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郑州中原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3757808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郑州中原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年郑州中原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年郑州中原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6年郑州中原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6年郑州中原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郑州中原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郑州中原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郑州中原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每小题的备选答案 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把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不选、错 选、多选土不得分)1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 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各方面工作D.统一多方面的影响2 .师生关系表现在人格上的特征是()A.民主平等关系B.相互促进关系C.授受关系D.思想交流关系3 .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A.学记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教育漫话4 .“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所强调的德育原则是() A.因材施

2、教原则B.方向性原则C.疏导原则D.长善救失原则5 .为了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的评价是()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相对评价6 .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实际锻炼法C.榜样教育法D.陶冶教育法7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启示教师应该()A.乐教善教,讲求方法8 .严于律己,为人师表C.教学相长,相互尊重D.因材施教,教书育人8 .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A.小组活动B.集体活动C.个人活动D.文体活动9 .“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动机()A.内部动机B.社会交往动

3、机C.外部动机D.自我提高动机10 .教师通过清楚而细致地演算例题来帮助学生形成智力技能的阶段属于()A.原型定向B.原型模仿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11 .学生采用列结构提纲、画网络图的方法来记忆课程内容的学习策略属于()A.复述策略B.精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12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6-12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冲突是()A.自主对羞怯B.主动对内疚C.勤奋对自卑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3 .一个不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老师就撤除对他的惩罚,这是()A.消退B.负强化C.惩罚D.正强化14 .学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之后,再学习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学

4、习类型是()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学习D.结合学习15 .采取跑步、大喊大叫甚至痛哭的方式来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是()A.松弛训练法B.心理置换法C.改善认知法D.合理宣泄法16 .幼儿识记“小兔”的图片比识记词更容易,是因为他们的记忆特点是()A.意义识记占优势B.机械识记占优势C.抽象记忆占优势D.形象识记占优势17.1840年,在世界上创办第一所幼儿园,被称为“幼儿教育之父”的教育家是()A.裴斯泰洛奇B.赫尔巴特C.蒙台梭利D.福禄贝尔18 .幼儿知道了 5+2=7,不经过学习就不能导出7-5=2,说明他们的思维是()A.经验性B.自我中心C.不可逆性D.表面性19 .与教师在

5、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相适应的一项基本权利是()A.民主管理权B.教育教学权C.管理学生权D.科学研究权20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是()A.及时性原则B.前瞻性原则C.预见性原则D.科学性原则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 至少有两项符合题意,请把正确选项的代码填写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多选、 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1 .教师劳动的主要特点有()A.复杂性B.连续性C.长期性D.创造性E.示范性2 .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A.对学生的研究B.对社会的研究C.对教育目的的研究D.对学科的研究E.对教法的研究3 .以言语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

6、包括()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读书指导法E.参观法4 .我国学校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有()A.教学进度计划B.教学大纲C.教科书D.教学计划E.教案6 .自我意识的成分包括()A.自我认识B.自我体验C.生理自我D.自我监控E.心理自我7 .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有()A.活动的目的和任务B.间接兴趣C.坚强的意志D.言语命令E.合理组织活动8 .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包括()A.学习需要B.学习期待C.自我提高内驱力D.附属内驱力E.认知内驱力9 .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有()A.工作对象的幼稚性B.工作任务的全面性C.工作过程的创造性D.工作手段的示范性E.教育效果的滞

7、后性10 .幼儿生长发育评价的形态指标主要有()A.肺活量B.身高C.体重D.头围E.胸围三、判断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0.5分,共5分,判断下列各命题的正 误,在答题纸上相应的位置作答,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1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的教就是为了不教。()2 .“多学近乎智,无知必无能”说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发展是同步的。()3 .课外辅导是上课的延续和必要补充。()4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5 .高智商者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6 .教师分配学生座位时,最值得关注的是座位对人际关系的影响。()7 .幼儿户外游戏活动一般每天不多于两个小时。()8

8、 .幼儿对自己做错事感到内疚的情感是理智感的体现。()9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公共财产。()10 .教师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四、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请回答要点)1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有哪些?2 .合格教师应具备的教育专业素养有哪些?3 .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有哪些?4 .贯彻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哪些?5 .如何有效地促进学习迁移?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第1小题8分,第2小题8分,第3小题9 分,共25分,阅读案例,回答问题,请在答题纸上相应的位置作答)1 .李老师非

9、常热爱自己的工作,为了做好本职工作,她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改进教学方法。在日常教学中,她关心每一位幼儿的成长,也能针对不同幼儿的 发展特点因材施教。淘淘是个有思想,有个性的小朋友,可能是在教学活动中注 意力不集中也不愿意上课。于是李老师就利用其好奇心特别强的特点,通过课前 与小朋友做游戏来吸引淘淘的注意力, 当淘淘加入到游戏活动中时,就及时在班 上表扬了淘淘,由此吸引了他的注意力,激发了他的上课兴趣。为了促使家园教 育同步,她主动与家长沟通,虚心接受家长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由于工作成绩突 出,李老师多次被评为幼儿园优秀教师。请运用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对该案例进行分析。2 .青年教师丁某为了备

10、考研究生,向学校申请辞掉班主任工作。学校考虑到临时 更换班主任不利于学生思想的稳定, 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就没有批准他的中 请。丁老师认为学校不支持他报考研究生,便对班主任工作消极懈怠,当班上一名学生突发疾病时,由于他没有及时处理,致使该患病学生因贻误时机而造成视 力下降,学校也为此没有同意其报考研究生。请运用教育法规知识对该案例进行分析。3 .有关研究表明: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词汇量的多少明显影响到阅读能力的高 低,但是当掌握的词汇量达到3500-4500的时候,就会出现约8个月左右的滞留 时间;达到6500-7500时,就会出现约12个月左右的滞留时间;当词汇量达到 了 9500-105

11、00的时候,平均滞留约18个月。也有人曾经研究收发电报中动作技 能的进步,结果发现,在收电报技能上,练习15 -28天之间,成绩一度停顿下来, 虽有练习,但成绩却不见提高甚至下滑。请运用心理学知识对该案例进行分析。六、作文题材料: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 ,或失则 止。此四者,心之莫用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 也。 -学记请根据以上材料,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1)思想深刻,观点明确(2)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3) 800-1000 字。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

12、。每小题的备选答案 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把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写在答题纸相应问题。不选、错 选、多选土不得分)1.B【解析】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和首要任务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组织和培 养班集体的中心环节是选拔和培养班干部。2.A【解析】师生关系表现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关系,教学上是授受关系,道德 上是相互促进关系。3.B【解析】1806年,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 科正式诞生。4. C【解析】疏导原则又称循循善诱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 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5. B【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

13、学生 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6. D【解析】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7. C【解析】“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 而已”表明学生和教师各有特长,他们之间应该互相学习。8. A【解析】小组活动是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9. A【解析】“乐之”即指学生学习的兴趣,即内部动机。10. A【解析】教师通过清楚而细致地演算例题属于原型定向阶段。11. C【解析】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 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12. C【解析】6-12岁的儿童处于童年期,主

14、导活动是学习,要解决的主要冲突 是勤奋对自卑。13. B【解析】负强化是取消厌恶性刺激(惩罚)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14. B【解析】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 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正方形属于特殊的长方形,所以是 下位学习。15. D【解析】发泄是心理学中提倡的心理防御机制之一。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 苦和不快,避免遭受挫折后可能产生的生理疾病,人们常常会采用各种防御机制, 以维持自身的心理平衡。采取跑步、大喊大叫甚至痛哭的方式是一种合理宣泄。16. D【解析】使用图片就是具体形象的记忆。17. D【解析】福禄贝尔于1840年,在世界上创办了第一所

15、幼儿园,被称为“幼 儿教育之父”。18. C【解析】思维不可逆性指的是思维只能前推,不能后退。19. B【解析】我国教育过程中,是以教师为主导,所以体现教师的教育教学权 要贯彻教师的主导地位。20. D【解析】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1)方向性原则;(2)客观性原则;(3) 科学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5)民主性原则。二、多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 少有两项符合题意,请把正确选项的代码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多选、少选、 错选、不选均不得分)1. ABCDE解析】教师劳动的主要特点有复杂性与创造性、连续性与广延性、长 期性、示范性2. ABD【解析】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1)对学生的研究;(2)对社会 的研究;(3)对学科的研究。3. ABCD【解析】参观法是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4. BCD【解析】目前在我国,中小学课程主要由课程计划(教学计划)、课程标 准(教学大纲)、教材(教科书)三部分组成。5. BCD【解析】教育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