畅5、肺脏衰弱肺主一身之气,肺气衰,全身机能都会受到 影响6、精气衰竭精,即阴精,包括肾脏所藏先天之精在内,是 构成人体和促进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基础气,指真 气,包括元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等,是生命 活动的根本和动力,为生化之根;7、阴阳失调与蛋白质的形成有夕DNA (脱氧核糖核酸)属阴]RNA (核糖核酸)属阳二、早衰的原因(-)社会因素(-)自然环境(三)遗传因素(四) 七情太过(五) 劳逸失度第四节天人相应天人相应: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自然是—个大天地,人身是一个小天地,人体内与人体外的自然息息相通,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生气通天(―)时变化与人体的关系1.四时与情志《黄帝内经直解》:“四气调神者,随着春夏秋冬四时之气,调肝心脾肺肾五脏之神志也”2.四时与气血人体气血的运行和卫气的沉浮,除与相应脏腑的功能直接有关外,在一定程度上, 也要受到自然气候的影响3.四时与脏腑经络《内经》:“肝旺于春”,“心旺于夏”“脾旺于长夏”、“肺旺于秋”,“肾旺于二4. 四时与发病《素问•金匮真言论》:“故春善病®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昼夜晨昏与人体的关系人体阳气有昼夜的周期变化,所以对人体病理变化亦有直接影响(三)日月星辰和人体的关系时间医学思想1729年由法国天文学家 De Mai ran发现生物体内,有一个按时间控制生命活动的 “钟”,即“生物钟”(四)地理环境与人体的关系南方多湿热,人体腫理多疏松;北方多燥 寒,人体腫理多致密。

一旦易地而居,需要一 个适应过程二、顺应自然和主观能动作用天人相应:以人为中心的环境观念和生态观念的思想一方面强调适应自然,另一方面则强 调天人相分,突出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三、人与社会的统一观社会的各种因素都可以通过情绪的中 介和机体功能的失调引起疾病IIIIII目前危害人类生命:心血管病、脑血 管病、癌症和意外死亡(车祸、自杀等)这些病的致病与死亡原因多与社会因 素、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第五节形神合一一、形神合一的生命观念(―)神为生命之主]以物质、能量代谢为主的[生理性活动 人的生命活动IJ精神性活动起统帅和协调作用的是心神(-)形为生命之基神以形为物质基础只要具备了人的形体结构,才能产生精 神活动中医养生学把精气神视为人生“三宝” 精、气、营、卫、血、津液等精微,是“神”活动的物质基础三)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形与神的对立统一,形成了人体生命这一有机 统一的整体死亡的概念就是形神分离人体生命运动的特征,即是精神活动和生理活动的总体概括社会一一心理因素并不是人类情绪变化的唯一 刺激因素人体的生理、心理活动随时随地互相转化,相 互影响,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二、形神共养(-)守神全形① 清静养神② 四气调神③ 气功练神④ 节欲养神⑤ 修性怡神(-)保形全神神依附形而存在,形盛则神旺,形衰则神衰,形体衰亡,生命便可告终。

如何做好保形全神呢?人体形体要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取生存的物质,进行新陈代谢,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第六节动静互涵—、动静互涵的概念动中包含着静,静中又蕴伏着动,动静相互 为用,促进了生命体的发生发展,运动变化人体始终处在一个动静相对平衡的自身更新 状态中保持适当的动静协调状态,才能促进和提高机体内部的“吐故纳新”的活动二、动静结合的摄生保健(一)静以养神老子:“致虚极,宁静笃”(-)动以养形《吕氏春秋》“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三)动静适宜动静结合、刚柔相济第七节协调平衡协调:指调节人体自身的生理功能状态,及其与外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厂指机体自身各部分间的正常生理功能的 动态平衡平指机体功能与自然界物质交换过程中的(相对平衡一、协调平衡与生命活动人体内的多种多样的新陈代谢,都是通过阴 阳协调完成的如:吸收与排泄、同化与异化、酶的生成与灭活、酸碱的产生和排泄等要特别注意情志平衡,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过激,都可影响脏腑二、协调平衡与保健功法(-)元素平衡保健法 由于新陈代谢的不协调,可使体内某些元素积累过多,或某些元素不足,出现元素平衡失调,导致疾病和早衰有些地方病,如甲状腺肿由于缺碘所致,克山病因缺硒所造成。

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患者甲状腺患者、正常人、呆小症(-)交替运动平衡法是一种使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内部或 生理功能之间交替进行锻炼以克服偏用偏 废,达到自身协调平衡的健身运动方式体脑交替 动静交替 上下交替 左右交替 前后交替第八节正气为本—、正气是生命之根正气旺盛,是人体阴阳协调、气血充盈、 脏腑经络功能正常、卫外固密的象征人体正气又是抵御外邪、防病健身和促进机 体康复的最根本的要素正气不足是机体功能失调产生疾病的根本原因。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