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和反思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3696258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和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和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和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和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和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和反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8 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五眼桥小学 刘俊丽【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本课11个一类字,认读7个二类字,读准“长廊、佛香阁、排云殿”等生词,辨析多音字并组词。2.能抓住记叙游览过程的动词,学习作者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3.能够找出描写长廊、佛香阁、昆明湖等景物特点的词句,体会课文优美的语言,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并学写导游词。【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熏陶。教学难点:1.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体会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一、看图揭题导入。 1.幻灯片出示文中三幅图,问:同学们,你

2、们知道这是哪儿的景物? 2.揭题:(板书:18颐和园)指导书写“颐”左边有一个小口。 3.你对颐和园知多少?把你搜集的颐和园的资料介绍给大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颐和园美丽的景观吧! 二、初读课文,学生自学。1.出示学习要求:(1)生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把生字词读准。(2)浏览课文,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请同学们用“”画出表现游览顺序的语句。 (3)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从哪看得出来? 2.检查生字新词。 三、交流自读情况,理清游览顺序:1.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请同学们用“”画出表现游览顺序的语句。讨论交流,指名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出示2-5自然段中的第一句,

3、(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3)课件出示练习题: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记叙游览过程的动词。( )颐和园的大门,( )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长廊,就( )万寿山脚下。( )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万寿山( ),就是昆明湖。从所填的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这些词语都是记叙游览过程的动词,作者用这些词语把所描写的景物连接起来了。)根据学生回答师总结:本文作者用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方式来写这篇游记的。我们写这一类文章的时候也可以采用这种叙述方法。三、播放课件,感受颐和园的美景。1.看完情境播放,说说这是一个( )的颐和园。2.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你

4、怎么知道的?出示首尾两段:发现了什么?都直接写到颐和园的美,这种写法叫什么?(首尾呼应)有感情地齐读首尾两段。 四、整体感知,指导分段,概括大意。 1.据板书,提示学生:文章是按先总后分再总的方法写的,因此我们可以给课文分成三大段。 2.请生说说课文大意。五、练习写话。1.出示课文三副图,学生观察图画,阅读文字,要求:选择其中一幅画写段导游词!2.示例:“长廊”导游词。3.生写话,师巡视。4、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议。板书: 总 美丽的大公园 长廊颐和园 分 万寿山 昆明湖 总 美景说不尽反思:颐和园这篇课文,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移步换景,写得很有特色。课文开头与结尾呼应,表达了作者赞美之情。第

5、一课时的教学,我的设计意图即是要以课文为载体,用阅读教写作。通过句子的提炼来渗透文章是按“游览顺序”谋篇布局;通过语言的品味来感悟景物描写的不同方法。整一课时的教学之后,我有以下几点感受:第一,重视课文表现形式的教学。这一篇游记向学生所展现的清楚的游览顺序和特色的景物描写,都是小学生写好日常游记很好的范本。在教学时,我确定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写作特点,学习它的写法。如全文的首尾呼应,清楚的游览顺序,以及第二段抓住特点写长廊的写法。此课时教学之后,我认为如果能再进行一次小练笔,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写游记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会更好。但毕竟是第一课时的内容,涉及的教学量太大,

6、因此,在设计写话这一环节时,为了对第二课时景点描写的教学作好铺垫,我采用了学写导游词的方式进行教学。相信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运用有帮助。第二,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语文教学,引导学生理解一篇篇课文的内容固然重要,但其并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即我们经常所说的“授之以渔”。例如,在领悟文本的表达方法时,通过朗读,画句,品读,指图等手段来理解过渡句在文中起到的作用与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对文章脉络的梳理与总分总结构、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加以指导。从而把这些写作方法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第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加深学生感悟。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针对农村孩子的实际情

7、况,教学颐和园能给没有条件上北京亲眼看过颐和园景点的学生一个更加直观的感悟,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无疑起了很大的用处。在教学过程中,播放了颐和园中长廊的横槛上的画,以及颐和园的实景录像,身临其境地把学生带入“情境场”,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视美、爱美的情感,实现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欣赏,达到了和谐对话。当然,本课教学不足也较明显。一、 技术层面上的知识指导过多,品味语言相对匮乏。例如注重了文本表达方法的学习,却对景物描写的优美语句品味不足。二、 模式化教学过于明显,对学生本身的知识层面与掌握程度把握不足,教学未立足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应在了解学生预习情况的基础上展开教学,而不是当学生完全不懂地一步步展开教学,教学思路不够大胆开拓。三、 单元整体教学意识不足,本课可以迁移运用长城一文中的学习方法,应在比较中学习与发现,但本课时未涉及。四、 教学理论需不断学习,应致力于情境化教学和反思性实践,让学生在反思中发现、沉淀,并升华认识。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