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阶段训练 苏教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3699026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阶段训练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阶段训练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阶段训练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阶段训练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阶段训练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阶段训练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阶段训练 苏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阶段练习1 写出各部分的名称。【答案】 面;棱;顶点;面;顶点;棱【解析】 面;棱;顶点;面;顶点;棱2 一个长方体有( )个面,( )个顶点,( )条棱。【答案】 6,8,12【解析】 6,8,123 选择。(1)一个长方体,最多有( )个面完全相同。A2B4C8(2)在长方体中,至少有( )条棱的长度相等。A2B4C8(3)如果一个长方体中有4个面完全相同,那么其他两个面一定是( )。A长方形B正方形C不确定【答案】 (1)B(2)B(3)B【解析】 (1)B(2)B(3)B4 判断。(1)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就是长方体。( )(2)在长方体中,不相对的

2、棱的长度都不相等。( )(3)在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4)长方体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5)粉笔盒、牙膏盒的形状都是长方形。( )【答案】 (1)(2)(3)(4)(5)【解析】 (1)(2)(3)(4)(5)5 正方体的6个面分别写着16这6个数字,想一想,哪几个数字所在的面相对?【答案】 1和3所在的面相对,2和5所在的面相对,4和6所在的面相对。【解析】 1和3所在的面相对,2和5所在的面相对,4和6所在的面相对。6 判断(对的画“”,错的画“”)(1)长方体最多有4条棱长度相等( )(2)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体也是特殊的长方体( )【答案】 (1

3、) (2)【解析】 (1)长方体最多有8条棱长度相等(2)略7 六一儿童节,妈妈给淘气准备了一份小礼品,并用彩带来捆扎礼品盒,接头处长40cm(如图所示),捆扎这样一个礼品盒至少需要多少米彩带?【答案】 2m【解析】 302+202+154+40=200(cm)200cm=2m8 (1)你能计算出它的棱长总和吗?仔细观察再填写哟!(2)它的上面、左面、后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长cm宽cm面积cm2上面左面后面【答案】 (1)(21+5+4)4=120(cm)(2)21;5;105;5;4;20;21;4;84【解析】 (1)(21+5+4)4=120(cm)(2)21;5;105;5;4

4、;20;21;4;849 小明家的蚊帐是长方体形状的(如图),蚊帐四周由钢管撑住(地面的四边没有钢管)。撑住这样一个蚊帐至少需要多少米长的钢管?【答案】 (2+1.5)2+1.84=14.2(m)【解析】 (2+1.5)2+1.84=14.2(m)10 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24cm,每条棱长( )。1cm 2cm 3cm(2)一个长方体最多有( )个面是正方形。1 2 4(3)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棱长之和( )。扩大到原来的2倍扩大到原来的4倍扩大到原来的8倍【答案】【解析】 (1) (2)(3)11 在下面的8个面中找出

5、6个面,使它们能围成长方体把这6个面涂上颜色【答案】 涂色的面为第一行的第1、2、3个和第二行的1、3、4个【解析】 涂色的面为第一行的第1、2、3个和第二行的1、3、4个12 判断下面哪个图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在正确的展开图的下面画“”(1)()(2)()(3)()(4)()【答案】 (1)(3)(4)【解析】 (1)(3)(4)13 有个正方体如图,它的展开图可能是下面四个展开图中的( )A B C D 【答案】A【解析】 B选项AC面不相邻 ;C选项BC面不相邻 ;D选项BC面不相邻 ;14 下面的图形中,( )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A A选项B B选项C C选项D D选项【答案】A【解析

6、】 A15 把下面的长方体、正方体与对应的展开图连起来。【答案】 【解析】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

7、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

8、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16 下面的图形折成长方体后,哪两个面是相对的面?想一想,填一填。与1相对的面是();与2相对的面是();与3相对的面是()。【答案】 6;4;5【解析】 6;4;517 如图所示,这个展开图能折成一个长方体(字母露在外面),如果F面在前面,从左面看是B面,那么( )面在上面,( )面在后面。【答案】 C,A【解析】 C,A18 如果将下面的图形折成一个正方体,箭头所示的角A相邻两面所标的数之和是多少?【答案】 箭头所示的角A相邻两面所标的数分别是7和11,7+11=18,故其相邻两面所标的数之和是18。【解析】 箭头所示的角A相邻两面所标的数分别是7和11,7+11=18,故其相邻两面所标的数之和是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