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至三年级古诗汇总 1、一年级下册 春晓① 唐]孟浩然 春 眠 不 觉 晓②,处 处 闻 啼 鸟③ 夜 来 风 雨 声④,花 落 知 多 少 注释: ①春晓:春天的清晨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早晨的来到 ③闻啼鸟:听到小鸟的鸣叫声;闻,听到;啼,鸣叫 ④夜来:夜里 译文: 春日酣梦不知不觉到了早晨, 到处都是鸟儿明快的啼叫声 想起夜里的那阵阵风雨声, 感叹不知多少花儿零落在庭院 2、村居① 北宋]张舜民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拂 堤 杨 柳② 醉③ 春 烟 儿 童 散 学④ 归 来 早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⑸ 注释: ① 村居:住在农村 ② 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③ 醉:迷醉,陶醉④ 散学:放学 ⑤ 纸鸢: 鸢:老鹰纸鸢:风筝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3、所见 清]袁枚 牧 童⑴ 骑 黄 牛,歌 声 振⑵ 林 越⑶ 意 欲⑷ 捕⑸ 鸣⑹ 蝉,忽 然 闭 口 立 注释: ⑴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 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樾(yuè):树阴凉儿 ⑷ 欲:想要 ⑸ 捕:捉⑹ 鸣:叫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4、小池① 唐]杨万里 泉 眼① 无 声 惜② 细 流 , 树 阴 照 水 爱 晴 柔③ 小 荷④ 才 露 尖 尖 角⑤ ,早 有 蜻 蜓 立 上 头⑥ 注释: ①泉眼:泉水的出口 ②惜:爱惜 ③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④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⑤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尖端 ⑥头:上方 译文: 小泉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4、赠汪伦 唐]李白 李 白 乘 舟 将 欲 行,忽 闻 岸 上 踏 歌声 桃 花 潭 水 深 千 尺,不 及 汪 伦 送 我 情。
注释: ① 汪伦:李白的朋友李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 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 ② 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 以边走边唱 ③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深千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④ 不及:不如 译文: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二年级上册1、赠刘景文① 北宋] 苏轼 荷 尽 已 无 擎② 雨 盖,菊 残 犹 有 傲 霜③ 枝 一 年 好 景 君④ 须 记,正 是 橙 黄 橘 绿 时 注释: ①刘景文:刘季孙(1033~1092),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宋仁宗嘉祐间,以左班殿直监饶州酒务,摄州学事(《石林诗话》卷下)宋哲宗元祐中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浙兵马都监因苏轼荐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七年,卒,年六十博通史传,性好异书古文石刻,仕宦所得禄赐尽於藏书之费事见《东坡全集》卷六三《乞赙赠刘季孙状》、《东都事略》卷一一《刘平传》 刘景文的父亲刘皴是北宋的将军,所以也养成他豪放的个性。
因此苏轼称他为“慷慨奇士” ②擎:文中指举,向上托擎雨盖:喻指向上托举荷叶) ③傲霜:文中指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④君:文中指你,指刘景文 ⑤橙黄橘绿时:指秋末冬初橙子黄、橘子绿的时候 译文: 荷叶已经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根茎与荷叶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经枯萎,但是它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要结束,你得记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2、山行 [唐]杜牧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斜:此字读xiá,为倾斜的意思 5. 坐:因为 6、霜叶:被霜打过的枫叶 7、远上:登上远处的 8、山:高山 9、车:轿子 10、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译文: 深秋时节,我沿山上蜿蜒的山路而行.云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 可以看见几户人家我不由自主地停下车来,是因为这傍晚枫 林的美景着实吸引了我,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儿还要红。
3、回乡偶书⑴ 唐]贺知章 少 小 离 家 老 大 回⑵,乡 音 无 改 鬓 毛 衰⑶ 儿 童 相 见 不 相 识⑷,笑 问 客 从 何 处 来⑸ 注释: ⑴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 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⑵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 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⑶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 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 衰(cuī):疏落,衰败鬓毛衰:老年人须发稀疏变白 ⑷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 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⑸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译文: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 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斑白 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 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3、赠汪伦 唐]李白 李 白 乘 舟 将 欲 行,忽 闻 岸 上 踏 歌声 桃 花 潭 水 深 千 尺,不 及 汪 伦 送 我 情 注释: ① 汪伦:李白的朋友李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 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
② 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 以边走边唱 ③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深千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④ 不及:不如 译文: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二年级下册 1、草(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又名《草》 离 离 原 上 草,一 岁 一 枯 荣 野 火 烧 不 尽,春 风 吹 又 生 远 芳 侵 古 道,晴 翠 接 荒 城 又 送 王 孙 去,萋 萋 满 别 情 注释: 枯:枯萎 离离:草木茂盛的样子 一岁:一年 荣:茂盛 本诗又题《草》赋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这种作法起源于“应制诗”,后来广泛用于科举“试帖诗”此诗为作者准备科举考试而拟题的习作,所以也加了“赋得”二字又送”两句诗意,本自《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译文: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 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 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2、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 落 疏 疏 一 径 深,树 头 花 落 未 成 阴 儿 童 急 走 追 黄 蝶,飞 入 菜 花 无 处 寻 注释: 1.宿新市徐公店:新市:地名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市镇新市又为宋代酿酒中心,政府在新市设酒税官,由朱熹之子朱塾担任杨万里迷恋新市西河口林立的酒痛饮大醉留住新市徐公店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2.篱落:篱笆3.疏疏:稀稀疏疏4.径:小路5 .深:深远 6. 树头:树枝头上7.花落:新绿 8. 未:没有9.阴:树叶茂盛浓密 10.急走:奔跑、快追11. 黄蝶:黄色的蝴蝶12.寻:寻找13.走:跑 译文: 在稀稀疏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追捕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一片金灿灿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找不到它们了 3、望庐山瀑布 唐]l李白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注释: (1)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 “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2)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3)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4)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 ,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 ,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4、绝句 唐]杜甫 两 个 黄 鹂① 鸣 翠 柳,一 行 白 鹭② 上 青 天 窗 含 西 岭③ 千 秋 雪,门 泊 东 吴④ 万 里 船 注释: 1.黄鹂:黄莺 2.白鹭:鹭鸶,羽毛纯白,能高飞 3.西岭:即成都西南的岷山,其雪常年不化,故云千秋雪这是想象之词 4.东吴:指长江下游的江苏一带成都水路通长江,故云长江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新绿的柳枝间鸣唱,一行白鹭列队 飞向青天从窗口望去,西岭上千年不化的积 雪,似乎近在眼前;门外江上停泊着行程万 里、从东吴归来的航船。
三年级上册 1、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 萧① 梧 叶 送 寒 声 ,江 上 秋 风 动② 客 情③ 知 有 儿 童 挑④ 促 织⑤,夜 深 篱 落⑥ 一 灯 明 注释: ①萧萧:风声②动:打动③客情:旅客思乡之情④挑:捉 ⑤促织:俗称蟋蟀,在其他地方又名蛐蛐⑥篱落:篱笆 译文: 瑟瑟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 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我知道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深夜的篱笆边有一盏明亮的灯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唐]王维 独 在 异 乡 为 异 客,每 逢 佳 节 倍 思 亲 遥 知 兄 弟 登 高 处,遍 插 茱 萸〔zhū yú〕少 一 人 注释: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民间很器重这个节日,在这 一天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传说能以此避灾忆:想念 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 (2)异乡:他乡,远离家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