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诊疗模式下的医患关系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73958856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中医诊疗模式下的医患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传统中医诊疗模式下的医患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传统中医诊疗模式下的医患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传统中医诊疗模式下的医患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传统中医诊疗模式下的医患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中医诊疗模式下的医患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中医诊疗模式下的医患关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传统中医诊疗模式下的医患关系摘要:面对日益突出的医患矛盾纠纷,传统的中医诊疗模式日渐引起众多学者的重视。若把现代西医比喻成大规模批量生产的现代工业,效率高,见效快,但关怀寡淡,医患缺乏良好的沟通和信任;那么传统中医便是精雕细琢的手工业,虽然过于依赖诊疗经验和医者素质,但传统中医对每个病患都极具关怀,这些优势及其背后的成因无疑为当今紧张的医患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关键词:中医诊疗模式;医患关系;构建;和谐近年来,在我国医学领域中,道德问题频频发生,颇为盛行的西方现代医学伦理学,并未解决中国医疗实践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尤其是现有的医疗体系中,医疗机构处于绝

2、对优势和主导地位,当医德、制度、司法出现瑕疵的时候,多数后果由相对弱势的患者方承受,患者始终处于被动不利状态。因此,传统中医那种医患制衡、患者相对主动的医患关系,以及辨证施治的诊疗模式引起了很多的关注。本文就如何借鉴传统中医诊疗模式的经验,用以对改良当下紧张的医患关系做出积极尝试。1传统中医诊疗模式概述1.1传统中医诊疗模式的定义诊疗模式是临床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的方式。西医诊疗模式主要体现为医生借助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对疾病进行检测,并通过视、触、叩、听、嗅等方法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后再进行治疗。而中医临床实践中应用的诊疗模式主要体现为辨证论治,“辨证”就是把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患

3、者症状和体征,四诊合参,通过分析辨明疾病的部位、性质、病因,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等,诊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来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基础,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手段,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1。笔者认为,可将传统中医诊疗模式定义为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辨证论治,使用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治疗手段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的方式。1.2传统中医诊疗模式的特点1)诊断方式方便快捷。传统中医诊疗模式主要通过医生的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来收集患者的疾病相关信息,从而辨明病证,进而进行治疗,整个诊疗过程简单快捷。相较于现代医学繁

4、杂的检测和治疗手段,这种诊疗模式省去了各种医疗仪器设备的检测费用,也省去了患者自身的劳碌奔波之苦,不仅大大节省了患者的治疗费用,更替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治疗时间。2)治疗过程相对安全。中医治病求本,中医诊疗着眼于扶正驱邪,调和阴阳,着重调动人体自身的治愈能力,故有“三分治疗,七分调养”的说法。并且,开方用药讲究守中,既要杜绝用药过猛又要杜绝药量不足。在中医观念中,中医是以草木之性纠人体之偏,因而,大部分中草药对人体产生的毒副作用少,治疗效果也相对较好。而西医在检测治疗手段上的创伤性、治疗疾病方面的孤立性、药性方面的毒副作用,则不如中医来得安全。3)遵循辨证施治的诊疗原则。辨证施治是传统中医诊疗模式

5、最为突出的特点。辨为辨别、分析,证为病情的某一方面。辨证施治要求医生把人体的内在联系,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联系起来,根据患者自身的体质状况以及疾病所处的不同阶段作出相应的治疗。中医认为,同一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型;而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可能出现相同的证型,即所谓“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而西医则过多考虑疾病的外在表象,诊断为同一种病症,治疗方案和药物大致相同,有一套基本固定的治疗模式,这样就忽略了个体的差异性,从而导致,同一疾病、同一药物、同一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却千差万别2。4)讲求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素问宝命全形论认为的“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能应四时者,天

6、地为之父母”,这是中医将人的生理功能与天地之道和自然环境联系起来,形成了传统中医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思想。而灵枢五癃津液别认为的“五脏六腑,心为之主,耳为之听,目为之候,肺为之相,肝为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之主外”,则说明人体自身同样具有内在统一性,人体机能的产生是多个脏腑功能协调合作的结果。这种整体观念贯穿中医认识和诊治疾病的始终,故而我们经常说中医能达到标本兼职的治疗效果,因为它不仅关注疾病的外在痛点,而是找到其内的深层次原因,认为某一疾病的产生源于身体的整个运转机制出现问题,故而,其在治疗疾病时,是从整体出发根据五脏六腑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来对症下药,从而恢复身体的正常运转。而西医

7、则是从微观视角来看待疾病,从而出现我们经常所说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的情况。2传统中医诊疗模式下的医患关系现状关于医患关系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医患关系仅指医生和患者两个个体之间的关系。广义的医患关系泛指以医务人员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群体,与以患者为中心的包含所有与患者健康利益有直接关系的群体之间的关系3。传统中医诊疗模式下医患关系总体是和谐的。在传统中医文化的影响下,医生医德高尚,行医认真负责,患者对医生怀有感恩之心,并认可医生进行的诊断和治疗4。如清代厉鹂(16921752)在东城杂记一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厉鹂的幼子生病不能饮食,请十里之外的医生思贤来看病,思贤答应中午

8、即到,但途中下起了瓢泼大雨,厉鹂认为医生不会来了,但思贤带着雨笠跨着马及时赶到并很快医好了厉鹂儿子的病。这段描述从患者角度表明了对医生认真、负责态度的感恩和认可。中医这种医患关系相对和谐状态的形成,笔者认为有如下几方面原因:2.1医患之间良好的互动与沟通中医问诊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的重要环节,通过问诊可以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经过及病人自觉症状等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实现疾病的辨证施治、三因制宜。更重要的是,中医通过问诊拉近了与病人之间的距离,让病人逐渐放松心情,并往往与患者的疾病状况达成一定的共识,患者能更多地感受到医生的仁爱之心与人文关怀。在进行诊疗过程中患者也更多地参与进来,更能理解并配

9、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即便在就诊压力如此巨大的今天,中医也不得不恪守这一套传统的诊疗模式,从而使得医患之间的沟通必不可少。相较于西医大多数情况下的寥寥数语,之后便是例行检查,患者心中的感受自然是天壤之别,不满情绪一触即发,其后稍有不慎便引发纷争。2.2医患间相互信任一项具体的医疗行为能否奏效,医生精湛的医术固然必不可少,但倘若没有病人的配合,显然无法达致圆满的医疗效果。其实在中国古代医学的萌芽时期,医家就已经认识到医患之间的信任是医疗行为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这种医疗观念,最早可追溯到扁鹊提出的“病有六不治”理论,其中有“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的描述。患者倘若对医者不信任,所面临的局面便是:一

10、方是洞察病因先机却又无能为力的医者,另一方是执迷不悟却握有诊疗决定权的患者。医学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选择中医看病的患者无疑大多数都是中医的忠实拥趸,相互信任自不用说,一些老病号对其固定的医生甚至有着强烈的依赖感和归属感。西医信任的产生则倚靠其治疗的效果,而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医疗事故争议,再经由媒体的报道传播,造成了老百姓对其怀疑甚至敌对的态度,相互信任实属不易。2.3患者在医患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古人对于医生有充分的选择权,因为生活圈子小,属于熟人社会,人们比较容易掌握医生的信息,从而进行充分的选择。因此,在中医医患关系中,患者居于主导地位,医生居从属地位,这便于医患双方互相协调配合。而现代社会,

11、纯粹靠口碑来了解医生已经不太现实,多数患者对其碰巧找到的医生一无所知,医生在其心目中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与病患之间隔着难以逾越的鸿沟。而中医诊疗模式所要求的望闻问切、辨证论治、三因制宜等,也要求医生不得不以病人为核心来开展医疗活动,病人的一言一行均会对疾病的诊治产生影响。相比较而言,西医则无需掌握太多的患者信息,大多情况下是靠机器来探测患者的病情,这往往让患者感觉处于一种受支配的地位。2.4大众认可、接受中医文化中医诊疗模式是历朝历代不断发展沉淀而来的智慧结晶,渗透于医疗活动的每一个细节。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文明瑰宝,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人引以为傲、坚决捍卫的宝贵精神财富

12、。尤其其所提倡的医者仁心、仁者爱人、医者父母心、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以人为本等人文内核,更是深入人心,深得民心5。有此先天土壤,自然滋生出中医良好的医患关系。而西医本属外来传入之物,其好坏更多的是由疗效说了算,一旦发生药不对症、病未治好的情况,医患之间本就薄弱的信任即会土崩瓦解,医患矛盾就此产生。3传统中医诊疗模式下的医患关系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启示3.1改革现有医疗体制推进分级分诊诊疗模式改革现有医疗体制,大力推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首先,合理分配医疗资源,保障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让老百姓放心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其次,逐步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全科医生在城

13、市公立医院中预约挂号,进行转诊的号源,上级医院对这些预约或转诊的患者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政府要大力宣传分级分诊诊疗的优势,通过医保支付方式等政策的调整,减轻患者医保负担、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引导、鼓励居民有病先到基层看,更方便、更实惠,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基层医疗的好处,转变过去那种生病就上大医院的就医理念。3.2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减轻病患负担近年来,我国虽不断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保险等,大大减轻了居民的医疗负担,但除去报销比例,老百姓医疗费用依旧过高,难以承受,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因此,政府还需进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增加财政对医疗保险的补贴,并继续引导和

14、鼓励商业保险的发展,完善保险制度。3.3采取多样医德考核方式提高医生职业素养古代行医看中品德,医疗行业对于从业人员,有一定的道德要求,对于不合格的人,不鼓励从事该行业,“医司人命,非质朴而无伪,性静而有恒,真知阴功之趣者,未可轻易而习医”。古有“不成良相,便为良医”,从医者多有儒家背景,深受儒家传统道德影响,信奉“儒医”“仁术”,以救死扶伤为己任。从业人员较高的道德素养,从根本上减少了医患矛盾发生的机率。反之,医务人员若玩忽职守、见利忘义、金钱至上、不求上进、不思进取,则是导致医患矛盾和纠纷激增的重要原因6。没有医生的职业精神,便不会有和谐的医患关系。医德考核的多样性主要指在考核内容和方式层面

15、,对包括医务人员的服务行为、医患沟通和廉洁行医等方面进行考核,作为评定职称的标准之一。不同医院可以结合本医院的服务需求和特色,制定特定的、多样的医德考核内容。另外,在考核方式上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和不同评价主体考核的办法。如医院管理者可采取不定期、随机抽查的方式对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和沟通情况进行观察考核;也可以随机问卷或访谈的方式,由患方评价医务人员的服务行为,辅以医院伦理委员会对医务人员进行医德考核的方法。在患方评价时应注意对其信息保密,避免医务人员知情,以消除患方的顾虑,获取最真实的情况。总而言之,若想缓解当下紧张的医患矛盾,医者应当存“仁心”施“仁术”,以医者父母的敬畏之心,认真负责地进行诊

16、疗活动7。3.4提高医务人员沟通技巧增进医患信任医务人员的沟通技巧直接影响到医患关系的好坏,特别是与初诊病人的首次会谈,给病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有助于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在询问病情时细致观察、耐心倾听、认真解释,以亲人和朋友的姿态对患者给予关怀,帮助患者重塑信心,鼓励患者战胜病痛,从而获得患者信任8。但同时,医生也要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考虑病情的严重程度,把握分寸进行告知,避免患者产生过高的期待,导致不必要的纠纷。良好的沟通是建立牢固医患关系的基础,是增进医患信任的重要途径9。3.5公立医院去行政化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公立医院行政化指公立医院完全按照官僚体制的结构和运作模式来运行,因而造成医院自身的效益差、服务态度差、背离公众需求、社会功能弱化等一系列问题。故而,公立医院需要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