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方案84890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3878947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方案84890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方案84890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方案84890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方案84890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方案84890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方案8489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方案84890(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急诊大楼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1 概况 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急诊大楼位于平江县城关镇北街,该大楼为五层主楼及一层地下室组成,总建筑面积约24630m2 。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人工挖孔混凝土灌注桩。建筑物占地面积约为 4501.6m2 。 根据有关资料及自然地面实测标高,基坑开挖深度平均约为4.5m .本施工方案设计部位为南侧、西侧及北侧设计,南侧长约为45m,西侧长度约77m,北侧长度约86m,基坑开挖面积约5500m2。 1。2 基坑周边环境 拟建场地位于现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南侧,场地已平整,具备施工的基本条件。基坑周边环境描述如下: 基坑南

2、侧:距平江县县委会住宅楼为5m,基础外边缘距县委会住宅楼基础外边缘约为3m. 基坑西侧:距居民楼约20m基坑北侧:距已建道路约5m。 根据该基坑周边环境情况、场地地质条件结合基坑开挖深度,依据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 925897)的有关规定, 该基坑重要性等级为三级。 二.工程地质条件 1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该建筑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基坑所在场地地层自上而上为: 层,素填土(Q4ml) :黄褐色,以块石、碎石及粘粒为主,局部含建筑垃圾。未压实,松散,稍湿。层厚0。3m3。0m。 层,淤泥质粘土(Q 4l) :灰褐色,以粘粒为主,软塑。仅见于ZK09、ZK10号钻孔,层厚1。0m2.5m。

3、层,粉土(Q4al) :褐黄色,具中等压塑性,摇震反应无,光泽反应弱,干强度中,韧性中,含粉砂成份较高,含卵石,中密状态,厚度1.15.6m。 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砖红色,上部风化似土状,向下逐渐变硬,以石英砂质成分为主,含泥质成分。节理裂隙极为发育,岩体破碎,采芯率低,质量等级为V级,为极软岩,控制厚度为1。03.10m。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砖红色,以石英砂质成分为主,泥质胶结。强度较高,裂隙较发育,岩芯多呈短柱状,少量为碎块状,韵律沉积发育,属极软岩,控制厚度为5。57.6m。各土层主要力学性质指标层号岩土名称承载力特征值fa(kpa)压缩模量Es内摩擦角凝聚力C素填土604.66。2

4、11。3淤泥质粘土805.47.612。6粉土20017.810。322.4强风化泥质粉砂岩2501918.239.6中风化泥质粉砂岩9602水文地质条件勘察场地位于山丘、冲沟地带,地下水受大气降水影响,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三.支护方案的选择1.支护方案的选择1。1素喷支护方案的确定基坑场地在开挖深度内主要以粉质粘土为主,该土层干强度中,具中等压塑性,同时,基坑内水位埋深较深,地下水主要为大气降水影响,受地下水影响不大,考虑到面临雨季施工及土体长期暴露于外,会受雨水冲刷或风化导致土质变化而产生蠕变,所以,西侧开挖后,采取素喷方式,保护边坡土体不受风化及雨水冲刷,确保土体原有特性。同时,

5、又能使基坑内施工现场清洁、卫生,保证基础施工在雨季顺利进。具体素喷方法见图2和图3图3 素喷剖面图(注:摩擦锚杆长1。5m,水平、垂直间距均为1.5m)1.2锚喷支护方案的确定 根据现场踏勘实测数据表明:基坑北侧场地较宽阔,但面临原门诊大楼前道路,动荷载较大,因此采用锚喷支护方案。1.2。1设计参数的取值:土体容重=18.4 KN/m3,挖深H=5m,内聚力C=22。4KPa,摩擦角=10.3,安全系数K=1.3,外荷载q=10KN/m2,由此,布置3排锚杆,具体参数详见表2及图2、图4:各排锚杆具体参数孔号孔上标高(m)锚杆长度(m)水平间距(m)俯角(a0)孔径(mm)锚杆规格级螺纹钢钢筋

6、网200200加强筋注浆(速凝剂)喷混凝土C20(mm)1-2.091。5510100206。516X焊牢砂浆1:1厚801002-3.581.5510100206。516X焊牢砂浆1:1厚8010035.071。5510100206。516X焊牢砂浆1:1厚80100 图4 锚喷剖面图(注:锚杆水平、垂直间距均为1.5m)1.2.2 施工要点基坑土方开挖及修坡基坑土方开挖应分步进行,分步开挖深度主要取决于暴露坡面的直立能力,为给锚喷网施工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每层挖深1。5m2m,不允许超深开挖。开挖长度应根据交叉施工期间能保持坡面稳定的前提决定,一般在同一轴线开挖的长度为15m20 m。边坡

7、开挖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支护土层的扰动,并严格按规定修坡,防止因分层开挖的误差引起最终基坑外形尺寸的不足。锚杆施工锚杆施工首先是锚杆的成孔,根据地质情况采用人工凿孔或钻机钻孔,按设计的孔位布置,进行测量画线,标出准确的孔位,后按设计要求的孔长、孔的俯角和孔径进行凿孔。其次是锚杆安装,按照设计规定的各排锚杆的长度、直径,加工合格的锚杆,为使锚杆处于孔的中心位置,每隔1。22m焊接一个居中支架,将锚杆安放在孔内。最后是注浆,注浆是保证锚杆与周围土体紧密粘和的关键,在安好锚杆的孔内注入1:1水泥砂浆,压力不低于0.4MPa,以确保锚杆与孔壁之间注满砂浆,砂浆内加膨胀剂及早强减水剂,注浆采用由里向外注,

8、需将注浆管插入孔内距孔底约0。5m处,必须在孔口绑扎止浆布袋,防止浆液流出.挂网喷混凝土等锚杆施工完成后,用16圆钢与锚杆弯头衔接起来,形成整体。然后迅速在边坡面上,布上一层6.5,网格200钢筋网,网筋之间用扎丝扎牢,网片之间搭接要牢。在上述工序完成后,即可喷混凝土,喷射混凝土是借助喷射机和使用压缩空气将按一定比例配合的拌合料通过管道输送并以高速喷射到边坡受喷面上,凝结后与钢筋网形成薄壁钢筋混凝土板墙。混凝土厚度按设计要求为80100mm,强度为C30。喷射混凝土时喷枪口与受喷面距离保持在11。2m为宜,避免因距离过大而影响受喷面混凝土的密实度,距离过小而造成过多的混合料反弹损失.1.3钢管

9、锚杆喷锚支护方案的确定根据现场踏勘实测数据表明:基坑南侧场距平江县县委会住宅楼为5m,基础外边缘距县委会住宅楼基础外边缘约为3m,是基坑支护的重点,因此采用钢管锚喷支护方案.本支护设计方案,采用垂直开挖、复合喷锚支护。 在基坑开挖前,应先行施工放线。基坑支护分层开挖,做到开挖一层,支护一层. 1.3。1 施工流程 挖土、土方外运削坡初喷施工锚杆挂网注浆复喷砼 1.3.2 施工顺序和方法 清理坡顶, 放出坑内喷锚开挖上开口线,并对坡顶进行硬化处理。沿坡顶垂直打入16超前土钉(长度为1。0m ,水平间距1。5m)。 土方开挖时先沿基坑边开挖,以便为支护施工提供工作面;然后向基坑中间推进,中间土方可

10、以分两次开挖到底; 第一层开挖深度为第一排锚杆下0。30m,约为地面下1.2m ;第二层开挖深度1.5m ;第三层开挖到底。 每层土开挖时,反铲挖土不得超过该层的坡底线,其上残留部分应采用人工修整; 每次每段工作面长度要求不小于10m ,不宜大于30m;工作面宽度不宜小于 8。0m; 钢管锚杆和注浆施工 钢管锚杆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定出位置并作好标记。待一批钢管锚杆都放入后用注浆泵统一注浆,且对喷锚面层进行初喷。 注浆采用水泥浆,水泥标号为P。O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 0。45 左右,注浆压力为0.2Mpa 0。4MPa 。为保证浆体与周围土体紧密结合,在浆液中掺入一定量的膨胀剂,

11、注浆采用硬塑料管从孔底注浆,注满为止。必要时,应补浆或二次注浆。 钢管锚杆单孔采用全孔一次注浆.注浆过程中当发现注浆压力突然降低,浆量突然增大时,应立即停注,检查是否跑浆、冒浆。每米注浆量不少于30Kg。 钢管锚杆采用成品外购。 各排锚杆具体参数表孔号孔上标高(m)锚杆长度(m)水平间距(m)俯角(a0)孔径(mm)锚杆规格钢管钢筋网200200加强筋注浆(速凝剂)喷混凝土C20(mm)12。0151。5510100483.56.516X焊牢水泥:砂:石子=1:2:2。5厚8010023。5121。5510100483。56。516X焊牢水泥:砂:石子=1:2:2。5厚801003-5。012

12、1.5510100483.56。516X焊牢水泥:砂:石子=1:2:2.5厚80100挂网和喷砼施工 喷锚支护地段钢筋网采用 6。5圆钢,网孔间距200 200,加强筋为 16纵横双向设置, 沿锚头水平方向另焊2 16 L50圆钢为加强压筋。 坡面喷射砼采用细石砼,砼标号为C30 , 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 1:2:2.5 ,水灰比为0。4 0.5 ,石子采用粒径为5mm 左右的瓜米石。细石砼中应加入少量速凝剂。面层厚度80mm。 1.3.3基坑开挖施工要求 基坑开挖应遵循信息法施工的原则,勤监测,勤巡视,及时反馈信息,根据变化的情况指导施工。 该基坑支护开挖施工的顺序原则如下: 建立基坑开挖

13、环境监测系统并取得环境监测所需的基础数据 第一层土方开挖、第一层喷锚支护施工 第二层土方开挖、第二层喷锚支护施工第三层土方开挖、第三层喷锚支护施工支护施工完成。 要保证该基坑顺利开挖成功,除了高质量的支护设计外,还需要土方开挖施工组织严密,土方开挖施工队伍一定要与基坑支护施工队伍严密配合,协调施工;同时还应根据环境监测所反馈的信息随时调整挖土顺序、挖土速度.土方开挖施工队伍不听指挥,不遵守设计所要求的分层开挖深度、开挖顺序,随意超挖蛮干,往往是造成基坑事故的重要原因。 支护施工过程中的排出物可能使自然地面抬高,其排出物在施工完成后必须及时清除出场 ,以保证自然地面标高不超过设计地面标高, 以免

14、增加支护结构的额外土压力负担, 使支护结构出现过载现象。 基坑开挖过程中,土方应随挖随运,不得随意堆置于基坑周边。施工用材必须堆置于坑边的应均匀堆放,不得超过规定的堆载值。特别注意要避免集中荷载。 土方开挖进程中,挖土机不得碰撞损坏支护结构构件和喷锚面层,并应注意保护好观测标志。 基坑开挖期间,基坑内的少量渗水,可采用明沟加集水坑的办法用潜水泵明排至坑外.基坑内的排水沟和集水坑在基坑回填前,应用粘土或素砼可靠填实。 开挖后的基坑应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及时清边检底,尽快进行垫层施工。垫层应做到基坑内满封闭,以改善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 基坑开挖应尽量避开雨季和汛期。四. 施工平面布置及管理 1.总体布局 1.1。 基坑支护施工大部分工程量主要在土方开挖阶段进行,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经与业主商定,基坑支护前期工作场地选定西南角.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