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3827341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第一施工准备一、现场准备1、进行地下障碍物拆除(如果有)。2、根据建筑红线控制桩和水准点,进行场地控制网测设、自然地面标高的测量,并做好初测记录及总包验收记录。3、做好现场施工用电准备。现场照明(由总包单位提供):在基坑四周用脚手管搭设高架照明灯,坡道口设置警示灯。根据施工不同阶段使用的设备进行施工用电量的计算。综合考虑施工机械载荷、现场照明、办公及生活用电。4、做好施工用水准备:从建设单位提供的供水点向基坑四周接供水管,管径80mm,在基坑四周每边安装一个水龙头,提供施工用水。二、技术准备1、组织对各工序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并有详细的交底记录,并做到持证上

2、岗,方可进场作业。2、定位放线所用的经纬仪、水准仪、钢尺等测量仪器,都要做好计量检测,并取得检测合格证。3、进场后,根据基坑支护平面布置图及剖面图进行定位放线,做好轴线控制桩和基准水准点,并进行妥善保护。第二工期、质量、安全等保证措施一、基本要求1、遵守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以及季节施工的有关规定。2、按照建筑安装工程质量评定标准,验收工程质量等级。3、按照建设单位及监理要求的验收程序,验收项目,进行质量过程控制,做好自检和申报验收,并交验各种资料,填报各种表格。4、各种原材料要有检验合格证书。5、建立各级质量管理责任制和工程质量保证体系。6、各项工作按照公司质量保证手册及质量管理手册执行。二、工

3、期保证措施1、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履行各自的职责,工作不拖不推,项目部要建立健全工作考核和奖罚制度,确保工作高质量、高效率。2、建立项目联席例会制度,定期研究解决生产技术问题,扫清障碍,落实措施,检查效果,严肃计划。3、项目经理要随时落实项目组织和总体计划;生产经理落实材料、机械、劳动力;总工程师落实技术方案和措施,把好关键环节和计划的关键线路。4、进场后要及时摸清地下障碍物的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清理,争取做到边清理地下障碍物,边创造挖土和土钉的工作面,不影响整体进度。5、夜间出土数量是保证工期的关键,因此要千方百计保证夜间出土的效率。首先要保证夜间的机械设备数量和完好,要由专人每天落实夜班的机械

4、设备情况;其次是保证夜间施工的工作面能够正常进行,每天要安排好施工工作面;夜间卸土点、沿线交通要有专人值班,出现问题,及时排除解决。三、质量保证措施1、土方工程要求1 .机挖土槽底标高与设计标高允许偏差50m,不得扰动老土。2 .各层间标高允许偏差50mm3 .边坡允许偏差200Innb严禁亏坡。4 .严禁碰壁土钉。2、开挖(1)土方施工听从专人指挥,严格执行支护施工方案。(2)测量员随时测量,保证基底标高和基坑线。(3) 土钉支护应按设计规定的分层开挖深度按作业顺序施工,在未完成上层作业面的土钉和喷射混凝土支护以前,不得进行下一层深度的开挖。当基坑面积较大时,允许在距离四周边坡8米的基坑中部

5、自由开挖,但应注意与分层作业区的开挖相协调。(4)当用机械进行挖土作业时,应防止边壁出现超挖或造成边壁土体松动。基坑的边壁宜采用人工修坡,以保证边坡平整并符合设计规定的坡角。(5)支护施工的作业顺序应保证修整后的裸落边坡能在设计规定的时间内及时支护,即及时设置土钉或喷射混凝土。(6)对于易塌的土体可采用以下措施:1)修整后的边坡立即铺设一层InmI厚的钢丝网,喷上一层薄的混凝土面层,待凝结后再进行成孔;2)在水平方向上分小段间隔开挖;3)先将作业深度上的边壁做成斜坡保持稳定,待成孔并设置土钉后再清坡。4)在开挖前,沿开挖面垂直击入钢筋或钢管,或注浆加固土体。第三工程监测与信息施工一、基坑监测为

6、在基坑开挖期间,确保基坑施工安全及周围现有建筑物的安全,拟对基坑边坡进行施工监测,其监测内容如下: 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包括对坡顶位移检测); 地表开裂状态(位置、裂缝宽度)的观察; 条件最为不利的地段设置观测点。二、测量基本要求测量仪器要使用精密光学仪器,并有检测合格证。水平误差控制V0.5mm垂直误差控制VO.5mm在正式开挖前,要核对基准点并对其进行保护。位移观测点必须在做第一层挂网时,就埋置好,以备日后使用。三、检测措施安排专人进行定期观测,将边坡位移情况作成观测记录表格,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快速反应,快速控制,以确保边坡稳定安全。L观测时间的确定:在土方开挖阶段,开挖深度W

7、4.0m时1次/2d,开挖深度4.0-5.3m时不少于1次/Id;完成基坑开挖、变形趋于稳定的情况下,可适当减少监测次数。2 .对雨天以及各种可能危及支护安全的水害来源(如周围生活排水、上下水管道漏水、化粪池渗漏水等)进行仔细观察。3 .在施工开挖过程中,基坑顶部的侧向位移与当时的开挖深度之比如超过3%。时,应密切加强观察,每天观测次数不少于2次;当发生突变或累计变形超过5%。时,需立即停工,待分析其原因并及时对支护采取加固措施后再继续施工。4 .信息施工就是根据施工中具体情况和监测数据对施工方案加以改正和补充,当遇到不良土质时,适当加设土钉,发现不安全预兆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等。第四应急预案一、

8、基坑边坡紧急事故预案基坑开挖和支护施工过程中,由于破坏了土层中的原有的应力平衡,坡面肯定会发生变形,直到达到新的平衡。因此为保证边坡的安全,需在边坡四周设置观测点,对坡面的位移进行观测;同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对地面和周围墙面等注意进行观察。最大坡面变形不超过3%。,当发现坡面的安全存在问题时,应采取相应措施:1、在施工过程中,就要进行预防,严格按设计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并在边坡建立相应的位移观测点;2、如观测点累计位移量超过3%。,应停止当前开挖,并对边坡进行加固处理;土钉墙顶部位移在0l.5cm内变化属于正常现象,在1.5-2.7cm内变化应该引起注意,应该加密观测频率。在位移超过2.7cm时应

9、改采取特殊情况下的预案措施。必要时改采取特殊情况下的预案措施。3、注意周边现场管线情况,杜绝管道水渗漏,护坡安全的最大隐患是水,为此施工过程中对少量地下滞水,一定要将其引出。同时对地表水亦应做好排水工作,不能使其渗入,特别是在基坑周围不得有渗水井的存在。若发现基坑四周有地下管线跑漏水的现象时,一定要将其处理妥当。4、由于施工速度过快,砂浆尚未凝固,锚杆不能起作用时坡面发生较大位移时,应加强配合,安排好施工顺序,避免发生上一步坡面刚施工完就立即开挖的情况发生;5、当坡顶部分地段的土质情况不好时(如坡顶附近有近期挖沟且回填不密实的松动土层),采用通过锚杆设置地面拉筋的办法进行固定;6、当发现坡面位

10、移较大时,现场应设专人24小时不间断的注意观测,发现问题及时通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处理。7、如施工中发现坡顶出现较大裂缝,出现滑坡迹象时,一方面立即停止施工,疏散坑内施工人员、机械,所有人员、机械转移到安全地带,同时组织土方施工机械及时回填,防止裂缝或滑坡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立即报告相关单位,组织设计、施工技术人员研究加固处理措施,最短时间内处理事故,尽快恢复生产。8、如果发生基坑排桩倒塌、基坑坍塌等安全事故,首先检查有无人员伤亡,如有人员在坍塌中被掩埋,立即拨打110、119、120紧急电话,同时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快速抢救,寻求最快速的救助,及时向相关单位汇报情况。二、治安紧急事故预案如果现场发生治安事故,包括工人大规模群殴、外来人员对现场人员进行攻击等,要及时组织保安人员进行组织控制,对于严重治安事故造成伤亡事故的,要保护好现场,并尽快通知公安机关,说明事故地点,事故大致情况包括参与人数、伤亡情况等。项目经理以及分管生产的项目经理在上述紧急情况发生的时候,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指挥,做好情况汇报材料,一边向相关部门汇报和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