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雨露计划政策宣传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3886746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雨露计划政策宣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雨露计划政策宣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年雨露计划政策宣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年雨露计划政策宣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年雨露计划政策宣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雨露计划政策宣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雨露计划政策宣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雨露计划政策宣传1、什么是“雨露计划”?答:“雨露计划”是以提高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就业为核 心,以政府财政扶贫资金扶持为主、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通过资助、 引导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和各类技能培训、培养贫困村 产业发展带头人等途径,扶持和帮助贫困人口增加就业发展机会和提 高劳动收入的专项扶贫措施。我区“雨露计划”主要包括:普通高校本 科学历教育、中高等职业学历教育、短期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 训。2、“雨露计划”的补助对象是哪些?答:“雨露计划”补助对象是我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中,接 受中、高等职业学历教育、普通高校本科学历教育的学生和参加技能 培训的青壮年劳动力

2、。尚在 年继续扶持期内的脱贫户学生和青壮年 劳动力,符合补助条件的继续给予扶持。3、“雨露计划”的补助标准是多少?答:类型不同补助标准不同。、本科学历教育。参加全日制本科 学历教育并取得学籍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新生,一次性补助 元/ 人;、中高等职业教育。参加中、高等职业学历教育的建档立卡贫困 户学生,每学期补助 元/人,按学制年限补助;就读于 右江民族商 业学校扶贫巾帼励志班的建档立卡女学生,每学期补助 元/人,按学 制年限补助;、短期技能培训。对 周岁、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 贫困户劳动力参加扶贫部门主办的短期技能培训并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的,每人每期补助 元,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培训(含管理费、教师

3、课 酬费、教材资料费、实验实习耗材费、教室租用费)、学员伙食费、住 宿费、前往企业就业交通费、误工费、考评费等,其中学员参加培训 误工费补助按 元/人.天计发,由承办培训机构发给获得职业资格证 书的学员。对自主参加扶贫部门以外的单位主办的技能培训,获得国 家承认并可在网上查证的职业资格证的我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 每人一次性奖励 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参加扶贫部门举办的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每人每天补助 元。4、参加“两广”职业学历教育的学生,有哪些扶持政策?答:就读于“两广”协作院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按“雨 露计划”职业学历教育补助政策,每学期补助 元/人;每学年

4、补 助 元/人,补助一、二年级。5、“雨露计划”补助金什么时候发放?答:按(年文件)规定,职业学历教育春季学期在 月 日前 发放补助金,秋季学期在 月 日前发放补助金;本科学历教育在月日前发放补助金。由县财政部门直接把补助款划拨到农户一 卡(折)通。6、专升本的大学生可以申请“雨露计划”补助吗?答:如属于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新生的,以获得 本科学籍为依据,可以申请“雨露计划”补助。7、自考本科的学生可以申请“雨露计划”项目补助吗?答:自考本科的学生,不符合补助条件,不能申请“雨露计划”学 历教育补助。2022年雨露计划方式改革工作办法一、职业教育培训方案为了认真贯彻落实 办、财政

5、部完善“雨露计划”实施方 式改革试点工作(国开 发号)精神,做好我县“雨露 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工作,结合我县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 方案。(一)工作目标通过试点,改革“雨露计划”实施方式,对贫困家庭劳动力接受 职业教育进行补助,引导和鼓励贫困家庭子女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和 普通高中教育后,继续接受高、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提高贫困家庭 新生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增强其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能力;同时,充 分利用“两项制度”衔接成果,进一步完善和创新“雨露计划”实施 与管理机制。(二)试点期限年秋季学期至 年春季学期。(三)补助对象及标准1、补助对象。已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中-常年接受本地和异地 高等职

6、业(一、二、三年级)、中等职业(一、二年级)教育及一年 以上技能培训(进入顶岗实习阶段的学生除外)的学生。2、补助标准。每个补助对象的补助标准为 元。其中,年秋季 学期补助 元/人,年春季学期补助 元/人。补助对象同时享受 国家中等职业学校减免学费和生活补贴政策,以及一年以上职业培训 优惠等政策。(四)方法步骤本试点为期 年,从年 月开始,至 年 月结束。试点工 作按以下步骤进行:1、调研筹备阶段(年月日一_月日)。对已就读的高 职、中职学生进行调查摸底,估算年新入学的高职、中职学生人数,初步测算符合补助对象的数量,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试点工作实施方 案。2、政策宣传阶段(年月日一月日)。试点工作

7、方案 经省 办、省财政厅确认并报 办备案后再付诸实施。召开动员会 议,利用本县电视台、网络等媒体,以及通过学校、乡村设立宣传栏 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引导,达到全县贫困户家喻户晓。3、农户申请阶段(年月日一月日)。按照属地管理 原则,由贫困户向所在村委会、乡镇提出书面申请,填写统一印制的雨露计划贫困家庭子女职业教育补助资金申请表(见附件2),由 所属行政村、乡镇政府签署初步 意见,并加盖公章。同时,对于县 外就读学生,由学生家庭负责提供就读学校的学籍证明。由乡镇将县 外就读学生的资料汇总后,登记造册(见附件3),送县 办审核。 对于县内就读学生,由县 办联系学校,由学校负责统一提供学籍证 明,由学

8、校将学生的相关资料汇总后登记造册(见附件3),送县 办审核。4、确认对象阶段(年月 日一 月日)。(1)初步审核。由村委会、乡镇政府对申请对象进行初审,县办、财政局对申请对象进行再审,重点内容为:申请对象是 否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户子女接受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籍 证明是否真实、有效,是否符合补助条件。(2)社会公示。经县、乡、村 确认后,通过扶贫网或者财政 网以及学生家庭所在乡村对社会进行公示;同时,县内学校在校内进 行公示,公示时间为 天。公示具体内容包括学生家庭地址、家庭状 况、就读学校及年级、补助标准、电话等。(3)确定对象。对社会公示无异议的直接确定为补助对象,对通 过公示有异议的

9、进行复核。对确定为补助对象的由县 办、财政局在 申请表上签署审核意见并加盖公章。在此基础上,对补助对象进 行汇总,并登记造册(见附件3),并报省 办、省财政厅备案。5、第一学期补助发放阶段(年 月日一 年月 日)。经过确认的补助对象,由县财政局发放第一学期补助 元,采 取一通方式直接发放到贫困户。6、第二学期补助发放阶段(年 月 日一 年 月 日)。通过县内实地抽查、县外电话抽查等方式,复核补助对象,对 中途辍学和进入顶岗实习阶段的学生取消该学期的接受补助资格。复 核确认后,由县财政局通过一卡通方式发放第二学期补助 元。7、验收总结阶段(年月日一日)。对试点工作进行 认真总结,评估试点效果,总

10、结试点经验,及时改正存在的问题,向 省、市主管部门上报总结材料。(五)保障措施1、加强领导。试点工作由县 办、财政局共同负责完成。成 立以县 办主任任组长,县财政局副局长陈家祥、县 办副主任为 副组长,办、财政局工作人员和乡镇扶贫专干为成员的“雨露计 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 办副主任向希红任办公室主任,县财政局指派专门工作人员参加,负 责试点日常工作,以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2、加大宣传力度。多途径宣传雨露计划试点工作的相关政策,鼓 励和动员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中、高职业教育,引导和动员社会力量参 加试点工作,为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供更多

11、的支持。各乡镇 办要把宣传资料发到每个村每个贫困户,做到家喻 户晓。3、部门协调配合。加强扶贫、财政等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扶 贫部门做好贫困户建档立卡、补助对象的确认、动态(范本)监管等 项目管理工作;财政部门做好补助资金的发放和监管工作,及时划拨 试点工作的宣传和工作经费;乡镇、村做好补助对象的调查摸底和前 期审核工作。4、加强资金监管。加强对试点资金使用的内外部监管,按照政府 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试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接受监察、审计部门和社会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和纠正,坚决杜绝和严肃 查处虚报、套取、私分、截留、挪用试点资金的行为。二、短期技能培训方案1、补助对象及标准。属于

12、农村扶贫对象(两项制度衔接、建档立卡农户)、年龄16 周岁、有转移到非农产业从事务工经商和参加就业技能培训愿望的 农民。接受短期技能培训的,每人一次性补助 元。2、农户申请程序。当年参加短期技能培训,并取得技能培训合格证书和职业资格等 级证书的贫困农户,到乡镇申请,经乡镇初审,若属建档立卡人员, 则由乡镇 办提供表格,由参训者本人填写统一印制的雨露计划贫 困劳动力短期技能培训登记卡(附件2),经培训基地签字盖章后,并附上居民 复印件、技能培训合格证书复印件和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复印件,由乡镇对补助对象进行汇总,并登记造册(见附件3),送县办审核。3、补助资金发放方式。由县财政局复核相关资料后,采用“一卡通”方式一次性直补到户。4、资料报送时间。凡申请雨露计划短期培训补贴资金的,必须将相关资料于年 月日前报县 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