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3915630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关于个人消费的问卷被调查人年龄年段专业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的消费问题, 我们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请尽量如实填写, (不方便的可以留空)并祝愿您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一路走好。一客观题 1您的月消费额大概为多少() A.350 以下 B.350-500C.500-800D.800-1200E.1200 以上 2. 您每月饮食方面支出(包括零食饮料)大概为多少()A.250 以下B.250-350C.350-450D.450-600E.600以上 3您每学期学习方面的花费(包括文具、书籍、复印、培训班)()A.20

2、0以下B.200-300C.300-400D.400-600E.600以上 4. 您是否有定期出去聚餐的习惯或请朋友吃饭的行为?如果有,平均每月用于这方面有()元支出 A.50 以下 B.50-100C.100-150D.150-200E.200以上 5. 如果您是女生,您花在服饰和化妆品方面平均每个月的消费()A基本不花费B.50 以下 C50-100D100-200E200以上 6. 您每月谈恋爱浪漫气氛“制造费”是多少() A. 我尚单身 B.100 以下 C.100-200D.200-400E.400以上 7. 您拥有手机吗?如果有,每个月话费支出为多少?如果没有,请回答下一题。 A.

3、50 以下 B.50-100C.100-200D.200-300E.300以上8. 您每月用于通讯方面的支出为多少 (仅限于使用电话卡的情况)()A.20 以下 B.20-50C.50-80D.80-110E.110以上 9. 您是否有打工的经1/15历,如果有,或有此打算,目的是()A. 补贴日用B. 增长社会经验C.赶时髦 D.渴望独立 E. 闲着没事,干就干了 10. 您花费的资金主要来自() A. 学子勤工俭学 ,B. 用休息日在外作家教 C给企业打工 D.主要从家里拿钱,很少自己挣钱 E. 其他: 11. 您的家庭月总收入为()rmbA.500(以下) B.5001500C.1500

4、-3000D.3000-5000E.4000 以上12. 您觉得您现在每月消费情况如何() A. 高得惨不忍睹 B. 偏高 C.刚刚好 D.偏低 E. 低得一塌糊涂二问答1您的家乡是:省(直辖市,自治区)市2您有没有在不知不绝中花去很多钱的体验?如果有, 您觉得这部分花费是否必要?如果您认为不必要或者很大一部分不必要, 您能想出什么办法避免这部分花费么?福州大学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计算机系 01 极(2)班耿雪垠一、问题的提出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 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

5、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 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 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 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范文最新推荐 -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我们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弄清楚大学生要花多少钱,花在了什么地方,花的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怎样改进二、问卷情况见附录(含调查问卷和结果分析表格各一份)本问卷共发放42 份,收回有效问卷31 份。发放以我们周围的同学为主,基本上做到了随机发放。我们在下面对有代表性的几项进行了具体分析三、数据统计和分析1总消费额统计结果表明,消

6、费额主要集中在350500 和 500 800之间,对于一个基本上的纯消费群体,我们觉得这个结果略低。我们认为,合适的人数分布峰值应该出现在 500 800 区间,其他区间应该符合正态分布,两种极限情况 a(350 以下)和 e(1200 以上)的选择较少,倒是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2恩格尔系数由表中数据可看出,饮食方面支出居于 350 450 的人数最多,“吃饭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较高,因此, 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恩格尔系数较高,这可能是这一群体的特点。 虽然考虑到, 这一数据受限于我们学校的物价水平,并且与个人饭量的关系较大, 但还是可以反映福州地区大学生消费支出的大概情况。 3、通讯开支随机问

7、卷得到的结果,拥有手机的同学居然占到被调查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强(这个数据尚有余地) ,可见大学校园手机的普及率之高。然后,在拥有手机的群体中,月花费高于 100 元的占到 43,已经接近一半。对于这部分人,按照每条短信 0、1 元,话费每分钟 0、3 元计算,月平均支出在 250 元以上,就意味着每天要打十几分钟电话或是发几十条短信, 显然,这些不是3/15都有必要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第2 页的。也就是说,在手机消费方面,不理性、高开销的情况还是存在而且颇严重的。 相比之下电话卡的开支就比较小了以我们的感觉,似乎大一的时候电话方面支出较多, 而大二除了极个别人外似乎这方面的支出锐减,而我们

8、的数据也基本反映了这个特点,月支出在20 50 元和 20 元以下的分别达到78,接近八成的同学每月都很少打电话,或每个电话时间较短。即使考虑到目前的手机普及率,大家这方面的消费还是比较的合理,这可能与在校生平时时间紧张有关。4打工目的方面最高的选项是增长社会经验,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做家教的目的不在于经济方面,而只是为增加社会阅历, 由这点也可以看出大家普遍的经济状况较好, 有足够的资金应付日常支出。 但是,我们也应该考虑一下这些资金的来源,于是我们设计了下一个问题。5生活资金来源及家庭收入其实出这个问题之前,答案就在我们意料之中了,不过九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资金主要是由父母或家庭提供这个数据还是

9、说明了一切, 这种情况是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普遍情况。很多社会因素我们无法改变, 但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是, 很多人居然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即使做家教,也不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或是尽早经济独立, 大家经济独立意识之差可见一斑。大部分同学的家庭月收入都比较高,因此,再回头看前面大额的、惊人的月支出,就也可以理解了。但是,我们还要问一个问题,是不是赚得多了,就可以毫无顾忌的大手大脚的花钱?6自我评价结果显示, 71 的被调查者-范文最新推荐 -认为花销较大,与自己的预期不符。可是,大家又一直保持着这种花费势头,这也算是大学生消费心理脆弱的一定表现。四更进一步的思考综合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两耳不

10、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 中国的大学学子目前正受到市场经济的强力冲击。在同一屋檐下的大学生群体, 包容着具有多种经济状况和消费能力的个体,他们像鸡尾酒一般拉开层次,并且区分程度相对稳定。这种经济上的差异和分层不仅取决于他们不同的价值取向、 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而且也是地域经济差异性的反映。 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在消费方面是有一些共性的特点的。 1, 理性消费是主流价格、 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 从调查结果来看, 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

11、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 400-800 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 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 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 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 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 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 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总体来说上5/15大学生的消费仍然处于“温饱”阶段, 即吃饭

12、穿衣仍然是支出的主要方面;但是这种“温饱”已经有向“小康”过度的趋势了 (这点由我们日益增多的手机支出,潜在恋爱支出就可以看出) 。2消费层次一定程度两极分化。据调查,武汉大学生中其中年消费最高的达到 28500 元,而年消费最低的只有 2100 元。大学生年支出均值为 838396 元。这其中有 927的大学生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占其总消费的70以上。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越多,构成大学生消费的一种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电脑、 CALL 机或手机等方面的消费上。这点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3, 丰富大脑不惜钱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就业单位对高学历的要求,现在一些大学生读完专科升本科、读完本科读硕士,成批量地买回参考书。还有一些学生则在读本专业的同时, 辅修其他学科,为自己就业积累知识资本。在旁听课程、购买资料等消费项目上,他们出手大方,而且家长对此项消费的投入也是乐此不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