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找天》教学计划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3912162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3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找天》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二年级语文《找天》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二年级语文《找天》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二年级语文《找天》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二年级语文《找天》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找天》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找天》教学计划(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语文找春天教学计划 二年级语文找春天教学计划1课文内容分析:找春天是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是一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的散文,描写了孩子们在春天来临时到田野去寻找春天,并在不同地方用不同感官找到了春天,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课题中的一个“找”字既点明了时间是早春时节,又是行文的线索。课文共8个自然段。第1至3自然段,以“我们几个孩子”去寻找春天为线索,开启了寻找的浪漫之旅。开篇“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连用两个感叹句,总起全文,突出了春天到来时孩子们兴奋、喜悦的心情,奠定了全文欢快的基调。接着,用一连串的动词“脱掉”“冲出”“奔向”描绘出孩子们急切地寻找春天的动感画面。第3自然段,以儿

2、童的视角去观察世界,把春天比作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两个叠词的运用和并列反复呈现的“找哇,找哇”,既写出了早春的特点,又让人对“寻春之旅”充满了期待与遐想。第4至7自然段,围绕春天的小草、野花、嫩芽、小溪四种景物,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春天的美好。四个问句独立成段,句式相同,分别把小草比作春天的眉毛,把野花比作春天的眼睛,把嫩芽比作春天的音符,把小溪流动的声音比作琴声。用醇美的想象和充满情趣的儿童语言抒发了孩子们找到春天的喜悦之情。第8自然段,通过两组排比句将情感推向了高潮。“看”“听”“闻”“触”这几个动词写出“我们”是如何找到春天的,也说明春天是有

3、声有色、有形有味的,我们身边处处都有春天。最后用省略号结尾,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与课题“找春天”相呼应,告诉大家春天已经来到,快快去寻找。课文配有一幅插图,画面中小女孩弯腰探寻,呼朋引伴,小男孩兴高采烈,循声而来,这一呼一应之中,寻找的乐趣和发现的美好扑面而来,借助插图可以激发学生寻找春天的美好愿望。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孩子们对寻找春天有着美好的愿望,以前又接触过描写春天的*,积累了一些好词佳句。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描写春天的词句,亲身体验自然的变化,进一步丰富内心感受。课上,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反复读文中品味美感,积累语言。课后,拓展

4、延伸,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目标:1、认识“脱、袄”等14个生字,会写“冲、寻”等9个字,会写“春天、寻找”等8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3、能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教学重点:1、正确识字、写字。2、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教学难点:1、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2、能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激发寻春之愿(一)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学生边听边唱,表演动作。(二)引入课题:春天在哪里呢?其实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只有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才能

5、找到它。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吧!(三)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多元识字,初识春之讯息(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独立读。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完后把课后双横线里的生字多读几遍,圈画出本课生字。2、合作读。读给同桌听一听,同桌有不会读的字词,帮一帮。3、集体对读。(1)检查朗读。刚才同学们读得那么认真,真好!现在哪位小朋友愿意读给大家听听?(逐个自然段检查朗读)(2)相机正音。第一至三自然段,提示学生“遮”是翘舌音。第四至七自然段,“嫩”字的读音是难点,提示学生“嫩”字声母是鼻音,韵母是前鼻音,强调读准确。第八自然段,“触”的读音易错,学生容易与“zh”“c”混

6、淆,要注意区分。(二)分类整合,多元识字。1、第一组:生字“脱、寻、探、解、触”组成的动词认读词语“脱掉、寻找、探出、解冻、触到”,借助做动作识记。2、第二组:生字“袄、姑、嫩、符、杜、鹃”组成的表示事物名称的词(1)认读词语“棉袄、姑娘”,联系生活经验识记,强调衣字旁的字与衣服有关,女字旁的字与女性有关。(2)出示多种植物嫩芽的图片,认读词语“嫩芽”。(3)联系音乐课本中所见,出示各种音符图片,识记“音符”。(4)认读“杜鹃”,出示杜鹃鸟的图片,并作简单介绍帮助识记。3、第三组:生字“遮”“掩”组成的词语(1)教师做动作,让学生猜字读词“遮遮掩掩”。(2)了解“遮”的意思就是“掩”,“遮遮掩

7、掩”是一对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AABB式的词语。(3)像这样的词语,课文中还有两个,认读积累新词“躲躲藏藏、叮叮咚咚”。4、第四组:生字“羞”组成的词“害羞”演示“羞”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甲骨文,像一个人手持羊头的样子。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隶书。它的原意是指谦恭进献烤羊,然后引申为恭敬的、惭愧的。三、融情于读,学习课文1至3自然段,开启寻春之旅(一)轻声自由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小朋友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去找春天的?你从那些词语、句子中体会到的。(二)学生反馈。随机品读1、2自然段。1、出示第一自然段:春天来了!春天来了!2、代入角色练读。春天悄悄地来了,你发现了,心情怎样?引

8、导发现感叹号。你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谁?指名说、读句子。3、为什么要一样的句子说两遍?怎么读能表达小朋友的心情?指名试读。4、是呀,第一个“春天来了”告诉你身边的小朋友,第二个“春天来了”是告诉所有人,那就要更大声地告诉大家呢!指导读出喜悦、兴奋之情。5、出示第2自然段,找一找、圈一圈表示动作的词语“脱掉”“冲出”“奔向”。6、看插图,孩子们为什么要“脱、冲、奔”?引导学生带上动作读句子,体会小朋友去寻找春天时无比急切、激动的心情。指导朗读,语速较快,重读这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三)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整体感知,春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1、出示句子: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2

9、、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害羞”。想象“害羞的小姑娘”的画面。3、句子中还有哪些词语告诉我们春姑娘很害羞?相机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遮遮掩掩”,做动作体会“躲躲藏藏”。指导朗读,两个叠词读得轻而缓。4、出示句子:我们仔细地找哇、找哇。5、春天刚刚来到,她在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我们”要怎样才能找到她的踪迹呢?(板书:找)抓住“找哇,找哇”指导朗读,重音落到“找”上,语气词“哇”要读得气息深长,读出期待之情。(四)配乐齐读1至3自然段。四、发现规律,指导书写(一)发现规律。在田字格中呈现四个生字。仔细观察,你发现这四个字结构有什么特点?(“冲、姑、娘”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寻”上下结构,上窄下宽。)

10、(二)重点指导。师生合作发现“寻”的重点笔画,“寸”的“一横”要写长,托住上面部分。(三)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四)学生先描后写,教师巡视指导间架结构和关键笔画。(五)集体讲评。选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屏幕呈现,然后师生合作讲评。评价指向关键部件和关键笔画。(六)抄写词语“春天、寻找、姑娘”。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游戏激趣(一)创设情境。开往春天的地铁要开动了,读对了车身上的词语就能顺利出发。(二)认读游戏。巩固词语:脱掉、寻找、探出、解冻、触到、棉袄、姑娘、嫩芽、音符、杜鹃、害羞、遮遮掩掩。(三)这节课,我们继续去找春天吧!二、朗读想象,积累语言,学习课文4至7自然段,读中寻找春天(一)自由

11、读课文4至7自然段,思考: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孩子们找到了(什么),它就像是春天的(什么)。引导学生准确地提取出文本中的相关信息。(二)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出示4至7自然段句子。(板书:小草、野花、嫩芽、小溪)(三)观察四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四个问句,句式很像:什么景物+怎么样,那是春天的什么吧?(四)品读描写小草的句子,指导朗读,注意语气和重音。1、抓住“探”体会,先让学生做动作理解本意,再换词,和“长”比较哪个用的好?2、引导想象,从“探”字看到了怎样的小草?试试怎样读出小草的样子?学生练读句子。3、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说探出头来的小草是春天的

12、眉毛呢?将草芽图片和眉毛对照,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短而细小。4、想象小草是春姑娘的“眉毛”。(板书:想 眉毛)指导朗读句子,注意“探出”重读,“眉毛”轻读,“眉”的读音拖长,“毛”读得轻而短,尾音上扬,表现出小草青青浅浅、稀稀疏疏的样子。5。齐读句子。我们找到了!小草感受到春风的抚摸,从沉睡中醒了过来,破土而出,成为春天的使者,这是春的召唤。(五)品读描写野花的句子,指导朗读,注意语气和重音。1、早开的野花是什么样子的?抓住“一朵两朵”体会野花迫不及待开放。2、早春的野花十分稀少,很难发现。引导学生体会野花像睁开眼睛来看看这个世界了。(板书:眼睛)指导朗读,读出孩子们发现野花之后的的惊

13、喜之情,可以把“眼”的读音拖长,“睛”读得轻而短,尾音上扬。3、齐读句子。我们找到了!春天的眼慢慢张开,早开的野花随风摇曳,向过往的人们传递春的信息。(六)品读描写嫩芽的句子,指导朗读,注意语气和重音。1、一边读一边想象,树木吐出一点一点的嫩芽是什么样的?2、出示嫩芽图。瞧,这就是嫩芽。演示“嫩芽”图与“音符”图重合,直观画面体会嫩芽小而多。(板书:音符)3、当春风一吹,这一点一点的小嫩芽就用力地冒呀!冒呀!这一个个小音符就跟着一个一个的跳呀跳的,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指名说、读。4、像这样一边读一边想象,眼前就有画面感,再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就能读得更好了。指导朗读句子。注意“吐出”重

14、读,“音符”的“符”读音拉长,尾音上扬。5、齐读句子。我们找到了!枝条间吐出点点嫩芽,绿色的音符在树枝间跳跃,向人们宣布春的到来。(七)品读描写小溪的句子,指导朗读,注意语气和重音。1、同学们看到过什么样的小溪?指名说。2、视频出示“解冻的小溪”。严寒的冬天过去了,随着春天的到来,温度的上升,冰冻的小溪开始解冻融化了。3、播放小溪的流水声和琵琶的琴声。听着听着,你就会有发现!这是溪水声变成了琴声。(板书:琴声)抓住“叮叮咚咚”,体会小溪从解冻到奔流时的欢快。指导朗读,注意“叮叮咚咚”读得轻快,“琴声”重音轻读,快中显慢。4、齐读句子。我们找到了!溪水快乐地奔流,叮叮咚咚,歌唱春的乐曲。(八)看

15、板书小结,搭建语言表达的支架: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悄悄来到我们身边,我们仔细地找哇、找哇。通过读懂句子,我们找到了春天的“小草、野花、树木、小溪”,还通过想象画面,把这些景物想象成春天的“眉毛、眼睛、音符、琴声”,多么美妙啊!(九)整合语言,自由表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文中的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十)师生配乐合作读课文4至7自然段。三、朗读想象,拓展画面,学习课文第8自然段,读中再找春天(一)自由读第8自然段。春天真是无处不在!春天真的来到了人间,到处都是春天的信息。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找到她?她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二)学生交流。相机出示句子: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三)我们找到了春天,非常欣喜。指导朗读句子,读出“春天来了”的惊喜,重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