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方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369308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法制史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法制史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法制史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法制史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法制史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法制史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法制史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法制史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方案一、本课程的考核改革价值中国法制史课程是国家开放大学按照教育部法学专业指导计划设置的一门本科必修课程,5学分,课内90学时。本课程讲述的中国自夏商以来至新中国以前近4000年的法律制度的发展历史,时间跨度大、所经朝代多、内容繁杂。在学习本课程以前需要了解一定的历史常识,要求学员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待学完本课程后学员则会进一步扩大自己的视野,在法学、历史学等方面加深学识,为以后不论是学习法学,还是研习其他学科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中国法制史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法学基础课程。法学专业的总体学习目标是一致的,但具体到课程,中国法制史课程的学习目标与任务与法学专业其他课程

2、的学习目标与任务不尽相同。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是通过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和近代法律制度的发展历史,领会中国法律文化和法律传统,为学习现行法律提供理论基础,以古鉴今,以古论今。所以,学习中国法制史,只言片语地记忆某个历史人物说过的话、片面地强调某一个朝代的法律规定或者只关注于某个部门法的历史发展,都是不可取的。通过学习中国法制史,要培养学习者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来俯视当今的法律制度。所以,知识点的堆积和记忆不是本课程的学习目标,而是要通过无数的知识点构筑学习者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深刻理解。国家开放大学对本课程的考试采取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形式,对传统考核方式有一定的突破。但囿于纸制媒介的局

3、限,考核虽然采取了两种形式,但仅限于形式的改变而已,并没有在内容上有深入地改革。这种考核侧重于知识的点化记忆,无法将知识由点连成线,再形成面,导致学习者偏离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待所有考核完成之后的很短时间内遗忘了几乎所有知识点(因为这些知识毕竟不是现行法律的规定,而是过去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制度),从而对本课程模糊起来,更不用说要指导法学其他课程了。因此,在采取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改革本课程的考核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切实可行的。二、本课程的考核改革目标本课程的考核改革目标是“以考促学”,这里的“考”不是一次性的期末考试,而是多次、分阶段、多形式的考核,其内容由分散到整合

4、。本课程的考核成绩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合理的考核促进学习者主动地阅读相关教材、掌握重要的知识点,从而对本课程产生兴趣、形成自己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认识。国家开放大学法学专业的本科生绝大多数是成人在职的学习者,诸多原因造成他们主观上不积极、客观上不努力。学习者往往忽略平时学习,不重视形成性考核册的完成,学期末抽出一小段时间死记硬背以应付期末考试的60分大关。这种学习方式和考试方式不仅达不到预期的学习目标,甚至造成学习者对这种教育方式和教育质量的怀疑和蔑视。当务之急是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中国法制史这门课程而言,“以考促学”可能是目前比较好的出路。原因有四:首先,将考核分成多次,可以帮助学

5、习者理清学习思路,分阶段掌握学习内容,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完成不同的学习内容;其次,分阶段考核有助于学习者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客观上调动成人在职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多形式的考核符合成人学习者的思维认识优势,将记忆与分析理解结合起来,将书本观点和自我主张结合起来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潜力;第四,由分散到整合的考核内容,可以帮助学习者将知识由点连成线再形成面,这非常符合中国法制史课程的学习目标。三、本课程的考核改革思路 中国法制史课程的考核分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种形式的考核并重。对学习者的评判侧重于平时学习状态和其对本课程的综合分析。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分工合作,形成性考核分多

6、次、多阶段、多种类的测评,一方面督促学习者持之以恒地学习,另一方面帮助学习者拾遗分散的知识点,以便其在终结性考核中整合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形成性考核采取多种类的测评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利用网络优势调动其学习自主性,可多次反复测评提供其更多机会。终结性考核的内容来自于形成性考核,但是对形成考核知识点的归纳整理。本课程的考核给学习者更多的自主权,他们可以自主组卷,在规定的期间内任选时间完成,并可以多次组卷,选择最好的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小组讨论和撰写学后感评分标准比较灵活,更多地强调他们的积极参与和思考。本课程的考核另一方面减轻教师批阅的压力,尽可能地利用计算机自动组卷、自动评阅等功能。 表1:中

7、国法制史课程考核形式及分数比例等考核形式分数比例考核时间考核手段考核次数考核时间考核题型形成性考核50学期中计算机及网络6次每次60分钟A单元测试(包括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正误题)B小组讨论C学后感终结性考核50学期末计算机及网络1次90分钟综合测试(名词解释、问答题)中国法制史考核改革的具体设计思想如下:1本课程分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各占课程总成绩的50%。形成性考核成绩合格方能参加终结性考试,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均及格方为课程考核合格。2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均按照百分制计算,每次考核成绩按照比例折合后累计相加,总成绩为100分,及格成绩为60分。3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

8、考核均在计算机及网络上完成,计算机自动组卷。4形成性考核分布在学期中完成,分6次考核。每次考核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完成,但可以多次组卷,每次组卷后在60分钟内做完,选择其中成绩最好的一次计入课程总成绩中。终结性考核安排在学期末,仅1次考核,考试时间为90分钟。5期末考试的内容在形成性考核试题中均有体现,因形成性考核采取题库形式,组卷次数越多,所涵盖的期末考试重点内容越全面。四、本课程的考核改革实施细则(一)总体说明形成性考核分6次,其中四次是单元测试,按照中国法制史的发展阶段分成四个单元,按照学习进度要求学习者在一定期间内完成,采取题库方式,学习者随机自选,可多次选择,计算机自动阅卷,选取成绩最

9、好的一次计入总成绩。在学期中插入一次小组讨论,要求每个小组对每个论题都分工论及到,但只要求学员选择其中的一个论题按照要求填写完成讨论记录。在学期结束时,学习者撰写一篇学后感,既对本课程有一个总结,同时也练习写作,为撰写毕业论文打基础。(二)实施细则1第一次形成性考核考核内容: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法律制度(教材第一、二、三、四章)考核成绩:百分制计算,以10计入课程综合成绩中。考核期间:学期第五周结束考题形式:单元测试(题库)组卷方式:随机组卷。考题分值:填空题10空,每空3分;单项选择题10个,每题3分;多项选择题10个,每空3分;判断正误题10个,每题1分。考核时间:60分钟评阅人:计算

10、机2第二次形成性考核考核内容:秦朝、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教材第五、六、七章)考核成绩:百分制计算,以10计入课程综合成绩中。考核期间:学期第四周开始至第八周结束考题形式:单元测试(题库)组卷方式:随机组卷。考题分值:填空题10空,每空3分;单项选择题10个,每题3分;多项选择题10个,每空3分;判断正误题10个,每题1分。考核时间:60分钟评阅人:计算机3第三次形成性考核考核内容:隋唐、宋元、明清的法律制度(教材第八、九、十章)考核成绩:百分制计算,以10计入课程综合成绩中。考核期间:学期第七周开始至第十一周结束考题形式:单元测试(题库)组卷方式:随机组卷。考题分值:填空题10空,

11、每空3分;单项选择题10个,每题3分;多项选择题10个,每空3分;判断正误题10个,每题1分。考核时间:60分钟评阅人:计算机4第四次形成性考核考核内容:清末、中华民国、太平天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据地的法律制度(教材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章)考核成绩:百分制计算,以10计入课程综合成绩中。考核期间:学期第十周开始至十四周结束考题形式:单元测试(题库)组卷方式:随机组卷。考题分值:填空题10空,每空3分;单项选择题10个,每题3分;多项选择题10个,每空3分;判断正误题10个,每题1分。考核时间:60分钟评阅人:计算机5第五次形成考核考核内容:小组讨论(1)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发展演变及其主要特

12、征。(2)春秋战国时期公布成文法的论争及其历史意义。(3)如何认识和评价秦朝的经济立法?(4)中国古代的肉刑种类及其汉朝废除肉刑的历史意义。(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制度的发展变化及在历史上的重要意义。(6)中国封建法律对官僚贵族特权的维护。(7)如何认识“中国法制史就是一部刑法史”的说法。(8)中国奴隶制和封建制时期土地立法和婚姻家庭立法的发展。(9)中国奴隶制时期和封建制时期历朝主要法典的沿袭。(10)明朝重典治吏的内容及对今天法律建设的借鉴意义。(11)清政府立宪举措及对中国法律近代化的意义。(12)中华法系“诸法合体”是如何走向“诸法分立”的?(13)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在法制建设上的

13、建树。(14)如何认识国民党的“六法全书”?(15)共产党领导下的宪法性文件和土地立法。考核成绩:百分制计算,以5计入课程综合成绩中。考核时间:学期第十三周开始至十六周结束考核要求:每个小组对15道题均应有所讨论,每个成员可以自主选择一个讨论题做主题发言,并按照要求填写讨论记录表。表格如下: 表2:小组讨论记录表小组数(510人)小组成员小组长讨论题目讨论人员讨论时间讨论主持人自我发言提纲(300字以上)其他人员发言摘要(500字以上)评阅人:教师评阅原则:按照要求提交即给满分。如若雷同一律0分。6第六次形成性考核考核内容:学后感考核成绩:百分制计算,以5计入课程综合成绩中。考核时间:学期第十

14、三周开始至第十六周结束考核要求:字数8001200。评阅人:教师评阅原则:按照要求提交即给满分。如若雷同一律0分。7终结性考核考核内容:本课程的重点考核成绩:百分制计算,以50计入课程综合成绩中。考核期间:国家开放大学统一规定考题形式:综合测试(题库)组卷方式:随机组卷。只有一次组卷机会。考题分值:名词选配题15个,每题4分;问答题4个,每题10分。考核时间:90分钟评阅人:计算机和教师五、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职责 本课程考核改革实施的顺利与否,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起着重要的作用。希望任课教师和班主任深刻领会本次考核改革的意义和本课程改革目标及改革思路,协助学习者完成考核任务。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应完成如下职责:首先,认真阅读和领会本课程的考核改革实施方案,如发现问题及时与课程主持教师商讨沟通。其次,合理安排本课程的教学进度,不耽误形成性考核按时完成。第三,开课前传达本课程的考核实施方案,要将方案讲清楚、说透。耐心解答学习者的问题。第四,教学过程中及时提醒学习者每次的考核期间,保证学习者按时完成考核。第五,在方案实施过程中或一个学期结束后,及时收集学习者对本方案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主持教师,以便对本方案做进一步修改完善。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