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生产系统设计大纲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3769178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0.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生产系统设计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混凝土生产系统设计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混凝土生产系统设计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混凝土生产系统设计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混凝土生产系统设计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生产系统设计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生产系统设计大纲(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混凝土生产系统设计大纲范本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信息网1995年7月水电站初步设计阶段混凝土生产系统设计大纲主编单位:主编单位总工程师:参编单位:主要编写人员:软件开发单位:软件编写人员:勘测设计研究院年月1. 弓I言 4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43. 设计基本资料44. 混凝土生产系统总体规划75. 骨粒储存和运输96. 水泥和粉煤灰的储存和运输97. 混凝土预冷、预热系统108. 辅助车间129. 应提供的设计成果121.1工程概况工程位于,是以 为主,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正常蓄水位m,最大坝高 m,死水位m,总库容万m3,电站总装机容量MW,年发电量kW

2、.h,灌溉面积 km2。通航 t级船队(舶)。 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于 年月审查通过,选定坝址为。选用坝型为。主要工程量有混凝土X104IQ3,石方开挖X104IQ3, 土石方填 X 104m3,施工工期约 年,需建混凝土生产系统 个。1.2设计任务简述为满足工程各时段不同部位不同品种的混凝土浇筑需要,确定混凝土生产系统的位置、 生产能力和主要设备,提出系统选定方案的工艺布置设计、制冷、加水、供热系统的容量和 进度要求,提出土建工程量和建厂计划安排,及分期投产措施。2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2.1有关本工程文件(1)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文件;(3) 初步设计任务书。2.

3、2主要设计规范(1)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 502193);(2)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 338-89)。2.3主要参考资料(1)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混凝土生产系统设计导则(送审稿)(1993年水利部长江 水利委员会编);(2)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制冷系统设计导则(送审稿)。3设计基本资料3.1 工程资料(1) 枢纽工程总布置图,各水工建筑物结构型式,典型剖面图及相应高程;(2)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施工总进度,包括施工总工期,混凝土总工程量、分项工程混 凝土量,及各分项工程月、季浇筑强度和累计的混凝土工程浇筑施工强度进度曲线;(3) 施工导流方式及

4、施工分期,混凝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所选定的施工方案及施工进 度,各部位混凝土品种、标号、级配、最大浇筑块面积及分层浇筑厚度、初凝时间等有关数 据;(4) 混凝土施工的温度控制要求,温控混凝土的最高浇筑强度及出现时段,温控措施及 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要求。3.2混凝土材料试验资料(1)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资料;(2) 混凝土材料的热学特性试验资料。3.3水文资料(1)坝址水位流量关系,见表1。表1坝址水位流量关系表水位m流量m33.4气象资料气温,见表2、表3;表2历年各月气温特征值统计表(一 年至 年)单位:。C月_份全项目1q6=_8_9101112年多年各月平均气温值多年月平均最高气温值多年月平

5、+ 勺最低气温值1 / -J 1 -J -*1 1 奴 y m iJ-LLL IJ_L绝对最高气温值绝对最低气温值11,1 JI 奴 y m JJ-LLL | J_L多年日平均最高气温值多年日平均最低气温值表3 历年不同日平均气温出现日数统计表(年至年)单位:d气 温C月份全年_1_2_3_4_5_6_7_8_9_1011_12日数30最多最小平均25最多最少平均5最多(2)风速、风向,见表4;(3)水温,见表5;(4) 湿度:最大相对湿度%。多年月平均相对湿度%。(5) 冻土深度:最大冻土深度 m。3.5地形、地质资料(1) 系统所在范围的1/5001/2000地形图;(2) 系统所在范围的

6、有关地质平面图、剖面图及地质勘察报告;阐明系统主要建筑物基 础岩土性质、物理力学指标、覆盖深度、基岩高程、地下水位埋深等。3.6社会环境条件(1) 了解工程所在地区有关基本建设的法规或条例,了解当地环保部门的规定;(2) 了解混凝土原材料的供应条件;(3) 分析工程可能的指标分标方案和选择施工队伍的意向。4混凝土生产系统总体规划4.1布置方式(1) 按照各建筑物的混凝土工程量、品种及其空间的分布特点、施工程序、导流方式、 施工方法(现场的混凝土运输入仓方法)、施工强度以及地形、地质条件等具体情况,确定 应设置的混凝土生产系统数量。提示:是设在一岸或是两岸,是设在同一高程或是分高程设置,必要时需

7、进行不同方案 的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系统的总体布置方式。(2) 混凝土生产系统布置尽量靠近浇筑地点,但至坝址爆破区应有一定安全距离。提示:自混凝土搅拌楼(站)至浇筑地点的运距视气温条件、运输方式和混凝土采用何种外加剂,掺合料及其他特殊措施而定。4.2生产规模4.2.1根据施工总进度编制的月高峰浇筑强度拟定混凝土生产系统的总规模,再根据混凝 土生产系统的布置方式和各个系统所担负的任务以及建筑物分期或分项浇筑强度,确定各个 混凝土系统的规模,再调整系统的总规模。4.2.2系统的生产能力(1) 系统的生产能力按下式计算(月有效生产时间按500小时计)Q =队h 500式中:Qh 系统生产能力,m3/h

8、;Qm高峰月浇筑强度,m3;Kh不均匀系统取1.5。(2) 系统的生产能力Q须按混凝土初凝时间校核,即满足下式:hFD站、Q 1.1 (2)12式中:F 最大混凝土块的浇筑面积,m2;D 最大混凝土块的浇筑分层厚度,m;t1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t2 混凝土出机后到浇筑入仓所经历的时间,h。(3)系统的生产能力还应与混凝土浇筑设备的能力相适应。4.3混凝土搅拌楼(站)选型4.3.1独立大型混凝土系统的搅拌楼(站)总数以12座以下为宜,一般不超过3座,且 规格型号尽可能相同。搅拌机的单机容量应与骨料最大粒径及混凝土罐容量相适应,楼底净 空尺寸应满足运输工具通过的要求。4.3.2拌和加冰和掺合料

9、以及生产干硬性或低坍落度混凝土时,均应核算搅拌楼(站)的生 产能力。提示:(1)自落式搅拌机拌制混凝土加片冰时,不降低搅拌机的生产能力,加碎冰拌和时, 搅拌时间延长30s至60s;(2)强制式搅拌机生产时,不论加片冰或碎冰,均会降低搅拌机的生产能力通过试验确定搅拌时间;(3)碾压混凝土是掺有大量粉煤灰的超干硬性混凝土,在系统设计中搅拌机选型、搅 拌时间等都对生产能力有影响,较拌制常规混凝土降低产量约20%30%,甚至更多。4.3.3沥青混凝土生产系统规模和设备能力设计计算基本同常规混凝土,应满足铺筑和浇筑 高峰强度要求。提示:沥青混凝土配制设备系采用道路工程成套机械,其中双轴强制式搅拌机 用来

10、生产水工沥青混凝土时,生产能力降低30%35%。4.4混凝土出料线布置4.4.1搅拌楼(站)混凝土出料运输方式(铁路、公路、胶带机运输)由浇筑施工方法确定, 出料线布置应与施工组织设计有关专业人员协商确定。4.4.2根据搅拌楼(站)的生产能力和同时浇筑混凝土标号的数量,确定每座搅拌楼设置一 条或二条出料线。4.4.3出料线根据其通过能力的要求和场地条件进行布置,线路设计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 定。5骨料储存和运输5.1混凝土骨料储运工艺设计5.1.1混凝土系统骨料堆存场(仓)的储量按活容积计算,应能保证高峰月浇筑强度日平均 骨料需用量的35日。提示:储存困难时,可减少到1日的需用量。5.1.2骨料

11、运输能力应与混凝土搅拌楼(站)上料胶带输送机的输送能力相适应。5.1.3应考虑防止或减少骨料破碎措施。提示:例如减少转运次数,降低抛料落差,设缓降器或二次筛分等。一般供料点至搅拌楼的距离宜在300m以内。5.1.4按照上述原则,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确定骨料储运工艺流程并配置相应机械设备。5.2混凝土骨料的温控措施提示:(1)混凝土的拌和机出口温度较高,不能满足温控要求时,拌和料应进行预冷。拌和料预冷方式可采用骨料堆场降温、加冷水、粗骨料预冷等单项或多项综合措 施。具体方式根据预冷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2)低温季节混凝土施工,须有预热措施。优先用热水拌和,不能满足时,再进行骨料预热。骨料预热措

12、施根据工地气温情况选择,最低月平均气温10时,在露天料堆预热;-10C时,在隔热料仓内预热。(3)混凝土骨料在冷却或加热的生产、运输过程中,沿程须采取有效的隔热、降温或 采暖措施。6水泥和粉煤灰的储存和运输6.1水泥储运工艺设计6.1. 1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水泥供应是以散装为主或袋装为主。6.1.2仓库储水泥量应根据混凝土系统的生产规模、水泥供应及运输条件、施工特点及仓库 布置条件等综合分析确定,既要保证混凝土连续生产,又要避免储存过多。提示:水泥和粉煤灰在工地的储备量,一般按可供工程使用日数确定。材料由陆路运输:47d;材料由水路运输:515d;当中转仓库距工地较远时,可增加23d;6.

13、1.3根据水泥的来源和包装方式、运输设备(车型)、交通运输条件(公路、铁路、水运 等)、需要量、储存量、搅拌楼型号、位置以及地形等多种综合因素,经方案比较,选择合 理的水泥储运系统的规模、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6.2 粉煤灰储运工艺设计6.2. 1根据水工混凝土的设计要求,确定胶凝材料中是否掺加粉煤灰,以及掺加的百分比。6.2.2粉煤灰(干灰)容重比水泥小,在选择设备、计算储罐容量时按广0.60.7t/m2计。6.2.3粉煤灰与水泥的储运系统应分开,不宜共用一套输送设备,以免混杂。6.2.4根据粉煤灰的来源、品质、包装方式、运输车型、需要量、储存量、搅拌楼(站)型 式和布置等综合因素,确定粉煤灰储运系统的规模、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7混凝土预冷、预热系统7.1预冷、预热方式选择根据工程的夏季气温条件和混凝土的温控要求,参照表6确定材料的冷却组合方式。表6夏季作业混凝土材料冷却组合方式及其降温幅度最高月平均气温C要求混凝土出机口温度C材料冷却方;式混凝土降温幅度C堆场冷却冷水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