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读书不如不读书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3912534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死读书不如不读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死读书不如不读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死读书不如不读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死读书不如不读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死读书不如不读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死读书不如不读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死读书不如不读书 曾看过一幅漫画,是这样描述的:一个戴着眼镜的书呆子,正抱着一本百科书专注地看,还夹着一根鱼竿,坐在井边钓鱼!旁人不理解,问井里怎么会有鱼呀?他说:“书上说,鱼儿离不开水。” 初看时只是当作一则笑话看,可是细细回想,却觉得有莫大的讽刺。曾有人问读书是为了什么?答:为了以后的生活。所以他们从小就刻苦专研,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复习,整天泡在书中,成绩很好。只是很多的大学生毕业后凭着他们优异的成绩,找不到好的工作,没有出头之日。相反,那些学历不高的人,却在社会上过得很好。所以说,死读书不如不读书。 那些很早就罢学的人,多数是因为觉得读书没趣,所以就在家乡那混过了几年,几年的生活,他们没

2、有获得新知识,却拥有更多,与那些“书呆子”相比,他们拥有比“书呆子”更多的知识,书是死的,人是活的,与其死读书,不如不读书。多少学生因为读书压力过大而丧命,多少学生又因为读书而失去什么。读书,我们收获的同时,却也在失去。 现在又有多少学生在读死书,死读书,就为了期末时有一个满意的分数,给老师给家长一个交代。曾经我们读书是为了丰富自己,现在我们读书却是为了交差。用一句老话,就是人越活越过去了,时代在进步,人的思想却还不如过去。高中时我喜欢看杂志,比如读者,青春美文等。甚至有些作文也借鉴其中,因为觉得文字特别美。但是在老师的眼里,这就是“杂书”,“无用的”,耽误学习,影响成绩。所以我们只能偷偷摸摸

3、看,真是可笑,在提倡多看书的年代我们却只能背地里偷偷摸摸的,像在做什么不可告人的事一样。所以有时候死读书不止是学生的错,老师、现代教育也必须承担不小的责任。毛主席曾说过:“学生上课睡觉不是学生的错,应该怪教师讲课没有趣味性,不能把学生调到所讲的内容上来,赶走瞌睡虫。”老师应该上课具有趣味性,多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不能一味地单调地解读书上的内容,我们需要的是一位传道解惑的老师,而不是一个复读机!我们也不是一条生产线上的机器,而是不一样的自我。 而在许多家长眼里,什么是读书?就是考一个好成绩,上一个好大学。教科书、辅导书这些才叫书,于是我们买了一本又一本,一叠又一叠,不要钱似得往家里搬,不停地看啊,

4、不停的做啊,渐渐地我们以为我们已经博览群书,已经是无所不能的了。结果到了大学,多少人才发现不是上大学,而是被大学上。你的眼镜片越来越厚了,教科书看的越来越多了,生活常识却越来越少了。慢慢的,慢慢的,你就变成了漫画里的那个书呆子。 以前有人给我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农村的小孩,他很希望很希望能出人头地,而在他的眼里,能做的就是不停地看书,做题,看书,做题。家里农活也不干,父母也宠着,说读好书就好了。也是出息,考上了清华大学。到这里,大家都会以为,这就是结局,美好的大结局。是啊,那可是清华诶,肯定出人头地了。然而,事实上,最后是他回老家,用一瓶农药解决了自己。因为毕业后的他只会做题,考试。但是

5、社会上的人谁愿意给他出一套试卷,说哦你写卷子,考多少分给你多少工资。多次寻求工作无果的他也看不上那些单凭劳动力的工作,毕竟“读了那么多书”。 读书重在“质”,而不是“量”。我们读书是为了掌握知识,充实自己,而不是攀比读了多少本书,考了多少分。读的书多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掌握了多少才是最重要的。你只知道你读的书的内容,却不懂其中的意义,那等于没读。死读书没有什么了不起,把书读活了才是真本事。所以有时候也要问问自己,你读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试卷上好看的分数么?是为了做题目做的快又对么?试卷上的题目你会了,那生活中呢?那可没有一成不变的题目摆在面前让你完成的。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中,多数人认为只有读书,将来才有出息。只是,只会死读书,那又和不读书有何区别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