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体育器材表格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3733513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制体育器材表格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自制体育器材表格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制体育器材表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制体育器材表格(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如何幽默教学?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在使用幽默的语言和趣味的游戏等问题上多下些功夫,这在小学各册教材以及各类内容中都可以挖掘出来。一、运用谜语、故事组织教学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乐于猜谜语,听故事,教学中如能紧密结合教材,运用谜语故事的形式组织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案例1:教师在教学二年级小时、分、秒、的认识时,首先让学生猜这样一个谜语:“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却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然后又根据书本四幅插图,编出一个小朋友是如何爱惜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故事。这样很自然地使学生

2、认识了钟表、小时、分、秒,同时又及时地向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学生学习情绪也自然高涨。案例2:四年级加法交换律的教学中,教师引进老人给猴子分桃子的故事:早上分给猴子三个桃儿,晚上分给猴子四个桃儿,猴子不高兴;然后老人重新分配:早上分四个桃儿,晚上分三个桃儿,猴子可高兴了。这样的故事引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思维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二、发挥图示、教具作用,重视直观教学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对于具体形象的实物比较感兴趣,因其生动、给人印象深刻。所以,现行通用教材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有大量的直观图,通过具体形象的实物来说明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数学知识。这样做不仅使学生比

3、较容易理解和接受,逐步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而且能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案例3:教师在讲“同样多”的概念时,先将两队小朋友进行拔河比赛的情景图展现在学生面前,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从对画面的观察分析中建立起“同样多”的概念。由于学生喜欢拔河比赛之类的游戏竞赛活动,所以学习起来就感兴趣。案例4:在讲“比多(少)”应用题时,事先用白、黑纸板各剪兔子模型12 个和7 个。教学中运用教学绒板,进行贴示,从贴示中说明“白兔比黑兔多、“黑兔比白兔少”、“白兔比黑兔多多少”、“黑兔比白兔少多少”等概念,之后又要学生依据“同样多”、“多多少”、“少多少”来说明图示或自己动手摆图形。这样,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不

4、仅较好地理解和掌握了这一类应用题的有关概念和解法,而且提高了学习应用题的兴趣。三、通过实践操作,调动学习积极性教学单凭教师讲,学生只被动来进行学习,就容易感到疲劳、厌倦,听不进、记不住,效果就差。而通过多种感官,发挥学生好动的特点和长处,让他们亲自动手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拼一拼、剪一剪,学生的积极性就高,教学效果就好。特别是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这样做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案例5:在讲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为了让学生通过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剪后,再组合成我们学过长方形,剪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

5、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新组合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长、宽、高、底各有什么联系。通过这样的操作让学生自己推导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由于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参加实践,所以,学习兴趣很浓,对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就理解深刻,记忆牢固。四、进行尝试练习,满足好奇心小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很强,教师就要根据儿童的这一特点,采取尝试性练习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案例6:在讲第九册分数化成小数时,先让学生用除法把4/3、7/25 、1/3、7/22 化成小数,然后教师指出问题:什么样的最简分数能够化成有限小数,什么样的最简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我们能不能进行除法计算,从中找

6、出规律来呢?由于学生通过练习,急于寻找规律,学习积极性就高涨,兴趣就大增,教师可就势引导学生观察分数化成小数的几道算式,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五、巧妙设问,激发学习兴趣教学是艺术性的劳动,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恰当的姿势和手势、巧妙地设计各种启发式的问题,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十分注意自己的数学语言,无论在复习旧知导入新知时,还是进行新课时,或是巩固新知时,都应注意巧妙地设计思考性较强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案例7: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先让学生进行求相同加数的和的加法计算,或师生进行计算比赛,从而提问教

7、师为什么能一下子算出结果;或提问这样连加多麻烦,还有没有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什么方法计算要简便?让学生认识到用乘法计算简便后,老师又提出“23”读作什么?它表示什么?“34”读作什么?表示什么?乘号前面的数是什么数?乘号后面的数是什么数?结果叫什么?层层设问,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发展。六、采取多种练习手段,适应学生心理特点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对于某一事物注意力集中一段时间就开始分散、就不感兴趣,喜欢多变,这是小学生的又一心理特点。因此,教学中应运用各种变换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兴趣发展,特别是一堂课的练习,切忌单调的形式和简单机械的重复,否则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案例8:在低、中年级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游戏进行教学,把学生对游戏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如口算、笔算接力、组数对口令、拽朋友、开火车、夺红旗等;在高年级教学中,教师可采取看谁解得快,看谁解法多,看谁编得又对又快(自编应用题)等办法,不仅能提起学生学习精神,保持活跃的课堂气氛,消除学习疲劳,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