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复习导学案3-诗歌评价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73956105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轮复习导学案3-诗歌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轮复习导学案3-诗歌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轮复习导学案3-诗歌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轮复习导学案3-诗歌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轮复习导学案3-诗歌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轮复习导学案3-诗歌评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氾水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语文三轮复习导学案(3)课题:诗歌评价类型题活动时间: 月 日班级: 姓名: 学号:【导学目标】2、认真审题,深入阅读理解诗词,准确把握诗词内容。2、知晓评价题型常见的失误及其解题注意事项,规范答题。【导学方案】一、 诊断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临江仙 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有人说“夜阑风静縠纹平”表面上看来只是一般的写景句子,其实却是整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契合的产物,即情景相融。请作简要赏析! 二、考点解读评价题型(能力层级为D)

2、 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常见的失误主要有: (1)随意曲解诗意,判断失误造成全题失分; (2)阐明理由不得要领; (3)答案空泛,蜻蜓点水,不具体分析(如,“写景抒情”就是大话,应该说,写什么景抒什么情。对景物的引述要恰当具体,对情的分析要准确到位); (4)答案不规范,表述思路不清晰,术语使用不准确,答案没有要点化等。三、知识梳理提问方式一:引用后世人对考查诗歌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 提问方式二:先

3、列举后世人对考查诗歌的不同评论,问你同意哪一种说法,然后阐明理由。答题思路第一步:明确自己的观点。(同意或不同意/同意哪一种)。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扣住评论答题 。答题注意点对前人诗论的判断应旗帜鲜明,不能模棱两可。 要有自己的具体分析。分析要建立在对作品本身把握的基础上。 要有一个归纳总结。四、学生探疑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蝶 恋 花 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

4、看法吗 ? 为什么 ? 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菩萨蛮 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3、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白云泉 (唐白居易) 天平山上自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注 白云泉在苏州市西二十里,号称“吴中第一水”。自白居易题以绝句,白云泉遂名显于世。白居易贬官江州后,济世抱负渐减,随遇而安、独善其身的思想日增,

5、反映了其后期人生观的一个侧面。诗家评说“云自无心水自闲”一句极为传神。你同意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五、尝试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作简要说明。 六、课堂小结: 参考答案:诊断练习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题目已经明确要求考生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进行鉴赏,在答题时考生可以按照情景交融这种类型题的答题模式(先结合景物特征,再现诗句内容,然后点明景物下整理的情感),结合诗句具体内容作答。答案:这一句描写的是深夜江上风平浪静的情景,此

6、时的整理心与景会,神与物游,为如此静谧美好的大自然所陶醉。于是,他情不自禁地产生脱离世事困扰,寄情自然,实现精神解放(心灵自由)的遐想。眼前之景其实象征着整理所追求的那个宁静、安谧、自由的理想境界(意思相近即可)。学生探疑:1、同意。(做出判断)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具体分析)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归纳总结)不同意。 (做出判断)起句

7、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绕人家,虽富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字,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 (具体分析)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归纳总结)2、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

8、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3、我同意这种观点。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流,自由奔泻,从容自得。诗人无意描绘天平山的巍峨高耸和“吴中第一水”的清澄透澈,却着意描写“云无心以出岫”的境界,表现白云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水闲静雅致的神态。句中连用两个“自”字,特别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在,自得自乐,逍遥而惬意。这里移情注景,景中寓情,“云自无心水自闲”,恰好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自我写照。尝试练习:分析及答案 这是一首典型的诗词评价题型。诗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题者借用西方一句诗来概

9、括其艺术特色,回答时思维要稍稍转个弯。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的写法。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吴国二女-二乔来展现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答案参考: 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未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了解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