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平整施工方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73699084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26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场地平整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场地平整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场地平整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场地平整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场地平整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场地平整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场地平整施工方案(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及XXXXX承诺第一节编制依据第二节编制原则第三节编制范围第四节XXXXX承诺4.1 工程质量4.2 工程进度4.3 安全及文明施工4.4 防疫措施4.5 竣工资料第二章工程概况与工程特点第一节工程简介1.1 、地理位置1.2 、地形地貌1.3 、气象、水文1.4 、地质构造及地震1.5 、地层岩性1.6 、水文地质条件1.7 、不良地质现象及地质灾害1.8 、人类工程活动第二节工程特点第三章施工组织机构、场地布置及资源投入计划第一节项目管理机构2.1 、施工顺序1.9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框图1.10 施工组织机构的启动与高效第二节施工准备2.1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说明2.1

2、.1 施工用电2.1.2 施工用水2.1.3 施工道路及围墙2.1.4 现场排水系统2.2 施工临时设施布置及一览表2.2.1 临时设施布置第三节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第四节劳动力按排计划4.1 总体按排原则4.2 项目管理人员按排计划4.3 劳动力按排计划第四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第一节总体施工方案1.1 、施工测量1.2 、施工作业段及施工顺序的划分1.3 、土石方工程施工1.4 、人员、设备第二节主要施工顺序及施工安排2.2 、施工机械及人力安排2.3 、施工测试2.4 、场地清理2.5 、挖前准备第三节土方开挖施工3.1 施工准备3.2 土方开挖第四节石方爆破施工4.1 概述4.2

3、 施工测量方案4.3 石方爆破施工方案4.4 爆破施工准备4.5 石方爆破设计第五节土石方填筑5.1 填土前要处理好原地面5.2 分层布土与填土5.3 分层平整5.4 分层碾压第六节盲沟工程施工第七节抛石挤淤7.1 施工方法7.2 抛石挤淤施工流程图第五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第一节质量目标第二节质量保证机构、职责、过程与程序管理第三节质量保证措施7.3 基本质量保证措施7.4 测量质量保证措施7.5 砼质量保证措施第四节质量奖罚办法第五节工程质量承诺第六节工程保修承诺第六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第一节安全施工目标第二节安全施工保证体系第三节安全施工管理7.6 安全管理责任制7.7 安全教育7.8 安

4、全生产管理第四节安全职责7.9 项目经理安全责任7.10 技术负责人安全责任7.11 工班(组)长安全责任7.12 岗位工人安全责任第五节安全施工保证措施第六节安全奖罚办法第七节安全承诺第七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第一节工期保证措施1.1 工期组织保证措施1.2 工期管理控制措施1.3 关键工序工期进度保证措施1.4 工期调整追赶措施1.5 工期的技术保证措施1.6 材料保证措施1.7 机械设备保证措施1.8 资金保证措施第二节工期奖罚办法第三节工期承诺第八章文明施工管理体系与措施1文明施工目标2文明施工管理组织机构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4文明施工奖罚办法5文明施工承诺第九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1场

5、地污水排放2防尘措施3弃土处理4 施工降噪5 其它环保措施6 环境保护奖罚办法7 环境保护承诺第十章工程施工预警与应急抢险措施1 组织措施2 人员及设备配备3 一般处置措施4 工程施工预警第十一章其它措施第十二章图表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附表六临时用地表第一章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及XXXXX承诺编制依据编制原则编制范围XXXXX承诺第一节编制依据1、XXXXXXXXXXXXXXXX程项目招标文件和施工图纸,2、我单位踏勘现场及调查咨询资料,3、国家和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现行的市

6、政工程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安全规程等。4、我单位多年来积累工程项目的施工经验及现有施工能力、管理水平。第二节编制原则1、遵循招标文件的原则。严格按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顺序及安全、工期、质量等要求编制,使建设单位各项要求得到有效保证。2、服从生态、环保要求的原则。现场布置做到布局合理,节约用地,减少干扰,避免污染环境;充分考虑当地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积极利用既有条件,合理安排临时工程设施,少占林地、保持生态平衡,减少固体废弃物产生,满足环保要求。3、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施工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保防护工作、从管理制度、施工方案、资源配备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7、4 、遵循贯标机制的原则。使质量保证体系、环保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本项目自始至终得到有效运行。5 、遵循专业化队伍施工和综合管理的原则。在组织施工时,以专业化队伍为基本单元,配备必要的施工机械设备,同时采用综合管理手段,合理调配,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第三节编制范围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范围为:XXXXXXXXXXXXXXXX程项目-B标段工程量清单范围内全部工程。第四节XXXXX承诺4.1 工程质量严格按照我公司质量保证体系的管理要求和管理标准进行本标段工程的质量管理,充分发挥我公司技术、质量管理的优势,对质量保证体系、施工过程质量管理制度、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质量通病防治以及质量

8、管理等各方面做严格、详细的规定并贯彻实施。同时,确定以下工程质量控制关键节点: 测量定位质量控制 土方开挖质量控制 石方爆破质量控制 土石方填筑质量控制 抛石挤淤工程质量控制我公司将强化对以上施工质量控制关键程序的管理和控制,并根据招标文件所规定的质量和技术要求,严格按照国家施工技术规范标准和四川省有关的技术、质量规定,通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强化质量保证和控制体系、加强原材料质量管理、过程质量管理,确保本工程达到现行国家施工质量验收合格标准。4.2 工程进度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我公司施工中将投入足够的劳动力和施工机械,精细化管理,确保在业主要求计划工期内按期完成本工程。(计划

9、开工日期在2011年9月,计划竣工日期在2011年12月)。按此总工期90日历天进行控制。4.3 安全及文明施工工程施工中,确保无大事故。确保本工程施工达到文明工地标准。4.4 防疫措施我公司切实履行国家有关决定,每一个施工人员必须具有健康体能,并登记在册,对每一位进入工地施工人员必须做好登记等工作,确保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无疫情出现。4.5 竣工资料我公司将在本工程设置专职资料管理员,在施工过程中按照四川省建设厅、省档案局和甲方的有关文件规定,进行竣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当工程具备竣工条件时,及时向业主提供完整的,符合国家及四川省质量监督站工程竣工验收规定的竣工验收报告、竣工资料和竣工

10、图。第二章工程概况与工程特点工程概况工程特点第一节工程简介1.1 、地理位置中子工业园区位于中子镇区西侧。西北起于108国道(二专线),南至老108国道,东到镇区范围,规划总用地1.38平方公里,是朝天区推进资源转化战略、规划建设的四大工业园区之一。中子工业园区是四川与陕西连接的重要汇集点,是出陕入川的第一重镇,园区依托镇区,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在建的京昆高速从园区西北侧穿过,在镇区北部设有出入口和服务区、物流基地,对外交通便捷。1.2 、地形地貌勘察区属构造剥蚀、河流侵蚀阶地地貌。勘察区内总体地势为西高东低。在中部形成走向为北西-南东向的“脊”,该处为潜溪河二级阶地。勘察区内最高点位于中部“脊

11、”上,最高点高程687.65m,最低点位于东侧斜坡坡脚,为潜溪河一级阶地,最低点高程643.06m,相对高差为44.59m,斜坡区地形坡度一般为30,局部陡坎近于直立。1.3 、气象、水文朝天区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处于山地和盆地交接地带,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湿度大,降水量较多,蒸发量较大等特征。多年平均气温16.6C,12月至次年2月为低温季节,最低温度-8-10C,69月为高温季节,最高温度3841C;据朝天区气象资料,多年年平均降水量960mm,降雨分布不均,多集中于7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0%;最大年降水量1518mm,最小年降水量580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69.1,占全年

12、的59.88,多年平均无霜期263天;主导风向为偏北风,并兼受嘉陵江河谷风向的影响,测区最大风速28.7m/s,基本风压0.35kN/m2(n=100)。潜溪河为场区最低侵蚀基准面,是嘉陵江左岸次级支流,该河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境内,全长54.30km,流域面积330km2,平均比降12%。;朝天区境内长约31.80km,集雨面积218km2,平均比降5.4%。该河具有山区雨洪型河流的特点,属陡涨陡落型洪水,洪水历时较短,一般为单峰型洪水,年最大洪水发生时间基本与暴雨时间同步,多为79月,6、8月次之,5月偶有发生,年最大流量年际变化较大。潜溪河本次勘察期间,测其水位为637.18m,水深约23

13、m,宽约为30m,流量约为60m3/s。据当地居民介绍,潜溪河20年一遇最高洪水位约为640.80m,低于本次设计开挖底标高641.721m643.376m,因此对场区影响小,因此,拟建场地水文条件简单。1.4、地质构造及地震XXXXXXXXXXXXXXXX以北为摩天岭米苍山东西向构造带,属秦岭纬向构造体系南缘的组成部分,南为四川盆地边缘弧形构造带(华夏式),二者之间为龙门山北东向构造带所隔断(华夏系)。勘察区岩层单斜产出,无断层通过,岩层产状为3103502535。场地岩体内发育两组构造裂隙:产状29031065,裂隙间距0.51.2m,平均间距0.85m,局部张开度12mm,裂面平直,属硬

14、性结构面,结合程度差;产状20022578,裂隙间距0.41.5m,平均间距0.95m,张开度13mm,裂面平直,属硬性结构面,结合程度差。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表3.1.5,岩体裂隙发育程度为较发育。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之图A1及图B1,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的划分标准,该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4.1.1、表4.1.6综合判定拟建场地属可进行工程建设的一般地段,属II类场地,设计特征周期值0.40。1.5 、地层岩性勘察区出露地层从新至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下伏基岩为志留系中上统岩层)。(1)冲洪积层(Q4al+pl)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区,本次钻探所有钻孔均有揭露,分布连续稳定,厚度一般为较大。粉质粘土:黄色,灰褐色,稍密,稍湿,呈可塑状,无光泽反应,无摇震反应,切面光滑。一般孔底约23m内含约20%35%卵石,粒径20200mm。含砾粉质粘土:黄色,灰褐色,中密,稍湿,无光泽反应,摇震反应无,约喊30%40%的砾石,粒径220mm。(2)志留系中上统岩层(S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