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管理的基本知识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3814447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6.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划管理的基本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规划管理的基本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规划管理的基本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规划管理的基本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规划管理的基本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规划管理的基本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划管理的基本知识(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规划管理的基本知识一、规划管理的概念和基本特征1、概念:城市是由各种不同功能的物质要素构成的复杂、动态、关 联的大系统,要编制好、实施好城市规划,则需要城市规划管理给予组织 控制、引导、监督。基本特征:a、就管理职能而言:服务性和制约性b、就管理对象而言:宏观 微观c、管理内容:综合专业d、管理进程:长期 阶段e、 方法:有规律性、主观能动性二、规管的原则(一)依法行政的原则:1、完善民主:保障参与2、改善加强对政府的领导3、履行职能的需要(二)系统管理原则:1、强调整体效应2、加强内部协调3、注重外部适应4、建立信息(反馈)通畅(三)集中统一管理(四)政务公开的原则:办事依据、程序、机

2、构人员、结果、纪律和 投诉渠道、五公开”、“一参与”、公众参与。三、任务和基本工作内容1、任务:保障法规的施行和政令畅通。保障综合功能发挥,三效率协调发展。保障各项建设纳入轨道。保障公共利益各方合法权益。2、基本工作内容编、审实施(建筑、市管、市交)监督检查(行政检查、处罚)四、系统的关系(一)层的关系(二)构成要素1、管理目标:维护、健全法制;保障公共利益;保护合法权益;促 进三者协调内化:管理人的意志等主观能动性夕卜化:夕卜在的物质形态2、管理者:管理人:三种角色:官方代表、信息传播、处理矛盾3、管理对象:区内土地和建设活动4、管理中介(依据与手续)构成:权力:法律法规授权审批、惩治执行、

3、参议表彰规则:文本、图纸、法律及规范组织:有组织的管理行为,通过管理机构进行(三)管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自然、社会环境、文化和科技、经济和政治五、规管的控制(一)控制的概念及类型1、概念:管理人对对象进行制约、引导、达到目的。2、类型:微观、中观、宏观(二)控制的作用:指导作用 弥补作用 监督作用(三)控制原则:1、激励原则2、协调原则:协商、调解、权威、调态3、民主原则4、弹性原则(四)控制过程:从现状到达目标的途径就从发展而言,具有动态性就建设过程,管理贯穿过程就阶段而言,表现于管理程序(步骤、顺序、方式、时限四要素) 程序设定符合:导向性、效率性、区别性六、管理决策(一)概念:规划、制定、

4、实施进程中对相关问题的决策。(二)意义:关系发展全局、发展未来、社会公益(三)性质:层次性(宏、中、微)、连续性、综合性、政策性、技 术性4、决策优化:从传统决策向现代决策转变(1)决策的科学化:科学态度、明确标准、科学方式决策结构: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决策系统(2)决策的民主化(前提)公众参与制:公示、人大审议、政务公开分层次决策(3)决策的法制化(保障)依法;符合法律原则、规定;监督制约机制。七、管理的方法与技术(一)行政的方法:具有权威性、强制性、直接性、时数性(二)法律方法:具有权威、强制、直接同时规范性、稳定性、防范性、平衡性、假设、处理、制裁(三)经济方法:用价格税收、资金、罚款(

5、四)咨询方法:向领导建议、审议、指导实施、策划(五)管理技术:科技的应用;技术手段的发展与创新;四、审批和调整程序1、审批程序:前置程序:体系要论证,总体要人大审查上报:由组织编制机关批准:审查同意公布;批准公布2、调整程序:总规局部调整报人大常委会批准机关备案(性质、规 模、方向、布局、重大调整经人大审查报原批准机关审批。(三)业务范围甲级:范围不限;乙级:20万人以下总规和专项;详规;大型选址;丙级:省级内;建镇总规;20万人以下的详规和专项,中小型选址。第四章建制镇的规划管理一、责任主体:第七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工 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

6、管本行政区域内建制镇 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第八条 建制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一)贯彻和执行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二)负责编制建制镇的规划,并负责组织和监督规划的实施;(三)负责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管理与 施工管理;(四)负责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房地产管理;(五)负责建制镇镇容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管理、市政公用设施 的维护与管理;(六)负责建筑市场、建筑队伍和个体工匠的管理;(七)负责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八)负责建设统计、建设档案管理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职责。二、组织编制主体:第九条 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下,建

7、制镇规划由建制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建制镇在设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其规划应服从设市城市的总体规划。编制建制镇规划应当依照村镇规划标准进行。组织审批主体:第十条 建制镇的总体规划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批,详细规划报建制镇 人民政府审批。建制镇人民政府在向县级人民政府报请审批建制镇总体规划前,须经建制镇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同意。组织修改主体:第十一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已经批准的建制镇规划。确 需修改时,由建制镇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进行调整,并 报原审批机关审批。四、报建程序:第十三条 建制镇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项目在报请计划部门批准时, 必须附有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选址意见书。第

8、十四条 在建制镇规划区内进行建设需要申请用地的,必须持建设 项目的批准文件,向建制镇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定点,由建制镇建设行政主 管部门根据规划核定其他用地位置和界限,并提出规划设计条件的意见, 报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审核批准的,发给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单位和个人在取得建设用地 规划许可证后,方可依法申请办理用地批准手续。第十五条建设规划用地批准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改变土地 使用性质和范围。如需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和范围,必须重新履行规划审批 手续。第十六条 在建制镇规划区内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物、构筑物、道 路、管线和其它工程设施,必须持有关批准

9、文件向建制镇建设行政主管部 门提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申请,由建制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项 目施工图进行审查,并提出是否发给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意见,报县级 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 准的,发给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单位和个人在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 可证件和其他有关批准文件后,方可申请办理开工手续。五、临时审批程序六村庄和集镇规划管理一、责任主体第六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 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村庄、集 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乡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二、

10、规划制定第八条村庄、集镇规划由乡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并监督实施。阶段划分及内容第十一条 编制村庄、集镇规划,一般分为村庄、集镇总体规划和村 庄、集镇建设规划两个阶段进行。第十二条 村庄、集镇总体规划,是乡级行政区域内的村庄和集镇布 点规划及相应的各项建设的整体部署。村庄、集镇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乡级行政区域的村庄、集镇布 点,村庄和集镇的位置、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村庄和集体的交通、供 水、供电、邮电、商业、绿化等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的配置。第十三条 村庄、集镇建设规划,应当在村庄、集镇总体规划指导下, 具体安排村庄、集镇的各项建设。集镇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住宅、乡(镇)村企业、乡(

11、镇)村 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的用地布点、用地规模,有关的技术经济 指标,近期建设工程以及重点地段建设具体安排。村庄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参照集镇 建设规划的编制内容,主要对住宅和供水、供电、道路、绿化、环境卫生 以及生产配套设施作出具体安排。报批程序:第十四条村庄、集镇总体规划和集镇建设规划,须经乡级人民代表 大会审查同意,由乡级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村庄建设规划,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由乡级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 政府批准。调整程序:第十五条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依照本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经 乡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村民会议同意,乡级人民政府可以对村庄、集镇

12、规 划进行局部调整,并报县级人民政府备案。涉及村庄、集镇的性质、规模、 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重大变更的,依照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的程序办理。公布程序第十七条 村庄、集镇规划经批准后,由乡级人民政府公布。三、实施管理、综述(一)实施管理:对城市各项建设活动和土地使用进行管理(二)管理主体:1、承担责任的能力;2、以自己的名义3、行使国家的权利;4、是一级组织(三)管理范围1、地域范围:规划区内进行建设2、对象范围:各项建设各项建设指:a、房建设及其附属或构筑物;b、道路广场及对外交通设施;c、管线工程d、交易的临时建(构)物(四)管理的基本法则:“一书二证”称规范许可制一书:项目选址、布局用地许可:

13、定项目的位置及用地工程许可:确定合法地位和权益,监督检查依据档案的重要内容。(五)管理的法定依据:规划、标准、政策二、选址项目管理(一)选址管理的概念及其意义1、选址管理:主管部门按规划及有关法律法规对项目进行选择或确 认地址,保证按规划实施,并核发选址意见书的行政管理工作。2、意义:实施规划的首要环节。建议项目是否可行的必要条件。审批可研报告必须以核发的选址意见书由依据。(二)选址管理的目的和任务目的:保证选址符合规划。合理促进;不合理阻碍;对经济、社会发展及建议进行宏观调控;综合协调选址中的各种矛盾,促进工作顺利进行(三)选址管理审核的内容:1、审核项目意见书是否批准及是有关申请;2、项目

14、的基本情况;3、项目与规划布局的协调;4、项目与交通、市政、防灾等设施的衔接与协调;5、项目与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衔接与协调;6、项目与环保、与保护规划的协调;7、项目的其它规划要求。(四)程序:1、申请程序;2、审核程序;程序性、实质性、审核。3、颁布程序。三、用地管理(一)概念及与土管的关系:1、用地管理:主管部门依法、依规划,确定地点、范围、审核总平 面,提规划设计条件,核发用地许可的工作。(二)用地管理的目的和任务1、目的:合理使用土地,调整不合理用地,维护和改善环境,保障 三效益的发挥。2、任务:控制合理使用土地,保障规划实施节约用地,促进建设与 农业用地协调,协调用地的有关矛盾,不断完善深化规划。(三)审核内容:1、审核用地申请2、提供规划设计条件核定土地使用质量核定建筑密度核定建设高度3、审核总平面图、定范围4、用地调整:(性质、权属、布局)5、临时用地单位6、地下空间的开发7、以地形、地貌的改变控制(四)程序1、申请程序2、审核程序3、核发程序四、工程规划管理(一)工程管理要领主管部门依法、依规划对各类工程进行组织、控 制、引导、调协、付之管理,核发许可的工作。(二)目的和任务1、有效指导建设,保证按规划实施;2、维护公共利益;3、改善市容景观,提高环境质量;4、协调建设工程管理。(三)审核的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