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中考知识集锦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3963029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中考知识集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知识集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知识集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知识集锦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知识集锦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中考知识集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中考知识集锦(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中考试题集锦1、我们的祖国是历史悠久的伟大文明古国,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在化学、化工技术方面有许多发明创造。主要有 。a火药;b指南针;c造纸;d印刷术;e炼铜、冶铁、炼钢;f提出分子原子论;g人工合成蛋白质;h发现元素周期律。A、b d f h B、a c e g C、a c d h D、d e g h2、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本方法。下列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氧化汞受热分解得到汞和氧气,说明氧化汞是由汞和氧两种元素组成B、铁丝可以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金刚石和石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同一种物质,说明金刚石和

2、石墨结构相同D、将酚酞试液分别滴入烧碱溶液和石灰水中,酚酞均变红色,说明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3、纳米技术是各国竞相发展的一项技术,1nm10 m。当材料颗粒的直径小于1nm时,材料的性质就会出现奇异变化。如:各种块状金属有各种不同的颜色,但当其细化到纳米级的颗粒时,都变成了黑色;实验室里使用的“还原铁粉”是黑色的,而“还原铜粉”仍为紫红色粉末,纳米氧化锌能吸收雷达电磁波,可用作隐形飞机的涂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还原铁粉的颗粒小于纳米尺寸 B、还原铜粉的颗粒小于纳米尺寸 C、黑白照相底片上的银颗粒小于纳米尺寸 D、隐形飞机就是肉眼看不到的飞机4、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中,操作错误的是 A

3、、称量前要检查天平是否平衡 B、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C、取用砝码要用镊子,添加顺序一般由大到小 D、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零处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把生石灰放入稀盐酸中,产生大量气泡 C、将碳酸钠放入滴有酚酞试液的水中,溶液变红 D、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蓝色沉淀6、下列化学新技术与其试图解决的问题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A、厦门三达膜技术公司开发的海水淡化膜资源问题B、海尔洗衣机厂开发的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污染问题C、应用于计算机领域的导电塑料能源问题D、中科院开发的纳米玻璃用于国家大戏院材料问题7、根据你的生活

4、经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水经常冲洗自行车以防生锈B、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C、用燃着的火柴检查液化石油气是否泄漏D、用烧碱降低土壤酸性,改良土壤结构8、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中与化学无关的是 A、食物、衣料和日常用品的丰富 B、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C、新型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 D、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9、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1用托盘天平称取5.6 g CuO粉末 2用100mL水和10mL酒精配制成20mL酒精溶液 3将50 g 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加热蒸发掉25g水,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 4用10mL量筒量取8.2mL水A1

5、4 B、124 C、134 D、2310、分析表中的数据,以下看法不可取的是 溶液种类生理盐水人体血液30亿年前原始海水含盐质量分数0.90.90.9A、生理盐水是依据人体血液的特点配制的B、表中三种溶液的含盐质量分数均为0.9纯属巧合C、人类祖先可能是从原始海洋逐渐进化到陆地上的D、人体血液与原始海水之间可能有某些尚未认识的关系11、以下是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或实验操作,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李明用10mL的量筒量取了6.5mL的食盐水B、王茜用pH试纸测得某Na2CO3溶液的pH为10C、朱琳用200mL的烧杯量取了125mL的NaOH溶液D、张泽用托盘天平称取了16.5g硫酸铜晶体12、

6、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2g干燥的固体药品时,他只在天平的左盘放一张纸,该同学称量的药品的实际质量可能 2g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3、“绿色化学”强调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燃烧产物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的pH 7填“”、“”或“=”;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前,往集气瓶中加适量的NaOH溶液,再进行实验,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在汽车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可使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反应,生成能参与大气生态循环的两种无毒气体。NO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酸溶液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 ;碱溶液也具有一些共同

7、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 。因此,酸溶液与碱溶液反应一定能生成 。例如 。15、一种新型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H2、CO、CH4等燃料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 A、都是无毒、无害的气体 B、都可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C、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 D、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16、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但可用NaOH溶液吸收的是 A、CO B、CO2 C、SO2 D、O217、常温下,试管中放入少量的碘和铝粉,没有什么变化;滴入几滴水后,观察到反应剧烈,还形成一股美丽的紫色烟雾,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铝碘碘

8、化铝,则水的作用是 A、氧化作用 B、提供热量 C、催化作用 D、分解作用18、下列是描写事物的一些诗句,其中有可能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白玉为床金作马。红楼梦B、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红楼梦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D、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沁园春雪19、右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验有共同点:集气瓶底部预先均装有少量水。它们的作用分别是:1甲中: 。2乙中: 。我认为乙中的水换成另一种溶液,效果会更好。我能写出体现该溶液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20、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磷在氧气中燃

9、烧,产生大量白烟C、在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1、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性质上的相似点有1都具有氧化性 2都具有还原性 3都易溶于水 4都能跟碳反应 5都是气体 6都是氧化物 7都可用于灭火 8通常状况下密度都比空气大A、2458 B、134568C、14578 D、145822、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氯酸钾,然后在甲试管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乙试管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丙试管中不加任何物质,分别给三支试管加热至完全反应,产生氧气最多的是 ,产生氧气最慢的是 。A、甲试管 B,乙试管 C、丙试管 D、甲、乙两试管2

10、3、归纳氧气与其他物质的反应的规律,下列有关结论错误的是 A、单质与氧气的反应既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反应B、可燃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C、燃烧都是放热反应D、化合反应都是氧化反应24、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极易溶于水B、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D、动植物的新陈代谢,金属器皿的锈蚀等变化过程都需要氧气的参与25、下列各组有机物两者间分别完全燃烧,得到二氧化碳与消耗氧气的质量比相同的一组是 A、CH4和C2H4 B、CH4和CH3OH C、CH4和C2H5OH D、C2H4和C2H5OH26、做实

11、验要注意安全。若用混入炭粉的二氧化锰与氯酸钾混合加热制取氧气会发生爆炸,因此在实验前要除去混在二氧化锰中的炭粉,其方法是将混入炭粉的二氧化锰 A、在空气中灼烧到炭粉烧尽 B、用水溶解、过滤除去炭粉C、用水溶解,再蒸发除去炭粉 D、用NaOH溶液溶解炭粉27、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通常每1000g海水中含NaCI等盐类约35g,所以海水是咸水,但可以变成淡水“跑”到陆地上来。1海水“跑”到陆地变成淡水形成天然水循环,这个过程中主要包含了水的哪两种物态变化? 、 。2运用理化知识鉴别从海水中“跑”出来的水是淡水而不是咸水的方法有多种,请列出其中两种。方法一: 。方法二: 。28、甲、乙、丙

12、、丁四位同学用锌和稀硫酸反应,所得相关数据记录如下实验中的误差忽略不计。甲乙丙丁取用稀硫酸质量/g100100100200加入金属的质量/gX1.25X2X2X生成H2的质量/g0.40.50.60.8计算:1甲同学加入锌的质量X。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9、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化合物的是 A、干冰、镁带 B、海水、熟石灰 C、红磷、食盐 D、空气、液氧30、下列反应:12H2O22H2O点燃2H2CuOCuH2O加热3Zn2HCIZnCI2H243H2WO3W3H2O高温其中可表示氢气具有还原性的置换反应是 A、2 B、4 C、24 D、124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B、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C、气体分子间有间隔,固体物质分子间无间隔D、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和原子都发生了变化32、用氢气还原8g氧化铜,将反应后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浓硫酸中,浓硫酸的质量增加了0.9g,则剩余的固体是 A、CuO和Cu B、CuO C、Cu D、无法确定33、已知铝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I2NaOH2H2O2NaAIO23H2。现有两份铝,一份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另一份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若要制取等质量的氢气,则两份铝的质量比为 A、11 B、12 C、23 D、3234、有下列三组物质:1H2、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