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2011级双证MPA《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案例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3915366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7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大学2011级双证MPA《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黑龙江大学2011级双证MPA《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黑龙江大学2011级双证MPA《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黑龙江大学2011级双证MPA《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黑龙江大学2011级双证MPA《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大学2011级双证MPA《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大学2011级双证MPA《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案例(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高校2011级双证MPA社会探讨方法课程案例目 录 一、调查方案或探讨设计:黑龙江农村灰色宗教市场运作及其影响基于社会资本的实证探讨1 二、黑龙江省非公有制企业评议政府职能部门服务环境61、探讨报告62、评议表15 三、哈尔滨市建筑行业进城务工者生活状况调查探讨171、调查问卷172、探探讨文203、调查数据处理方法27周桂林(黑龙江高校社会学系)Email:zhouguilinvip.sina 26 一、调查方案或探讨设计:黑龙江农村灰色宗教市场运作及其影响基于社会资本的实证探讨黑龙江农村灰色宗教市场运作及其影响基于社会资本的实证探讨(探讨设计)一、课题探讨的必要性1、现实背景与理论背

2、景从现实上看,中国的灰色宗教市场的规模和影响较大。杨凤岗教授认为中国宗教“约有1亿的信众是在红市,差不多有2亿信众是在黑市。若这一估算是精确的,那么大约有10亿人既不在宗教红市,又不在宗教黑市。这10亿中国人果真没有宗教性,或他们就是在宗教灰市里?”(杨凤岗,2008)因此,迫切须要对这种特殊的宗教市场进行阅历探讨。从理论上看,斯达克和芬克的和杨凤岗的三色市场理论虽各有所见,但在解读中国宗教市场上还存在肯定的局限。宗教市场理论认为宗教市场由宗教信徒、宗教组织和宗教文化等因素构成(斯达克,芬克,2004)。杨凤岗认为这一观点的“真正严峻的局限在于过分强调对于宗教组织的正式参与,即加入制度化宗教组

3、织和参与集体礼拜,而忽视了非制度化的宗教和非组织化的个体宗教行为。”“过分强调宗教市场的供应与需求两方,而较少论述影响宗教经济或市场的另一方政府的宗教管理或管制。”(杨凤岗,2006)政府的宗教管制(包括限制宗教红市和镇压宗教黑市)会导致宗教灰市的出现。可见,“看得见的手”比“看不见的手”更能影响宗教灰市的发育。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宗教管制较为特殊的中国大陆地区,灰色宗教市场的其运作机制和影响是什么,政府管制与宗教市场之间的关系为何?正是由于中国灰色宗教市场的困难性,以及宗教市场理论中有关宗教灰色市场运作机制理论问题尚待厘清,本探讨试图通过对黑龙江省农村地区制度性宗教和分散性宗教的比较探讨(杨

4、庆堃,2007),探究灰色宗教市场的运作机制及其影响。2、课题与“中国宗教与社会”项目的契合性从探讨内容看,本探讨属于CSSP资助重点资助的第五类探讨领域,即:宗教市场论探讨:红色、黑色及灰色宗教市场。从探讨方法看,CSSP提倡定性或定量的实证探讨,或是个案分析,或是全国性或地区性问卷调查。本探讨则将调查法和个案法用于对灰色宗教市场的探讨,将结构方程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等定量方法与比较法、分类法和归纳法等定性方法相结合。总体上,本探讨在探讨内容和探讨方法上契合“中国宗教与社会”项目。3、课题的重要性以及对中国宗教社会科学探讨的贡献本探讨对中国宗教社会科学探讨的贡献主要有四点:(1)检验和发展宗教

5、三色市场理论:宗教市场理论本身忽视了非制度化的宗教、非组织化的个体宗教行为以及政府的宗教管理,宗教三色市场理论则倾向于认为政府限制宗教红市和镇压宗教黑市会导致宗教灰市的出现。我们认为,中国政府的宗教管制与宗教市场(特殊是灰色宗教市场)具有“合谋共生”关系,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在宗教竞争中具有特殊作用。我们试图通过重新深化分析中国政府宗教管制,对宗教市场理论进行检验和发展。(2)说明灰色宗教市场的运作机制:由于“关系”在中国社会中的特殊作用,我们将“关系”置于“社会资本”理论背景下,并将“社会资本”分析框架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引入到对灰色宗教市场运作机制的探讨中。试图通过模型构建和统计检验的方法,

6、对社会资本与灰色宗教市场之间关系进行理论阐释。(3)探究宗教社会科学探讨新方法:以往的宗教社会科学探讨大多接受田野探讨、个案访谈等定性探讨方法;少数学者也接受了定量探讨方法,但仅仅局限于描述性统计分析或者双变量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探讨。这些方法尽管有肯定合理性,但不足以探讨宗教(特殊是灰色宗教市场)这一困难的社会现象。我们将结构方程分析方法(SEM)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引入宗教社会科学的定量探讨中,并以田野探讨和个案访谈等定性探讨方法作为补充,试图在统计推论和分析推论两种推论方法的结合上进行探究。(4)填补中国东北地区宗教系统性阅历探讨的空白:有关东北地区(特殊是黑龙江)的宗教探讨较少

7、,极少的探讨中,要么是少数民族宗教的个案探讨,要么是东北沦陷和日伪统治时期的历史探讨,学术界还缺乏对当代黑龙江宗教发展状况(特殊是灰色宗教市场)的系统性的阅历探讨,本探讨希望填补这一空白。二、文献综述灰色宗教市场的出现与政府管制有亲密关系(杨凤岗,2006),而灰色宗教市场的运作却与信徒、宗教组织和政府的社会资本紧密相连。灰色宗教市场的运作具有肯定的隐藏性和困难性,这给灰色宗教市场探讨带来了肯定的难度,必需在宗教社会科学的宗教探讨方法上进行肯定的综合和创新。基于以上考虑,我们有必要系统梳理和评述以下三方面文献:中国宗教市场中的政教关系;社会资本与宗教市场的关系;宗教社会科学的探讨方法。1、宗教

8、市场及政府管制宗教三色市场模型的论点是:加强宗教管制的结果不是宗教信仰和行为的总体减低,而是致使宗教市场困难化,即出现三个宗教市场,而且每个市场都有自身特殊的动力学。这三个市场是:红市合法的宗教组织、信众及活动;黑市政府禁止或取缔的宗教组织、信众及活动;灰市既不合法也不非法,既合法又非法的宗教组织、信众及活动。(杨凤岗,2006)依据宗教市场论,在没有政府管制,完全市场调整的环境下,宗教士的努力程度和水平将确定其兴衰生灭。假如政府管制宗教市场,规定肯定的官方教会,形成某种程度的宗教垄断,宗教生活在整体上反而会衰弱。(魏德东,2006)。2、社会资本与宗教市场的关系当代对社会资本概念第一个进行系

9、统表述的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他认为社会资本取决于个人联系的规模和这些联系中所含有的资本的容量或数量。詹姆斯科尔曼从功能的角度给社会资本作了界定,认为义务与期望、信息网络、规范与有效惩处、权威关系都是社会资本的表现形式。另外,亚历詹德罗波茨从嵌入性、罗伯特普特南从社会组织、罗纳德博特从结构洞、弗朗西斯福山从社会层面对社会资本理论进行了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林南(2004)提出的社会资源理论内容较为丰富,他将社会资本定义为:期望在市场中得到回报的社会关系投资。3、宗教社会科学的探讨方法基于文献资料进行探讨并从中提升理论是宗教探讨的主要方法之一。4、总体评价灰色宗教在宗教市场中的地位特别重要,

10、灰色宗教与政府管制的关系导致灰色宗教市场的运作机制极其困难。但目前学术界缺乏对灰色宗教市场运作机制的理论探讨和实证探讨。灰色宗教市场的隐藏性导致的探讨难度大是主要缘由之一。本探讨试图在理论和方法上对灰色宗教市场探讨作出贡献。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并运用田野探讨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深化探究灰色宗教市场的运作机制。三、探讨内容1、主要内容本探讨以黑龙江省农村的天主教、新教、佛教、萨满教和民间宗教为对象,将社会资本理论引入宗教市场理论,对灰色宗教市场的运作机制进行探讨。因此,本探讨的详细内容包括:1) 描绘黑龙江农村宗教灰色市场中宗教信徒、宗教组织和宗教文化的现状。详细描述内容包括,外显的宗教性现

11、象和内隐的宗教性现象,前者如合法宗教组织和个体的非法宗教活动、政府机关或官员所支持的合法性/非法性边界模棱两可的宗教组织和活动;后者如以文化和健康科学为表现形式的宗教活动。重点关注灰色宗教市场中各类宗教性现象中的信徒看法和行为、宗教组织的组织结构和文化以及宗教之间的竞争。2) 构建宏观层面的基于社会资本的灰色宗教市场运作模型,以说明政府管制背景下的灰色宗教市场运作机制。详细内容包括,界定“宗教社会资本”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形式;探究灰色宗教市场的产生缘由,将政府管制作为外在缘由或限制/调整变量,将宗教供应方和宗教需求方的社会互动产生的社会资本作为内在缘由;解析灰色宗教市场的运作机制,重点关注以社会

12、资本为媒介的宗教学问共享行为、宗教信息传播行为和宗教情感共享行为等信徒互动行为以及信徒与宗教组织、组织组织与政府间的组织互动,并利用林南教授提出的信息、影响、强化以及社会信用等来说明各类互动的详细机制。3) 剖析信徒和村庄的宗教信仰变迁历程。利用定性的比较分析和定量的社会网分析方法,以进一步分析社会资本在灰色宗教市场发育中的特殊作用。详细内容包括:以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对宗教的管制程度等为参考变量,选择2个村庄进行历时比较探讨和共时比较探讨;同时,在每个被选村庄中选择2位信徒进行个案探讨和比较探讨。4) 分析灰色宗教市场的影响。详细包括:灰色宗教市场对信徒个人信仰、行为和社会资本的影响;对宗教三

13、色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对政府宗教管制行为的影响。2、理论框架3、变量测量(1)政府管制:指的是政府的宗教管理措施及效果,详细测量指标有:宗教场所审批管制;宗教产品流通管制;宗教宣扬渠道管制;管制效果主观评价。(2)信徒个人的社会资本:嵌入在信徒宗教关系或世俗关系中的实际或潜在资源。详细测量指标有:关系网络规模(成员数量);关系网络的互动频率;关系网络的联系内容;关系网络的亲密度;资源状况(职业);关系网络的信任度。(3)宗教组织的社会资本:嵌入在宗教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宗教或世俗关系中的实际或潜在资源。详细测量指标有:信徒数量;信徒职业;信徒的社会威望;宗教活动数量;组织内部整合度;组织对外联系;

14、组织负责人威望;政府的宗教容忍度。(4)政府的宗教社会资本:政府正式与非正式联系中的各种资源。详细测量指标有:政府与宗教组织的正式联系;政府组织的灰色宗教活动;村庄组织的灰色宗教活动;政府与村庄的正式联系;政府工作人员与宗教组织人员的非正式联系;政府工作人员与村庄管理人员的非正式联系。4、探讨假设H1:政府管制对中国宗教市场有较大影响:除了限制宗教红市、镇压宗教黑市可能导致灰色宗教市场之外,宗教灰色市场的形成还与政府非宗教目的的默许有关。H2:宗教组织社会资本的丰裕程度与灰色该宗教灰色市场的旺盛程度呈正相关关系。H3:信徒社会资本的丰裕程度与灰色该宗教灰色市场的旺盛程度呈正相关关系。H4:信徒

15、个人互动程度越高,灰色宗教市场越旺盛。H5:信徒与宗教组织的互动程度越高,灰色宗教市场越旺盛。H6:信徒与政府的互动程度越高,灰色宗教市场越衰落。H14:灰色宗教市场越旺盛,红色和黑色宗教市场越衰落。H15:灰色宗教市场越旺盛,政府管制就会越严格。四、探讨方法本探讨的大体探讨过程为“理论分析与框架建构问卷和访谈提纲设计抽样问卷调查与(半)结构式访谈处理资料撰写论文与探讨报告”。下面将主要环节分述如下:1、分析单位和调查对象本探讨的分析单位有三种,对应三种调查对象、分析层次和资料收集方法,见下表:分析层次分析单位调查对象资料收集方法微观信徒信徒问卷法为主,访谈法为辅中观宗教组织宗教组织负责人问卷法为主,访谈法和视察法为辅宏观政府政府宗教管理部门问卷法为主,访谈法和文献法为辅微观个体网信徒问卷法中观整体网信徒问卷法2、资料收集方法依据本探讨选定的天主教、新教、佛教、萨满教和民间宗教,在黑龙江农村选择10个村庄。为了便于比较,要求以上五种宗教各对应两个村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