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渔陈中心小学杨素燕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确定长度单位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3878035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渔陈中心小学杨素燕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确定长度单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打渔陈中心小学杨素燕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确定长度单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打渔陈中心小学杨素燕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确定长度单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打渔陈中心小学杨素燕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确定长度单位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打渔陈中心小学杨素燕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确定长度单位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打渔陈中心小学杨素燕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确定长度单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渔陈中心小学杨素燕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确定长度单位(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 二年级 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42015学年第 一 学期)2014年10月30日课 题确定长度单位集 备 人杨素燕使 用 人教材解读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厘米和的基础上,掌握如何选取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事物的长度,例题通过讨论“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身边的物体,进行想象、猜测、推想、对比等,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利用排除、推算、类比、估算等方法,确实合理的长度单位进行描述。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为学生提供充分观察思考的思维空间。学 情 分 析 教 学目 标1、 通过类比、观察,学会如何

2、运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2、 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重点难点1、 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 学 过 程 第 一 课 时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和1米的长度吗? 教师口头出题,学生比划:2厘米,5厘米,10厘米,20厘米。 小结:厘米和米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途,那么,什么时候用厘米作单位,什么时候用米用单位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让学生体验1厘米和1米的不同教学过程二、 探究例8.1、 同学们看,这是我们学校的旗杆,你知道它的高度是多少吗?(让学生猜

3、测) 降低难度:这样猜测太广了,老师给同学们提个问题: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和你小组的同学互相说说想法。 指名回答,说想法。引导:方法一:排除法。 1厘米只有这么长,(用手比划)那么13厘米只有这么长,旗杆不可能这么短,所以是13米。方法二:推理法。把旗杆的高度和我们的身高对比一下,我们大约是1米多高,才到旗杆的这个高度,所以旗杆应该是13米。10个小朋友的身高加起来差不多和旗杆一样高。 小结:原来要确定答案有好几种方法,我们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要多思考。最终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 2、巩固新知。小明在商场看见一只小鸟。(多媒体出示)这只小鸟的脚印长度是1厘米还是1米呢?(学生交

4、流)指名汇报,说明理由。 3、做一做(1) 出示教材第7页,做一做题目。 让学生讨论课桌的宽是60厘米还是60米? 引导60米有多大?我们的教室长大约6米,课桌的宽会比教室还大吗?让学生自己推算:操场的长是28米。(2) 选择合适的单位。 教室长5() 黑板长3() 小明身高135() 引导方法的类比法,和身边的13厘米高的物品进行比较,旗杆是不是和这个物品一样高,中比如我们的铅笔不止13厘米长,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比较教学过程三、 练习拓展1、 辨析题。出示题目,说说下面长度单位对吗?把不对的改正后写在括号里。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2、 估一估。(完成教材练习一第9题)圈出合适的答案。先圈估计的,再圈实际测量的。3、 谁说的对?(完成教材练习一第10题)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第一幅图长5厘米,对吗?(错,没有对准0刻度线) 第二幅长4厘米,对吗?(对,7厘米3厘米=4厘米)第三幅长大约5厘米,对吗?4、 量一量乌龟要爬( )厘米就能吃到小鱼。让学生拿尺子量一量,说一说。请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板书设计 确定长度单位 旗杆的高度是13米教学反思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