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豫剧作品的人文艺术之美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3695152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验豫剧作品的人文艺术之美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体验豫剧作品的人文艺术之美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体验豫剧作品的人文艺术之美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验豫剧作品的人文艺术之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验豫剧作品的人文艺术之美(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验豫剧作品的人文艺术之美 体验豫剧作品的人文艺术之美 【内容摘要】豫剧起源于我国河南省,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其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在传播区域和人数上堪称地方戏曲之冠,2006年被列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耿玉卿是南阳籍豫剧唱腔设计大师,其作品多次在“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重要评比中屡获殊荣,是当今豫剧界公认的大师级国宝。文章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针对耿大师豫剧作品同根异果中所表现的人文内涵和艺术情感进行赏析。 【关键词】豫剧 文化 内涵 精神 豫剧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早在清末就已经形成了五大声腔,上世纪40年代到

2、60年代是豫剧发展的鼎盛时期,传播至我国20多个省份,一时间名声大震,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艺术形态。其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和艺术情感,包含了几代人的心血及其对艺术的热爱与执著,以耿玉卿大师豫剧作品同根异果为例,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形象生动、精湛隽永 豫剧的精髓就是能够将艺术和文化融为一体,从整体上提升豫剧演员的文化素养。2013年笔者与耿大师结缘,有幸近距离感受大师风采。耿玉卿先生就是这样逐渐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的,他不断地进行学习,对豫剧五大名旦的唱腔进行悉心的研究,详细地分析了豫剧板式,对曲剧二百多个曲牌了然于心,多年来他熟读唐诗宋词、小说散文及艺术类期刊如人民音乐剧本文艺报等。正是有了深厚的积

3、淀,才让他识广、胆张、才高、力强,奠定了他在豫剧界不可动摇的地位。他所创作出来的豫剧音乐也不是简单的音乐,是富有辞情的,是具有一定内涵的,是对人生的一种体验和诠释,体现出了一种别具一格的魅力。 豫剧素有凄美、深沉、细腻之感,在听、看的过程中让人忍不住潸然泪下。在戏剧中将现实生活中的情节描述得淋漓尽致,将矛盾的冲突、情节的发展、灵魂的冲撞、内心的情感都用豫剧活灵活现地唱出来。 例如,同根异果中的夫妻恩爱度时光唱段将夫妻恩爱、细腻、凄美的感情用豫剧唱出来,利用圆润、凄美的嗓音以及动作将当时的情景像画一样,再一次的呈现给观众,更让人动容。就像是夕阳西下互相蹒跚着、搀扶着的老人一同走向远方一样,让人对

4、未来充满了向往,对感情充满了期许。同时也将子不孝的痛斥和悲苦,形象地展现出来,让人禁不住愤慨。 二、温婉凄美、行腔动人 同根异果的音乐唱腔是河南的特色,同时又是耿玉卿先生扎根于河南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音乐与剧情紧密衔接,行腔酣畅、吐字清晰、本色自然、有血有肉,精妙地描绘出了人物内心的情感。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曲调诙谐欢快,使得整个剧情让人有一种轻松、欢快的感觉。其委婉动听,唱腔悲凉将故事情节中的悲,形象地勾勒在听者的面前,显示出特有的中原文化艺术魅力。 在孕育同根异果时,耿先生将个人的感情寄托并融入到每一句话当中,将其中所蕴含的思念、悲怆、凄凉、凄苦、婉言等都灌输到这

5、部戏曲创作当中,倾注了很大的心血。他写出了这部剧本的高水准,同时描绘出了最美的抒情感觉,展现出了豫剧追求时代的崭新姿态。他将传统豫剧的高亢、奔放、豪迈、震耳欲聋的演奏特色转向了凄美、温婉、细腻的表达方式中,开拓了豫剧固有的抒情风味,并且将现代人的审美观念融入到了其中,巧妙地借鉴了南曲婉转、咏叹、清吟的唱法和板式,使得全剧的整个唱腔变得浑然天成、丝丝入扣、清新悦耳。 耿先生还创造性地提出了豫剧音乐“音符群”的概念。他认为中华文字意义表达丰富,每一个字、每一个唱腔不是一个或者几个音符能够诠释清楚的,而是一个接近地方方言表达的“音符群”,乐谱只能记录出旋律的基本走向,真实的情感需要作曲家或者导演对唱

6、腔进行逐字逐句的雕琢。无论是任何阶层的人们,当听到这样温婉、感人、动情的戏剧时,都一定会被其中精彩的内容所震撼,为这种唱腔所迷离。 三、曲尽其妙、字字珠玑 豫剧的精华在于能够从整体出发,局部着手,将情感与事实融于一体,将内容和精华谱写得淋漓尽致,既有剧本的再次编写,又涵盖了音乐的互相辉映。 例如,同根异果山西平阳秀才张文达进京赶考20余载未归,妻孙淑林被迫将长子龙冠送常家抵债,现名常天宝,将次子凤斌送周家又名周子卿。二人均身居高官,20年后孙氏逃荒河南洛阳寻子,但一子宠妻灭母,一子忠厚孝顺。孙氏越衙按院告子,巧遇丈夫八府巡按张文达,痛斥长子不孝,遂夫妻、母子、婆媳团聚。 从总体来看,周密的布局

7、,合理的内容,通过豫剧唱腔将人情世故、世态炎凉唱了出来。在妻孙淑林被迫将长子龙冠送常家抵债的时候,其悲怆、无奈、悲伤,甚至是悔恨的心情唱到每个听者的心中,让人禁不住湿了眼眶。在孙氏逃荒河南洛阳寻子的时候,该剧演唱出了孙氏的无奈和悲伤,更是痛斥长子不孝的道德行为,将世俗的惨恶之道从细节到整体描述出来。孙氏越衙按院告子,巧遇丈夫八府巡按张文达,将20多年的辛苦以及长子不孝唱了出来,让人听得如痴如醉,仿佛自己置身于20多年的悲伤、痛苦、思念当中。少一字嫌疏,多一字愁密,曲调与剧本的精妙结合,让人禁不住赞扬豫剧的人文内涵和艺术。 结语 豫剧不仅是戏剧,更是徜徉在整个精神和文化领域中的佼佼者,是我国最为

8、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是表达和宣泄人们感情的一种方式,其将人心中的悲、欢、离、合唱出来,将情感升华到骨子里,甚至是灵魂的深处,让人禁不住一起哼唱和感叹。好的艺术形式更需要大师的推动。耿大师的豫剧作品从形式到内容、从声音到唱腔、内涵、艺术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诠释了豫剧的美和豫剧的精华,以及豫剧带给人们的精神享受,和它所蕴含的人文底蕴。 参考文献: 【1】江合友,胡宪丽.情感的双声重奏论豫剧传奇的隐喻修辞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2】魏中林.徘徊于灵与肉之际的悲歌论豫剧诗歌中的自我忏悔J.苏州大学学报,2011.(01). 【3】范秀君.离合之情相近,兴亡之感不同清初豫剧传奇主题的转变J.戏剧文学,2010.(03). 作者系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音乐学院教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郭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