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知识点归纳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3915301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X 页数:92 大小:10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影像学知识点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医学影像学知识点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医学影像学知识点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医学影像学知识点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医学影像学知识点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影像学知识点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影像学知识点归纳(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页共24页医学影像学应考笔记第一章X线成像一、X线的产生与特性X线的产生:真空管内高速行进的电子流轰击钨靶时产生的。TX线的特性:1穿透性:X线成像基础;2荧光效应:透视检查基础;3感光效应:X线射影基础;4电离效应:放射治疗基础。X线成像波长为:二、X线成像的三个基本条件1X线的特征荧光及穿透感光2人体组织密度和厚度的差异3显像过程三、X线图象特点X线是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一图像组成的,是灰阶图象。四、X线检查技术自然对比: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不同,这种组织结构密度上的差别,是产生X线影像对比的基础。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器官,可以认为的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

2、产生对比。五、N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运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使血管清晰的成像技术。正常X线不能显示:滋养管、骺板第2章骨与软骨第一节检查技术特点:1有良好的自然对比2骨关节病诊断必不可少3检查方法发展快4病变定位准确,定性困难需要结合临床。一普通X线检查透视、射片:首选射片,一般不透视。射片原则:1正、侧位;2包括周围软组织和邻近关节、相邻锥体;3必要时加射健侧对照。二造影检查1关节照影、2血管照影三CT检查(优点)1发现骨骼肌肉细小的病变;2限时复杂的骨关节创伤;3X线病可疑病变;4骨膜增生;5限时破坏区内部及周围结构。第二节影像观察与分析一正常X线表现:(掌握)

3、小儿骨的结构:骨干、干骺端、骨骺、骺板。主要特点是骺软骨,且未骨化。成人骨的结构:干骺端与骺结合,骺线消失,分骨干、骨端。四肢关节:包括骨端、关节软骨和关节束。软骨和束为软骨组织不显示,关节间隙为半透明影。滑膜关节的解剖结构:关节结骨端、关节囊、关节腔。X线上的关节间隙包括:关节软骨、解剖关节间隙和少量滑液。盘二骨骼的基本病变表现:“三低三高”(掌握)第2页共24页1骨质疏松:指一定体积单位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故内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组织学变化是骨皮质变薄,哈氏管扩大和骨小梁减少。X线:骨密度减低。长骨:骨小梁变细、减少,间隙增宽,骨皮质变薄分

4、层。脊柱:锥体边缘变薄,椎间盘变扁。临床:广泛/局部性骨质疏松。2骨质软化:骨质软化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的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X线表现为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和骨皮质边缘模糊X线:钙盐减少导致的骨密度降低,骨小梁和骨皮质边缘模糊。临床:佝偻病、骨软化症。3骨质破坏: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X线:骨质局限性骨密度降低。1)侵润性骨质破坏: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可突破周围软组织,引起鼓膜反映,常见恶性肿瘤。2)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对周围组织压迫性破坏,常见慢性感染,良、恶性肿瘤。临床:炎症、肉芽肿、肿瘤或癌变。4骨质增生硬化: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增多。X

5、线:骨皮质增厚,骨小梁增粗。临床常见局限性骨增生,见于外伤、慢性炎症和原发性骨肿瘤。临床:少见于普遍性骨质增生,见于甲状腺功能低下。5骨膜增生:鼓膜受刺激,鼓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形成鼓膜新生骨。X线:细线状致密影,有骨皮质表面平行排列的线状、层状、花边状。Codman三角:骨膜增生时,如引起骨膜反映的病变性进展,已形成的骨膜新生骨被破坏,破坏区两侧的残骨呈三角形,即Codman三角。恶性肿瘤征。临床:炎症,肿瘤,外伤,鼓膜下出血。6骨膜坏死:骨组织局部组织的坏死。X线:骨质局限性密度增高。临床:慢性化脓性骨髓炎。N死骨:是骨组织局部代谢停止导致坏死的骨质。X表现为局限性密度增高。三关节的基本

6、病变:(T名称)1关节肿胀:关节腔积液或关节束及周围软组织充血、水肿、出血和炎症所致。X线:关节间隙增宽、周围软组织模糊、密度增加。临床:炎症、外伤、出血。2关节破坏:关节软骨及下方的骨质被病理组织侵犯、代替。X线:间隙变窄、骨破坏、脱位。临床:炎症、外伤、肿瘤。3关节退变:关节慢性损伤导致关节软骨变性、坏死、被纤维组织代替。X线:早期:关节面模糊、中断、消失。晚期:关节间隙狭窄,骨性关节面骨质增生硬化,周围软组织硬化。临床:老年慢性损伤性疾病。4关节强直:严重关节破坏的愈合形式。分类骨性强直纤维性强直定义关节骨端由骨组织连接关节骨端由纤维组织增生连接X线关节间隙消失,有骨小梁贯穿。狭窄的关节

7、间隙,无骨小梁贯穿。临床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关节结核5关节脱位:关节的骨骼脱离正常解剖位置。临床:先天、外伤、病理。第三节常见疾病一N长骨骨折:骨或软骨断裂,骨连续性中断,骨骺分离也属骨折。之后形成的血肿为骨痂修复的基础。X线:见骨折线(特殊:不见骨折线,压缩,嵌入,青枝,骺离)1分型按程度:不完全性和完全性骨折。第3页共24页按骨折线:横、斜、螺旋型。按骨碎片:撕脱、嵌入、粉碎性骨折。2骨折对位线N骨折移位:骨折后两端位置发生改变,缩短、分离、侧位、重叠、旋转、成角移位。N移位判断:以近端为固定端借以判断远端位移方向,脊柱骨折以骨盆为近端。对位不良:骨折断端内外、上下、前后移位。对线不良:成角移

8、位。3儿童骨折的特殊类型:N骺离骨折:发生在儿童长骨,骨骺没有与干骺端结合,外力使经过骺板达干骺端而引起骨骺分离。骺软骨骨折。N青枝骨折:儿童骨骼柔韧性较大,外力不易使骨质完全断裂,仅为骨小梁和骨皮质的扭曲,而看不见骨折线或只引起凹陷或隆突。折而不断。4N骨折愈合:骨折愈合是一个连续过程,先形成肉芽组织,后骨细胞在肉芽组织上产生新骨。T过程:骨折后在断端处形成血肿,23天后形成纤维性骨痂,在此基础上成骨活动形成骨样性痂,2周后矿物质沉积形成较坚实的成骨骨痂,使骨骼断端逐渐固定达到临床愈合,2月后骨痂增多使骨折线坚实而成骨性愈合,约2年的骨痂改造塑性可使断骨恢复正常形态。5骨折的并发症: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畸形愈合,骨质疏松,骨缺血坏死,关节强直,关节退行性变,骨化性肌炎。6常见部位骨折:NColles骨折:为桡骨以内的横性或粉碎性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断端向掌侧成角畸形,伴尺骨茎突骨折。脊柱易发生部位:颈5、6;胸11、12;腰1、2;单个锥体多见。二脊锥骨折X线:锥体压缩呈楔形,相邻锥间隙正常。三骨关节化脓性感染(一)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细菌进入骨髓所致。1途径:血行感染和直接感染。2临床:发病急,中毒症状,局部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