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置气密性检验”教学案例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3915331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置气密性检验”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装置气密性检验”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装置气密性检验”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装置气密性检验”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装置气密性检验”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装置气密性检验”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置气密性检验”教学案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装置气密性检验”教学案例湖北省大冶市第六中学 石先朋湖北省大冶市实验高中 朱春锋课前分析:装置气密性检验这一知识点在平时的训练考试中经常考到,在高考的试题中也屡有出现,学生的得分率非常低。尽管老师反复评讲,但是错误率依然居高不下。经过认真的分析总结得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老师在对这一部分知识讲解的时候只是就题论题,没有经过系统的归纳,导致学生掌握的情况不好。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 2.使学生掌握常见装置气密性检验的方法。3.规范学生气密性检验的文字表达。教学重点:1加热看气泡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2.应试过程中学生语言的规范性。教学难点:1.液面高度差法检验装置的气密

2、性。2.注射器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教学内容:一、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的一般步骤 1、连接装置。将未装药品的装置依照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连接好。2、密封装置。密封的措施有:关闭活塞、将末端导管口浸入水中、外接橡皮管和止水夹进行密封等。使装置内部不与大气相通。3、改变压强。改变压强的方式有:用手捂热、热毛巾捂热、酒精灯微热、形成液面高度差、推拉注射器活塞等。4、现象判断。现象包括:末端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末端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液面高度差保持不变等。二、几种常见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1、末端水封看气泡类例1连接好装置,将导管插入盛水烧杯或水槽中,用双手捂热试管,若导管

3、口有气泡产生,松开手后,导管里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现象如图所示例2连接好装置,向量筒C中加水浸没导管口,用热毛巾捂热试管a,若C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停止加热后,导管里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例3连接好装置,向e装置中加水浸没导管口插入盛水烧杯中,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用酒精灯微热圆底烧瓶,若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撤走酒精灯,导管里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例4连接好装置,向烧杯D中加水,将导管插入水中,向B装置的长颈漏斗中加水至浸没漏斗的下端管口,打开B装置的活塞 K,关闭A装置分液漏斗的活塞,用酒精灯对A装置的圆底烧瓶进行微热,若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停止加

4、热后,导管里形成一段稳定水柱,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加水形成液面高度差类例5连接好装置,关闭活塞e,向球形漏斗中加水,直到球形漏斗与球形容器出现液面差,过一会儿,若该液面差稳定不变,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现象如图所示 例6连接好装置,关闭活塞a,向长颈漏斗中加水,直到长颈漏斗与试管出现液面差,过一会儿,若该液面差稳定不变,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例7连接好装置,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向C中加水至C中液面高于B中液面,一段时间后, B、C中液面高度差保持不变,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例8连接好装置,关闭A装置活塞,向左管中加水至左右两管形成一段液面差,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该装置气密性

5、良好。连接好装置,B、C两装置关闭活塞后可直接将球形干燥器和下端开口试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至容器和烧杯中形成一段液面差。保持容器位置不变,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3、借助注射器检验类例9先打开活塞K,吸入部分空气,再关闭活塞K,记下刻度,然后推或拉注射器活塞,若松手注射器活塞回到原来位置,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例10连接好装置,在短导管口用橡皮管连接一注射器,向试管中加水浸没长导管口,向外轻轻拉动注射器的活塞,长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例11连接好装置,在a处连接一个注射器,向内轻轻推动注射器的活塞, 松开手后活塞又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说明该装置的气

6、密性良好。三、高考真题体验1.(06海南17题)用左图中的简易装置可以进行气体的发生和收集.(1)实验前应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_答案:连接好装置,将b导管口浸入水槽中,用手捂热试管a,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08四川卷28题)某课外小组利用H2还原黄色的WO3粉末测定W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图是测定装置的示意图,A中的试剂是盐酸。请回答下列问题。(2)连接好装置后应首先_,其方法是_答案:检查装置气密性 关闭分液漏斗A的活塞,将G导管口浸入水槽中,用酒精灯微热烧瓶B,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

7、好。3.(09年广东19题)某试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部分固定装置略)制备氮化钙(Ca3N2),并探究其实验式。(1)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_答案:关闭活塞K,向A试管中加水浸没导管口,用酒精灯微热硬质玻璃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4.(09北京27题)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上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2)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其操作为_答案:连接好装置,关闭弹簧夹和分液漏斗活塞,向装置、中加水浸没导管口,用酒精灯微热装置,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教学反思:课堂上多媒体教学方式的采取,丰富的实验装置图片的展示,能够将难点一一分解,使学生能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非常具体深入,同时也能够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本节课很好的完成了课前设定的各项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堂上和练习中反馈上来的情况说明教学效果是非常理想的。今后对教学中碰到的难点知识要多采用归类总结的方法进行教学,并且采用能够有效突破难点的教学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