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政治 时政专题与热点考法(第一辑)专题2.3 2019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含解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73775865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政治 时政专题与热点考法(第一辑)专题2.3 2019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年高考政治 时政专题与热点考法(第一辑)专题2.3 2019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年高考政治 时政专题与热点考法(第一辑)专题2.3 2019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年高考政治 时政专题与热点考法(第一辑)专题2.3 2019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年高考政治 时政专题与热点考法(第一辑)专题2.3 2019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政治 时政专题与热点考法(第一辑)专题2.3 2019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政治 时政专题与热点考法(第一辑)专题2.3 2019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9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 【背景材料】2019年3月30日晚,“与自然共生”2019年地球一小时主题活动分别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汉、成都等地同时举行熄灯仪式。北京奥林匹克塔、上海东方明珠、武汉黄鹤楼、深圳印力广场等地标建筑准时熄灭景观灯一小时,呼吁公众关注日益严峻的生物多样性下降问题,为2020年由中国主办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提前预热。材料一 全世界许多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大型购物中心和娱乐中心以及成千上万的家庭在当地时间2019年3月30日晚8时30分至9时30分熄灭灯光,参加“地球一小时”环保活动,以此行动倡导低碳生活,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节约日益紧张的能源。熄灯

2、是一种信号,它代表着你对保护地球的信仰和参与改变的愿望。然而,除了熄灯,地球一小时,让我们用行动超越一小时。不论是乘用公交车、使用节能家电,还是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甚至种下一株花草,只要适合你,都是你超越熄灯一小时的行动宣言。材料二 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已经迈入第12年,今年活动的主题为“与自然共生”。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面临巨大的环保和能源压力,保护环境、节能减排成为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一项基本政策。我们希望这些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应落实到具体的实际行动中,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材料三 在环保领域,既有提倡一天不开车的“无车日”,

3、也有熄灯一小时的“地球一小时”。“地球一小时”关灯接力活动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地球一小时”活动开展几年来,它一直以“熄灯一小时”的实际行动来引领低碳生活,推进节能减排,让人们增强环保意识、养成节能的好习惯。这项活动的意义已经超越活动本身,并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它能让百忙中的人们有机会思考环境保护问题,有时间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其实,开展“地球一小时”活动,主要是为了培养人们的节约能源意识和对地球的责任意识,使环保观念更加深入人心。材料四“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特定的时间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4、的支持。某班同学积极参与了此次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有关问题展开了反思和讨论。同学甲说:仅景观用灯熄灯一小时就可以让一个地区的照明用电节省下几万千瓦,意义重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鼓励人们少用电。同学乙则指出:发电量和用电量被认为是经济运行的重要风向标。今年一季度,全国发电量同比虽然仍是负增长,但与去年四季度相比,降幅大幅收窄,出现止跌趋升态势,其中部分省份用电量出现正增长。这显示当前我国经济出现企稳回暖迹象。在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的背景下,不应该再鼓励节电。【考法突破】一、经济生活角度【命题方向】以经济如何类题型考查政府如何引导人们节约能源【模拟设问】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知识谈谈政府如何引

5、导人们节约能源?【答题要素】加强宏观调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规范解答】(1)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制定并执行鼓励能源、资源节约的法律法规。(2)要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3)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艰苦奋斗,节俭消费。二、政治生活角度【命题方向】以政治归因类题型考查节能减排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的原因【模拟设问】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知识分析节能减排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的原因【答题要素】我国的国家性质+政府的性质和工作原则+政府职能【规范解答】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为人民

6、服务,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当然要承担起节能减排的责任。政府是国家的行政机关,肩负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节能减排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三、文化生活角度【命题方向】以文化如何类题型考查如何才能使环保观念更加深入人心【模拟设问】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知识分析如何才能使环保观念更加深入人心?【答题要素】文化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的特点【规范解答】(1)文化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要在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2)文化影响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要大力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弘扬中

7、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形成环境保护的氛围。四、生活与哲学角度【命题方向】以哲学认识类题型考查对同学甲、乙的观点进行评价【模拟设问】结合材料四,运用哲学知识对同学甲、乙的观点进行评价。【答题要素】矛盾既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主次矛盾以及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规范解答】(1)矛盾既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要求人们既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又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学甲、乙都看到了发电、用电和节电的矛盾,但其认识又都存在局限性。(2)主次矛盾以及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同学甲看到了节电的重要意义,这是主要的。但认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就要鼓励人们少用电是片面的;乙同学看到了当

8、前发电、用电量增加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是主要的。但因此否认节电的重要性也是片面的。【考法典例】“地球一小时”是一项杰出的活动,旨在提高人们对地球困境的认识,并让人们表现出他们的关心。如果每个人都能兑现他们的承诺,而且这种改变在“地球一小时”之后还能继续下去,那么它真的会在减少塑料和碳排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据此回答1-3题:1.人们对地球困境的认识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源于实践,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实践的需要会推动人们对地球困境认识的发展 基于地球困惑的认识发展是循环往复的A. B. C. 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材料没有强调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排除。认识源于实

9、践,并能指导实践,符合题意。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发展,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符合题意。认识是一个实践基础上的波浪式前进与上升的过程,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2.人们对地球的关心,源于物质世界具有客观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 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创造又不能消灭 物质世界在进行绝对运动的同时也存在相对的静止A. B. C. D.【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的客观性和规律的客观性。物质世界具有客观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自然规律既不能创造又不能消灭。只有尊重规律,保护好地球,才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符合题意。表述过于绝对,排

10、除。材料没有涉及到运动与静止,排除。故本题答案为A。3.对于地球来说,减少塑料和碳排放,意味着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尊重规律 人可以创造规律推动事物发展 人在改变自然同时应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应该顺应事物的变化而变化A. B. C. D.【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减少塑料和碳排放,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有利于尊重规律,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符合题意。规律不能创造,排除。观点错误,忽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排除。故本题答案为A。熄灯一小时,对于节约能源、减少发电造成的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性气体排放或许只是杯水车薪。但是,当由此激发的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化为思想,当思想化为行动,当行动

11、变成习惯,那对于全球环保事业的贡献,将绝不限于数字。据此回答4-5题:4.节约能源、减少发电造成的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性气体排放启示我们要用消费行为积极影响社会发展 家庭要超前消费,防止消费滞后 要改变消费习惯,提倡绿色消费 低碳生活会导致消费水平的降低A. B. C. 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绿色消费及其消费的作用。改变消费习惯,提倡绿色消费,并用消费行为积极影响社会发展,有利于节约能源、减少发电造成的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性气体排放,符合题意。超前消费不科学,排除。低碳生活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不会降低消费水平,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5.上述材料说明A.要重视量的积累 B.量变是渐进的显著的

12、变化C.量变中包含质变 D.量的变化必然引起质的变化【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熄灯一小时,对于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性气体排放或许只是杯水车薪。但是,当由此激发的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对于全球环保事业的贡献,将绝不限于数字,表明量的积累至关重要,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A符合题意。量变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排除B。C说法不科学,排除。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排除D。故本题答案为A。节能减排促环保不仅是任务,更是目标,不可一蹴而就。热爱自然、珍惜资源,我们更应该深入广泛地宣传节能减排的理念。据此回答6-7题:6.节能减排促环保不仅是任务,更是目标。这启示我们要A.推进资源节约社会建设

13、B.统筹城乡协调发展C.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D.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新发展理念。节能减排促环保不仅是任务,更是目标,要求我们积极推进资源节约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城乡协调、创新驱动、区域协调,排除BCD。故本题答案为A。7.节能减排,不可一蹴而就。与这句话反映的哲理相似的诗句有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A. B. C. 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节能减排,不可一蹴而就,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强调重视量变,强调变化发展,强调联系。故本题答案为B。气候变化对人类

14、的影响是不分国界的,无论是富裕还是贫穷,我们每个人在气候变化面前都同样的脆弱。在同气候变化的斗争中,政府、个人和社会机构等各方面的共同协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地球村的村民,只要关灯一个小时,我们都能为减少碳排放做出实际的贡献,改变地球的未来。据此回答8-10题:8.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分国界的。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A.事物的联系具有必然性 B.事物的联系具有直接性C.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D.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特点。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分国界的,说明联系具有普遍性,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联系的必然性、直接性和客观性,排除ABD。故本题答案为C。9.在同气候变化的斗争中,政府、个人和社会机构等各方面的共同协作是非常重要的。这启示我们整体离不开部分,但部分可以离开整体 部分高于整体,但也应服务于整体 部分离不开整体,要树立全局观念 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A. B. C. 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关系。政府、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