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讲座心得体会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3932982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聆听讲座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聆听讲座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聆听讲座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聆听讲座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聆听讲座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聆听讲座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聆听讲座心得体会(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聆听讲座心得体会篇一:听专题讲座心得体会向名师的目标努力奋斗听涂焕应专题讲座心得体会2013 年 4 月 27 日,我很荣幸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三名”教师培训,有幸听了涂焕应副局长的专题讲座把上好每一节课作为自己从事教育事业一生的使命 ,使我对教育的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我认真听课,勤记笔记,积极思考,受益匪浅。涂老师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对于教育规律的深入探索,对于工作的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以及他那渊博的知识、和蔼的态度、谦虚谨慎的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我一直在思考,我什么时候才能达到像涂老师那样的高度。他的见解是那么的深邃,他的想法是那样的恰到好处,他的课给我很大的启发。一、教师要优

2、秀,就必须注重细节。涂老师在讲座时强调:老师要讲好每一节课, 因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就是课堂。在课堂上要注意每个细节的把握,譬如:上课板书的位置、板书所写的内容等。今后,我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多读书、多请教,争取不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细节上出问题。二、教师是主主导、学生是主体。在课堂教学中, 要准确定位教师和学生的地位, 老师要充分发挥起主导作用,不能放任学生自由学习,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代替学生学习,也不能进行填鸭式的满堂灌。三、师生人格的平等。虽然师生在学识、年龄、经验等上存在不对等,但他们的人格是对等的,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绝不能做出有损学生人格的事情,譬如:体

3、罚、侮辱学生。教师一定要谨言身行,别伤害他们幼小的脆弱的心灵。四、对教育的态度要端正。涂老师说,现在教师对教育存在着三种态度, 即把教育当作事业做,就能做出成绩,是成为专家、学者型教师的必备条件;把教育当作职业来做,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还有一种把教育当作产业来做的,那就是对学生的一种犯罪,是对教育的亵渎。我一定要把事业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认真对待学生,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对教育始终抱有一种敬畏之心。五、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做一个合格的教师。涂老师讲到,新时代的教师要有较高的思想觉悟, 对历史和现实能正确地看待,具有敬业精神,较强的竞争意识,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素质,这是对

4、教师基本的要求,作为一名“三名”培养对象,我要多读书、多请教,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六、教师要勤思考,勤动笔。教师要想提高自己,在工作中做出成绩就必须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勤思考,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把自己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记下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七、成为名师的方法。涂老师在讲座的最后,给我们这些“三名”培养对象提出了一些成为名师的建议:要多观察,勤反思、多换位思考、多尊重学生,做到教学相长。通过这次涂老师的讲座,给我很深的触动, 让我明白了我离名师的标准还差很很远很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把这次学到的东西尽快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运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努力向

5、同行学习请教,多读书、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让自己更加进一步接近名师的要求。篇二:听讲座心得体会听讲座心得体会董益峰2015 年 9 月 24 日,我非常荣幸的在城东实验小学聆听了来自江苏教育杂志主编,编辑部主任张俊平教授的精彩讲座,他的讲课条理清晰、生动有序,时常举一些事例,使道理深入浅出,渗透人心,我被深深的吸引了,长达两三个小时的讲座,听起来一点累的感觉都没有,反而觉得是一种享受让我感到很充实,有脱胎换骨的感觉。理论讲座为我的头脑增添了不少新的教育理念 ;情感教育,让我收获了一份快乐心情。讲座虽然很短暂,但却带给我思想上的洗礼,心灵的震撼、理念的革新。给我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充电机会。说实

6、话,平时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忙于应付上课,我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把具体的教学任务完成,而无暇顾及其他,更没有时间来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在我的脑海里,品质高尚、知识扎实、教法娴熟就算是一个好教师了。通过这次的学习,今天知道自己错的离谱,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作为一名中青年的教师不仅不能丢掉专业,更要进一步的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通过自身的素养来感染学生,让学生从心底里信服老师,我想我会努力做好教师,努力在工作中寻找自己的幸福感,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来充实自己,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的去追求、探索,我们当以专家们为榜样,加强学习,勇与实践,敢于创新,善于反思,做一个有心的读

7、书人,做一个真正能与孩子分享成长快乐的好老师。张教授这样说道: “一个教师在他自身的成长状态里别想离开书。 ” “改变,从阅读开始。 ”我们教师本身从事的是教书育人的工作,天天在跟书本打交道,如果我们离开了书籍,不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吗?我想起了陆游在观书有感中写到的这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书籍就是我们老师的源头活水。吸纳百家,才能自成一家。不管如何的忙碌,我们都应该在浮躁的现实中寻求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心境,并置身其中朝着理想的目标默默地努力,静静地成长。我们应该阅读各方面的书籍, 来扩大我们的知识面, 还应该阅读专业方面的书籍来提高我们的专业水平,更应该阅读学

8、生这一本本无字的书,来让我们攀登上教学艺术的颠峰。我们要靠读书来学习知识、靠课堂来实践教学、靠反思来积累经验,在学习、实践和积累中不断的提升自己,一步步地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正如师旷论学中师旷说道: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也就是说学习不分早晚,阅读也就更不分早晚。让我们记住窦桂梅老师在在阅读中经营生活中写到的: “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 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以书为友,学会在阅读中经营生活,迟一天,多一天平庸的困扰;早一天,就多平添一分人生的精彩。 ”让我们走进阅读,走进生活吧!总之 ,通过本次的学习,专家的风

9、范在我的头脑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将尽力吸取他的精萃 ,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去 ,提高工作效率 ,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篇三:聆听专家讲座的心得体会聆听专家讲座的心得体会南关学校张桂珍4 月 9 日至 10 日 ,我参加了全省举办的“2011年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在这次研讨会中,我共观课5 节,听讲座3 个。这次学习,让我感受颇深,也受益无穷,它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语文视野,让我看到了专家对课程标准的深刻解读与实践。在专家的课堂示范与思想引领下,我只感到学习提高修炼教师基本功,是当今教师的必修课。现将这次学习感受表述如下:一 、语文课堂是情智教育。主要体现在曲晓芸老师所上的观摩课上。她所执教的是古

10、诗乞巧。她的课堂更是“情”的引导, “智”的生成。她的课犹如舞台上演出的评书,妙语连珠,抑扬顿挫,声断气不断,课堂中无不体现曲老师尊重学生的情感;既照顾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极大限度地挖掘了学生的情感,同时也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了释放。听者无不感叹:听这样的课真是一种精神享受哇!这也告知我们:语文课不仅要启迪学生的智慧,还要注重学生情感的陶冶。二: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阅读提到阅读,我们可能会想到我们的语文课本。然而小学六年,学生仅仅读那薄薄的几本语文书是远远不够的。马琴老师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中国小学的语文教学实效性不高,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我们中国的孩子阅读开始的时间晚;二是中国学生的阅读量少;三是

11、中国学生阅读能力不强。因此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重要条件。她还强调:阅读要注重质量。好的阅读可使学生得趣、得益、得言、得法。重在让学生打好基础。在阅读过程中, 教师的活动应该少一些,而学生的活动要多一些,且让每个孩子都参与活动。三:教师要永保一颗童心陈明祥老师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教育工作者, 他灿烂的微笑使人感觉在面前的不再是老师,而是最和蔼可亲的爷爷。他执教的是一节作文指导课, 题目是爸爸妈妈, 我爱你们 .在这一节课里,他充分展示自己的风采,处处表现出童真、童趣、童言、童心。在让学生听闫维文的歌母亲时,陈老师边唱边演,那声音虽有些苍老却很入耳,动作虽有些僵硬却配合协调。五十

12、多岁的老教师,能保存着一颗纯洁的童心,是多么的难得。那么作为我们长期与小学生打交道的老师,不是更应该永远保留一颗年轻的心吗!只有具备一颗年轻的心,才能真正溶入到孩子中去,做好“孩子王”。四: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听到各位教育专家精彩的演讲, 看到他们让人动情的观摩课, 我感到自己与他们相差甚远。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拥有讲台,要热爱讲台,更要研究讲台,要让自己的生命因讲台而精彩。那么我们如何能让自己的讲台流光溢彩呢?我认为这需要我们平时多钻研,多学习。多看别人的公开课是学习;多钻研教材是学习;与同行之间交流是学习 ?五、语文教学的真谛通过这次学习, 我才明晰地找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责

13、任, 也是语文教学的真谛 ,那就是“培养学生写出一手好字,练就一副好口才,能写一篇好文章。 ”这就需要识字与写字的有效结合,读说写的有效结合。语文教学是母语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在语文课中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学生,涵养学生性情,陶冶健康个性和健康情操,而并非教两个生字,熟读课文,写两个千篇一律的作文。读,让学生在教师、文本中进行对话;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引发共鸣,进行情感的碰撞,激发思维的火花;说,解放学生的口,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说出内心的体验,开启表达的源泉;写,让学生将内心的感受与想象,倾注于笔尖,流淌在字里行间

14、。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是一名语文教师的职责。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的去追求、探索。我们当以专家们为榜样,加强学习,勇与实践,敢于创新,善于反思,做一个有心的读书人,做一个真正能与孩子分享成长快乐的好老师。窦桂梅老师这样说道: “一个教师在他自身的成长状态里可能他懂得了要学习,这就给他带来了好处和实惠。”“书籍是你的最好的,最美丽的容颜。 ”我们教师本身从事的是教书育人的工作, 天天在跟书本打交道,如果我们离开了书籍,不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吗?我想起了陆游在观书有感中写到的这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 (本文来自:千 叶 帆文摘 : 聆听讲座心得体会 ),为有源头活水来。 ”书籍就是我们老师的源头活水。吸纳百家,才能自成一家。不管如何的忙碌,我们都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